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桡动脉穿刺抽血方法改进

    作者:吴先容

    我科利用垫高手腕关节,充分显露桡动脉穿刺部位的方法,对原桡动脉穿刺抽血的方法进行改进,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明显降低了穿刺并发症.1 物品准备注射盘1个,2mL注射器1副,肝素钠1支,橡皮塞1个.2 操作步骤携用物至病人床旁,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在患者腕关节下垫一厚度为7-10 cm的软枕,如没有也可就地取材,比如毛巾、抽纸等也可,使腕关节呈过伸状,充分显露穿刺部位.操作者左手在患者腕关节上1-3cm用食指、中指感觉桡动脉搏动及走向.用碘酒、酒精以进针点为圆心消毒,直径为5cm.抽取肝素钠注射液1mL,排空空气及肝素,将针头斜面与空针上刻度均旋转朝上.消毒操作者左手食指、中指,然后用食指和中指再次感觉动脉搏动.右手持注射器在食指旁与皮肤成30-45度角进针直刺动脉[1],穿刺同时解除食指和中指对于桡动脉的压力,见鲜红血液抽取1mL即拔针,如无血液流出可稍慢边回抽边退,见鲜红血液流出时停止后退,抽足血标本后拔针,用棉签按压5-10min[2],针头套上橡皮塞隔绝空气,立即送检.

  • 基层医院护理岗位管理的改进方法探讨

    作者:代建华;王婷婷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护理岗位管理的改进方法.方法 通过科学设置护理岗位、调整护理人员分级体系、探索责任制护理模式等一些列举措,比较改进前后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护理管理质量、护理人力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本院在改进护理岗位管理之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护理质量得以改善,护理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 护理人员技能考核方法的改进与实践

    作者:张静;尹亚丽;杜康宁

    目的 改进护理人员技能考核方法,提高培训效果.方法 将2015年模拟技能考核设为对照组,2016年实战技能考核设为实验组,对照两组护理人员技能考核成绩及对技能考核的认可程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人员技能考核成绩、对技能考核的认可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战技能考核提高了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及护理人员对技能考核的认可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护理安全,推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 有色脂溶性化合物的MTT实验中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方法改进

    作者:上官丹罡;龙明辉;龚倩;曹丽芝;伍奕;杨立平

    目的 对MTT法测定有色脂溶性化合物对癌细胞抑制作用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改进,并观察7种新型化合物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SMMC-7721人肝癌细胞为目标,对MTT法测定有色脂溶性化合物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实验分析并改进;用改进后的方法测定7种新型化合物对该细胞系的抑制作用.结果 药液的溶解、溶剂毒性、化合物的颜色及关键步骤的操作,对有色脂溶性化合物的MTT实验结果影响较大,应当合理进行实验设计,减弱或避免上述因素的不利影响;7种新型化合物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降低,抑制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本研究结果为有色脂溶性化合物的MTT实验提供了方法参考.

  • 哈蟆油膨胀度检查法的实验改进

    作者:范燕楠;卢江燕;王春媛;宋洋;刘俊亭

    目的 检测哈蟆油膨胀度并对现行药典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改进.方法 参考现行中国药典记载的方法对各个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哈蟆油膨胀度测定在加热50℃条件下可以在3~6 h内完成.比现行药典中记载的方法减少18h.结论 建立了哈蟆油膨胀度的快速检查法,可为编撰新版药典提供参考.

  • 内痔套扎治疗方法改进的探讨

    作者:卢焕元;任树平;黄飞舟;蔡立峰

    目的比较改进后的内痔套扎法和传统套扎法治疗内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参与研究的86例病人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进行研究.传统套扎法采用套扎痔体的方法治疗内痔,改进套扎法采用套扎痔体根部上方直肠黏膜的方法治疗内痔.结果改进后的套扎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痔体套扎治疗方法,各种内痔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P<0.05.且并发症少、安全性好.结论改进后的内痔套扎治疗方法有效性、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产科护理实习带教方法的改进

    作者:周敏卿;岑春华

    目的 探讨改进产科临床护理带教方法后对临床实习带教质量的观察.方法 阶段性教学循序渐进和重视专科护理操作技能培养的方法,制定适合护生的实习计划和带教方法.结果 通过临床带教,护生的工作积极性及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护生出科前的理论考试平均分86.6±4.50分,技能操作考核平均分89.4±4.30分,对产科护理教学满意度98.5%.结论 临床护理带教方法的改进有助于激发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自信心,既保证了实习效率,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 产科带教 方法改进
  • 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异丙醇方法改进

    作者:李行方;尹江伟;付斌;徐小作;吴礼康

    目的:探讨改进工作场所空气中异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采用活性炭管采集样品,选用不同的解吸液解吸,HP-5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结果采用体积分数为5%异丁醇-二硫化碳溶液解吸,平均解吸效率为101.50%~104.60%,批内相对标准偏差为0.28%~0.71%;异丙醇质量浓度在1.35~2200.80 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检出限为0.40 mg/L,定量下限为1.35 mg/L,低检出浓度和低定量浓度分别为0.30和0.90 mg/m3(以采集1.5 L工作场所空气计);采用HP-5毛细管色谱柱可将样品中的乙醇干扰与异丙醇有效分离。结论采用体积分数为5%异丁醇-二硫化碳溶液进行解吸可以有效提高活性炭管中异丙醇的解吸效率,且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异丙醇的测定。

  • 改进婴幼儿股静脉采血方法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雪梅;林菊芬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股静脉采血的佳手法.方法 将320例婴幼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传统组与改良组各16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持注射器方法 进行股静脉采血,改良组采用握毛笔式持注射器方法 采血,再利用大拇指推注射器针栓.比较两组一次采血成功率.结果 改良组采血一次成功率明显提高(χ2=6.836,P<0.05).结论 采用经改进的方法 进行婴幼儿股静脉采血,成功率高,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家长满意度.

  • 快速尿素酶试验中反应液配置方法的改良研究

    作者:邢同印;陈锦凤;王震;边晓红;彭阳;黄颖;刘梅娟;青海涛;徐智民;智发朝

    目的 探讨在快速尿素酶试验中改良后的反应液配置方法的优越性.方法 在2011年7月至8月中的选20个工作日,在此期间的每日所应用的反应液分为两组制作,每组50例,一组作为实验组用改良后的新方法来制作,另一组作为对照组用传统的方法来制作;并记录每组反应液合格的例数、每组所用时间、酚红试剂的体积及尿素的质量等4项指标;对此两组数据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统计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合格反应液的总数:1000例;平均每组所用时间:296.85 s;平均每组所用酚红试剂:10.00 ml;平均每组所用尿素的质量:0.20 g.对照组合格反应液的总数:800例;平均每组所用时间:615.30 s;平均每组所用酚红试剂:15.10ml;平均每组所用尿素的质量:0.30g.改良后的配置方法与传统的配置方法相比,制作成功率由80%提高至100%;制作完成50个快速尿素酶试验的反应液,时间节省52%,酚红试剂节省34%,尿素节省33%.对两组中合格例数的比较行Kolmogorov-Smirnov正态性检验,每组平均所用的时间、酚红试剂的体积、尿素的质量分别作独立样本的T检验,P值均< 0.01.结论 所记录各项指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的意义.且改进后的配置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多、快、好、省的完成反应液制作任务,值得推广.

  • 对《中国药典》麻黄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作者:陈繁华;曾玉梅

    目的 改进《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麻黄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含0.1%三乙胺)溶液(2∶98);流速为1.0 mL/min;波长为210 nm.结果 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分别在8.036~ 80.36 μg、7.92~79.20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RSD%为1.1%)、100.2%(RSD%为1.3%).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能有效的改进药典收载的方法.

  • 阿司匹林缓释片中释放度测定方法的改进

    作者:曾玉梅

    目的 探讨改进阿司匹林缓释片中释放度的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3:5:5:61);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6 nm.结果 改进后的阿司匹林释放片释放度测定结果与《国家药品标准》方法无显著差异.结论 该方法操作比《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方法更简单、快捷,方便.

  • 神经病学教学方法改进的实践

    作者:李龙宣;赵斌;许志恩;刑永前;韩陈保;王义刚;李君良;陈煜森;朱育昌

    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掌握神经病学的基本知识对医学生来讲非常重要.然而学生普遍反应神经病学的知识难学.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沿用纯语言和文字的灌输式教学,缺乏形象化;教学目的倾向理论学习和笔试,忽视自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的训练.教学过程基本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实习与理论学习相隔时间较长[1].学习结束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教学都有一种失落感,如坠云雾之中.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些不足严重阻碍了医学人才质量的提高和医学的进步.因此,神经病学教学方法亟待改进.我院神经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遵循现代临床发展需求是教学改革源泉的原则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针对神经病学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探索.本文就我科改革的实际情况作以下几方面论述.

  •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方法的改进及其优势

    作者:牛红心;吕文成;阎晓

    目的 改进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方法.方法 用胰酶消化、分离脐静脉内皮细胞,用含20%人AB血清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于37℃、5%CO_2条件下培养细胞,以1:2传代.以传统的20%胎牛血清+基础培养液培养方法(对照组1)和20%胎牛血清+生长因子+基础培养液培养方法(对照组2)作为对照,比较三种方法对细胞活力、培养细胞数量、实验费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以改良方法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呈典型内皮细胞外观,特征性地表达内皮细胞标志,改良法培养的细胞数量和细胞活力明显优于对照组1,所需实验费用明显少于其他两组.结论 以改良法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更加简便、经济,可收获大量细胞,可满足大规模内皮细胞实验研究.

  • 暖箱内早产儿股静脉穿刺方法的改进

    作者:曾怡敏

    目的对暖箱内早产儿股静脉直刺法与斜刺法成功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对100例暖箱内需采集血标本的早产儿随机分直刺法、斜刺法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成功率、皮肤淤血率.结果斜刺法一次成功率及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直刺法,皮肤淤血率明显低于直刺法.

  • 结肠手术前全消化道灌洗98例临床观察

    作者:孙庆华;徐云来

    我院从1990~2000年收住结肠手术患者98例,把传统的无渣饮食、泻下药及灌肠的准备方法改进为全消化道灌洗,即非吸收性、非分泌性经口肠道清洁法,现将方法和疗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8例直肠、结肠手术患者,男67例,女31例;30~40岁16例,41~50岁27例,51~70岁39例,70岁以上16例;结肠疾病患者56例,直肠疾病患者42例;息肉19例,恶性肿瘤79例.

  • 非恶性甲状腺疾病手术切口缝合方法改进96例临床分析

    作者:何光荣

    目的 对非恶性甲状腺疾病手术切口处理进行改进,预防和减少切口瘢痕的形成,提高手术后生活质量,满足患者美容的要求.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至2009年收治的96例非恶性甲状腺疾病手术病人切口缝合方法改进的临床资料.结果 96例病人中切口全部甲级愈合,切口呈线状如圆颈横纹,切口瘢痕不易被发现,美容效果非常满意.结论 细致手术操作,尽量不切断颈前肌肉和血管,切口皮肤减少使用电刀及缝合缝线的刺激和减少手术副损伤,可有效防止和减少瘢痕的形成.

  • 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制备方法的改进

    作者:秦秋华;蒋伟哲;施晓霞;陈兆霓;覃斐章;周燕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普遍适用且成活率高的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手术组(n=16)和假手术组(n=16).采用缝合线和针灸银针对手术组大鼠造成单侧肾动脉狭窄,形成肾性高血压.假手术组仅游离肾动脉,不予缩窄.结果:肾动脉缩窄术后14 d,手术组血压较术前明显增高(t=6.366,P<0.01),术后28 d血压进一步升高,达到稳定的高水平(t=12.806,P<0.001);左肾动脉缩窄术后28 d手术组血压显著高于假手术组(t=10.41,p<0.01),大鼠成活率75%(12/16),成活的大鼠全部形成高血压模型.结论:该动物模型可模拟人单侧肾动脉狭窄所致的高血压病变,其制作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成功率高,符合高血压实验研究的需要.

  • 猪肝中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

    作者:李庆霞;莫月取;杨绮纹;吴民;黄绍明

    农业部公告发布的"动物性食品中的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是目前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的有效方法,但在检测肝脏组织样品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此方法的前处理过程和色谱条件等方面进行改进后,用高效液相法对猪肝中硝基咪哇类药物进行检测,回收率可大大提高.

  • 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

    作者:彭秀琴

    目的:使用新的胃管固定方法减少患者留置胃管后脱管的发生,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方法:使3M 防水胶布大约10CM 一根,交叉贴与患者鼻翼两侧,再用3M 留置针敷贴横向黏贴与患者面颊部,用手轻轻抚平即可.结果:使用新的胃管固定方法优于旧的固定方法.结论: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留置胃管后脱管的发生,避免再次置管的痛苦,同时护士的工作效率也得到提高,值得推广.

308 条记录 11/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