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伊班膦酸合并化疗治疗骨转移疼痛44例疗效观察

    作者:刘飒;张伟

    骨转移常见于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等,多见于肿瘤晚期,病理多为溶骨性破坏,引起进行性骨痛.因此,抑制骨破坏,减轻骨痛,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重要内容.近年来研制的抗骨溶解制剂双膦酸盐类,能逆转骨溶解病变的进展,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自2003年2月采用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生产的伊班膦酸(艾本)并化疗治疗44例骨转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双膦酸盐相关非典型股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及松洁;Cho Yoon Je;程志远;周一新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双膦酸盐相关非典型股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治疗的15例(15侧骨折)双膦酸盐相关非典型股骨骨折患者资料,平均年龄76.0±6.4岁(65~88岁)。所有病例骨折时髋部骨密度T值平均为-3.1±0.7(-1.8~-4.5)。9病例骨折部位位于转子下,6例位于股骨干。12例采用髓内针固定。3例采用钢板螺钉固定。术后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9±1.4个月(4~8个月)。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不同固定方式骨折愈合时间无差异(t=1.56,P=0.14)。服药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无相关性(r=0.034,P=0.904)。结论手术治疗是双膦酸盐相关非典型股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 双膦酸盐类化合物的名称使用问题

    作者:张福才;马在松;刘忠厚

    双膦酸盐类(Bisphoshonates BPs)化合物是除雌激素、降钙素外又一抑制骨吸收药物,主要用于Paget's病、肿瘤引起的骨溶解、非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骨质疏松症、异位钙化、骨化以及核医学用作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等.

  • 重视双膦酸盐类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中的应用

    作者:侯健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恶性浆细胞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骨质损害是MM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之一,包括全身骨质疏松溶骨性病变、病理性骨折和高钙血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MM目前尚不能彻底根治,因此预防和治疗MM骨骼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就显得更加重要.近年来双膦酸盐类(bisphosphonates,Bps)化合物在这一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疗效,如何合理、有效地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双膦酸盐已成为血液学和肿瘤学工作者关心的话题.

  • 骨转移癌疼痛治疗现状

    作者:魏晓阳;文仲光

    1 药物治疗1.1 非甾体消炎药物和阿片类药物治疗非甾体消炎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损伤组织中炎症介质的生成;阿片类药物则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内外特异性受体结合而产生镇痛效果,两者镇痛机制不同,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 新的双膦酸盐类抗癌药唑仑膦酸的Ⅰ期临床研究

    作者:

    关键词: 双膦酸盐类 抗癌药
  • 双膦酸盐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应用评价

    作者:黄建权;傅得兴;孙春华

    目的:双磷酸盐类(Diphosphonate)药物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抗代谢性骨病新药,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症、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高钙血症等.虽然此类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大部分是较轻微的,且是暂时性的.但随着其应用的日益广泛,该类药物对胃肠道、眼部、颚骨坏死、肌肉骨骼疼痛及肾脏等一些严重不良反应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其不良反应与应用进行阐述和评价.方法:采用国内外文献检索方法.结果及结论:在临床上预防双磷酸盐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以达到佳疗效.

  • 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评价

    作者:侯健;姜华

    目的:评价双膦酸盐类药物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查阅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双膦酸盐类药物在预防病理性脊柱骨折、高钙血症和缓解骨痛方面疗效显著,在预防非脊柱骨折、高钙血症和总生存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轻微,常为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结论:随着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开发进展,其药物强度越来越高,疗效更持久,不良反应更低,给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 英语加油站

    作者:刘昕

    本期我们一起学习一类骨吸收抑制剂--双膦酸盐类药物相关的英文单词."双膦酸盐"对应的英文为:"bispho-sphonate",也可用"diphosphonate"表示.前缀"bi-"或"di-"有"two,double,both"之意,也指"containing two atoms,radicals,or groups",意思是"二、两倍的、两者的,包含两个原子、原子团等",例如:"bilat-eral"指"双边的、双方的","diiodide"指"二碘化物".

  • 口服双膦酸盐用药史对静脉注射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发热不良反应的影响

    作者:王鄖;胡肇衡;陈玲;潘宇

    目的:唑来膦酸作为一种静脉的双磷酸盐类药物已被批准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尤其是对于口服双磷酸盐不耐受或依从性差的患者,但发热等不良反应影响了该药的使用,探讨有口服双膦酸盐史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在首次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密固达)5 mg 后发热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在就诊的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双能 X线骨密度检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T 值≤-2.5被定义为骨质疏松。对其中113例首次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分析,其中有口服阿仑膦酸钠史者35例,记为 A 组,无口服阿仑膦酸钠史者78例,记为 B 组。比较治疗前口服双膦酸盐治疗时间与治疗后发热发生率的关系及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后发热的影响因素。结果:35例有口服阿仑膦酸钠史者中,无高热,2例有中低度发热反应(5.71%)。78例无双膦酸盐用药史者中,33人出现发热(42.3%),其中低热15人、中度热14人、高热4人,卡方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另外,对在门诊与病房接受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患者发热情况进行分析,用药地点对发热发生率无影响。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口服双磷酸盐用药史是发热的保护性因素,既往口服双膦酸盐每增加1个月,首次静脉滴注唑来膦酸的发热风险减少23.1%。结论:既往有口服含氮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用药史者,在首次接受静脉滴注唑来膦酸5 mg 治疗时,可显著减少急性炎性的发热反应发生率,即口服含氮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用药史是首次接受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发热不良反应的保护性因素。

  •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与评价

    作者:戴振国;丛亚丽;丁淑芬;解斌

    目前,根据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骨吸收抑制剂,如钙制剂、钙调节剂(雌激素、维生素D和双膦酸盐类);另一类为骨形成促进剂,如氟化物和甲状旁腺激素等.其中双膦酸盐类制剂受青睐.

  • 双膦酸盐类药物在骨折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蒋磊;高永;褚鸿珺

    目的 研究在骨折急性期应用双膦酸盐类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骨科收治骨折急性期患者88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骨折常规治疗,研究组服用阿仑膦酸钠,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结果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7.73%,对照组总有效率79.55% (P<0.05).研究组满意度95.45%,对照组满意度75%(P<0.05).结论 骨折急性期患者治疗中使用双磷酸盐,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患者满意度,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唑来膦酸可减少乳腺癌复发

    作者:前沿医学资讯网

    研究表明,使用唑来膦酸可减少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的复发.研究人员认为,这可成为深入了解乳腺癌复发机制的关键,并为患者的医疗护理提供一个新的选择.唑来膦酸是双膦酸盐类的一种,双膦酸盐类是一组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然而,他们也用于癌症患者以防止继发性骨肿瘤的影响,如骨骼的疼痛和脆弱.实验室研究表明,唑来膦酸可能有直接的抗肿瘤作用并可增强其他化疗的效果,因此,由Robert Coleman教授领导,地点位于英国谢菲尔德的Weston Park医院,进行多中心AZURE试验来进行进一步调查.试验招募了来自174个中心的3360例Ⅱ期/Ⅲ期乳腺癌患者.他们被随机分配接受化疗和(或)内分泌治疗,使用或不用唑来膦酸.对试验进展情况的中期分析表明,患者没有看到临床治疗上的益处.说明此药物缺乏有效性,但除外一组已绝经至少5年以上的女性.这组女性的总生存率为85%,与之相比没接受唑来膦酸女性的总生存率为79%.这种效果独立于由肿瘤发展阶段、雌二醇受体状态和淋巴结累及程度显示的疾病特征之外.Coleman教授解释说:“这是一个虽小却很有意义的增长,这一发现还不足以证明自己,但在对于其他研究和预期将于今年晚些时候获得的额外数据而言,它很可能会改变实践”.

  • 双膦酸盐类抗骨质疏松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探讨

    作者:朱珠

    目的:对双膦酸盐类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85例骨质疏松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给患者治疗骨质疏松症,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大转子、骨密度以及腰椎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度皆有所改善,但是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度为69.7%,对照组患者疼痛缓解度为39.0%;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度显然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两组患者经一段时间治疗后,其骨密度均有一定的改善,但是研究组患者的骨密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大转子、腰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分为:效果显著、有效、无效.其中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61%,两组患者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研究发现,以上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有效的对骨质疏松进行治疗,但双膦酸盐类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能更加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骨密度,以及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对临床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安全性相对高,值得广泛应用.

  • 唑来膦酸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严婷婷;陆劲松

    双膦酸盐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有效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质重吸收.新研究发现,新一代的双膦酸盐唑来膦酸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从而发挥直接或间接的抗肿瘤作用.有研究发现,对乳腺癌采用常用化疗药物序贯唑来膦酸治疗,可发挥协同抗肿瘤效应.唑来膦酸-弗隆辅助协同试验(Zometa-Femara Adjuvant Synergy Trial, ZO-FAST)和奥地利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研究小组-12(Austrian Breast and Colorectal Cancer Study Group-12, ABCSG-12)的新研究结果显示,唑来膦酸在辅助治疗中与内分泌药物联用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而与辅助化疗联合使用的效果还有待唑来膦酸联合新辅助化疗降低复发(Neo-Adjuvant Zoledronic Acid to Reduce Recurrence,AZURE)临床试验予以证实.这些结果均表明,唑来膦酸用于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可以降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对唑来膦酸的佳剂量和疗程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予以确认.

  • 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作者:白海涛;王椿

    编者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经常出现骨骼相关并发症,包括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脊髓压迫及疼痛(需要手术或放疗缓解).骨髓瘤骨病的特点是破骨细胞活性增强所致的骨溶蚀性损害,而同时又不伴随相应成骨活动的增加.因此针对破骨性骨溶蚀成为治疗骨髓瘤骨病的一条重要途径.双膦酸盐可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功能,近,许多大型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提示,双膦酸盐可有效减少多发性骨髓瘤的骨骼并发症,本文总结了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骨髓瘤骨病的疗效、作用模式及其应用前景.

  • 4种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作者:孙桂君;王艳;张晓盟

    骨转移是多种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常令病人难以忍受,使其牛活质量明显下降.以往治疗肿瘤骨转移疼痛的常用方法为化疗、放疗及阶梯性应用止痛药物等,但效果不理想,尤其对广泛骨转移的病人疗效不佳.近年来,国内外将双膦酸盐类药物用于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本研究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临床上常用的4种双膦酸盐类药物的经济学效果,以期指导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此类药物.

  • 伊班膦酸钠合成路线图解

    作者:郑美林;孟歌

    伊班膦酸钠(ibandronate sodium,1),化学名为[1-羟基-3-(甲基正戊胺基)亚丙基]二膦酸一钠盐一水合物,是瑞士罗氏公司开发的骨吸收抑制剂,1996年首次在德国和奥地利上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伴有或不伴有骨转移的恶性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1]).本品是第三代双膦酸盐类骨吸收药物的代表药物,能特异性作用于骨组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并诱导破骨细胞凋亡.

  • 双膦酸盐治疗成骨不全研究进展

    作者:石长贵;张颖;袁文

    成骨不全是一组以骨骼脆性增加及胶原代谢紊乱为特征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主要由编码Ⅰ型胶原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此病以骨脆性增加、骨关节进行性畸形、蓝巩膜、牙本质发育不全及听力下降为常见表现.目前治疗成骨不全的理想的药物是双膦酸盐,本文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就其治疗的适剂量与时间、佳给药途径、佳药物选择以及药物与成骨不全类型和患者年龄的适匹配等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双膦酸盐类药物可增加非典型性股骨骨折风险

    作者:许婷婷;邢爱敏

    2012年5月21日先在线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旗下的网络出版物——《内科学文献》上的一篇报道再次指出,双膦酸盐类药物确实可增加非典型性股骨骨折风险(本刊曾在2010年第11期刊登过双膦酸盐可能导致非典型性股骨骨折的相关报道),且该风险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为了评估双膦酸盐治疗与非典型性股骨骨折之间的相关性,上述报道的作者分析了某大学医疗中心477名50岁以上患有股骨转子下骨折或股骨干骨折的住院病人以及200名随机抽样的健康个体的数据.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