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贵庆;吴梅筠;伍新尧

    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给自己及社会造成危害,并常涉及法律问题.大多数研究认为,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发生率高于精神正常人群.

  • 5-HTTLPR与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关联分析

    作者:左素娥;伍新尧;蔡贵庆;陈毅昌;孙勇;傅深省;秦红萍;张晋碚

    国内外精神病学者的早期研究发现[1,2],精神病的攻击行为与脑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系统功能低下有关.

  • 外周血IL-17蛋白表达与双相躁狂破坏攻击行为的相关性

    作者:李豪喆;洪武;汪作为;苑成梅;李则挚;黄佳;张晨;李宁宁;林治光

    目的 探讨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在外周血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双相躁狂破坏攻击行为的关系. 方法 纳入符合DSM-IV-TR诊断标准的双相躁狂患者36名,予以锂盐联合喹硫平治疗,同时纳入性别和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36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基线及第2、4、8周末IL-17水平. 结果 双相躁狂组基线、第2周末、第4周末的IL-17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而第8周末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躁狂组Young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ore,YMRS)总分以及YMRS第9项破坏攻击行为评分在第2、4、8周末均显著低于基线水平(P<0.05),且基线IL-17蛋白水平与该两项分呈正相关(P<0.05). 结论 双相躁狂可能与外周血IL-17蛋白表达水平上调相关,同时基线期IL-17蛋白表达水平与双相躁狂严重程度,尤其是攻击破坏行为的严重程度相关.

  • 浅析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对照研究

    作者:王鹏

    目的:研究分析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25例具有攻击行为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A组利培酮+丙戊酸镁组(43例);B组喹硫平+丙戊酸镁组(44例);C组利培酮(38例),单纯应用利培酮治疗.A组和B组均在对患者开始治疗时即联合丙戊酸镁(400~600mg/日).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末和治疗4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修订版)评定攻击行为、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在治疗2周末,A组PANSS评分较B组、C组具显著性差异(P<0.01);而4周末,三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MOAS评分,三组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4周后,A组、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在治疗2周后与A组、C组相比较,差异尤其显著(P<0.01);TESS评分在治疗4周末,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其中B组与A组比较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治疗伴发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时,联用小剂量丙戊酸镁,既能收到更好疗效,又可显著降低抗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

  • 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

    作者:王庆梅

    目的:分析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过去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72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精神科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攻击行为发生情况、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住院治疗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攻击行为发生1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7.8%;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攻击行为,缩短治疗时间,使家属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 前瞻性护理对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

    作者:乔霞

    目的:探讨分析前瞻性护理对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136例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并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前瞻性护理,1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MOSA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MOSA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护理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各项MO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攻击事件发生率为,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对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攻击行为状况、减少攻击事件发生率,对维护患者自身及他人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 分析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临床疗效

    作者:付齐川

    目的 观察和分析采取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8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喹硫平和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8周分别行精神病量表(BPRS)、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调查及肌酸酶(CK)浓度检测,评定疗效,同时记录精神残疾和社会功能缺失改善情况,精神残疾程度采取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定,社会功能缺失采取汉化版“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结果 BPRS评分、MOAS评分:治疗后,两组两项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两组间在治疗4周、8周评分对比差异上显著(P<0.05);GAF评分、汉化版PSP评分:治疗后,两组间两项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升,且治疗后研究组评分提升程度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CK浓度:治疗后,两组CK浓度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治疗2周、4周时CK浓度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但治疗8周两组基本持平(P>0.05).结论 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起效快,疗效好,利于患者精神残疾及社会功能缺失改善,且不良反应少,有临床推广价值.

  • 中学生攻击性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分析

    作者:胡小苗;应贤慧

    采用攻击性问卷对334名中学生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攻击性以语言攻击、愤怒情绪居首;性别、年级和是否独生在攻击性上存在交互作用,男女生在生理攻击、愤怒情绪和总攻击性上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独生子和非独生子在敌意和总攻击性上的发展特点也存在差异.基于结果,对中学生攻击性心理和行为的特点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建议.

  • 人格障碍新兵睡眠质量与攻击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杨春;余海鹰;张书友;赵汉清

    目的:了解人格障碍新兵的睡眠质量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为人格障碍新兵攻击行为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107例人格障碍新兵和107名健康新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人格障碍新兵的睡眠异常检出率和攻击行为检出率分别为33.64%和28.97%,均高于正常新兵群体(12.15%和8.41%),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人格障碍新兵 PSQI 总分及各因子分(除USM 因子分)和 MOAS 总分及项目分均高于健康新兵群体(P <0.01或0.05);人格障碍新兵 PSQI 总分及各因子分与MOAS 总分及各项目分呈整体正向相关(P <0.05或0.01)。结论人格障碍新兵的睡眠质量较差,且其攻击行为发生率上升;改善人格障碍新兵的睡眠质量可能有助于降低攻击行为的发生率。

  • 图画书应对宝宝的攻击行为

    作者:张晓晨;韩映虹

    幼儿攻击行为,指的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幼儿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打,踢,咬,大声叫嚷,叫喊名字,骂人,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幼儿攻击行为不仅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不利,而且阻碍其社会性的发展.幼儿早期攻击行为是一种消极的问题行为.幼儿早期对于攻击行为的认知会对青年期、成年期造成巨大影响,甚至是日后侵犯、欺负、伤害他人的雏形.所以,我们要正视并重视幼儿早期的攻击行为,及时采取科学正确的方法来有效应对.

  • 关注儿童内向退缩行为

    作者:远恩

    一般来说,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对于那些具有外向攻击行为的孩子常常给予较多的重视,对于他们表现出来的冲动粗暴、打人骂人、破坏纪律、损毁公物、欺侮弱小等行为进行及时的批评、纠正.然而,对于那些表现胆小、羞怯、懦弱自卑、不合群、缺乏进取心的孩子,因他们对别人影响不大,而易被家长和老师忽视,甚至有时还被誉为乖孩子.

  • 住院精神病人对医护人员攻击行为分析

    作者:卢金如

    精神疾病患者是一群特殊的患者,他们的行为难以预料,情绪难以控制,这也是精神科病房管理难点之一.行为医学认为,精神疾病患者之所以会出现攻击行为,主要是由于愤怒、敌意、憎恨、不满等情绪的激发,在这种不良情绪的激发之下,患者则会出现攻击行为,伤害他人、自身与为达到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行为.患者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几率是较高的,发生攻击行为的特点是具有突发性、冲动性等,这一点已经受到临床广泛关注.因此为了有效地避免患者出现攻击性行为,就要明确发生这一情况的原因,从而制定措施予以应对,以减少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伤害.本文报道29例精神病人对医务人员的攻击事件,约1/4的攻击行为是在幻觉、妄想影响下产生的,其余都是不适当的医疗服务态度所促发的.本文主要对住院精神病人对医护人员攻击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 丙戊酸钠对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治疗作用

    作者:丁菊仙

    目的:了解丙戊酸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0例有攻击性行为的急性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有抗精神病药的基础上加用丙戊酸钠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MOA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后BPRS各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后MOAS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丙戊酸钠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攻击性行为安全有效.

  • 药物合并沙盘游戏治疗伴攻击性行为的孤独症2例

    作者:胡伟伟;俞爱月;苏巧荣;尹利平;王越;陈静娜

    1临床资料:2例患儿临床症状与发育史非常相似:1.性别与年龄:均为男儿,1例8岁、1例9岁;2.均起病于24个月内;3.无家族遗传史,父母为工人或公务员;4.母亲孕期没有发现异常情况;5.均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回避他人目光,对母亲没有亲近反应,对声音反应不敏感,缺乏主动与人交往倾向,喜欢独自活动;6.语言发育障碍:无交流性言语,有时自言自语,但听不清内容;7.刻板行为:其中1例对广告纸着迷,另1例对镜片、花盘等圆形物体着迷;8.智力问题:均表现为不能适应学校环境,不能进行考试和心理测验;9.躯体异常表现:1例患儿眉距较宽,1例牙齿发育异常;10.攻击行为:患儿在家中均表现出对父母的攻击性,其中1例在拿走他的广告纸时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另一例在较多场所乱抓圆形物体,导致检查室花盘、检查人员的眼镜损坏.

  •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作者:孙洪敏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4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进行分组,A组22例(伴攻击行为),B组22例(不伴攻击行为),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分析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攻击史、NOSIE-30评分两个因子分(激惹和精神症状)的比较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与攻击行为密切相关,认真评估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促使患者病情稳定、健康恢复.

  • 前瞻性护理对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

    作者:蒋艳

    目的:对前瞻性护理对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科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得70例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前瞻性护理,针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制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实验对比,从伤害率上来看,实验组为8.57%(3/35),对照组为28.57%(10/3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从满意度情况来看,实验组满意度为91.43%,对照组满意度为77.14%,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前瞻性护理应用到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治疗当中去,能够有效的降低治疗过程中患者对医护人员以及自身造成的伤害,对于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质量是有很大的帮助.

  • 伴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群血浆5-羟色胺水平比较

    作者:黎勇航;黄炜;李永生;赵长江;黎雪松

    目的 比较有攻击行为的住院精神病人与正常人群血清5-羟色胺水平.探讨5-经色胺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 选取入院前及入院一周内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病人110例,男62例,女48例,入院次日或出现攻击行为的次日晨间抽血行5经色胺浓度检测,选取105例正常人(男58例,女47例)作为对照,比较其差异性.结果 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病人5-羟色胺水平与正常人群无明显的性别差异.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5-羟色胺水平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尚不明确.

  • 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血清肌酸激酶的关系

    作者:张笑梅;徐艳;李雪艳

    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血清肌酸激酶的关系.方法 招募649例Sz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前1周内有无明确攻击行为分为伴有攻击行为组(98例)和不伴有攻击行为组(551例).入院时抽取患者血液进行血清肌酸激酶(CK)检测.结果 患者的攻击行为与CK水平呈正相关(r=0.2831,P=0.0000);男性、酒精滥用、物质滥用、复发是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有攻击行为的患者会表现为血清肌酸激酶增高,医护人员应该注意防范男性、酒精滥用、物质依赖、复发、CK增高的Sz患者可能会出现攻击行为.

  •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胶囊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疗效观察

    作者:范丽伟

    目的 观察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胶囊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68例有攻击行为的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研究组(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胶囊治疗)34例,对照组(单用盐酸多奈哌齐胶囊治疗)34例,疗程6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MOAS)、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药物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BPRS评分及MOA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均<0.01);研究组BPRS评分及阳性症状分、MOAS总分较对照组下降(P<0.05或P<0.01);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胶囊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疗效好,安全性高.

  • 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分析

    作者:孙伟伟

    目的:探析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20例躁狂症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存在攻击行为分为参照组(n=60,无攻击行为)、研究组(n=60,有攻击行为),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躁狂量表(BRMS)评估患者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在社会能力、抑郁、激惹、精神病表现方面,研究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在社会兴趣方面,研究组患者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经临床总结分析可知,社会兴趣、社会能力、抑郁、激惹、精神病表现是躁狂症患者产生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为此,应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护理措施,大限度的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550 条记录 27/28 页 « 12...20212223242526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