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作者:程海涛;危艳顺;申建维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AE)临床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医师选择敏感药物有效进行抗感染治疗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2010-2012年475株PA E在各类标本中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PAE分离培养、鉴定严格按照WHO规定的临床微生物学操作标准进行;药敏试验和结果评价采用WHO及CLSI推荐的K-B法进行;数据处理采用WHONET5.5软件分析。结果3年培养出的475株PA E高检出部位主要是:呼吸道241例占50.7%、泌尿道103例占21.7%、手术切口及创伤分泌物47例占9.9%等;3年PA E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医院耐亚胺培南PA E 3年耐药率分别为7.2%、9.6%、14.1%;耐药率高的药物是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均>66.0%;耐药率>40.0%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和庆大霉素;耐药率<15.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结论医院临床流行的 PA E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增长,动态监测PA E的耐药性变迁,强制性管理抗菌药物应用,对临床针对性治疗感染性疾病与延缓多药耐药菌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医院金黄杆菌属分布变迁与耐药性研究

    作者:陈晓蓓

    目的 了解医院金黄杆菌属感染的菌种在临床的分布状况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趋势,为临床治疗金黄杆菌属感染,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正确依据,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从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获得790株金黄杆菌属,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种的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部分采用K-B法作药物敏感性试验);用WHONET5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共分离获得金黄杆菌属790株,其中产吲哚金黄杆菌472株,脑膜脓毒金黄杆菌279株,黏金黄杆菌39株;药敏结果显示,产吲哚金黄杆菌对比阿堵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1.2%、29.4%和33.5%;对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等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0.0%;脑膜脓毒金黄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分别为9.3%、10.0%和27.6%;对妥布霉素、亚胺培南等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0.0%;在检出的790株金黄杆菌属中产金属酶脑膜脓毒金黄杆菌167株,产酶率为59.9%,产吲哚金黄杆菌中有307株产金属酶,产酶率为65.0%.结论 金黄杆菌属在医院感染有逐年增加趋势,菌种分布发生变迁,多药耐药菌株明显上升;比阿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对产吲哚金黄杆菌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是目前治疗多药耐药产吲哚金黄杆菌感染的佳选择.

  • 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变迁

    作者:杨伟业;吴秀荣;林焕泽;陈凤琴

    目的 调查2007-2011年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变化,为亚胺培南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医院的WHONET数据,回顾性分析亚胺培南对2007-2011年临床分离的3801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结果 2007-2011年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在15.2%~19.6%,平均16.9%,5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率在1.6%~7.9%,平均3.7%,5年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7-2010年呈递增趋势,2011年下降至2.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奇异变形菌耐药率在0~8.5%,平均3.3%,5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7-2010年呈递增趋势,2011年下降;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奇异变形菌,5年间无耐亚胺培南株;非发酵菌在34.9%~41.5%,平均37.5%,5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7-2010年呈递增趋势,2011年下降;铜绿假单菌在43.0%~~9.1%,平均28.0%,5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递减趋势;鲍氏不动杆菌在3.3%~49.0%,平均34.3%,5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递增趋势.结论 亚胺培南对于革兰阴性杆菌仍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中,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活性极强,对非发酵菌稍差,对铜绿假单胞的抗菌活性优于鲍氏不动杆菌.

  • 3年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

    作者:李红

    目的 调查2009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医师控制医院感染选择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医院感染标本的采集、PAE培养、鉴定严格按照卫生部规定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和结果评价采用WHO及CLSI推荐的K-B法进行;所有数据处理采用WHONET5.4-5.5软件分析.结果 487株PAE医院感染的高检出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感染259例占53.2%;泌尿道98例占20.1%,皮肤创面感染50例占10.3%;PAE对大多数临床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上升;3年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分别检出18、16、23株,阳性率分别为10.7%、11.0%、13.4%;耐药率高的抗菌药物是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均>65.0%;3年耐药率均>35.0%的抗菌药物有氨曲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庆大霉素;而耐药率均<20.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增长幅度较大的药物是头孢噻肟和环丙沙星.结论 3年临床流行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年上升,临床微生物室应密切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加强监控力度,预防与遏制PAE耐药性日益上升的不良趋势.

  • ICU鲍氏不动杆菌流行株的耐药性变迁

    作者:姜兰斌;杨波;张巍

    目的 探讨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 2009-2011年3年流行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控制感染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 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性标本的采集、分离培养与菌株鉴定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试验操作;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推荐的K-B法,参照CLSI 2009-2011年制定的新折点判读结果,采用WHONET 5.5版本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3年ICU流行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总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鲍氏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的13种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3年来鲍氏不动杆菌分别检出泛耐药菌株14、18、25株,分别占14.3%、15.5%、16.2%;耐药率高的抗菌药物是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达72.4%~78.6%;耐药率均>40.0%的抗菌药物有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庆大霉素;而敏感率均>80.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增长幅度较大的药物是头孢噻肟和环丙沙星;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高检出部位是呼吸道占65.8%.结论 临床微生物室应与医院感染管理科室联手,对医院流行菌株的耐药性进行动态性监测,每季度向全院公示1次,严防ICU内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 烧伤科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变迁及原因分析

    作者:李涛;颜保松;杨小丽;王莉雪

    目的 探讨2007年7月-2011年12月医院烧伤科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变迁规律,分析其原因,为临床防治病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7年7月-2011年12月烧伤科送检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1432株,其中A组2007年7月-2010年6月808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占61.4%,大肠埃希菌占12.3%,肺炎克雷伯菌占14.4%;B组2010年7月-2011年12月624株,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9.1%,肺炎克雷伯菌占13.8%,大肠埃希菌占11.1%;4种革兰阴性杆菌除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10.0%,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等均表现出耐药,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均>45.0%;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占88.6%,对多种抗菌药物均耐药.结论 医院烧伤科感染病原菌由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转变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亚胺培南在烧伤科的广泛应用和耐甲氧西林菌株在病房内播散,是导致感染病原菌变迁的主要原因.

  • 2003-2010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变迁

    作者:尹辛大;马爽;国承杰;徐培军;王世富;张汝敏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变迁.方法 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4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2003-2010年共分离出病原菌6684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占60.5%、20.9%、18.6%;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为下呼吸道;8年间病原菌总排名前7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真菌、不动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糖非发酵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在总病原菌的构成比例及种类均呈上升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占70.82%,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生殖道、血液、痰,分别占27.85%、24.48%、24.24%;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仍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所占比例呈逐年升高趋势.结论 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高发部位为下呼吸道,条件致病菌(非发酵菌、真菌)成为主要病原菌,应加强监测,预防暴发流行.

    关键词: 病原菌 分布 变迁
  • 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

    作者:孙德明;张前进;谢志强;邹义春

    目的 了解3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E)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针对性的进行抗感染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统计蕲春县两所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培养出的367株PAE临床流行株在各类感染性标本中的构成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药敏试验和数据评价采用WHO和CLSI推荐的K-B法进行,数据处理采用WHONET5.4-5.5软件分析.结果 367株PAE高检出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泌尿道、皮肤黏膜分泌物,检出率分别为60.5%、20.4%、9.0%;3年耐亚胺培南PAE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2%、9.6%、14.1%;3年PAE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态势,耐药率高的药物为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均>66.0%;耐药率>40.0%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和庆大霉素;而耐药率<15.0%的抗菌药物有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结论 3年调查两所医院内流行的PAE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逐年增长态势,因此,跟踪监测PAE的耐药性变化,强制性进行临床医师抗菌药物处方管理,对临床正确选择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快速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三峡库区县级医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

    作者:陈绪林;龚萍

    目的 探讨三峡库区县级医院3年中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E)耐药变迁规律,为临床医师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PAE分离培养与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K-B法,结果判断依据CLSI新折点进行.结果 259株PAE主要分离自患者的痰液、下呼吸道分泌物、尿液、脓液、血液、胸水、腹水等标本;PAE耐药率低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3年分别为0、2.2%、4.4%和美罗培南0、2.2%、4.4%;其次是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阿米卡星3年分别为6.4%、7.7%、7.8%;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还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分别为12.8%、17.6%、16.7%和头孢哌酮/舒巴坦10.3%、14.3%、14.4%;耐药率均>40.0%的抗菌药物有: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庆大霉素.结论 三峡库区县级医院临床分离的PAE已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耐药性,3年来PAE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遏制细菌耐药性快速增长的不良趋势.

  • 边缘人的归来——从两首歌看被压制群体权利诉求的变迁

    作者:宋杰

    在许多社会群体运动和其他一些事件中,歌曲往往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将选取两首属于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代表歌曲,通过对其的分析和比较来探索在这两首歌曲之间时代变迁下被压迫群体对于自身权利诉求的不同面貌和变迁.

  • 对现代男女构建社会秩序的再思考

    作者:魏淑丽

    历史地看,女性解放运动确是人类解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男女构建的社会秩序正孕育和滋生着诸多新的危机:其一,女性主体意识的凸显加速了社会的不婚化;其二,因为婚姻的不稳定,也加深了社会的孤独感.本着促进两性健康、婚姻和谐的目的,应冷静分析传统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模式,其确有维系婚姻和谐和社会稳定的功能.从人本主义的角度,社会应给予女性充分选择的机会和权力.选择参与社会和愿意回归家庭的女性,在社会中都应受到尊重,因为两者都是人本主义文化和精神的彰显与回归.

  •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迁

    作者:茅月存;鲍丹莲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 对132例次VAP,按发生时间分为A、B两组,分别做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64例次共检出致病菌9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NB)61株(占66.3%),革兰阳性球菌(GPB)18株(占19.O%),真菌13株(占14.1%),B组68例次共检出致病菌95株,其中GNB58株(占61.1%),GPB22株(占23.2%),真菌15株(占15.8%).药敏试验显示:A组13株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MSSE)5株(占62.5%)、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3株(占37.5%)、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2株(占4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株(占60%).B组18株葡萄球菌中MSSE3株(占30%)、MRSE7株(占70%)、MRSA8株(占100%).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对万古霉索均100%敏感,对其余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GNB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随时间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 VAP以GNB为主要致病菌,随着时间的推移,GPB感染的比例有所增加,耐多重药物的GNB、GPB感染率在增加,但尚无出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为重要.

  • 综合ICU病房10年间病菌构成及耐药性变迁分析

    作者:罗彦丽

    目的 了解10年间综合ICU病房分离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的变迁.方法 对1997~2007年ICU患者标本分离出的2 454株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分离的病原菌仍以G-杆菌为主,鲍氏不动杆菌取代铜绿假单胞菌成为检出率高病菌,G+球菌和真菌的数量逐年上升,尤其真菌的分离率明显增加.ICU病房内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G-杆菌具备良好的抗菌活性,但是近期也出现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的泛耐药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的G+球菌.结论 ICU病房内主要病原菌种发生了变化,病原菌耐药率进行性升高,面临抗生素选择的巨大挑战.

  • 连续10年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变迁调查

    作者:林雪峰;江丹英;王兵勇;陈静

    目的 调查2005-2014年该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该院2005-2014年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了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以及ESBLs酶、KPC型碳青霉烯酶和多重耐药菌的检测.结果 10年共分离到肺炎克雷伯菌2321株,分离率9.7%,其中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占58.3%.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在2009-2011年间出现耐药高峰,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在2010年达到大值.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10年间的耐药情况呈日益严重趋势,并以2010年左右的耐药情况为严峻.

  • 对哲里木蒙古族传统整骨术历史变迁的研究

    作者:好斯巴特;布日额

    哲里木蒙古族传统整骨术以其独特的治疗手段和临床疗效发展至今,成为蒙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各民族患者的接受和认可.在现代医学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这一传统医学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经历了行医方式从民间医疗向社会医疗转换;个人身份从民间"游医"向职业医生转换;治疗方式的变迁主要表现为在传统方法中引入了一些现代医学技术; 传承方式由家族式传承变为以师徒式为主,师徒式、家族式并存的方式; 在观念方面,人们的医疗信仰存在一定程度的二元性.

  • 2010~2015年北京石景山地区血培养菌群分布的变迁

    作者:农金轻;张丹;祝振忠;郑燕蓉

    目的 总结2010~2015年北京石景山地区血培养菌群分布的变迁,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BD BACTEC 9050型全自动血培养仪对2010~2015年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的临床标本进行培养,并按照2010年美国CLSI标准及BD Phoenix 100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判定分析.结果 2010~2015年,全院血培养总数量逐年递增,送检前三名科室依次为ICU、呼吸、血液科,近年来RICU血培养数量直线上升;大肠埃希氏菌数量6年来稳居第一;血培养感染谱前三名从大肠埃希氏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向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氏菌变迁.结论 2010~2015年北京石景山地区血培养菌群分布从球菌向杆菌变迁,临床应据此合理选择抗生素.

  • 社会亚文化异动与医学文化变迁

    作者:昝加禄

    社会是由有文化的人组成的,没有文化就没有社会.这里所说的"文化",是基于对社会层面的广义理解.世界上凡是因人为而非自然存在的一切--人们在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的物质的、精神的全部成果以及驱动、指导人们去创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社会机制和心理程序,皆属于文化的范畴.由人类社会宏观承载的文化即社会文化,由社会各分支承载的文化即社会亚文化,如医学文化就是典型的社会亚文化之一.

  • 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与治疗的变迁

    作者:瞿运秋;白云琼;汪怀芳;李静

    心力衰竭的认识和治疗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慢长过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初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发展到现在的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缺血、心脏重塑以及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等病理机制的认识.心衰的治疗也从过去的单药物治疗发展到现在的药物和非药物、手术等多方法多途径的综合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极大的改善了心衰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降低了病死率.

  • 烟台市区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变迁分析

    作者:王新华;林建平;杨晓光

    目的探讨烟台市区50 a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变迁,分析流行特点及影响流行的因素,为今后制定疾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有关资料,采用回顾流行病学方法,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50~80年代以虫媒传染病为主,流行性乙型脑炎居首位,90年代以后,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居首位,全部为输入性病例.结论市区自然疫源性疾病控制,应加强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监测,抓好重点人群的预防.

  • 济南市长清区1963~1999年乙类传染病的变迁分析

    作者:陈国勇;路好江;鞠波

    为了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今后我区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区1963~1999年的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间只在1999年发生1例霍乱为甲类传染病,故只做乙类传染病分析).

217 条记录 3/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