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作者:

    关键词:
  • 联合小视野扩散张量成像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研究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

    作者:张艳秋;史大鹏;郭希让;王梅云;徐晓娜;赵翠花;E.Mark Haacke

    目的 通过定量分析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视神经小视野扩散张量成像(rfov-DTI),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的变化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全面地评价RP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的变化.方法 收集2014年8月至2017年3月34例经眼科确诊的RP患者(68眼,病变组)和33名无眼科相关疾病的健康正常人(66眼,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被试均行3.0 T MR视神经rfov-DTI和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比较两组间部分各向异性(FA)、平均扩散率(MD)值、平行扩散率(λ//)、垂直扩散率(λ⊥)的差异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正态分布);视盘周围RNFL颞侧厚度、鼻侧厚度(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之间的比较均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视盘周围RNFL平均厚度及下象限厚度、上象限厚度(数据正态分布)之间的比较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RP视神经DTI参数与视盘周围RNFL厚度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病变组视神经DTI的FA、MD、λ//、λ⊥值以及RNFL平均、颞侧、鼻侧、下方、上方象限厚度分别为0.445±0.078,(1.330±0.236)、(5.502±0.263)、(4.494±0.238)×10-3mm2/s以及(104.7±25.4)、(104.0±31.0)、(65.0±25.0)、(122.0±33.3)、(117.4±37.7)μm;对照组相应的各项参数值分别为0.581± 0.043,(1.079±0.146)、(5.349±0.214)、(4.195±0.126)×10-3mm2/s,(101.2±10.6)、(70.0±10.8)、(81.3± 13.4)、(127.3±12.5)、(126.3±11.5)μm.与对照组相比,病变组视神经平均FA值降低,平均MD值、λ//、λ⊥值升高,RNFL颞侧厚度增厚、鼻侧厚度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TI各参数的t值分别为-12.388、7.394、3.695、9.062,RNFL颞侧厚度、鼻侧厚度的Z值分别为-8.384、-4.518,P值均<0.01),而RNFL上、下方象限、平均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17、-1.843、1.049,P值分别为0.227、0.069、0.297).RP患者视神经FA值与颞侧RNFL厚度呈弱相关(r=0.268,P=0.029),与鼻侧RNFL厚度不具有相关性(r=0.164,P=0.186).结论 rfov-DTI和OCT联合应用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RP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的在体病理变化,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的组成部分中视网膜神经纤维层与视神经的病理改变之间相关性较弱,两者表现存在不一致性.

  • 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作者:杜敏;代涛;周尚昆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和糖尿病所致的黄斑水肿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6只眼(46例患者)因黄斑水肿接受TA玻璃体腔注射术,其中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21只眼(21例患者),糖尿病所致黄斑水肿25只眼(25例患者).46只眼分别于表面麻醉下行"TA玻璃体腔注药术",药物(国产)剂量:4mg(0.1ml).术后1天、3天、1周、半个月常规眼部检查,1~2个月复查FFA及OCT.随诊时间2个月~1年.结果 本组病例玻璃体腔注药后,43只眼视力提高(93.5%),2只眼视力不变(4.3%),1只眼视力下降(2.2%).视力提高患者FFA显示黄斑区血管渗漏明显减轻,OCT证实黄斑水肿消失,视网膜厚度减小.结论 TA玻璃体腔注射可有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和糖尿病所致的黄斑水肿.部分患者黄斑水肿可能复发.

  • 视网膜一步穿刺法植入视网膜下聚酰亚胺载片的实验研究靠

    作者:刘武;刘芳;莫宾;李倩;汪东生;卢清君

    目的 探讨视网膜一步穿刺法植入视网膜下人工视觉载片的可行性.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植入组和伪植入组,每组12只兔.玻璃体切除手术后,将聚酰亚胺(polyimide)载片通过直接穿刺视网膜植入到视网膜下腔,伪植入组于成功植入0.5 min后将载片取出.植入手术后15、30、60 d进行眼底照相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观察.结果 所有载片均可成功植入至视网膜下腔.2组术中和观察期内无载片移位、视网膜脱离和眼内出血等合并症.植入组后期载片上方视网膜变薄,伪植入组视网膜厚度正常.结论 视网膜一步穿刺法可安全有效地将视觉载片植入兔眼视网膜下腔.该方法适用于视网膜下人工视觉的短期研究.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肿瘤应用的新进展

    作者:朱海;张展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非侵入性,高清晰度的实时在体成像技术,可对活体组织内部微细结构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眼内疾病尤其是视网膜疾病的诊断,成为不可缺少的临床诊断工具之一。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眼底病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马凯;王光璐;张风;马彦;孟淑敏;卢宁;熊颖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作为一种新近出现的影像诊断技术其应用于医学领域的报道始见于1991年~1998年8月本研究起始时可见国外相关文献30余篇,多为小样本实验室研究阶段,缺乏公认的相关结论与操作规范.国内无相关报道.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郭玉军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将光学技术与超灵敏探器合为一体,应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的断层成像诊断技术.它采用低相干的近红外光线从组织反射回来的不同光学特征进行组织分析成像,成像速度快,其分辨率接近组织学水平,是目前分辨率高的血管腔内成像技术.近年来研究显示,OCT较血管内超声可更清晰地显示内膜下的病变或斑块,有利于临床对易损斑块、血栓、钙化、夹层、支架及支架表面的内膜增生和支架内再狭窄的判断,OCT还能通过钙化层对钙化后的组织清晰显像.

  • 小型猪冠脉支架模型中即刻OCT检查评价支架贴壁不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王天杰;杨跃进;唐跃;田毅;袁卫民;张骞;董秋婷;王红;金辰;李向东;徐辉

    目的 评价中华小型猪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扫描( OC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健康中华小型猪22只,经股动脉途径行右冠状动脉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术后即刻行OCT检查评价支架贴壁不良情况,同时记录OCT检查时间和相关并发症.结果 OCT共检查25段支架,失败3例(1例指引导丝断裂于支架内,2例发生冠脉痉挛导致阻断球囊送人困难未能成像),OCT检查并发症包括一过性ST段抬高(5例)和室颤(3例),死亡1例,平均手术时间49.7±12.9 min,其中OCT检查耗时17.9±4.9 min,OCT共检测522 mm支架,定量测量4514个支架丝,其中66个存在贴壁不良,即刻支架贴壁不良率1.46%.结论 利用冠脉内OCT技术可以有效评价支架术后即刻贴壁不良情况,安全性良好.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内皮素-1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意义

    作者:乔兴科;石蕴琦;袁龙;侯爱洁;王永新;李占全

    目的 探讨动态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内皮素(ET)-1在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再狭窄的意义.方法 对30例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进行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随访,造影证实再狭窄5例,共7处病变;无再狭窄25例,共34处病变.测量并比较两组内膜组织覆盖厚度、狭窄处血管管腔面积、狭窄处支架面积等,计算支架的大内膜组织覆盖面积及支架的内膜组织覆盖面积百分比.术前及随访时均行MMP-9及ET-1检测,比较两组PCI前后MMP-9和ET-1的变化.结果 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有更大的内膜组织覆盖厚度、内膜组织覆盖面积及更少的小管腔面积.术前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的MMP-9和ET-1浓度均无明显差异;术后再狭窄组的MMP-9、ET-1浓度明显高于非再狭窄组(P<0.05);术后再狭窄组MMP-9、ET-1浓度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非再狭窄组术后MMP-9、ET-1浓度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可能与MMP-9水平(P<0.01,OR=1.84,95%CI:1.38~2.43)和ET-1水平(P<0.01,OR=1.37,95%CI:1.19~2.57)呈正相关.结论 PCI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MMP-9和ET-1水平较术前升高.MMP-9及ET-1可作为预测冠脉再狭窄的参考指标.

  • OCT对于DES术后晚期或晚晚期血栓治疗的指导作用

    作者:陈玉善;关怀敏;解金红;罗明华;邱承杰;王贺;董文杰;宗永华

    目的 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对于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发生晚期或晚晚期血栓治疗对策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行DES支架置入术后发生晚期或晚晚期支架内血栓患者22例,对患者行OCT检查,根据OCT结果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结果 DES术后晚期或晚晚期血栓的OCT表现为:支架内皮化不全6例、贴壁不良12例、支架内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8例,支架内纤维过度增生较为少见2例,有些患者上述情况同时存在.治疗对策:单纯支架内皮化不全及支架贴壁不良者采取单纯球囊扩张术12例,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或纤维过度增生者采取球囊扩张加支架置入术10例.结论 OCT可以准确了解DES术后晚期或晚晚期血栓的原因,提供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案.

  • OCT在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鹏;林文华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发病率的上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disease,CAD)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1].目前,CAD的治疗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评价冠状动脉易损斑块中的价值

    作者:陈步星;田婷;赵希哲

    不稳定斑块的自发破裂及继发的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和猝死的主要原因.其中将那些濒临破裂,进而发生血栓和(或)迅速进展的不稳定斑块称为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VP).如何早期识别能够引起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和猝死的易损斑块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应用进展

    作者:高鹏;陈步星

    2002年,作为一种新型的影像学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登上心血管历史的舞台.OCT技术的出现,为我们研究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指导介入治疗以及支架术后随访等提供了更加细致入微的资料.

  • 角膜内皮镜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测量高度近视中央角膜厚度

    作者:梁晓颖;孟忻;汪军

    目的 比较角膜内皮镜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测量中央角膜厚度值的差异性.方法 分别用角膜内皮镜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测量51例(102只限)近视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分析两种方法测量值之间的差异.结果 角膜内皮镜的测厚结果为( 537.65±33.65) μm,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测得的结果为(562.67±30.40)μm,差异有显著性(P<0.05);将102只眼的中央角膜厚度.按角膜内皮镜的测厚结果分为3组,各组间两种测量方法的差值分别为(23.00±8.62)μm、(27.61±13.50)μm和(21.13±9.37)μm,两种测量方法在不同角膜厚度的范围内的差值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方法对于同—眼中央角膜厚度的测量值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角膜内皮镜的测厚值小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有望成为目前为精确可靠的角膜厚度测量方法之一.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步星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新的高分辨率断层成像模式,它将光学技术与超灵敏探测器合为一体,应用现代计算机图像处理,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断层成像诊断技术.自2001年开始国外首次报道OCT技术在人体冠状动脉内获得高清晰图像以来[1],OCT技术在冠心病介入领域中应用报道逐渐增多,目前备受国内外专家的高度关注.

  • 中老年人群中早期玻璃体后脱离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研究

    作者:刘欣欣;卢爱东;梁仲琪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描述中老年人群中早期玻璃体后脱离(PVD)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4月体检完成OCT检查1005例(2010眼),年龄43~90岁,平均年龄(57.23±10.81)岁,中位年龄为55岁。对1005例OCT检查者所获得OCT图像进行3部分项目分析,分别为:①性别与PVD。②年龄与PVD。③左右眼与PVD。结果:①1005例共发生PVD167例(16.62%),其中5眼可见玻璃体后界膜与黄斑部视网膜紧密粘连牵拉,神经上皮层隆起。②男性组发生PVD者65例(13.08%),女性组发生PVD者102例(20.08%),女性PVD发生率高于男性(P=0.003)。③各年龄组的PVD发生率呈增高的趋势,年龄>63岁组PVD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49岁组(P=0.013)。④1005例左眼发生PVD者124例(12.34%),右眼发生PVD者121例(12.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8)。结论:早期PVD的发生与性别相关。早期PVD的发生有随年龄增高的趋势。

  •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早期和极晚期支架内再狭窄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特点分析

    作者:刘志江;石蓓;邓婵翠;许官学;赵然尊;沈长银;王正龙;刘汉林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评价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早期支架内再狭窄(E-ISR)与极晚期支架内再狭窄(VL-ISR)病变的形态特征.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GAG)检查确诊为ISR(支架植入时间≥8个月)的患者25例行OCT检查,比较E-ISR(<1年,n=14例)和VL-ISR(>3年,n=11例)的形态特点.分别对完整支架以及小管腔位置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再狭窄的OCT定量分析内容:平均管腔面积、平均支架面积、平均新生内膜面积、平均新生内膜负荷;再狭窄的OCT定性分析内容:均质性内膜、异质性内膜(富脂质新生内膜、薄帽纤维粥样斑块)、微血管、管腔内物质(红色血栓、白色血栓)、带腔内膜破裂、组织脱垂.结果 完整支架OCT分析显示:异质性内膜(60.57%比32.93%,P=0.005)、支架周围及内膜内微血管均常见于VL-ISR组(P<0.05).此外,VL-ISR组的富脂质新生内膜(72.7%比21.4%,P=0.017)、薄帽纤维粥样斑块(54.5%比7.1%,P=0.021)、带腔内膜破裂(63.6%比7.1%,P=0.007)及管腔内红色血栓发生率(63.6%比7.1%,P=0.007)均高于E-ISR组.小管腔位置OCT分析也显示异质性内膜主要见于VL-ISR组(90.9%比35.7%,P=0.012);新生内膜内微血管、带腔内膜破裂仅见于VL-ISR组.结论 DES植入后OCT成像显示E-ISR与VL-ISR的形态特征不同;新生内膜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富脂质新生内膜、薄帽纤维粥样斑块、微血管、带腔内膜破裂)更常见于VL-ISR;DES植入后新生内膜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可能与VL-ISR有关.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及其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尚辉;王艳丽

    阐述了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的基本光学原理,结合系统结构框图介绍了仪器成像机理.与血管内超声等技术手段相比,OCT具有抑制散射光、分辨高、灵敏度好等特点,因此在冠心病诊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医学成像技术的进展

    作者:丁红军;邢克礼

    医学成像技术在近几年中有了飞速的发展,新的成像方法不断涌现,已有的成像方式不断完善,从平面到立体、从局部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从形态到功能已成为医学成像技术发展的趋势.文中简要介绍分子成像、近红外热成像等新的成像方式.

  • 龋病早期诊断的现代理念与方法

    作者:姚晖;张林朴;李燕妮;徐延勇;王冠华

    介绍龋病成因及其早期诊断的现代理念和诊断标准,客观叙述了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定量光激发荧光法(QIF)、激光荧光技术(IF)、红外热成像(IHT)、超声成像(UIT)等新兴龋齿早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临床应用前景.指出经不断探索完善后的快速、无创、量化的现代龋齿早期检测技术将会使未来的牙科医生能够高效精确地在亚临床水平早期诊断龋病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及时遏制甚至逆转龋病进程,降低龋齿发病率,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247 条记录 5/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