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及其对红细胞膜脂损伤的研究

    作者:鲁玮瑗;刘志翔;吴瑞;李延玲

    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简称ESR)技术是磁共振技术的一种,它可以对不成对的电子体系进行研究,而且对于不成对电子体系,可以采用"自旋标记"技术进行ESR的研究.在研究金属硫蛋白对红细胞膜、脂的保护作用时,用PBN为自旋标记物,来对它们进行ESR的研究.

  • 三维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评估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进展

    作者:汪雪枫;肖新兰;唐小平;黄少武

    目的 探讨三维准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评估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进展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单侧MCA狭窄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MRI资料.根据入院时及入院7天内全脑DWI表现将患者分为进展组20例及无进展组11例.分别在标记后延迟(PLD)时间为1.5s及2.5s条件下对2组行全脑3D-pcASL扫描,检测2组患侧(MCA狭窄侧)、健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皮层和前外分水岭区、后外分水岭区、内分水岭区、基底核区侧支循环代偿脑血流量(△CBF)值,比较上述△CBF值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价患侧各脑区侧支循环△CBF值对单侧MCA狭窄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进展的诊断效能.结果 进展组患侧、健侧后外分水岭区侧支循环△CBF值均较无进展组相应脑区降低(P均<0.05).患侧后外分水岭区侧支循环△CBF值诊断脑卒中影像学进展的AUC为0.750,敏感度为0.85,特异度为0.64;内分水岭区的AUC为0.709,敏感度为0.95,特异度为0.55.结论 3D-pcASL可评价单侧MAC狭窄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脑卒中影像学进展.

  •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针刺fMRI研究中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卢琦;武红利;王安琴;汪林英;徐春生;汤岚凤;李传富

    目的:探讨基于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 imaging,ASL)灌注成像技术在fMRI针刺作用机制研究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40例,根据扫描技术方法的不同分为ASL组与BOLD组,每组各20例(男女各10例);采用相同的改良组块设计方案,并由相同的针灸医师针刺,分别对2组数据进行处理确定脑功能激活区,比较2组研究对象激活区的异同,并对ASL组激活区区域性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rain,rCBF)变化幅度及变化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SL组除了显示BOLD组的体感相关脑区(双侧SⅡ、岛叶、丘脑及中扣带回)及运动相关脑区(SMA)激活之外,还在SⅠ、额叶、顶下小叶、前扣带回等脑区显示激活,但较BOLD组相对多见的脑白质区域激活显著减少,同时ASL组信号变化幅度较大,rCBF变化率为(9.21±2.82)%.结论:针刺引起的ASL信号变化幅度更大,能够敏感地检出针刺引起的大脑激活区,且伪影很少.同时,基于ASL技术的针刺fMRI研究不受针刺方案限制,更加符合临床针刺fMRI研究的需要,值得推荐使用.

  • 磁共振3D-ASL与1H-MRS对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对比研究

    作者:董卫敏;齐旭红;康群凤;毕冬梅;于洋;孟凡祺;温智勇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与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两种技术对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4例脑胶质瘤患者的ASL和MRS图像。按照WHO 2007标准,将病例分为两组:低级别脑胶质瘤组(Ⅰ~Ⅱ级,13例)和高级别脑胶质瘤组(Ⅲ~Ⅳ级,31例),测量并计算肿瘤实质区、健侧脑组织区代谢物及CBF值的相对值和比值,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在44例脑胶质瘤中,3D-ASL相关参数(TBFmax,rCBF1,rCBF2)及1H-MRS相关参数(rNAA、rCr、Cho/Cr、Cho/NAA)在低、高级别组脑胶质瘤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H-MRS相关参数(rCho、NAA/Cr)在两组脑胶质瘤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发现,3D-ASL相关参数(TBFmax,rCBF1, rCBF2)及1H-MRS相关参数(rNAA、rCr、Cho /Cr、Cho/NAA)鉴别胶质瘤分级的曲线下面积>0.5;3D-ASL+1H-MRS 鉴别胶质瘤分级的曲线下面积(0.955)>单独运用3D-ASL (0.923)或1H-MRS的曲线下面积(0.871),3D-ASL+1H-MRS诊断低、高级别胶质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达87.1%、100%。结论单独就1H-MRS和3D-ASL两种技术而言,3D-ASL具有更高诊断价值。而联合1H-MRS、3D-ASL两种技术诊断胶质瘤级别,可以进行优势互补,较单独运用3D-ASL或1H-MRS更有助于准确地对高、低级别胶质瘤进行分级。

  • 氮氧自由基结合EPR技术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宋雪伟;程远国

    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技术是研究含有未成对电子物质的有力工具.本文阐述了氮氧自由基结合EPR技术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特别是EPR用于直接或结合自旋标记技术、自旋捕集剂间接检测药物产生的氮氧自由基等方面.

  • 血清白蛋白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刘忠超;张文艺;王亮;张海英;崔松野;阮书洲;焦玲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诊断医学有明显的进展.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的发展,增进了人们对疾病的了解.这些领域揭示了各种疾病过程中蛋白质序列的显著性差异.检测在某些疾病中特定表达的蛋白质可以作为诊断或预后评价的指标.另外,通过检测与蛋白质相关的配体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也可以作为诊断或预后评价的方法.电子自旋共振(EPR)能够检测经过自旋标记的白蛋白与其他配体结合后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本文介绍了电子自旋共振自旋标记技术的原理以及其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 动脉血质子自旋标记磁共振灌注成像

    作者:张冬;冯晓源;邹利光

    动脉血质子自旋标记MRI灌注成像,多数情况下能够对脑血流量行多层测量,该技术无创、无需注射对比剂或放射性物质,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均较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高.临床主要用于脑梗死的评价.动脉血质子自旋标记MRI灌注成像能较准确地量化脑梗死患者的血流量.目前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是:对病变长时间的通过延迟不敏感.

  • 应用自旋标记-顺磁共振技术观察烧伤早期心肌细胞膜蛋白变化

    作者:唐洪泰;沈洪兴;李元义;白刚;陈玉林;葛绳德;夏照帆;陈士明;严小敏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细胞膜蛋白结构和运动的变化.方法:用3-甲基马来酰亚胺氮氧自由基(3MP)标记膜蛋白巯基,利用自旋标记-顺磁共振技术,观察膜蛋白旋转相关时间(τc)及强固定化与弱固定化组分谱线高度比值(hs/hw)的变化.结果:伤后2和6 h膜蛋白hs/hw显著增大,伤后1~12 h膜蛋白旋转相关时间τc显著增大.结论:严重烧伤后早期即出现心肌细胞膜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表现为膜蛋白构象改变,膜蛋白运动受限.这些变化可以直接影响细胞膜蛋白的功能,从而导致心肌细胞功能的变化.

  • 神经、精神疾病的动脉血质子自旋标记灌注成像研究

    作者:夏喜斌;谭长连

    磁共振动脉血质子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灌注成像是将反转脉冲标记的动脉血质子作为内源性示踪剂、无创性的观测血流灌注,能够对脑血流量进行测量,提供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该技术无创、无需注射造影剂或放射性物质,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均较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高.已经用于一些神经、精神疾病的检查与研究.

  • MR自旋标记成像显示正常脑脊液流动的初步研究

    作者:郭晓山;张士宁

    目的 探讨时间空间标记反转脉冲(timeSLIP)观察脑脊液(CSF)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Toshiba Atlas 1.5T MR扫描仪,对1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timeSLIP检查,得出CSF流动图像.结果 (1)颅内CSF以团流的方式从侧脑室流向第三脑室,移动远距离为(0.83±0.09) cm,黑血间隔时间(BBTI) 1 500 ms,移动速度约为(0.69±0.12) cm/s.第三脑室CSF流向第四脑室,移动远距离为(2.15±0.13) cm,BBTI 1 500 ms,移动速度约为(1.43±0.18) cm/s.(2)中脑导水管和室间孔脑脊液存在反流,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存在明显涡流.(3)椎管内脑脊液上下流动,移动远距离为(2.34±0.31) cm,BBTI 1 800 ms,速度约为(1.29±0.16) cm/s,前后流动方向一致,颈髓前部流速高于后部,胸髓前后部流速无明显差异.结论 CSF的流动为搏动性流动,脑内CSF反流后以混合方式流出,timeSLIP技术具有潜在的临床实用价值.

  • 自旋标记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晓辉;宋涛;冯蕾

    将稳定氮氧自由基引入到抗肿瘤药物中,能明显改善母体药物抗肿瘤活性以及对靶标的选择性,这使得稳定氮氧自由基与抗肿瘤药物偶联物成为寻找高效低毒,对肿瘤细胞有靶向选择性的新一代抗肿瘤药物的新趋势。本文按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来源介绍了稳定氮氧自由基偶联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 自旋标记查耳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作者:金岩;刘杰;陈世武

    目的 发现高效自旋标记查耳酮类抗肿瘤药物.方法 通过乙酰苯与芳醛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生成查耳酮,进一步与稳定氮氧自由基酸发生酰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自旋标记的查耳酮化合物,用MTT法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P3SS、A549、HT-29、MDA-MB-231、8GC-7901、BEL-7402).结果 化合物3a和3c在10 μg/mL时对所有测试瘤株的抑制率均大于60%.结论 自旋标记的查耳酮酰胺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