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庆口岸出入境人群登革热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冯翔宇;张华荣;刘启军;曾令聪;黄青徽;陈正明;沈滟秋

    [目的]了解重庆口岸出入境人群的登革热血清流行病学特征,为重庆口岸地区登革热监控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按系统抽样抽取研究对象,进行登革热IgG抗体血清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检测1556份样本,其中182份登革热IgG抗体阳性,阳性率11.70%.入境人员阳性率18.87%,明显高于出境人员;外籍人员阳性率超过20%;本市人员不足10%.不同国籍人员间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东南亚国籍人员阳性率62.16%,位列首位.不同职业人员间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6类人员阳性率超过10%,从高到低依次为渔民/船员、饮食服务人员、离退休人员、教师、商人、民工.曾经有国际旅行经历者阳性率(19.17%)高于没有国际旅行经历者(8.10%);出国频次越高的,阳性率也越高;不同目的国际旅行之间的登革热抗体阳性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出国劳务人员阳性率高(27.55%);曾经到达不同地区人员的阳性率的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有4个地区阳性率超过50%,从高到低依次为加勒比、东南亚、南美、南亚.来自/停留流行区人员的登革热阳性率(32%)明显高于未来自,停留流行区人员的登革热阳性率(9.85%).多因素分析提示:有国际旅行经历、境外人员血清登革热IgG阳性率高,特别是有频繁出国经历、来自,停留主要流行区、有东南亚居留史是重要危险因素.[结论]重庆本地人员登革热暴露机会较少、未发生或极少发生本地传播;对重庆地区而言,重点在传染源的发现和控制.对于口岸登革热防治工作,应有所侧重地对有国际旅行经历的人员的检疫和监测,特别要重点关注出入境频繁的、有登革热流行区居留史的人员.

  • 广州出国旅行者感染登革热风险性的评估

    作者:陈国雄;何耀明;吴烽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出国旅行者感染登革热的可能性.[方法]与某旅行社相配合,对旅行者的出国旅游航线、航期、罹患登革热病症和旅游期间的就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广州旅行者的旅行区域以新、马、泰和越南等东南亚旅游为主,在旅行中未发现就医者和有皮疹、便血等体征者,但出现发热者4例,占总数的1.08%(4/369);关节痛者9例,占2.44%(9/369);头痛者7例,占1.90%(7/369)),有上述不适症者占旅行者总数的5.42%(10/369).在旅行线的分布上,不适者则以新、马、泰和越南等东南亚为多见,新、马、泰游罹患率为6.25%(13/208);越南游罹患率为4.92%(3/61);韩国游罹患率为4%(4/100).[结论]在旅行中由于受地理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和心理环境变化干扰,作为土著的广州人群到东南亚地区出国旅游,因其对登革热的免疫力低下,感染登革热的概率较大,应加以关注和防范.

  • 云南口岸检出首例入境登革热病例的报告

    作者:姜鹤;高风;车红;温萍茵

    [目的] 防止登革热通过入境旅客传入国内.[方法] 对2001年10月25日从老挝万象-昆明入境航班旅客中发现的1名登革热染疫嫌疑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登革热病毒IgM特异性抗体实验室血清学检测.[结果] 初检和复检的值分别为2.74和2.28,均超过判定阳性的临界值1.00,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为登革热感染恢复期.[结论] 为控制登革热的传染源,加强入境人员的登革热监测十分重要.

    关键词: 登革热 传染病
  • 厦门口岸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及应对策略

    作者:张毅;李庶甘;林青;陈帆;杨清双;史蕾;杨坤宇

    目的 对厦门口岸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厦门口岸入境有发热等症状的旅客进行登革病毒检测,登革热感染个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感染地主要为东南亚国家,感染者中劳务人员所占比例高.结论 口岸应建立登革热传入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对旅行者加强健康干预措施,降低登革热输入和传播的风险.

  • 2013年重庆口岸输入性虫媒病病例调查及处置分析

    作者:骆星丹;文海燕;陈正明;彭彦卿;张华荣;王董;张朓;刘启军;郝玉通

    目的 分析重庆口岸2013年输入性虫媒病病例的检测、处置过程,为制定口岸输入性媒介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全国疟疾、登革热监测方案对疑似病例血清进行抗体快速检测和荧光定量PCR核酸检测,对媒介传染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13年重庆口岸共检出3例输入性虫媒病病例,分别为恶性疟、间日疟及登革热,其中登革热为重庆口岸首次检出.结论 虫媒传染病检出数量为近年来多,输入性虫媒病的风险加大.应加强对检验检疫人员的培训,加强外环境整治及蚊媒的监测,防止输入疫情的发生.

  • 重庆口岸首次聚集性输入登革热病例调查及处置分析

    作者:文海燕;骆星丹;彭彦卿;王董;张朓;刘启军;陈正明;郝玉通

    目的 通过对重庆口岸首次聚集性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分析和总结,为口岸防治输入性登革热提供参考.方法 对疫情的发现、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检测、处置以及和地方相关部门的联防联控等全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对事件进行口岸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结果 检测采集的21份样本,其中8份登革热核酸阳性,结合临床症状确诊8例为登革热感染者,发病率为38.10%.结论 此起疫情为重庆首次聚集性输入性登革热疫情.口岸应加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工作,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强外环境整治及蚊媒的监测,防止输入性疫情的发生.

  • 2种登革热抗体检测试剂应用评价

    作者:李华;吴健;颜钟;罗小光;陈小刚;黄康华;陈舜兰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快速免疫层析法(ICT)检测试剂检测登革病毒(DV)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优缺点.[方法]用ELISA及ICT试剂同时检测来自登革热疫区入境人员血清标本的DV-IgM、IgG抗体,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用ELISA检测91份来自登革热疫区但无登革热体征的入境人员血清DY-IgG抗体,阳性59份,阳性率64.8%;对59份DV-IgG抗体阳性标本采用ICT法检测DV-IgM、IgG抗体,结果检出4份DV-IgM阳性,未检出DV-IgG阳性.ICT法检测181份血清标本DV-IgM、IgG抗体,检出12份DV-IgG阳性,阳性率6.63%;2份DV-IgM阳性,阳性率1.10%;其中44份血清标本采用ICT试剂不同批号检测DV-IgM、IgG抗体,批号为10014c-12405的检出DV-IgM阳性7份,未检出DV-IgG阳性;批号为10014c-24505的检出4份DV-IgG阳性,1份DV-IgM阳性.[结论]2种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不同批次之间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论证.

  • 中老口岸出入境人员重要虫媒传染病血清学监测

    作者:卢云兰;刘宇夫;纪仁春;罗忠鑫;张琼华;周麟;杨学兵

    目的 了解云南中老口岸出入境人员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抗体和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抗体水平,为制定有效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在中老磨憨口岸采集出入境体检人员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DENV和CHIKV IgG抗体,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采集健康体检人员血清182份,其中有42份DENV或CHIKV IgG抗体阳性,总阳性率为24.08%(42/182).DENV IgG阳性率为1.65%(3/182),CHIKV IgG阳性率为21.42%(39/182);检测阳性率差别和年龄、性别、职业相关,51~60岁、男性、后勤人员的阳性率高于其他人员.结论 中老磨憨口岸健康人群中存在DENV和CHIKV的隐性感染,应加强口岸的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的监测.

  • 登革热传入风险预警量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作者:廖如燕;陈胤瑜;吕志平;吴烽;毛琛

    [目的]结合有关文献,筛选输入性登革热风险预警量化评价的指标,构建科学、合理、准确和量化的输入性登革热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Delphi)设计,就指标体系的每一项指标选定专家进行征询.按专家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评价,赋予每个指标相应的权重.[结果]输入性登革热风险预警评价指标细化成3级70项要求,编制成征询表.选定的专家按重要性分值1、3、5分对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剔除了59项3级指标要求中的9项(第1、2级指标只能确定权重,不能剔除),保留了50项(占84.7%);专家对整体<评价表>的重要性评价均值为3.50,1级指标要求为3.85;2级指标要求为3.56;3级指标要求为3.44,显示<评价表>的重要性较高,专家的意见集中程度较好.专家对各项指标的协调程度可以用该项评价的变异系数V表示.评价表中"疫情监测"的变异系数低,为0.11;说明专家对这项指标的意见协调性好,对其重要性认识一致性较高.专家对总体指标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33(P<0.05),而对1级指标的意见协调程度高,协调系数为0.56(P<0.05);其次为2级指标,协调系数为0.48(P<0.05),对3级指标的协调性较低,协调系数为0.31(P<0.05),可以判断本次研究的专家意见协调程度是较好的.[结论]通过对专家的问卷式征询,构成了由70项指标(1级指标6项,2级指标14项和3级指标50项)及其相应的权重组成的、3级树状结构的<输入性登革热风险预警评价量化指标体系评价表>.

  • 我国南方口岸登革热及其传播媒介监测的计算机预测研究

    作者:陈胤瑜;吴烽;吕志平;何耀明;陈国雄

    [目的]研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监测登革热及传播媒介,分析登革热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预测登革热流行的可能性,为在国境口岸进行登革热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0年12月~2001年11月对增城、广州、南海、阳江口岸进行每旬1次的蚊虫现场调查,同时收集口岸地区的气象数据和广东口岸登革热发病的情况;将数据和数字化地图输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结果]广东口岸全年气候温和,相对湿度大,雨量充足,极适合蚊虫的生长繁殖;阳江和增城口岸的蚊虫密度、月平均温度、降雨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登革热流行前后气候变化显著,前期气温高、降雨量多;开发1套国境口岸登革热及媒介监测GIS系统,将上述结果数字图示化、统计分析,预测登革热流行的可能性和白纹伊蚊密度的变化趋势.[结论]登革热及媒介监测GIS系统在国境口岸应用是行之有效的,登革热流行强度与白纹伊蚊密度密切相关,在月平均温度较高(>26℃)、降雨量大、相对湿度较大且有连续降雨在10天以上的登革热高发地区,爆发流行的可能性较大,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应加强监测,采取有效的灭蚊措施,将登革热爆发流行的可能性降低到小程度.

  • 瑞丽口岸17例登革热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处理

    作者:李亚平;陈国才;杨瑞清;苏慧;和志宏

    [目的]了解瑞丽口岸出入境人员中登革热的流行情况.[方法]对出入境重点人群进行登革热监测.[结果]瑞丽口岸第1次检出登革热病人,检出的17例均为输入性病例.感染者以青壮年居多,职业分布以商人多,发病地点以缅甸密支那为集中.[结论]随着境外登革热疫情的日益严峻,应加强口岸登革热的预防控制工作.在做好出入境人员登革热监测及卫生检疫查验工作的同时,应注重出入境人员登革热预防控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有效防止登革热流行和传播.

  • 广西口岸出入境人员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胡慧宁;谭勇;于建国;陆建新;张夫

    [目的] 了解广西各口岸出入境人群中登革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广西口岸登革热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西口岸890名出入境人员进行登革病毒IgG/IgM抗体血清学监测.[结果] 广西口岸出入境人员登革病毒IgG抗体总阳性率为5.17%;外籍人员阳性率为8.73%,中国籍人员阳性率为0.5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外籍人员中以柬埔寨籍人员阳性率高,其次为澳大利亚籍人员,不同国籍人员间阳性率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留学生、商人、船员阳性率分别为5.62%,6.45%,8.49%,3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564),而与其它职业人员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广西口岸出入境人群对登革病毒感染普遍缺乏免疫力,登革热易在口岸传播和流行;东南亚国家人员、留学生、商人、船员是口岸登革热监测的高危人群;口岸登革热的预防控制需要实施加强宣传工作,开展高危人群监测,媒介监测和完善网络监测系统等综合应对措施.

  • 福州港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生态调查分析

    作者:陈佳木;段东平;高思维

    [目的] 掌握福州港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生态习性、孳生习性和危险程度,为制定防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在2001~2003年的7~9月之间,每月在福州港居民、单位内外的不同环境和容器采集伊蚊幼虫,计算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和布雷图指数,检查伊蚊幼虫孳生阳性率.[结果] 福州港尚未发现埃及伊蚊的存在,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是福州港的优势蚊种.白纹伊蚊房屋指数7.18%,容器指数5.04%,布雷图指数10.78.[结论] 福州港白纹伊蚊的媒介数量已处于危险程度,一旦有传染源进入,可能引起登革热甚至登革出血热的爆发流行,应制定有效措施,降低白纹伊蚊密度.

  • 福建对台口岸蚊媒种类及滋生环境调查

    作者:方义亮;高博;王宇平;肖武;徐保海;张建庆;王光辉;吴荣泉

    目的 掌握福建对台口岸蚊媒种类以及滋生环境,为对台口岸卫生检疫防止蚊传疾病传入传出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幼虫调查法、人诱法、牛诱法相结合,幼虫饲养后成蚊鉴定.结果 此次调查蚊媒8种滋生环境,经鉴定隶属于2亚科7属24种,并在口岸旧船舱中首次发现有三带喙库蚊滋生.结论 福建作为对台的重要口岸,在卫生检疫中建议针对性加强对登革热以及乙脑等相关蚊传疾病监测.

  • 瑞丽口岸姐告边境贸易区登革热媒介伊蚊滋生调查及防控措施

    作者:杨芳;苏慧;杨瑞清;宝国平;熊丽娜;王泽;和志宏;王国隆;陈伟

    目的 掌握瑞丽口岸姐告边境贸易区登革热媒介伊蚊滋生环境的种类和分布特点,为登革热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登革热媒介伊蚊滋生环境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姐告区域内发现1 016个登革热媒介伊蚊滋生容器,主要分为20种,分布在7类生境.结论 快速、全面地发现媒介伊蚊滋生场所并将其消除,短期内把布雷图指数降低在5以下是登革热防控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关键词: 登革热 伊蚊 滋生 防控
  • 口岸地区登革热媒介监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作者:高思维;周天喜;李平航;吴青;邱元明;林伟

    目的 评价传统登革热媒介监测方法的优劣,探索适合口岸地区的登革热媒介监测和综合评价方法.方法2010年8-10月之间,随机选择福州口岸7个监测点,使用人工小时法、幼虫指数法、100 ml计数法、集卵器法等实施登革热监测和风险评估.结果目前采用的监测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种种不足,特别是做为登革热预防控制和流行强度预测判定指标的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和房屋指数,不太适合口岸生态环境,可能低估口岸登革热媒介流行强度.结论应加大对灭蚊磁场法、集卵器法等新型监测方法的使用力度,研究更加敏感特异的登革热监测方法.

  • 深圳盐田口岸伊蚊幼虫密度指数监测

    作者:曾建芳;夏新生;徐云庆

    [目的] 防止登革热通过口岸传入我国.[方法] 于2001~2003年(4~6月)对盐田口岸伊蚊幼虫密度指数进行监测.[结果] 2001~2003年伊蚊幼虫平均容器指数为8%~14%,平均房屋指数为6%~13%;平均布雷图指数为8~14.[结论] 盐田口岸伊蚊幼虫的布雷图指数虽逐年呈下降趋势,但年平均容器指数仍然偏高,如果有感染登革病毒的媒介,这种密度指数足以引起登革热爆发.

  • 从2012-2014年佛山市登革热疫情看媒介生物防控

    作者:丁国允;伍华驹;魏俊;李小波

    目的 探讨佛山市登革热连年暴发流行的原因,为本地科学防控疫情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诱卵器法监测佛山检验检疫局辖区口岸蚊卵密度,结合佛山市登革热病例及佛山市气候因素,采用多因素回归法分析登革热暴发流行的原因.结果 8月份为蚊卵孵化的高峰期,气温高,降雨天数多,降雨量大,而9-10月是登革热病例出现的高峰,每月降雨天数是影响佛山市登革热发病的主要原因(Y=-7.750X+ 164.855).结论 气象是影响蚊卵孵化和登革热发病的关键因素,蚊卵孵化高峰和登革热病例高峰存在一个滞后效应,应加强蚊媒和气象因素的监测,及时做好预警,同时提高居民防控意识,开展科学灭蚊,达到有效预防蚊媒传染病的目的.

  • 石家庄航空口岸1例登革热疑似病例调查及处置报告

    作者:张会现;王儒彬;黄杰;沈红梅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的主要蚊种,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1].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1].2014年6月,广州暴发登革热疫情以来,截至2014年10月8日,共报告病例27 219例,并出现6例死亡病例[2].

  • 珠海口岸1例输入性疟疾的诊断与分析

    作者:赵俊华;冯子力;伍碧梅;郑志刚;闫文莲;莫秋华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1],也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常见的热带虫媒传染病之一[2].疟疾的临床特点为周期性、规律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和出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致贫血和脾肿大,其中恶性疟病程凶险,病死率较高.大约80%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

1230 条记录 4/62 页 « 12345678...616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