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生殖健康咨询师考试指导(五)

    作者:

    72.什么是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是指社会或个人怎样来定义"女性"和"男性".73.什么是性别确认?性别确认是指每个人对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的个人的信念,它规定了一个度,用这个度去确定他或她是男还是女,或者兼具男性和女性的双重特征.

  • 在妇女生殖道感染防治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的实践和思考

    作者:袁彦玲;叶汉风;童吉渝;古文凤;周茂青

    目的:探索在生殖道感染防治项目中如何提高社会性别敏感性的方法.方法:需求评估后,采用参与式培训的方法,对云南省弥勒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服务提供者和管理者25人、农村社区16对夫妇分别进行了两个层次的社会性别培训.结果:通过提升社会性别意识培训,把妇女和其配偶自始至终作为行动研究的主体,倡导男女共同参与;服务提供者可根据妇女的需求调整服务取向,确保在生殖道感染防治中具有脆弱性的妇女能够有足够机会获取正确信息.结论:在农村社区中积极营造性别平等氛围,可充分动员和发挥家庭及个人的参与性.

  • 染色体46,XY性发育异常1例分子遗传学分析

    作者:韦卉;李湧;杨桂

    资料:患者,3岁,社会性别女,因在院外行疝气手术时发现隐睾,遂来本院就诊.查体:患者智力正常,生殖器外观呈幼稚女型,会阴型外阴、阴蒂增大、无阴道开口、无小阴唇.腹部B超检查未见双侧卵巢及附件.两次查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无嵌合现象.确诊为46,XY性发育异常.

  • 不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行腹腔镜下回肠代阴道成形术1例

    作者:李晓敏;曹芹然

    临床资料患者社会性别女性,29岁,未婚.主因原发性闭经,发现外生殖器异常入院.父母非近亲婚配,母亲孕期未服用过性激素,家族中无同类病人.体检:身高166 cm,体重66kg,女性体态,智力发育正常;无喉结,皮肤细腻,语音高尖,体毛稀少,腋毛稀少,无胡须,乳房丰满,发育良好,乳晕发白,乳头小.妇科检查:外阴阴毛茂盛,呈倒三角型.混合型外生殖器.

  • 新疆和安徽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社会性别意识及孕产期保健状况调查

    作者:杨丽;吕孟涛;崔颖;邓立娜;田晓波

    目的 了解新疆和安徽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社会性别意识及孕产期保健状况,分析孕产期保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对其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新疆和安徽农村地区妇女社会经济地位较低,93.2%的妇女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妇女政治意识和行动不足,只有63.1%的被调查妇女亲自参与选举并投了票.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妇女家庭地位与男性相当,但家庭重要事务的决策权仍主要掌握在男性手中,如47.3%的家庭由丈夫当家;37.7%的家庭由丈夫管理钱财;当家庭有大笔开销时,35.2%的家庭都是由丈夫决定;当妇女和丈夫处理同一问题的意见不一致时,"大多数是按照丈夫意见办"占44.2%,"大多数是按妻子的意见办"占6.3%.妇女社会性别意识各条目得分普遍不高,尤其表现在性的平等意识以及对男性的领导态度上.在孕产期保健行为上,73.9%的妇女进行了产前检查,未住院分娩的妇女占30.3%.社会性别意识、文化程度等因素对妇女的孕产期保健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结论 提高农村妇女社会经济、家庭地位和社会性别意识是加强孕产期保健工作的重要领域,应提高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和社会性别意识,促进孕产期保健水平的提高.

  • 男性HIV单阳家庭社会性别相关因素对安全套使用情况的影响

    作者:曾吉;辛倩倩;吕繁

    目的 探讨影响中国部分艾滋病高发地区男性HIV单阳家庭安全套使用情况的社会性别相关因素.方法 2011年6-9月,在现有疫情数据库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横断面调查,在四川省昭觉县、云南省大理市、河南省尉氏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鹿寨县5个HIV高发县(市),采用方便抽样,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HIV配偶间传播知识、高危行为和社会性别相关因素的信息.共调查HIV单阳家庭女性阴性配偶481名.对影响调查对象安全套使用的社会性别因素进行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参与调查的481名女性阴性配偶中,年龄为(35.1±6.7)岁,以汉族与彝族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43.5% (209/481)和41.8% (201/481).调查对象对“配偶感染前,是否知道性接触是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是否知道配偶间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传播艾滋病”及“在配偶感染后,是否意识到自己也可能感染艾滋病”的知晓率分别为79.6%(370名)、86.9%(418名)和90.6%(436名). 86.9% (418/481)的调查对象得知配偶感染后增加了安全套的使用,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56.6% (272/481).57.6% (277/481)的调查对象性关系权力较低;在过去的1年中,遭受过配偶强迫性性行为者占34.5%(166/481);安全套自我使用效能得分为0~3分者分别占12.7% (61/481)、23.9%(115/481)、8.7% (42/481)和54.7% (263/481),中位数为3分.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汉族和其他民族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均低于彝族,OR(95% CI)值分别为0.01(0.00~0.03)和0.01(0.00~0.04);而随着安全套自我使用效能的提高,HIV单阳家庭女性阴性配偶的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也提高,0R(95%CI)值为0.20(0.11 ~0.34).结论 排除混杂因素(民族)的影响之后,随着安全套自我使用效能的提高,HIV单阳家庭女性阴性配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有所提高.

  • 46,XY两性畸形并两性母细胞瘤一例

    作者:张玉洁;章明放;石涛;魏世平;张云莎

    患者64岁,社会性别为女性.主因腹胀半个月于2009年4月11日入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行外科B超、上下腹强化CT、妇科B超等检查,结果均示盆腔囊实性肿物,为进一步诊治转入妇科.

  • 腹腔镜下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性腺切除1例

    作者:刘彩霞;范桂莲

    1 临床资料患者26岁,原发闭经,发现右腹股沟包块20年,于2008年5月12日入院.社会性别女,已婚.患者6岁时发现左腹股沟包块,诊断为"疝气",行手术治疗发现为隐睾,术后病理证实为睾丸组织.进一步检查B超提示右侧隐睾可能,建议发育成熟后手术切除右侧包块.12岁出现乳房发育,身高突增,外阴发育为女性,原发闭经.结婚2年,性生活正常.

  • 17α-羟化酶/17,20裂解酶缺乏综合征一例

    作者:廖杨柳;孙家明

    1 病例介绍患者,社会性别女性,21岁.因青春期无月经来潮于2007年4月入院,曾于5年前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染色体为(46,XY),无子宫及附件,诊断为男性假两性畸形.因患者一直按女性抚养及其心理倾向于女性,遂服用雌激素3个月以期促进乳房发育,但无效果.因其有意愿寻求伴侣,遂来我院要求行阴道成形术.

  • 女性性反转综合征并性腺母细胞瘤及无性细胞瘤一例

    作者:杜雪;韩玉崑;高玉彤;马学功

    患者17岁,社会性别为女性.因无月经初潮,伴身高不断增长就诊.患者为足月顺产,其母亲否认孕期服用性激素类药物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父母非近亲结婚,一弟表形正常.曾行人工月经周期治疗2个月,阴道有少许粉红色分泌物出现.查体:上肢长,指距大于身高.女性外貌和音调,皮下脂肪少,口周无胡须,未见喉结,双侧乳房发育不良,乳晕稍淡.双侧腹股沟及大阴唇未扪及包块.外阴为女性型,大小阴唇发育,阴毛稀少,有处女膜,可见阴道口.

  • 我国5省艾滋病流行对个人和家庭影响情况调查

    作者:刘康迈;袁建华;徐熙阳;姜思宇;Edmund Settle;高育华;常春;姜涛;邓昱晨;王强;林聃;夏志勇;蒲洪波

    目的 了解、分析艾滋病对个人和家庭影响的主要表现特征.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获得我国5个省份的相关数据,通过对比的方法 ,比较分析感染者家庭和非感染者家庭在婚姻、家庭结构、收入、消费等方面的差异特征.结果 41.1%的感染者家庭是主干家庭,高于非感染者家庭的这一比例(33.4%);感染者家庭中生活在低收入阶层的比例为49.5%,比非感染者家庭多16.0%;感染者家庭医疗花费占家庭全部消费支出的比例为17.4%,明显高于非感染者家庭(7.9%);感染者家庭中60岁以上劳动参与率为55.9%,高于非感染者家庭(41.7%);女性感染者的劳动时间(含家务)比男性感染者多2.2个小时,而非感染者家庭中女性的劳动时间比男性仅多0.7小时;目前只有40.4%的感染者家庭获得了相关的救助.结论 艾滋病给感染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家庭结构改变、家庭功能削弱、贫困加剧、家庭消费结构改变等一系列问题,扩大贫富差距,加剧了性别不平等,普遍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迫切需要持续的关怀和救助.

  • 社会性别——妇女、性与艾滋病

    作者:张涛

    无论是在全世界还是在中国,经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妇女比例上升显著,妇女、性与艾滋病的联系日趋紧密,艾滋病流行女性化的趋势初见端倪.有研究表明,女性不仅在生理性别方面比男性更具易感性,在社会性别方面的弱势和不利地位也是导致妇女易受艾滋病攻击的重要原因.因此,用社会学的观点站在社会性别的视角审视妇女、性与艾滋病的关系,将有助于寻找艾滋病流行女性化的真正原因.

  • 社会性别规范与男同性恋者性身份认同

    作者:白璐;徐震雷;汤海明

    目的:了解中国社会性别规范与男同性恋者性身份认同的关系,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帮助自我不和谐同性恋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20名男同性恋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选取189名男同性恋者运用男同性恋性身份认同问卷(The Gay Identity Questionnaire),以及自编社会性别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男同性恋者普遍认同1和0的划分代表了性交模式的不同(3.35±1.27),但并不认同1和0的划分代表了社会性别特征(2.44±0.80).男同群体认为0的社会压力大于1(3.05±1.20),并且倾向于向异性恋者隐瞒自己的1、0身份(3.09±0.08),而不向同性恋者隐瞒自己的1、0身份(2.54±0.86).性身份认同第三阶段在"对于1、0身份的理解"、"隐瞒1、0身份"及"对具有女性特质的看法"方面多题的得分高于第四阶段(P<0.05).结论:社会性别规范以及社会文化赋予1、0身份的额外含义会给男同性恋者带来压力.第三阶段到第四阶段的发展是同性恋者内心接纳自己性身份的重要转折,也是从自我不和谐状态到和谐状态的重要过渡.

  • 同性恋话语的社会性别分析——是超越,还是另一种回归

    作者:杨志红

    女同性恋者作为性多元人群中的一个群体,有其独特的话语模式,这种话语模式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女同性恋者的言行举止和她们的身份认同.单从性爱对象来看,女同性恋者无疑是对传统异性恋关系的挑战和超越;但若从社会性别视角来分析女同性恋者的话语模式,我们会发现那可能是另一种对主流异性恋关系的回归.本文通过对国内某大型女同性恋社区网站的文本分析,探讨主流异性恋语境对女同性恋话语模式的渗透和影响,以及女同性恋者名符其实的多元话语实现的可能性.

  • 浅议基于社会性别的中职生性教育

    作者:徐亚吉;胡珍

    结合中职生的特点,通过开设性教育选修课程,开展性教育讲座及性知识宣传,开展同伴教育,建立学生性心理咨询中心等多种方式,推进基于社会性别平等中职生性教育的发展.

  • 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青少年性教育

    作者:彭涛

    本文探讨社会性别在青少年性教育开展当中引入的必要性,结合目前性教育的现实,对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青少年性教育在实践中的挑战进行分析,并就相应的策略提出基本看法.

  • 在刑法中构建双性人的社会性别

    作者:胡莎

    运用社会性别分析的方法,从性别与刑法的角度,通过分析三个有关双性人的刑事案件,提出双性人在刑法中地位缺失的问题。之后详细论述双性人的定义、判断标准、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和性别身份等问题,后得出应该构建双性人的社会性别,法律构建手段之一就是在刑法中确实双性人的身份地位,从而做到运用刑法更好地应对具有紧迫性、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双性人案件,保护双性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适用刑法人人平等。

  • 全面两孩背景下孩子数量对母亲职业发展的影响——基于Logistic差异分解模型

    作者:张苹;李悦铭;茅倬彦

    目的:讨论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和孩子数量的增加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探讨女性养育子女数与职业发展之间的冲突.方法:采用《上海0~3岁家庭育儿现状与需求调查》数据,以“近3年来,您是否为了家庭而放弃个人的发展机会?”为因变量,将与个人发展相关的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人口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家庭需求等作为自变量,分别建立3个模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各因变量的影响作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证分析发现3个非常明显的趋势:①同样情况下,相对于男性,女性放弃职业发展的机会更多;②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母亲在职业发展上存在明显差异,有2个孩子的母亲放弃职业发展机会更多;③女性职业发展受到人口特征、家庭需求以及独生子女属性的共同影响.结论:孩子数量的增加对女性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应采取措施有效解决女性养育子女数量与职业发展之间的冲突.

  • 艾滋病社会性别研究进展

    作者:曾吉;曾刚

    据统计,全球新发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中女性已经超过半数[1].中国每年新报告病例中,男女比例已从2000年以前(累计报告)的5∶1上升到2009年的2.3∶1,性别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社会性别(gender)与性别(sex)的生理属性不同,社会性别是指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3].本研究对女性感染HIV的风险,艾滋病影响的性别差异及感染后获得医疗服务支持的性别差异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应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已婚农村妇女安全套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

    作者:叶蓉蓉;倪进东;金伟;葛阜阳;叶冬青

    目的 了解已婚农村妇女安全套使用意识和使用情况,分析两者间相关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当地50岁以下已婚妇女38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82份有效问卷中,有安全套使用意识的占18.3%,曾经和近一年使用过安全套的分别占46.1%和15.7%,而近一年始终坚持使用的占3.4%;安全套使用意识与曾经、近一年使用和近一年始终使用安全套均有关联.文化程度、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自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用安全套丈夫可接受、较高的决策优势都可以促使安全套使用意识的产生.并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已婚农村妇女近一年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安全套使用意识不高,应促进农村妇女安全套使用意识,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5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