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学生攻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罗贵明

    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无论是身体攻击、言语攻击、还是其他形式的攻击都是一个普遍而又严重的现象.有研究表明,经常受到他人攻击的青少年容易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孤僻、厌学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自杀,而对攻击者来讲,攻击他人则往往会造成以后的暴力犯罪、人格扭曲和行为失调[1].由于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压力大、可利用的外在资源少等因素,许多青少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攻击行为.为了解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为青少年攻击行为问题的干预、咨询和治疗提供依据,于2010年4月对江西省某重点中学457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中国农村在校留守儿童攻击行为及影响因素

    作者:吴春侠;张艳梅;余毅震

    目的 了解中国农村在校留守儿童攻击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4年11月-2015年5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我国5个地区共20 747名农村中小学生进行调查,使用Buss-Warren攻击问卷中文版(BWAQ-RC)、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农村中小学生攻击行为和心理韧性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本次调查对象共20 747人,平均年龄(13.71±2.51)岁,留守儿童5 483人,占26.4%,非留守儿童15 264人,占73.6%.留守儿童攻击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留守儿童中攻击行为阳性检出者1 525人,占27.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攻击行为的留守儿童在心理韧性总分,人际协助、情绪控制、家庭支持3个维度得分低于无攻击行为的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目标专注维度得分高于无攻击行为的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心理韧性、主要照料人父或母、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是留守儿童攻击行为的保护因素,主要照料人管教方式为溺爱、粗暴、变化无常是留守儿童攻击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国农村在校留守儿童攻击行为水平高于非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可能对农村留守儿童攻击行为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家庭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江长旺;朱春燕;陶云海;申变红;徐婷婷;施剑飞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控制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效果,观察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生活质量、家庭关怀度的影响.方法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给予家庭干预+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运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攻击行为问卷(MOAS)、生活质量指数问卷(QL-Index)、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Family APGAR Index)及治疗中的症状量表(TESS)等量表评估2组入组前后1年内的攻击行为及病情变化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入组后各随访期内的攻击行为问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入组后第12个月,干预组MOAS均分为(1.06±0.65)分较对照组(8.12±2.32)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PANSS评分自入组后第2个月开始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在入组后1年内总住院例次为14例次明显低于对照组26例次(P<0.01);QL-Index、Family APGAR Index评分在入组后各随访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暴力攻击行为的危险性较高,家庭干预能有效减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城市留守儿童攻击行为与师生互动风格的关系

    作者:王甲娜;闫冠宇;王烈

    目的 了解城市留守儿童攻击行为现状及其与师生互动风格的关系,为降低攻击行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辽宁省两所城市15所中小学的880名城市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城市留守儿童攻击行为秩均值为467.35,非留守儿童为413.65;城市留守儿童相关分析显示领导、理解和不满的师生互动风格与攻击行为显著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满的师生风格(β=0.185)与攻击水平密切相关.结论 辽宁省城市留守儿童攻击行为水平较高,师生互动风格对攻击行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家庭暴力烧伤 86例临床和心理情绪特点

    作者:王勇;刘旭盛;夏忠锐;邢银芬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内 (夫妻间、两代人之间 )采取的轻重不同的攻击行为 . 在家庭暴力中 , 烧伤所致后果具有损伤严重、愈后生存质量差及死亡率高等特点 . 我所自 1991~ 2000年共收治因家庭暴力所致烧伤患者 86例 , 治愈率为 89.5% , 报告如下 .

  • 护士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原因态度问卷的编制

    作者:武莉莉;郭田荣;王永峰;段莉;张荣;雷慧

    目的 编制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护士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原因态度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半结构式访谈并结合我国国情编制问卷条目池,后经专家评定形成问卷初稿.通过对340名护士进行施测,检验问卷信效度.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12份.问卷共4个维度,29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因子,累积解释变异量为56.175%.总问卷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909,各维度Cronbach α系数为0.812 ~ 0.896;总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97,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742 ~ 0.886.总问卷的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68,各维度的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43~ 0.978.结论 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调查护士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原因的态度和看法.

  • 精神科护士受患者攻击状况调查

    作者:夏志春;周永梅

    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在精神科临床较常见,由于攻击行为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因而引起了护理同行的重视和研究的兴趣[1~4],而护士与精神病患者接触频率高[5],但很少有人对护士受攻击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 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护理进展

    作者:殷俊凤;庞桂英;赵慧

    住院精神病人因幻觉妄想、心理功能紊乱及客观因素等常常发生攻击行为,且往往难以预料,给医护人员的安全及病区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和威胁,也是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已引起了广大护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对攻击行为的预测及防范做了多方面的探讨,现综述如下.

  •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对照研究及护理对策

    作者:李庆霞;翟爱玲;詹来英

    目的研究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71例有攻击行为和85例没有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住院资料、BPRS、入院态度和治疗态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2组患者在BPRS、住院态度、治疗态度、既往攻击行为史、诊断亚型和EEG结果等因子上差异存在显著性,其中既往攻击行为史、诊断亚型、BPRS的敌对猜疑因子和治疗态度能够预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有精神病理学和生物学基础,及早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可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 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护理

    作者:李转清;何相好;郑晓龙

    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毁损部位为脑组织的杏仁核、内侧隔区(核)等,皆为重要的脑组织结构.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具有微侵袭性,术后恢复快,对躯体情况要求不高,疗效满意.1999年1月~2003年6月,我院对18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行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通过对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护理,使患者能很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临床症状改善,达到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疗效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 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

    作者:李凤玲;高诚

    由于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日趋增加及其危害的严重性和难预料性,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1~4].本文对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特点进行调查分析,为预测和预防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发生,并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 催产素对于应激孕鼠母性攻击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究

    作者:李松;张丽华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催产素对应激孕鼠母性攻击行为的影响以探讨其保护性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孕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催产素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各10只,待孕期第14天至分娩日给予强迫游泳实验,每日1次,其中低、中、高剂量催产素组每次应激前于腹腔分别给予0.3、1.0、2.0 mg/kg催产素(均稀释成1 mL的溶液);生理盐水组应激前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并于分娩后第3天进行攻击行为观察,比较各组行为指标如撕咬次数、攀压次数、攻击次数、攻击持续时间、攻击潜伏期等的差异。之后分别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视上核、室旁核催产素神经元核团损伤变化以及催产素表达状况。结果在撕咬次数方面,中、高剂量催产素组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攻击总数方面,高剂量催产素组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攻击持续时间方面,中、高剂量催产素组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攻击潜伏期方面,中、高剂量催产素组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HE染色显示,视上核中可见,4组之间在核团神经元核染、数量、密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室旁核中可见,生理盐水组与高剂量催产素组在核团灰密度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剂量催产素组和生理盐水组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视上核中低剂量催产素组与生理盐水组灰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催产素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室旁核中,中剂量催产素组与生理盐水组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催产素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会明显损害孕鼠的攻击能力,使用催产素可调节应激对母性攻击行为的影响,可以调节脑部催产素神经核团的表达水平,减缓催产素神经元胞核的肿胀、溶解。

  • 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丙戊酸镁对精神分裂症行为障碍的治疗

    作者:苏海陵

    观察抗精神病药物加?用丙戊酸镁对精神分裂症激惹攻击行为的治疗效果.1临床资料1.1 对象选取我院2007-2010年期间具有激惹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例40例,男性36例,女性4例.1.2入组标准 (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年龄18 ~60岁;(3)无严重躯体疾病;(4)单一药物奋乃静或利培酮治疗者,病程6月以上.

  • 病理性攻击行为的心理基础及其哲学本质

    作者:唐平

    病理性攻击行为主要指心理、社会与生物因素导致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所产生的对他人、物体与社会规范的侵犯行为.病理性攻击行为的病理基础是心理疾病(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心理基础是主体性格的多重性和矛盾性以及自我意识障碍,而病理性攻击行为的哲学本质是价值内容的紊乱和价值结构的整体性破坏.

  • 青少年攻击行为与内分泌因素关系的研究

    作者:余毅震;黄艳;史俊霞

    目的:探讨青年攻击行为发生的生物基础,为攻击行为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有攻击行为的20名初中生作为病例,选择性别、年龄、年级、性发育等级和家庭经济状况相同的无攻击行为学生作为对照进行1∶1配对研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测定病例组和对照组青少年唾液中皮质醇(CORT)、睾酮(T)、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含量.结果:男、女有攻击行为青少年睾酮水平明显高于无攻击行为青少年(P<0.05),男性有攻击行为青少年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无攻击行为青少年(P<0.05),催乳素、生长激素水平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男生攻击性与皮质醇浓度呈负相关(P<0.05),女生攻击性与睾酮浓度呈正相关(P<0.01).皮质醇是男性青少年攻击行为倾向的预测因子,其水平越高,男生攻击性越小.结论:皮质醇、睾酮是影响青少年攻击性的内分泌因素,青少年的攻击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与内分泌激素具有密切的关系.

  • 中小学生攻击行为与家庭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黄艳;王俊;余毅震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攻击行为与家庭因素的内在关系.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CBCL量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湖北省5个地区的4 010名6~15岁学生进行调查,筛查出131名有攻击行为的学生,并对131名有攻击行为学生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攻击行为的检出率为3.27%(其中男生为3.72%,女生为2.74%),性别无明显差异;攻击行为组的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3个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矛盾性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中小学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不一致、高矛盾性、低亲密度.结论:中小学生攻击行为与家庭环境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 前瞻性护理对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

    作者:王淑荣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对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精神病伴有攻击行为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以往实际临床护理经验实施制动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前瞻性护理措施。记录两组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护理后人身伤害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家属对本次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自身伤害事件发生率为6.67%、医护人员伤害事件发生率为3.33%;对照组自身伤害事件发生率16.67%,医护人员伤害事件发生率13.33%(均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对本次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前瞻性护理可显著降低自身及医护人员人身伤害事件发生率,有利于保障患者、医护人员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017急诊护士对病人攻击行为的态度

    作者:董建英;张秀英

  • 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米萍;史德新;王晓英

    目的 了解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现状,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攻击性问卷对吉林某医学院1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测验.结果 大学生攻击行为总分处于较高及以上水平的学生占22.15%;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 攻击性高分者应该是重点关注的对象;家庭教养方式对攻击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屈艳妮;何汝冰;蔡燕玉;黎丽华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攻击行为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生攻击行为的患者在40岁以下者占81.72%,无配偶者占58.06%,文化程度为高中和初中的占82.80%,工人及无业者占79.57%,病程为1年以内者占74.20%,入院1个月以内的占96.77%,攻击行为相关因素为幻听22.58%、幻视6.45%、被害妄想36.56%、关系妄想13.98%、夸大妄想4.30%、嫉妒妄想10.75%、被控制感5.38%,其中幻听及被害妄想占了59.14%.结论:精神疾病患者中幻听、被害妄想为引发攻击行为主要的因素,完善护理措施可减少患者攻击行为对患者自身及医护人员造成的伤害.

550 条记录 10/28 页 « 12...78910111213...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