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聂永卿;张智润

    目的:为减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396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资料,以护理记录中记录到的攻击行为发生情况为准.结果:发生攻击行为110例,攻击行为史、离异及独居等是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应高度重视人院评估,对有攻击行为史、独居及离异患者应重点进行干预.

  • 1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伤害行为的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王恩忠

    我们在精神司法鉴定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因发生凶杀、伤害等暴力行为后来我院进行精神司法鉴定的精神病患者,其中以精神分裂症为多.现将我院近年来遇到的11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发生凶杀、伤害等暴力攻击行为后而来我院进行精神司法鉴定的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喹硫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具有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作者:温钧;李芸芳;王刚平

    目的:探讨喹硫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在治疗具有攻击性行为精神分裂症过程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72例具有攻击性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单用组(喹硫平组)和合并组(喹硫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两组进行治疗,疗程为6周.采用外显行为量表(MOA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MOAS和PANSS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合并组治疗后MOAS总分和PANSS阳性症状分、总分均显著小于单用组(P<0.05);两组评分数据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具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优于单用喹硫平,且安全性好.

  • 伴有冲动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电图分析

    作者:钟志慧;刘剑涛

    目的:了解伴有冲动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电图特征.方法:采用美国BIO-1导联数字化视频脑电记录仪对3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记录.结果:对伴有打人、毁物等冲动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行脑电图检查出现癫痫样放电征,与精神分裂症无冲动攻击行为患者的脑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性分析,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攻击行为可能与大脑癫痫样放电征有关,大脑异常放电冲动刺激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打人、毁物等冲动攻击行为.

  • 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分析及防范对策

    作者:魏爱荣;胡清川

    广义的攻击行为包括:言语攻击、自身攻击、对物品攻击、对他人攻击[1].对连续入住我院精神科的480例精神病人中发生攻击行为的137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以便使医务人员及时、精确地评估预测攻击行为的发生、发展,提出科学的防范措施,提高医护质量.现报告如下:

  • 精神科护士因工作环境导致的攻击行为与人生意义的相关分析

    作者:王灵灵;周振华;李跃东;张晓娜;陈博洋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攻击行为与人生意义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150名护士人生意义与工作环境下产生的攻击行为状况。结果:精神科护士攻击行为发生率为28%,有攻击行为组在 Buss 和 Perry 攻击问卷各维度、意义体验得分均高于无攻击行为组;高工龄组护士在言语攻击性及愤怒得分高于低工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身体攻击行为及敌意与人生意义体验及意义追寻,愤怒与人生意义体验之间均有显著正相关。结论:精神科护士的身心健康应得到必要措施的干预,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 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作者:戴磊;陈巧灵

    目的:探讨两种药物对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既往有冲动攻击行为史,入院后1周内再次发生冲动攻击行为,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高加权总分≥5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 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末采用PANSS、MOA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疗效相当(P>0.05),第2周末两组间治疗后MOAS加权总分喹硫平组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12,P<0.05),不良反应中肌张力增高和震颤的发生率喹硫平组均低于利培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906,P<0.05;x2=4.800,P<0.05).结论: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伴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总疗效相当,但喹硫平能较快控制攻击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 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危险因素预测研究

    作者:钟薇

    目的:前瞻性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预测方法.方法:对226例同一精神专科内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的攻击行为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筛查出可能的预测因素.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性别、年龄、职业、家庭经济、既往攻击行为史、病情、社会影响、平均病床面积、病房病床数、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入院NOSIE 、出院NOSIE 、入院CGI 、出院CGI 等14个因子显示与暴力行为的发生与否有关.2、多因素结果:排行、既往暴力史、出院NOSIE、生活质量等4个因子显示与暴力行为的发生与否有关.结论:男性、年龄较轻、职业情况差、家庭经济差、排行较少、生活质量差、既往有攻击行为可能为预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危险因素;控制病情,改善病房条件,增加患者活动时间是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暴力行为减少发生的有效措施.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肖慧莉;裴梅香;张冬红;罗欣;毛美凤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冲动行为,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严重影响正常的医疗护理秩序,日益受到精神科专业人员的重视.近年来屡见文献报道,有学者[1~3]应用各种方法来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如用攻击行为量表、护士观察量表观察患者的冲动行为较常见,但这些研究中,往往是根据量表评分结果,人为地分为有攻击行为组和无攻击行为组,再进行相关资料分析.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临床分析

    作者:钟伟英;张程赪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895例,分别进行社会学资料统计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对住院期间发生攻击行为的145例进行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结果: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与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既往暴力行为、住院方式等有明显的相关性,且BPRS总分及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3个因子分较高.结论: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攻击行为占16.2%;并提出相应措施,大限度地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精神疾病 攻击行为
  • 具有攻击行为的男性违法青少年的人格特性分析

    作者:王俊杰;路翰娜;孙星海;沈雪春;肖卫良

    目的:探讨具有攻击行为的男性违法青少年的人格特点.方法:根据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违法性质及青少年暴力危险性定式评估(SAVRY),将少教所男性服教人员分为有攻击行为组(n=59)和无攻击行为组(n=20)分别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试.结果:有攻击行为组与无攻击行为组比较,在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经济状况方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青少年违法者的EPQ各项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其中攻击行为组与全国常模在EPQ四项指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攻击行为组与全国常模在E量表得分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21,P<0.05).结论:男性违法青少年多数具有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收入低等特点;相对于正常青少年,具有攻击行为的男性青少年多出现人格的偏离,其中以冲动和稳定性差为突出.

  • 精神分裂症兴奋攻击行为与血清胆固醇水平研究

    作者:陆小兵;杨东英;黄兴兵;赵素华;杨梦心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攻击行为与血清胆固醇(CHO)水平的关系.方法:以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有关兴奋攻击行为条目评分,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有兴奋攻击行为组,50例)和对照组(无兴奋攻击组,50例),与入组时及治疗第2、4、6周末分别进行评估,同时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样,测定血清胆固醇水平.结果:入组时研究组较对照组CHO水平差异显著低.治疗4周后,两组PANSS有关兴奋行为条目评分及CHO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攻击行为,CHO水平有可能成为生物学指标之一.

  • 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

    作者:裴如青

    目的:探讨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对照分析法,对50例有攻击行为的躁狂症患者和50例无攻击行为的躁狂症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两组躁狂症患者在BRMS和临床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提示BRMS的动作活动、敌意因子分和临床特征中既往有攻击史,易激惹、不合作及医护人员的强制手段是躁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及早对躁狂症攻击行为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可以将攻击行为减少到低限度.

  • 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张霞;王立娥;宋艳辉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方法:对96例发生攻击行为的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复习及分析.结果:以精神分裂症多见,本组资料共65例,占67.71%;攻击对象以患者及医护人 员为主;既往有攻击行为者再住院时出现攻击行为较常见,占66.67%;另外,青壮年患者出现攻击行为占多数,为63.54%;患者住院次数亦与攻击行为有关,以首次发生率高.结论:根据引起攻击行为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可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 攻击行为 护理对策
  • 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

    作者:裴如青

    目的:探讨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对照分析法,对50例有攻击行为的躁狂症患者和50例无攻击行为的躁狂症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两组躁狂症患者在BRMS和临床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提示BRMS的动作活动、敌意因子分和临床特征中既往有攻击史,易激惹、不合作及医护人员的强制手段是躁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及早对躁狂症攻击行为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可以将攻击行为减少到低限度.

  • 49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与护理措施

    作者:李晓燕;朱孔美;慈秀红

    行为、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作者:吕宝玲;孙迎祥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攻击组54例和非攻击组63例,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PRS)分以及临床特征单因子比较,相关结果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在既往攻击史、治疗护理依从性、强制措施、情绪易激惹、BPRS总分及因子分等方面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精神症状密切相关,而治疗、护理依从性差,采用强制措施是发生攻击行为的重要诱发因素;护理人员及时评估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早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可降低和控制攻击行为发生.

  • 多元化护理对男性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

    作者:马莉

    目的::观察多元化护理对男性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男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多元化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病症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攻击行为及6个月后随访攻击行为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BPRS评分、语言攻击、攻击物品、自身伤害、攻击他人评分与总体攻击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多元化护理可有效降低男性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

  • 156例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作者:苗夕枝;李秋军

    攻击行为是精神科临床中较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症状,可见于各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酒精中毒性精神病、癫痫性精神障碍等精神病人.攻击行为方式多、突发性强、不易防范、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本文通过对156例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观察,结合护理实践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 94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观察和护理措施

    作者:张彦红;董莉莉;尤海霞

    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4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方式是徒手、持物、牙咬;攻击的对象主要是护士、医生、患者、家属、自伤;发生攻击行为的原因主要是精神症状、社会心理因素、个体因素、医患矛盾、环境因素等.结论:针对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方式、对象、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550 条记录 4/28 页 « 12345678...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