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位成功的患者

    作者:高鑫

    “高医生,您还认识我吗?”走进诊室的第七位患者,约一米八的个头,穿一身得体的深灰色西装,戴一副褐色框架眼镜.我打量着他,感觉确实有点眼熟,但一时记不起他的姓名.见我迟疑,他便自我介绍说:“我是尚XX,三个月前因为肥胖、糖尿病、肝功能不好住在病房,您当时来查过房.按照您给的秘方,我的体重下降了12千克!我今天是来复查的.”

  • 黄疸原因待查109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造基

    目的 回顾分析黄疸原因待查(以下简称黄疸待查)住院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探讨病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09例黄疸待查患者的肝功能,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血常规和尿胆原、尿胆红素,并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病毒性肝炎52例,为第1病因.消化道癌症18例,药物性肝病12例,急性黄疸型肝炎病原未定11例,每病种只有1例的黄疸型疾病9例,酒精性肝硬化和胆总管结石各5例,为2、3、4、5、6名.血清总胆红素(Tbil)以戊型肝炎组高,平均值为260.6μmol/L,甲型肝炎组低,为92.1μmol/L,t=3.57,P=0.0038.ALT、AST以乙型肝炎组和戊型肝炎组高,平均值分别为1138.6U/L和865.6U/L,酒精性肝硬化组低,为73.0U/L和136.0U/L,t=2.49,P=0.0191,t=2.22,P=0.0463.ALP和GGT以癌症组高,平均值分别达到689.0U/L和657.0U/L,而酒精性肝硬化组和乙型肝炎组低,分别为131.0U/L和146.0U/L,t=2.56,P=0.0184;t=4.43,P=0.0000.WBC、NEU以肝胆道感染组和胆石症并急、慢性胆囊炎组(下称胆石症并胆囊炎组)高,其余均在正常范围.酒精性肝硬化组和胆总管结石组RBC和HGB均低于正常低值.本组无溶血性黄疸患者,尿胆原、尿胆红素阳性均以胆红素阳性多见.结论 黄疸待查患者虽然病因复杂,部分病情较重,但临床症状多数一致且较温和,若辅以较全面的实验室检查,约90%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确诊的.

  • 急性病毒性肝炎胆囊声像图改变的临床意义

    作者:龚亚华;钱慧;李晨

    目的 探讨利用胆囊声像图变化特征来判断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肝细胞损害程度.方法 对115例急性肝炎病人的胆囊在急性期和治愈后进行超声检查和肝功能检测.结果 病人胆囊壁B超形态改变有4型(正常型、毛糙型、增厚型、实质型),肝功能恢复正常后,90.6%(78/86)病人胆囊恢复正常或透声性明显好转,与治疗前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①急性肝炎病人胆囊异常发生率与急性肝炎分型无显著关系,而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②胆囊声像图的改变可以反映ALT的高低,从而可问接反映肝脏实质细胞的损害程度.

  •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立新;季明昉;王钧殚;叶军

    目的:探讨PLD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60例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PLD治疗前后变化及与肝功能指标的相互关系.结果: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PLD活性均显著升高.急性肝炎PLD与ALT、AST呈显著正相关,慢性肝炎PLD与AST呈显著正相关;急性病毒性肝炎PLD恢复时间早于ALT.结论:PLD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而且也是一项敏感的反映肝细胞损害的肝功能指标.

  • 优思弗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64例临床观察

    作者:丁晓红;储峰;李仲平

    目的 观察优思弗对胆汁淤积性肝病的疗效.方法 128例胆汁淤积性肝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甘利欣及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优思弗250 mg/次,3次/d,po,疗程均为8 wk.结果 治疗后两组在症状恢复方面比较:纳差、乏力症状有明显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皮肤瘙痒差异有显著性(P<0.05).体征复常方面比较:肝、脾肿大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胆囊壁增厚、水肿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胆汁酸(TB)与对照组比较,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与对照组比较P<0.05.根据疗效判定标准,总有效率为93.75%,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 优思弗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疗效显著,可作为胆汁淤积性肝病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 优思弗 肝病 肝功能
  • 乙型肝炎病人血清氨基酸谱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炳祥;黄运坤;黎芳;龚丽;吴琳芳;赵美银;张伟萍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人血清氨基酸谱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5例乙型肝炎血清氨基酸谱进行检测和分析,并与肝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肝炎病人有8种氨基酸升高,2种降低(P<0.05),BCAA和AAA均升高,但BCAA/AAA比值降低(P<0.05);慢性肝炎有3种氨基酸升高,2种降低(P<0.05),AAA显著升高(P<0.01),BCAA/AAA比值下降(P<0.01);肝炎肝硬化有3种氨基酸升高,3种降低,缬氨酸降低显著(P<0.001),BCAA和BCAA/AAA比值均下降(P<0.01),AAA升高(P<0.01);亚急性重型肝炎有4种氨基酸升高,苏、酪氨酸升高显著(P<0.001),3种降低,BCAA和BCAA/AAA比值下降(P<0.01),AAA升高(P<0.01);慢性重性肝炎有4种氨基酸升高,酪氨酸升高显著(P<0.001),2种降低(P<0.05),BCAA下降(P<0.05),AAA升高(P<0.01),BCAA/AAA比值在所有组中下降显著(P<0.01).氨基酸谱与肝功能相关性分析显示,BCAA和BCAA/AAA与前白蛋白、白蛋白和CHE成正相关(P<0.01,P<0.001),与TBiL、PT呈负相关(P<0.01).AAA与TBiL、PT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前白蛋白、白蛋白、CHE成负相关(P<0.05,P<0.001).血氨与BCAA/AAA呈负相关(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人血清氨基酸谱发生改变,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其变化也不相同.BCAA、BCAA/AAA比值与肝功能密切相关,可间接反映肝细胞炎症及坏死程度.

  •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继发贫血原因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佑民;黄丽影;陈永平;叶圆圆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贫血的原因.方法肝硬化贫血组67例和肝硬化非贫血组77例分别检测红细胞平均指数(MCH、MCV、MCHC)、透明质酸(HA)、促红细胞生长素(EPO)、HBV DNA定量和肝功能相关指标,分析两组病例的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对114例肝硬化病人动态检测总胆红素(TBIL)、胆碱脂酶(CHE)、白蛋白(ALB)和血红蛋白、血球压积,分析肝功能变化对贫血指标的影响.结果在贫血组与非贫血组,MCH和MCV分别为(35.44±4.15)pg和(105.65±9.88)fl对(32.18±2.08)pg和(96.15±6.55)fl(P<0.001),两组MCHC分别为(341.2±24.07)g/L和(337.6±12.57)g/L(P>0.05);两组透明质酸血清浓度为(332.9±191.73)ng/mL对(206.4±123.07)ng/mL(P<0.001);促红细胞生长素含量为(30.56±21.45)mu/mL对(24.34±15.01)mu/mL(P<0.05);HBV DNA定量为(2.34±1.54)×106coples/mL对(5.02±4.12)×106coples/mL(P<0.001);贫血组总胆红素、胆碱脂酶、白蛋白分别为(243.92±174.26)μmol/L,(1762.29±841.64)U/L和(31.58±5.43)g/L,非贫血组为(180.75±185.86)μmol/L,(3426.06±1360.29)U/L和(34.75±6.76)g/L(P<0.05;P<0.001;P<0.001);114例肝硬化病人的总胆红素、胆碱脂酶、白蛋白和血红蛋白、血球压积随着病情的演变有明显差异.结论乙肝后肝硬化贫血以巨红细胞性贫血为主要特征,与肝炎肝硬化基础上的肝炎病毒复制引起肝实质炎症、损伤、纤维化形成密切相关,与促红细胞生长素血清水平无关,肝实质损害越重,肝功能越差,肝硬化贫血的发生率越高,程度越严重.

  • 慢性乙型肝炎不同分度病人血清HA、PCⅢ水平与部分肝功能指标的关系

    作者:张文学;马勇;严家春;王莉;丁体龙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不同分度病人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与部分肝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12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A.、PCⅢ水平及部分肝功能指标(TBIL、DBIL、ALT、AST、ALB、GLO).结果血清HA.、PCⅢ及肝功能指标TBIL、DBIL、ALT、AST、GLO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中逐渐增高,中度组与重度组之间均有明显差异.血清ALB在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中逐渐减少,中度组与重度组之间有明显差异.血清HA与DBIL、AST、ALB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2586、0.2362、-0.3880;血清PCⅢ与AST、ALB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2258、-0.3610.而血清HA.、PCⅢ与TBIL、ALT及GLO均无相关性.PCⅢ与DBIL亦无相关性.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纤维化指标HA、PCⅢ与AST、ALB相关,血清HA与DBIL亦相关.

  • 中药治疗对SARS恢复期肝肾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筠;李绍旦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对SARS恢复期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1例确诊SARS病人随机分为中医药治疗组(试验组)22例,西医治疗组(对照组)19例.试验组病人服用中药3wk,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均查ALT、AST、TBIL、CRE、UREA.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肝功能异常总例数分别为18例和14例,治疗后异常数分别为12例和13例.试验组ALT平均值在治疗前后分别为(92.77±88.83)U/L和(52.41±34.74)U/L(P <0.05);TBIL平均值在治疗前后分别为(14.85±9.58)μmol/L和(9.70±2.84)μmol/L(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肾功能异常总例数分别为7例和6例,治疗后异常数均为4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的CRE、UREA平均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SARS恢复期对肝肾功能异常病人采取相应治疗是必要的,采用中医药治疗方法对SARS恢复期改善肝功能、保护肾功能具有一定作用,有益于疾病的康复.

  • 血清铁蛋白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

    作者:朱银芳

    目的观察血清铁蛋白在病毒性肝炎病人中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40例不同临床类型的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血清铁蛋白,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结果血清铁蛋白与肝损害呈平行关系,肝细胞损害越重血清铁蛋白值越高,以重型肝炎显著升高.血清铁蛋白与HA、LN、CL-Ⅳ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40、0.27、0.36,它们之间有相关性.结论肝细胞损害越重,血清铁蛋白值越高.血清铁蛋白与血清纤维化指标有相关性.

  • 甲型肝炎肝功能持续损害8个月1例

    作者:周翔;张振方;王冰

    1病例报告男性,37a.因乏力、厌油、恶心、右上腹隐痛1wk,于2002年9月5日来院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无烟酒嗜好,否认特殊用药史.查体:两眼结合膜明显黄染,皮肤、黏膜轻度黄染,肝脏肋下触及,轻度压痛,脾未扪及.

  • 乌斯他丁保护阻塞性黄疸围手术期肝肾功能

    作者:汤地;吕明德;梁力建;黎东明;赖佳明

    目的研究天普洛安对阻塞性黄疸病人围手术期的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我科连续收治的需手术治疗的阻基性黄疸病人42例为研究对象.24例为试验组,18例为对照组,试验组立即给予天普洛安静脉点滴,疗程为5天,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结果术后第3天的24 h尿量(mg/kg),试验组病人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4)术后第5天试验组血清肌酐水平为63±18μmol/L,对照组为79±27μrnol/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8);两组术后AST、r-GT及总胆红素无明显差异,但试验组的各检验值恢复速度更快.结论天普洛安对阻塞性黄疸病人围手术期的肝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 脂肝平颗粒对脂肪肝模型大鼠的影响

    作者:闵祥花;孙蓉;王平;吕丽莉;张希林;龚彦胜;孟旻;郭继东;任海勇;张作平

    目的观察脂肝平颗粒不同脂肪肝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用乙硫氨酸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脂肝平颗粒对血脂代谢、肝内脂代谢、肝组织改变等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脂肝平颗粒可使乙硫氨酸大鼠血CHO、TG显著升高、肝内TG、Gn显著降低,肝脏脂肪变性和颗粒变性显著改善.可使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CHO、TG、LDL显著降低,HDL显著升高,肝内TG、Gn含量显著降低,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脂肪变性、颗粒变性、纤维组织增生有显著性的改善作用.其药物高、中、低剂量之间的药效作用强度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饮食调理

    作者:吕传永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者关键是控制血糖,糖尿病得到治疗,血糖控制得好,可促进肝内脂肪浸润消退,同样,控制好肝功能,血糖也会好转.除了按医嘱用药,饮食方面还需注意限制能量摄入,降低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使之小于10%总能量,同时减少胆固醇摄入,不吃肥肉、油炸食品、奶油食品和膨化食品等,保持健康体重,维持能量平衡.另外,每日三餐科学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必须严格禁酒,改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减少甜食和精制谷物,增加膳食纤维等.

  •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王思宇

    目的 分析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实施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31例,在术前及术后5d及3个月测定患者的血常规及肝功能指标.结果 脾功能亢进有明显改善,以WBC(白细胞计数)及PLT(血小板计数)检测改善较为明显,与术前相比,术后5d、术后3个月的WBC及PLT水平有明显升高(P<0.01);肝功能有明显改善,以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及TB(黄疸指数)较为明显,术后5d、术后3个月的ALT、AST及TB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1).结论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能够明显改善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者的肝、脾功能.

  • 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与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之我见

    作者:王欣

    目的:分析在患有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当中,患者血脂、血糖及肝功能指标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情况.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当中收治的46例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疾病组对象,再选择同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6名正常人为研究的参照组,对比两组实验对象的血脂指标、血糖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情况.结果:参照组对象的各项指标均要明显优于疾病组患者,两组实验对象的相关数据在分析后显示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非乙醇性脂肪肝患者而言,其肝功能指标、血脂与血糖指标等都会出现明显异常,医生需要在患者病情诊断中着重参考上述指标,以此为患者选择科学的诊治方案.

  • 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影响的分析

    作者:吴爱全

    目的:探讨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血液体检的健康人员56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分别为研究对象制定血液标本与未溶血标本.利用专业的分析仪器对研究对象的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查,然后分析溶血标本与未溶血标本各功能指标.结论:溶血标本的ALP、T—Bil、D—Bil、r—GT水平明显低于未溶血的标本,溶血标本ALT、AST、ALB、TP水平明显高于未溶血标本,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溶血会影响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值得临床医学给予充分地重视.

  • 90例慢乙肝转氨酶\HBVDNA水平与肝脏病理的关系

    作者:龚旋

    目的 探讨慢乙肝患者转氨酶、HBVDNA水平与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 90例病例均HBSAg(+),病程6个月以上,接受彩色B超指引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病理切片由病理科医生读片,肝穿前完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HBVDNA检测,并与肝脏病理相比较.结果 9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异常率100%.转氨酶<2ULN和≥2ULN组在肝脏病理改变没有明显差异(PG>0.05、PS>0.5),血清HBVDNA水平与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肝脏病理检查可直接反应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并作为慢性肝炎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的依据.

  • 老年性白内障的食疗方

    作者:王廷超

    老年性白内障是老年人视力障碍及致盲的主要病患,白内障有各种原因,如果不是先天性白内障,又没有明确的发病原因(如外伤性等),而晶体逐渐地发生生进行性的混浊,才称为老年性白内障,属于中医的“圆翳内障”范畴.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中医认为,主要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失调、晶状体营养不良而引起.因此,选用具有健脾、补肾、养肝功能的食物,有助于预防和延缓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

  • 肝胆病人该如何进行保健与饮食调理

    作者:吕启斌

    肝的保健因人而宜,总体是防过劳,防感染,忌烟酒,饮食均衡,适当锻炼,保持心情舒畅等.所谓防过劳,就是有的慢性肝炎患者不注意休养,结果使病情恶化、复发,个别人因一时疏忽,导致不可挽回的结果.因此,慢性肝炎患者在康复期内过早从事繁重的工作和较激烈的运动是不合适的.但也不必绝对卧床休息,如肝功能(血清转氨酶)正常3个月以上者,可逐渐从事较轻松的工作,然后逐渐增加工作量,直至恢复原工作.

6642 条记录 332/333 页 « 12...3253263273283293303313323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