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功能成像:猪肺的傅里叶分解磁共振成像和SPECT/CT成像的定性比较

    作者:郭悦;许峰

    目的 在动物实验中,比较肺通气加权(VW)和灌注加权(QW)的傅里叶分解非增强磁共振(MR)成像与作为临床参考标准的单光子发射式计算机断层仪(SPECT)/计算机断层显像(CT)成像.材料与方法 此项研究已得到当地动物保护委员会批准.实验中,用1.5T MRI和SPECT/CT对7只麻醉处理后的猪的肺通气和肺灌注情况进行了评估.时间分辨傅里叶分解磁共振成像中使用未触发的二维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序列获得了一系列肺部图像(重复时间1.9ms;回波时间0.8ms;每帧采集时间118ms;采集率3.33帧/s;翻转角75°;截面厚度12mm;采集矩阵128×128).呼吸位移经非刚性图像配准校正.经过对脑组织中的信号强度进行傅里叶分解像素级别的分析,从而分离出因呼吸和血流量周期性改变而引起的质子密度的周期性变化.将代表呼吸与心率的谱线进行整合,从而可计算出VW和QW图像.通气与灌注SPECT成像是通过吸入分散的锝99m(99mTc)和注射99mTc标记的大颗粒聚合人血清蛋白得到的.FD MRI与SPECT数据由2位达成共识的医师各自独立分析得到.同质性与病理信号变化分别由区域统计分析得出.结果 运用FD MRI与SPECT技术,从健康动物实验中得到的图像分别表明TVW、QW图像与肺通气、肺灌注的分布的一致性.相似地,FD MRI与SPECT均观察到了动物的通气与灌注的重力依赖的信号分布.另外,这2种模式均能显示出通气与灌注的病变信息.结论 此项动物实验表明,在评估局部肺通气与肺灌注方面,无媒介、无辐射的FD MRI与传统SPECT/CT技术相比,具有一致性.

  • 18F-FDG和18F-FLT PET显像对肺恶性结节诊断价值Meta分析

    作者:孙一文;李爱梅;申景涛;冯雪凤;郭万华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及Meta分析方法评估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和18F-脱氧胸腺嘧啶核苷(fluorothymidine,FL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肺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Ovid、Cochrane图书馆、CNKI、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按照诊断精确性研究的质量鉴定(quality assessment of studies of diagnostic accuracy included in systematic reviews,QUADAS)标准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并用Meta-disc 1.4软件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敏感度、合并特异度、汇总受试者工作曲线(summary 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SROC)及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curve,AUC)等.结果:终纳入7篇文献.FDG PET敏感度为0.844,95%CI:0.791~0.888,特异度仅为0.477,95%CI:0.405~0.549;FLTPET敏感度为0.784,95%CI:0.725~0.835,特异度为0.677,95%CI:0.606~0.742;FDG和FLT的SROC AUC分别为0.757 0和0.820 1,P=0.273.结论:FDG PET对肺部恶性病变敏感性很高但特异度差,FLT PET敏感性和特异度较均衡;在肺部恶性肿瘤的诊断中,FLT尚不能代替FDG的应用;FDG PET的优势在于探寻隐匿的肿瘤病灶和肿瘤分期等方面;FLT PET的优势在于减少炎性反应所致的假阳性结果.

  • SPECT/CT脑脊液断层显像定位隐匿性脑脊液鼻漏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作者:郝珊瑚;张国旭;王治国;张彤

    目的 探讨Hawkeye SPECT仪融合图像对隐匿性脑脊液鼻漏诊断和定位的临床价值及检查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方法 选择30例确诊脑脊液鼻漏的患者,术前腰椎穿刺注射99mTc-DTPA后3 h行SPECT/CTIgl机脑脊液断层显像,扫描结束后.进行图像处理及图像融合,通过图像分析确定脑脊液鼻漏的位置,进行定位诊断.结果 30例患者中,28例颅底至鼻部有异常放射性浓聚影.其中24例与手术证实漏口完全一致,其诊断灵敏度和定位准确性分别为93.3%(28/30)、85.7%(24/28).结论 SPECT/CT同机脑脊液断层显像作为灵敏、简便和定位准确的检查手段,可用于隐匿性脑脊液鼻漏的定位诊断.

  • 磁共振成像联合计算机断层显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贾天礼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1月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8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RI、CT检查.比较两者联合在脑梗死不同梗死发作时间、不同梗死部位、不同体积梗死病灶的检出率.结果 ①85例脑梗死患者,共85个病灶,经CT确诊61个,MRI确诊66个,两者联合确诊82个.两者联合病灶总检出率(96.47%)高于CT(71.76%)、MRI(77.64%)单项检查(P<0.05);②两者联合对发病<24 h、24~72 h脑梗死检出率(84.61%、92.30%)高于CT、MRI单项检查(P<0.05),两者联合对>72 h脑梗死检出率(95.00%)与CT(75.00%)、MRI(85.00%)单项检查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者联合对≤2 mm病灶检出率(91.17%)高于CT(52.94%)、MRI(64.70%)单项检查(P<0.05),两者联合对>2 mm病灶检出率(94.11%)与CT(84.31%)、MRI(90.19%)单项检查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联合CT对脑梗死患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尤其是患病时间<24 h、24~72 h及≤2 mm病灶,可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指导信息.

  • 急诊科偶然发现的CT检查结果临床分析

    作者:蔡宗群;郭舜奇;郭旭武;卢森荣;翁增杰

    目的:探讨急诊科患者计算机断层显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偶然发现的影像学结果发生率以及患者出院时收到的告知程度.方法:入选2011-09-2012-06急诊科20岁以上行CT检查的患者738例.收集临床资料,比较患者入院时主诉与CT检查影像学结果作为评估CT检查的偶然发现,通过患者出院时的记录资料来判断患者是否被告知CT检查偶然发现.结果:738例患者共进行了857项CT扫描检查,头颅扫描608项,胸部扫描127项,腹部扫描122项,总共有281个偶然发现,至少有1个偶然发现的CT结果发生率为26.7%(229/857),其中有33(11.7%)个偶然发现在出院记录中显示告知患者,同时具有两项以上偶然发现的告知率比仅有一项偶然发现的告知率增高(P=0.00).性别和年龄分别在偶然发现率和告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科CT检查的偶然发现是常见的,但对患者的告知却不是常见的.急诊医师应高度重视准确把握对患者的告知义务和不断提高告知能力.

  • 3.0 T MRI类PET功能成像与PET/CT在淋巴瘤分期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沈俊杰;张俊祥;陈守康;汪子书;袁超;訾刚;陈自谦

    目的 探讨3.0 T MRI类PET功能成像(DWIBS)对淋巴瘤诊断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间经穿刺活检确诊为淋巴瘤并排除身体其他部位有原发癌的17例患者,分别进行3.0T MRI类PET功能成像(DWIBS)和18F-FDG PET/CT检查,图像资料分别由2位经验丰富的磁共振医师和2位核医学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阅片,按照淋巴瘤Ann Arbor-Cotswald (1989)分期法为标准,分别做出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淋巴瘤分期诊断.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的分期诊断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 运用DWIBS与PET/CT两种成像方法检查结果的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0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k=0.807);对于结内病变,两种成像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61,<0.05),检测结果表现为较强吻合度(k=0.852);对于结外病变检测,两种检查方法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43,<0.05),检测结果表现为中等程度的吻合度(k=0.718).结论 两者对淋巴瘤的分期诊断无显著性差异,对于淋巴瘤的分期诊断有较高的一致性,是淋巴瘤分期诊断很好检查方法.

  • 18F-FDG PET/CT显像在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黎海涛;王健;陈伟;黎川;厉红民;陈霖;张永克;李中会

    目的探讨PET/CT全身显像在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测定标准摄取值,SUV)对经PET/CT全身显像的63例恶性肿瘤进行分析,观察恶性肿瘤病灶的影像学特点,并将PET和CT各自的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PET与CT共同观察到恶性肿瘤51例(80.9%);PET单独观察到9例(14.2%);CT单独观察到3例(4.8%).CT观察到良性病灶24例30处(38.1%).恶性病灶表现为18F-脱氧葡萄糖(18F-FDG)代谢明显增高的斑点状或团块状类圆形浓集影,平均SUV值为(5.35±1.34);良性病灶平均SUV值为(2.02±0.59)(P<0.05).3例CT单独发现的恶性肿瘤病灶无明显放射性摄取增高表现.CT能对恶性病灶的部位、形态和病理学特征,以及对肿瘤周围重要结构的侵犯清晰显示.结论 PET/CT对原发性恶性肿瘤和转移病灶的探测具有重要价值.

  • 主观估计、平面测量和三维立体测量在肺部分实变磨玻璃结节实性成分测量中的应用

    作者:马林;郭成林;梅建东;刘成武;李为民;刘伦旭

    薄层高分辨CT上表现为磨玻璃样病变为主的ⅠA期腺癌是肺癌中一类特别的亚组,其呈现出较低的恶性程度和极好的预后.随着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研究的深入,发现在部分实变的磨玻璃结节中实性成分的比例与早期肺腺癌的病理分型和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影像学对于肺部磨玻璃结节中实性成分的测量大致可归为三类:主观估计、平面测量和三维立体测量.本文分析了这三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总结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