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rabismus &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중국사시여소아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0.8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28X
  • 国内刊号: 11-3256/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82-5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巧娴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儿童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蒋美峰;方春庭;瞿陈宇

    目的 探讨儿童无晶体后囊支持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方法16例(16眼)3.5~8岁儿童行穿透巩膜的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植入术。结果随访6~37个月,平均18个月。手术反应较轻,远期无不良反应,视力恢复良好。结论儿童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远立体视测定对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垠;戴鸿斌;宋天勤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佳手术时机,以求达到矫正斜视并获得完善的双眼单视功能目的。方法 采用颜氏远用和近用随机点立体图,对69例间歇性外斜视进行手术前后立体视锐度测定;用三棱镜法测量远近斜视角;用同视机法测定双眼单视功能。结果69例间歇性外斜视中术前4例通过远立体视,47例通过近立体视,二者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术后37例通过远立体视,与术前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而近立体视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病程愈长,术后获得立体视者愈少,病程短则相反。结论通过测定远近立体视,合理掌握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对其预后估计及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

  • 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滴眼液治疗小儿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作者:陈健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滴眼液治疗小儿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就小儿单疱毒性角膜炎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更昔洛韦和干扰素滴眼液的药理作用,以及联合用药的临床价值。结果更昔洛韦与干扰素滴眼液联合用药后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其它报道,经随访半年至一年基本无复发,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滴眼液对小儿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促进其角膜上皮生长,增加小儿抵抗力等优点,无过敏和毒性反应,为临床治疗HSK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 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手术治疗

    作者:甘晓玲;李巧娴;郭静秋

    目的 探讨分离性垂直斜视(dissociated vertical deviation,DVD)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10例施行矫正手术的DVD病人(159眼)长期观察的结果行分析,比较和评定不同手术方法的远期效果。结果上直肌大量后徙(7~9mm)组远期满意率为82.8%,上直肌后徙5~6mm组为零,上直肌后,后徙联合后固定组为44.4%,下斜肌后徙转位组为52.4%。结论四种手术方法的远期疗效以上直肌大量后徙组好。

  • 先天性眼球震颤的视诱发电位与视网膜电图的研究

    作者:杨晓慧;杨景存

    目的 探索先天性眼球震颤(congenital nystagmus,CN)的视诱发电位(VEP)和视网膜电图(ERG)的电生理特征。方法对68例CN患者与36例正常人应用发光二极管刺激记录视诱发电位,其中60例CN患者,33例正常人描记闪光视网膜电图。结果(1)CN患者的F-VEP:LED的N1、P1、N2波幅降低,N1、N2波潜时延迟。(2)跳动型与钟摆型CN患者的VEP与ERG各观察指标无差异。(3)CN患者与正常人F-ERG无差异。结论CN患者的视神经传导功能与视网膜黄斑部感受机能较正常人降低。把CN分为运动缺陷型与知觉缺陷型是不合适的。

  •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前膜形成的临床探讨

    作者:谢渭昌

    目的 探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前膜形成的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42眼术后人工晶体前膜形成的时间、形态、类型及其治疗措施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晶体前膜发生率28.6%,显著高于成人的4.4~6.7%。及时用皮质激素,或YAG激光及手术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预防该并发症应从术前、术中、术后多方面采取措施,把握手术时间,积极控制炎症、加强随访。

  • 垂直斜视术后屈光状态的动态分析

    作者:庞毅;张晓;于秀浚;张林娜

    目的 了解斜视术后眼球屈光状态的动态变化及不同术式对屈光状态的影响,并对其发生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用散瞳验光和角膜地形图检查,对35例垂直斜视进行手术前后屈光状态的动态分析。结果斜肌手术对眼球屈光状态无影响,上直肌后徙术可使上方角膜变陡峭,但对鼻、下、颞侧角膜及散光度无影响。上直肌后徙术及下直肌截除术对上、下侧角膜及散光度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斜视手术对眼球屈光状态的影响是可恢复的,不同术式所需恢复的时间不同。

  • 儿童渐进多焦近视眼镜的可接受性试验

    作者:续美如;黄一飞;王静;Kris MJ

    目的 苏拿公司为青少年专门设计了渐进多焦近视镜,我们检测少年儿童对该镜的接受性。方法 50名12~14岁,屈光度为-0.75~-4.00D,散光小于2.00D的学生配戴苏拿渐进多焦近视镜。试验包括试验前问卷、佩戴1周后问卷以及4周后再次随访。结果苏拿渐进多焦近视镜佩戴1周后远距离活动接受性高,其次为近距离工作及体育活动。佩戴4周后50名学生对该镜完全适应。结论少年儿童可在在1周或稍长一点时间内接受渐进多焦近视眼镜。

  • 反向性斜视的治疗(附10例报告)

    作者:任兵;罗英;刘世情

    反向性斜视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斜视,在同一只眼,有时内斜,有时外斜,或当一眼注视时另眼内斜,而内斜眼注视时,另眼反而外斜,此种特异的反常现象,即为反向性斜视,我们1991年至1998年收治1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临床资料 本文10例中,男性6例,女性4例,小年龄5岁,大年龄16岁。其中7例为高度远视,2例为中度远视,1例为双眼近视并屈光参差。7例高度远视伴双眼弱视,1例中度远视伴单眼弱视。斜视度:内斜视在+5°~20°之间,外斜视在-5°~-20°之间。1例中度远视者有同时视,融合及立体视,2例高度远视有同时视,其余患者均无双跟单视功能。7例高度远视为间歇性外斜合并调节性内斜视,其中2例合并分离性垂直偏斜;2例中度远视为间歇性外斜合并调节性内斜视,其中1例合并隐性眼球震颤;1例近视为分离性垂直偏斜并内斜和外斜视(1992年曾做过眼肌手术)。

  • 长眼轴的共同性外斜视手术量探讨

    作者:王利华;刘丽萍;马鲁新;于秀敏;陈由源;龚鹏基

    在诸多影响共同性斜视手术成功率的因素中,眼轴长度可能是其中之一。为了探讨长眼轴的共同性外斜视的矫正手术量,我们选择了适合做双侧外直肌对称性后徙手术的共同性外斜视74例,术前应用A/B型超声仪进行眼轴测量,根据测量结果不同程度地加大长眼轴外斜视患者的外直肌后徙手术量,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系1994年12月~1998年10月在我院眼科门诊或住院行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的部分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1)看远斜视角≥看近斜视角;(2)双眼矫正视力均≥0.5,无眼球震颤;(3)不伴有A-V征或垂直肌异常;(4)无斜视手术史。74例中,男46例,女28例。年龄6~42岁,平均18.3岁。其中间歇性外斜视26例,恒定性外斜视48例;分开过强型外斜视21例,基本型外斜视53例。术前看远斜视角为-25△~-80△,平均-54.61△±16.28△。

  • 40例斜视的显微手术的初步报告

    作者:麦光焕;颜建华;邓大明;林小铭;康瑛;胡洁;曾骏文

    Troutman于1963年发明了眼科可变焦距显微镜后,三十多年来显微技术不仅在眼科的白内障手术、玻璃体切割术等方面应用,而且在眼科的其它领域也得到应用,自Veronneau-Troutman于1972年开始在斜视手术中使用显微镜以来[1],相继有多篇关于斜视手术使用显微技术的报告发表[2~6]。我院自1993年开始在斜视手术中应用显微技术,现报告40例手术情况如下: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系住院手术患者,男21例,女19例,共40例。患者年龄4~49岁,共同性斜视13例,麻痹性斜视8例,A-V综合征19例。各病例的手术并非全部手术肌肉均施行显微手术,有时因某些原因仅在斜肌手术使用显微镜。各条眼外肌手术情况见表1。

  • 固定性内斜视手术探讨

    作者:刘红;张敬呜;徐昭旭

    固定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有多种方法[1],但均不甚满意。我们对1997年3月~1999年3月共收治的双眼固定性内斜视5例10只眼,采用一只眼作Jensen直肌联结术,另一只眼作同种异体硬脑膜牵引固定法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1.对象5例病人10只眼,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13岁~65岁。均为双眼发病。视力数指~0.2。内斜度为45°~65°(斜度测量按光点在角膜巩膜缘为45°,光点向外移1mm=8°计算)。5例均合并有双眼高度近视,3例合并有双眼核性白内障。牵拉试验,眼球不能过中线,内眦部有明显阻力。

  • 水平肌肉移位术治疗水平斜视合并垂直斜视的探讨

    作者:范贵云;吴彦超;韩惠芳;刘媛

    在共同性斜视中,原在位伴有小度数垂直斜视的现象很常见,有人主张在矫正水平斜视时同时将内外直肌向上方或下方移位,从而使水平斜视和垂直斜视都得到矫正[1]。但移位多少才能达到矫正垂直斜视的作用,国内报告较少,为探讨这一问题,现将我院5年来记录完整的84例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对象及方法 1.一般资料及分组:本组病例是1992~1998年住院患者,男48例,女36例。术后随访时间短6个月,平均11个月。分为三组,术前有垂直斜视做垂直移位者为治疗组,其中移3mm者22例,移5~7mm者22例,共44例;术前有垂直斜视未移位者20例;术前无垂直斜位未移位者20例。2.检查及手术方法:检查方法:用同视机检查各诊断眼位的客观斜视角,以排除明显麻痹性因素,斜肌功能过强及DVD。术前术后均取原在位斜视角进行统计。

  • 核间性眼肌麻痹10例

    作者:徐国峰;李兴德;张晓红

    核间性眼肌麻痹又称Bielschowsky-lutzcogan(比-路-科)三氏综合征、内侧纵束综合征、分离性麻痹[1]。1902年首先由Bielschowsky报告,国内刘岌玫报告三例[2],我科曾收治十例,疗效满意,就诊治体会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本组10例均为我科收治之病人,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小41岁,大76岁,平均66岁,均为单眼患病。病人职业中农民多占8例,教师1例,工人1例。就诊时间发病1周以内6例,其余4例均在1月以内就诊。就诊原因均为视物恍惚或复视。合并高血高病6例,糖尿病1例,不同类型及程度的心脏病4例,胸腹及四肢均无明显异常。 2.眼部表现: (1)自觉症状:主要为复视。 (2)视力:8例患眼视力>0.6,2例为0.5,0.6。 (3)一般眼部检查:无特异表现,2例晶体轻度混浊,6例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1例糖尿病者有眼底视网膜微小血管瘤及片状出血。

  • 保留睫状前血管的显微斜视手术

    作者:徐新萌;李亚莉;王克

    眼前节缺血综合征为眼科手术,尤其是斜视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2]。通过电镜观察,直肌后徙术后局部血循环恢复慢,并且不完善[3]。为了减少眼前节缺血(anferior seg-ment ischemia ASI)的发生,分离保留睫状前血管(anferior ciliary vessels,ACV)的直肌后徙及缩短术,是国内外近年来开展的显微斜视手术的一个新的内容。 笔者自1996年在显微镜下施行斜视矫正术,并成功分离保留睫状前血管(ACV)79例(109眼)通过临床手术实践的体会,现总结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本组89例斜视中,男性41例,女性48例,均在眼科手术显微镜下行分离,保留睫状前血管的直肌后徙,缩短术。其中行内直肌后徙35眼,内直肌缩短6眼,外直肌后徙81眼,共122条眼外肌。 2.分离保留睫状前血管(ACV)的显微手术方法 采用角巩缘梯形结膜切口,分离结膜瓣,暴露肌止端,分离出眼外肌,保持肌睫反肌鞘膜完整,用斜视钩拉出肌肉,在肌止端后2mm处剪开肌鞘膜,选择较粗大血管一条或二条。

  • 皮质激素性青光眼12例

    作者:徐建峰;李玉翠

    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是一种过敏性反应的疾病,临床治疗多使用皮质激素。近几年来,作者发现就诊病例中有诱发青光眼而导致视功能损害,引起我们的关注,现将12例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对象:抽选随访6个月~4年记录完整的12例,均为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病人,除7例有近视眼外,均不伴有其他眼病史和青光眼家族史。其中男9例,18只眼,占75%;女3例,6只眼,占25%;男:女=3:1。年龄8~18岁,平均15岁,其中8~10岁3例,11~12岁3例,14~16岁4例,17~18岁2例。 2.病程和用药情况:眼部红痒异物感出现或被家长发现时间从半年到7~8年长短不一,平均2~3年。发病期间均在外院点用过皮质激素,多数用醋酸考的松眼液,有的点地塞米松眼液,有的曾行球结膜下注射(强的松龙或地塞米松或康宁克通),用药均无一定规律,急性发作时频繁点用,缓解期有的短暂停药。全身是否用过皮质激素病史追述不清,对于出现青光眼症状如虹视、眼胀感、视力下降等12例均未能准确说明,大部分病人都把上述症状归结为原发病。

  • 弱视远期疗效的巩固与观察

    作者:游旺桢

    弱视为一种发育性疾病,治疗时间长,易反复,部份家长和病人依从性差,因此,长期观察,维持良好远期疗效很重要。现将我院自1992年11月~1998年12月,各种类型的弱视基本治愈2~5年以上的138例(231眼),随访观察结果与后期疗效巩固的方法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1992年11月~1998年12月,我院门诊按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组标准[1]确诊为弱视,经治疗基本治愈后随访2~5年(平均3年),资料完整者138例,男67例,女71例;年龄3~12岁,平均5.5岁。双眼弱视93例,186眼,单眼弱视45例,共231眼。其中轻度弱视61眼,中度152眼,重度18眼。屈光不正性弱视113眼;屈光参差性弱视69眼;斜视性弱视49眼。中心注视172眼;旁中心注视59眼。 2.治疗方法 治疗前常规检查视力、眼位、眼球运动、注视性质;1%阿托品,每日3次,连续3天后检影验光配镜。根据患儿眼位、注视性质及两眼视力差异,选择不同的遮盖方法和其他辅助疗法。

  • 外直肌止端异常一例报告

    作者:刘勇;郭承伟

    患者于××,女,35岁,自幼左眼内斜,以"交替性内斜视"于1999年4月14日收入院。查:视力,双眼均为5.0,双前节及眼底正常。眼位:角膜映光,左眼内斜约40°。双眼均可固视。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三棱镜中和:内斜80△。无代偿头位。眼球运动:左眼外转时颞侧角膜缘距外眦3mm,内转时瞳孔缘超过上下泪小点连线2mm;牵拉试验无限制因素。诊断:交替性内斜视。于1999年4月16日在局麻下行斜视矫正术。术中首先将双眼内直肌分别后徙5mm。灯光投影检查见左眼仍内斜约10°。打开左眼颞侧球结膜,分离暴露外直肌,发现外直肌肌腱附着点距角膜缘11mm,肌腹厚约2mm,子午线将外直肌对称性的分为上下两部分,将外直肌前徙于角膜缘后6.9mm之巩膜表面上固定。灯光投影检查:双眼基本正位。术毕5日后拆除球结膜缝线,痊愈出院。 讨论共同性内斜视的发病机理至今还不完全清楚,许多原因可能引起共同性内斜视,解剖因素是其中一个。正常外直肌附着在角膜缘后6.9mm巩膜上,该患者左眼外直肌附着在角膜缘后11mm,实属罕见。解剖异常应是该患者斜视的主要原因,我们采用双眼内直肌后徙加外直肌前徙复位术进行治疗,效果良好。 (本文编辑:甘晓玲)

  • 先天性双侧全眼肌麻痹一例

    作者:董光美;吴倩

    先天性全眼肌麻痹临床上极为罕见,迄今为止见国内报告先天性眼外肌全麻痹合并先天性小瞳孔1例[1],先天性全眼外肌麻痹7例[2~4]。今将所遇1例先天性全眼肌麻痹报告如下。 病例介绍 患儿,张×,男,3.5岁,生后发现双眼不能睁大,眼球固定,仰头视物,且随年龄增长,上睑下垂及眼球位置无改变。 体格检查:全身检查无异常发现。眼部检查,视力因不合作未能查出,双眼睑遮盖整个角膜,压迫眉弓后不能上举,无Bell现象。用角膜映光法检查眼位,右注视+15°L/R10°,左注视+10°R/L10°。眼球各方向运动均受限,偶出现不自主辐辏及散开样颤动。右角膜鼻侧区轻度浅层片状混浊,左角膜透明,双侧瞳孔不等大,右直径约1.5mm,左约为2.5mm,无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应。双眼晶状体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牵拉试验双眼向上方牵拉时有轻度阻力,其余各方向无阻力。仰头。新斯的明试验阴性。无家族史,母亲妊娠3个月时曾服磺胺药,剂量不详。初步诊断:先天性双侧全眼肌麻痹。未行手术治疗。

  •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附28例报告)

    作者:吴健芳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uane's retrac-tion syndrome,DRS)是一种以水平直肌运动障碍,内转时眼球后退,同时向内上或内下偏斜,睑裂缩小为特征并伴有眼部或全身异常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的病症。因Duane于1905年对它详细描述而得名。 临床资料 1.性别与年龄 本组28例中,男 16 例,女12例。患者就诊年龄2~14岁,平均5岁。随访6个月至6年,平均24个月。 2.眼别:28 例中,双眼发病 8 例(28.57%);单眼20例(71.43%),其中左眼11例,右眼9例。3.分类 根据Huber的分类法[1],本组病例中I型24例(85.71%),Ⅱ型2例(7.14%),Ⅲ型2例(7.14%),双眼患者两眼的类型相同,为I型或Ⅱ型。

  • 角膜的光学表面检查与角膜地形图之初步介绍

    作者:施明光

    一、角膜曲率半径与角膜曲率的意义 人眼的角膜有前后两个曲面,假设该曲面为球面形状则有其球心,球的半径即为曲面的曲率半径r。可见,角膜的前后两面有各自的曲率半径。 由于曲面两侧的屈光介质的折射率的不同,曲面具有对光束的集合或散开的能力,称为曲率(curva-ture)或镜度(power),单位为D。其表达式为K=(n2-n1)/r。n2为曲面后方介质的折射率,n1为曲面前方介质的折射率,r为其曲率半径,单位为米(m)。例如,若角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8mm(0.008m),其后方介质为角膜实质,折射率为1.37,其前方介质为空气,折射率为1.0。则该角膜前表面的曲率为(1.37-1.0)/0.008=46.25(D),具有集合光束的功能。再看后表面,其曲率半径为5.6mm(0.0056m),后方介质房水的折射率为1.336,前方介质角膜实质折射率同上,则其曲率为(1.336-1.37)/0.0056=-6.07(D),具有对光束的散开功能。前后两面的总曲率可以简单地认为是两面的代数和,该角膜总曲率约为46.25-6.07=40.18(D)。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3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