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治疗策略及可能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赵文军;陈光;郑德兴;沈洋;李飞;李翔;许肖萍;应莲琴;张锐利

    目的:探讨治疗破裂腹主动脉瘤(rAAA)的策略,分析可能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例rAA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行腔内治疗,3例行传统人工血管置换术。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影响rAAA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腔内治疗组30天内死亡3例,传统人工血管置换组30天内死亡1例。年龄、肾功能不全、失血性休克、术中输血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手术时间、手术方式与预后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rAAA应力求早期正确诊断,及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才能提高生存率。

  •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脊髓缺血4例及文献回顾

    作者:张猛;周敏;乔彤

    目的 分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脊髓缺血(SCI)可能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并讨论脑脊液引流(CSFD)对其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5年本院4例TEVAR术后发生SCI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患者1植入1枚长支架,主动脉覆盖比例为38%,左锁骨下动脉开放,支架位于Z2~T8区,术中出现顽固性低血压,术后19小时出现SCI,收缩压控制在115 mmHg左右,未进行CSFD,出院时不能独立行走,术后6个月随访截瘫在床;患者2植入2枚长支架,主动脉覆盖比例74%,左锁骨下动脉开放,支架位于Z3~T12区,术中出现顽固性低血压,术后麻醉苏醒后即出现SCI,收缩压控制在150~160mmHg,及时行CSFD,出院时独立行走;患者3植入1枚长支架,主动脉覆盖比例37%,左锁骨下动脉被支架封堵,支架位于Z2~T8区,术中出现顽固性低血压,术后10小时出现SCI,收缩压控制在150~160 mmHg,行CSFD,出院时独立行走;患者4植入2枚短支架,左锁骨下动脉开放,支架位于T7~T12区,术后21小时出现SCI,收缩压控制在100 nnHg左右,未行CSFD,出院时能独立行走.结论 主动脉覆盖比例是SCI的重要预测因素之一,段间血管动脉网形成侧支循环是SCI后非常重要的保护机制.术者应该术前鉴别Adamkiewicz动脉,术中谨慎选择支架位置.提高平均动脉压、CSFD可以增加脊髓血供,改善SCI预后.

  • 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累及大血管的外科治疗:单中心12年临床结果分析

    作者:杜晓炯;胡瀚魁;赵纪春;黄斌;袁丁;杨轶;曾国军;熊飞

    目的 总结累及重要血管的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华西医院血管外科200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累及大血管的腹膜后副神经节瘤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生存状况、生存时间、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为(49.5±11.2)岁.功能性肿瘤3例(14.3%),均以高血压为首发症状;无功能性肿瘤18例(85.7%),主要以腹部胀痛为首发症状.肿瘤直径为(12.5±4.7)cm,G1级肿瘤2例,G2级肿瘤14例,G3级肿瘤5例.21例患者均行肿瘤切除联合重要血管切除重建,其中15例达到R0切除,6例R1切除.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中位随访期5.6年(范围0.1~12年),随访期内5例患者因肿瘤复发死亡,患者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5%,89.4%及70.4%.结论 主要血管受累及不应是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外科手术治疗的禁忌证,血管重建技术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更多的肿瘤根治性切除机会.

  • 不规则抗体检验在临床输血中的检验效果及对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分析

    作者:冯广红

    目的:观察不规则抗体检验在临床输血中的检验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0例输血治疗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为患者选择适当类型的血液进行输血,对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进行统计.结果:受试者的阳性检出率为0.4%,其中男性与女性,无妊娠史和有妊娠史的阳性检出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在临床治疗中十分重要,不同人群间的对比差异显著,对患者进行交叉配血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 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治疗技术的进展分析

    作者:莫颖

    恶性肿瘤中脑胶质瘤发病人群中约有四分之三患者为高级别脑胶质瘤,该类患者预后状况差,临床恶性程度高且术后极易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无完整包膜覆盖,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脑部组织相比较,难以区分.因此,单纯实施手术无法完全根治疾病,术后化疗成为其重要辅助手段,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状况.对临床高级别胶质瘤,现临床治疗手段为病灶切除后,予以同期化疗及替莫唑胺辅助化疗.即使完成标准措施治疗,该病预后状况仍不理想,因此,本文就高级别脑胶质瘤实施放射治疗技术进展进行以下综述,具体如下.

  • 针灸推拿+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后的作用分析

    作者:陈志良;李玉先;甄雪坤;候英莲;尤惠涛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20例,随机分组,各组患者60例,对照组仅仅使用康复治疗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康复治疗的前提下,使用中医针灸与中医推拿手法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MBI评分).结果:治疗后MBI评分均比治疗前要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MBI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针灸推拿+康复治疗对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预后的作用明显,可以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应用.

  • 急诊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作者:江顺德

    目的:探讨急诊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急性胃出血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急诊科规范化治疗.比较两组急性胃出血控制率;出血开始减少时间、出血完全停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SF-36简明健康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急性胃出血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开始减少时间、出血完全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F-36简明健康量表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简明健康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科规范化治疗急性胃出血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快速有效止血和改善患者健康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作者:孙凤皇

    目的:研究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4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恶化型颅内高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研究组患者实施阶梯式颅内减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减压技术,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GOS)评分.结果:研究组术中急性脑膨出、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脑梗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植物状态及死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梯式颅内减压技术的实施,可显著降低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惠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有有重要价值.

  • 综合性护理对瘢痕妊娠产妇的术后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周小琼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对瘢痕妊娠产妇的术后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妇产科2016.12-2017.12收治的瘢痕妊娠分娩产妇8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观察对比组间术后恢复情况及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3.7±6.1)h、(199.7±10.1) ml、(10.7±3.9)d,数值小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出现产后出血、伤口感染和乳房胀痛的例数分别为1例、0例、1例,例数少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可促进瘢痕妊娠产妇的术后恢复,确保预后效果.

  • 脑电图异常在高热惊厥患儿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献丽;李娜

    目的:探讨脑电图异常与高热惊厥患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214例高热惊厥患儿脑电图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高热惊厥患儿发病年龄越大,脑电图异常率越高;复发次数越多,脑电图异常率越高;复杂型高热惊厥脑电图异常率高.结论:导致脑电图高异常率的相关因素与高热惊厥转为癫痫的高危因素相符,对高危FC患儿进行早期及时的脑电图检查是十分必要的;脑电图异常可作为FC患儿预防治疗的一个指标,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降低高热惊厥转为癫痫的发生率.

  • 基于CT影像学指标建立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死亡模型

    作者:张营;郭思治;张一鹏

    目的 利用CT影像参数建立高血压性脑出血(HCH)急性期死亡模型,为临床救治提供参照.方法 回顾性采集377例HCH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观察其CT表现与急性期(2周内)预后的关系.结果 (1)死亡组(n=89)中线结构平均移位和出血量分别是(9.72±2.60)mm和(49.75±18.12)ml,显著大于存活组(n=288),分别是(6.34±2.02)mm和(29.34±12.41)ml,P=0.000.(2)脑干、脑叶、基底节、小脑和丘脑出血的病死率分别是79.17%、30.23%、19.15%、17.48%和15.79%,χ2=46.898,P=0.000.(3)血肿破入脑室者的病死率42.18%,高于非破入脑室者11.74%的病死率,χ2=46.071,P=0.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线结构移位(OR=1.874,95%CI:1.590-2.208),出血量(OR=1.091,95%CI:1.061-1.122)和出血部位在脑干(OR=9.744,95%CI:2.795-33.966)是评估HCH患者急性期死亡的独立参数.(5)预测模型,死亡概率(P)=[Exp(2.277×出血部位+0.087×出血量+0.628×中线移位-9.862)]/[1+Exp(2.277×出血部位+0.087×出血量+0.628×中线移位-9.862)].模型预测死亡的曲线下面积(0.929),大于中线移位(0.846)、出血量(0.808)和出血部位(0.598)3个独立参数的任一指标的曲线下面积.(6)模型、中线移位、出血量和出血部位预测死亡的敏感性分别是0.921、0.876、0.787和0.213,特异性分别是0.757、0.642、0.729和0.983,一致率分别是79.58%、69.76%、74.27%和80.11%.结论 CT影像显示的中线结构、出血量和出血部位对HCH患者急性期预后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以此3个参数综合评估预后的效能更佳.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介入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桂林;陈奏良;段淑英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介入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行介入治疗的160例AMI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的NLR值分为对照组(85例)和试验组(75例).对照组NLR值>3.30,试验组NLR值≤3.30,比较两组预后.结果 试验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射血分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介入治疗术后的AMI患者,采用NLR值评估其病情和判断预后有较高价值.

  • 小切口复位与侧卧位闭合复位分别联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对患者的预后及康复影响

    作者:王平文;李占鹏;马明霞;金彦峰;赵冰心

    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与侧卧位闭合复位分别联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对患者预后及康复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19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9例。试验组给予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侧卧位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预后和康复影响。结果:试验组治疗后髋关节运动程度、预后有效率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分别经卡方检验或 t 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切口复位联合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对患者预后及康复影响明显优于侧卧位闭合复位治疗。

  • CT和MRI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80例)

    作者:吴蒙蒙;刘英高;李展秀

    目的 探讨CT和MRI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4年4月医院收治的8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CT和MRI检查,分析患儿的CT和MRI表现及近期预后.结果 80例中,69例的头颅CT和MRI有阳性发现,CT阳性率为47.22%,MRI阳性率为81.82%.病灶多位于大脑的颞叶、额叶、丘脑-基底节区、顶枕叶.CT表现为脑实质低密度影、占位效应以及不均匀的造影剂增强,MRI多表现为长T1低信号影、长T2高信号影、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LAIR)及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稍高.结论 通过头颅CT和MRI检查,尤其是MRI检查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 脑钠肽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及预后

    作者:胡玉萍;田博;张强力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测定在慢性心力衰竭(CH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病死率、再住院率作为终末事件.方法:80例CHF患者在入院时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Ⅰ,Ⅱ,Ⅲ,Ⅳ级患者的BNP水平逐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EDV,ESV正常的患者组BNP水平明显低于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对CHF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与预后

    作者:谢相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选取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静脉溶栓疗法组(41例)和经皮冠脉介入组(41例)。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患者脑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室舒张末期内径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脑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经皮冠脉介入组患者脑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比静脉溶栓疗法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预后有益,可改善其心功能,值得推广。

  • 延迟断脐对新生儿重度窒息预后的影响

    作者:杨霞

    目的:分析延迟断脐对新生儿重度窒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0年6月至2014年12月分娩的重度新生儿窒息患儿100例,随机进行分组,常规组患者50例,在常规时间切断脐带;改良组患者50例,对患儿实施延迟切断脐带,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改良组患儿的成功复苏比例、死亡比例、发生后遗症比例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DQ值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重度窒息新生儿实施延迟切断脐带可明显改善患儿的预后,减少死亡比例、降低后遗症发生,增加成功复苏比例,改善NBNA评分和DQ值,安全性较高,可依据患者的情况实施操作.

  • 膀胱癌开放手术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韩基全

    目的:对比开放手术与经尿道电切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膀胱癌患者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行经尿道电切治疗(TURBT),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5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痊愈出院,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 vs 8.0%)和复发率(3.0% vs 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开放手术和 TURBT 均是治疗膀胱癌的常用术式,两者预后并无显著差异,但是 TURBT 操作更为简单,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应用优势更为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中晚期宫颈癌热放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李玉民;孙玲;王晓岩;张晶

    目的:观察中晚期宫颈癌热放疗的近期疗效,探讨热放疗机制.方法:对36例宫颈癌患者制定热放疗计划,治疗结束后一个月,进行CT及病理复查,评价近期疗效.入组条件:病理诊断明确,临床分期Ⅲa-b,外照射50Gy/25次,近距离腔内放疗30Gy/5次,同时热疗10次/5周,温度42~43℃.结果:与对照资料比较分别为CR:78%;PR:14%;NC:8%和CR:50%;PR:25%;NC:25%,毒性反应无明显区别.结论:热放疗作为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模式疗效确定.

    关键词: 宫颈癌 热放疗 预后
  • 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欣;薛正彪

    目的 探讨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医院收治的120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实施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病死率,有利于改善预后.

50883 条记录 8/2545 页 « 12...567891011...254425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