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甘草苷对四氯化碳肝脏毒性的保护作用

    作者:丁选胜;戴德哉

    离体肝灌流技术初由英国生理学家Trowell于1942年创立,1951年Miller等人改进了灌流方法,首次以此技术进行了血浆蛋白质合成的研究.近年来,离体肝灌流技术得到普遍使用,被广泛用于药理毒理学研究,适用于研究药物或化学物质引起的肝毒性[1].本实验采用离体肝灌流技术,通过灌流一定量的CCl4造成肝脏毒性,同时给予一定量的甘草苷,观察甘草苷对肝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据此分析甘草解毒的物质基础及机制.

  • 中西医治疗烧伤休克的临床作用评价

    作者:王肖蓉

    大面积烧伤所遇的第一道难关就是组织液大量渗出导致的休克,目前尚无有效的抗渗治疗措施,补液是治疗休克的主要手段。防止休克,缩短休克时间,可减少因低灌流缺氧而导致的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是避免烧伤患者发生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及爆发性脓毒综合征的重要措施之一〔1〕。我科对重度、特重度烧伤伴休克患者用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软骨细胞与静电纺丝聚已内酯支架灌流培养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明林;安博;孙铭泽;朱雷;张春秋

    目的 采用静电纺丝聚已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支架与软骨细胞复合培养,比较静态和灌流生物反应器培养条件下对细胞增殖及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 构建PCL支架,自制灌流生物反应器,分离兔软骨细胞,培养后接种于PCL支架,分为灌流培养组和静态培养组.在培养第3、7、14天对支架-细胞复合体行扫描电镜观察,DNA、糖胺聚糖和总胶原定量检测;在培养第14天分析软骨特异性基因表达并观察软骨基质分泌情况.结果 电镜观察PCL支架纤维直径(1.67±0.76) μm,孔径(17.65土7.11)μm,可见支架中软骨细胞黏附生长良好,灌流培养条件下细胞增殖快,且较好地保持了软骨细胞特征形态.在培养第7天,灌流培养组DNA定量高于静态培养组;在培养第3、7和14天,灌流培养组糖胺聚糖定量均高于静态培养组,灌流培养组糖胺聚糖/DNA比值均高于静态培养组.在培养第14天,灌流培养组Ⅱ型胶原、蛋白聚糖基因表达增加;软骨分化指数高于静态培养组.在培养第14天,组织学染色可见灌流培养促进细胞的增殖和渗透生长,提高了软骨基质的分泌,并见软骨陷窝样结构.结论 在灌流生物反应器培养条件下,静电纺丝PCL支架与软骨细胞复合培养可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基质的分泌,提高了组织工程软骨的质量.

  • 苯并呋喃衍生物扩冠活性研究

    作者:崔颖;王进;阚启明

    目的:对合成的苯并呋喃衍生物进行药理活性的研究.方法:采用Langendorff法,进行豚鼠体外灌流实验.结果:包括5个化合物有较好的扩冠活性,其中4个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结论:氯原子的引入增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扩冠活性,硝基、氨基、苄基等基团的引入会影响化合物的活性.

  • 宫腔镜手术预处理、膨宫与灌流介质子宫膨胀

    作者:段华

    手术预处理和膨宫介质的选择是宫腔镜手术比较关键的问题.尤其是灌流介质,普通妇科大夫接触的比较少.1宫腔镜手术预处理正常的子宫腔是一个非常狭小的腔隙,容量只有5ml.正常情况下子宫腔前后壁是贴在一起的.

  • 猪肝脏体外不同灌流系统建立和评价

    作者:龚瑾;王西墨;龙刚;郭中涛;江涛;陈实

    目的:探讨体外肝脏灌流系统中的影响因素,建立稳定有效的体外肝脏灌流系统.方法:根据灌流和氧合的方式建立不同的体外猪肝脏灌流系统,随机分为3组(每组n=4).A组单独灌流门静脉,氧合灌流液;B组同时灌流门静脉和肝动脉,共同氧合门静脉和肝动脉的灌流液;C组同时灌流门静脉和肝动脉,分别氧合门静脉和肝动脉的灌流液.观察体外肝脏灌流时间、胆汁分泌量、病理变化和血液动力学等指标.结果:A组的灌流时间明显低于B组和C组.在1,3,6 h的时间点A组胆汁分泌量、血液动力学等指标和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12 h时间点B组和C组胆汁分泌量和血液动力学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时灌流门静脉和肝动脉,分别氧合门静脉和肝动脉灌流液的灌流系统更稳定,对体外肝脏功能的维持效果较好.

  • 连续半薄切片技术在淋巴管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徐敏

    70年代末森坚志[1],提出采用色素穿刺注射法、加墨汁的硝酸银溶液局部动脉注入法、加墨汁生理盐水灌流的环氧树脂半薄切片法,确认淋巴管后超薄切片电镜观察来综合研究器官内淋巴管.本文就连续半薄切片技术应用于淋巴管研究总结如下.

  • 疏血通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董旭;潘丽娜;郭洁;樊艳华;贾琳;武蕾;张慧聪;刘明;王蕾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7d.观察2组治疗前后尿量、乳酸、尿素氮(BUN)、肌酐(C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指数(CI),比较2组血管活性药物总用量及28 d病死率.结果 2组治疗后乳酸、BUN、Cr、AST、ALT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降低较对照组治疗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尿量、LVEF、CI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治疗后增加较对照组治疗后更明显(P<0.05).治疗组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总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可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组织灌注,降低死亡率.

  •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观察

    作者:李永;马登超;任磊;付广梅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急诊科常见的危急重症,随着肟类解毒药物的广泛应用,死亡率大大降低,但对于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sever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poisoning,ASOPP)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死亡率仍达10% ~ 14%[1].2010-03-2013-12,我们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综合治疗ASOPP 30例,并与常规综合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肺栓塞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玉然;林枫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栓塞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无溶栓禁忌证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于诊断大面积肺栓塞后6~12 h内给予尿激酶20 000 U/kg静脉溶栓, 溶栓12 h后给予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每12 h 1次,连用7 d.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溶栓后2 h给予红花黄色素150 mg/d静脉滴注,连用15 d.观察2组溶栓前、溶栓后10、20 d氧合指数、肺动脉压变化及28 d的死亡率;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治疗组溶栓后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肺动脉压明显下降;治疗组溶栓后血清SOD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血清MD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8 d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红花黄色素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溶栓后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减轻肺动脉高压,改善预后.

  • 血液透析加灌流抢救急危重症药物中毒的护理体会

    作者:赵启香;赵广安

    近年来我院采用常规治疗加血液透析灌流术抢救急危重症药物及毒物中毒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透析和灌流抢救各种急性药物及毒物中毒

    作者:高原;王莉华;蒋绍先;李秀朵

    急性药物及毒物中毒,经内科治疗效果往往不满意,血液净化是从患者血液中直接清除药物或毒物,是抢救各种毒物,药物中毒的有效的方法,当今在临床广泛应用.现将我中心1998年抢救的病例,报道如下.

  • 血液净化技术在老年急性中毒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聂亚冬;刘新;张重阳;刘宇鹏;郑福禄;王青

    急性药物中毒作为常见的急症之一,因自杀口服、误服、接触、吸入等原因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伴有焦虑、抑郁情感障碍的人数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近年来老年人中毒事件在急性药物中毒事件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血液净化技术作为清除体内毒物的手段应用于临床,起到很好的效果[2]。本研究采用血液净化技术中的血液灌流及血液滤过技术救治老年中毒患者,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观察

    作者:伍秋霞;龚智峰;彭小梅;曾西;李家燕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不仅可以导致骨骼严重损害,而且加剧了钙磷代谢异常,引起皮肤瘙痒、贫血、神经组织和心血管系统损害<'[1-2]>,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带来致命的威胁.

  • 维生素E联合血液灌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海玲;崔向芹;王宗宝;刘观斌;耿明亮

    目的:探讨维生素 E 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微炎症和钙磷代谢紊乱状态的影响。方法本院2014年1~6月接受维持性透析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维生素 E 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时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终末氧化蛋白产物(AOP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血钙、血磷、1,25-(OH)2D3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血清 IL-6、IL-8、CRP、TNF-α、MDA、AOPP 和血磷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SOD、GSH-PX 、血钙和1,25(OH)2D3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过敏反应,出血,感染等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维生素 E 联合血液灌流可以有效地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和氧化应激状态,维持其钙磷代谢平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疗效

    作者:刘正清;郭立丽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神经系统损害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尿毒症神经系统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变化以及治疗前后中分子物质(MMS)、血尿氮素(BUN)、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C 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9%(40/44)高于对照组75.0%(33/44),治疗后麻木感发生率6.8%(3/44)低于对照组52.3%(23/44),扑翼样震颤症状发生率6.8%(3/44)低于对照组38.6%(17/44);观察组 MMS、BUN、SCr、CRP 水平及β2-MG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00±378)U/L vs (4479±607)U/L、(10.9±2.4)mmol/L vs (15.2±2.6)mmol/L、(328.6±127.2)μmol/L vs (542.6±131.8)μmol/L、(7.0±5.2)mg/L vs (9.4±6.0)mg/L 及(5.1±1.6)mg/L vs (8.8±2.5)mg/L,Alb 高于对照组(41.0±3.2)g/L vs (37.9±2.8)g/L(均 P <0.01或<0.05)。结论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尿毒性神经系统损害临床疗效确切,能够全面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水平及其它各项指标。

    关键词: 尿毒症 肾透析 灌流
  • 重型颅脑损伤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护理

    作者:赵敏

    重型颅脑损伤后往往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MODO),其发生的原因与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严重感染、组织低灌流及治疗措施不当有关.重型颅脑损伤后的MODO除脑为受累器官外,还常累及肺、心、胃肠道、肾、肝及血液系统,死亡率极高[陈锡群,龚孝叔等.中华护理杂志,1998,1(1):50.].因此护理工作甚为重要.

  • 米力农对体外循环期间胃肠灌注的影响

    作者:陈艳平;曹德权;明豫军;常业恬

    目的研究米力农对体外循环期间胃粘膜pH值(pHi)、内毒素血症及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风心病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病人,诱导后插入胃管,吸尽胃内容物,注入无菌生理盐水30ml后夹闭胃管.将病人随机分为米力农组(M组)和对照组(C组),M组给予米力农30μg@kg-1.负荷量静注,而后用微泵0.5μg@kg-1min-1维持.负荷量后30min(To),转流后30min(T1),停机后30min(T2),术后6h(T3)取胃液在血气分析仪上测胃液PCO2,同时测动脉血HCO3,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算出pHi,取静脉血测血清内毒素浓度和TNF-α浓度.结果(1)pHi两组T1、T2与To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T3与To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M组与C组比,T0差异无显著性,T1、T2、T3差异均有显著性.(2)TNF-α,两组T1、T2、T3分别与T0比差异均有显著性,M组与C组比,To差异无显著性,T1、T2、T3差异均有显著性.(3)内毒素浓度两组T2、T3与T0比差异有显著性,T1与To比差异无显著性,M组与C组比,T0差异无显著性,T1、T2、T3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米力农通过改善体外循环期间胃肠灌注,减轻内毒素血症及全身炎症反应.

  • HD+HP对老年终末期肾病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作者:刘汉伟;张振辉;唐纪文;邹丽娥;王春凤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对老年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RS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行维持性HD的60例老年ESR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HD+HP,对照组仅行HD.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对比2组载脂蛋白C3(apolipoprotein C3,ApoC3)、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检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统计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①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IL-6、IL-8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IL-6、IL-8、ApoC3、TG、CRP明显下降,HDL、ALB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IL-6、IL-8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6个月:对照组CIMT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CIMT未见明显变化;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oC3、TG、IL-6和CRP是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HDL是CIMT增厚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③观察组心肌损害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HP有助于抑制老年ERSD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这可能与其对ApoC3、TG及CRP的抑制作用有关,有助于降低多种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 强化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观察

    作者:高英梅;王桂英;郝玉杰;王运红;董燕飞;高孝杰

    有机磷农药在我国应用较广,由此引起的急性有机磷中毒事件经常发生.血液灌流[1]是借助于体外循环使血液通过有吸附作用的装置(吸附罐)来清除血液中外源性或内源性相对分子量大、脂溶性、蛋白结合率高的毒物,而强化血液灌流是指在原有血液灌流基础上通过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2]清除毒物2 h后回血,更换已预冲好的新灌流器,再行血液灌流4~6 h.

300 条记录 7/15 页 « 12...45678910...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