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后路侧前方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作者:温进杰;王峻;徐兆万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不仅伴有脊髓神经损伤,而且脊柱的稳定性遭到破坏,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患者终身残疾.而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目前仍存在争议.我院自1999年5月至2004年8月间,共收治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5例,均采用后路侧前方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并椎间及后外侧植骨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本文就35例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探讨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 Isobar动态固定联合腰椎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明杰;白煜

    目的 分析腰椎退行性变患者应用Isobar动态固定联合腰椎融合与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 选择腰椎退行性变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Isobar动态固定联合腰椎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CR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腰椎的总活动度、邻近节段的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sobar动态固定联合腰椎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胸腰椎段脊柱损伤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卢文

    目的 观察胸腰椎段脊柱损伤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经临床确诊的胸腰椎段脊柱损伤应用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患者35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中均未出现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均得到6个月至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35例胸腰椎段骨折患者全部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深部感染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优良率达85.71%,术后Franke分级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损伤的有效方法.

  •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椎弓根内固定术50例临床分析

    作者:邓晓文

    目的 总结分析5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椎弓根内固定术的效果评价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均可用推板切除,棘间韧带和黄韧带切除,髓核取出甲内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依据macnab标准进行评估,腰痛及各种神经症状均消退,内固定良好.优35例良12例.差3例.优良率94%,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以髓棱摘除,以椎弓根内固定术,并发症减少.临床治愈优良,无椎弓根断裂及螺钉松动情况发生.

  • 急性脊柱创伤采取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吕游;朱玉辉;严威;袁媛

    目的:探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脊柱创伤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胸腰椎骨折前路内固定术,研究组采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椎体前缘及后缘压缩高度、Cobb's角、椎管占位率和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显著.

  • 骨水泥在增强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应用研究

    作者:龙欣;戴民

    目的:探讨对不稳定性、骨折片侵及椎管容积<50%、合并较为严重的骨质疏松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探讨经椎弓根注入骨水泥以加强后路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的疗效、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总结技术要点。方法对30例不稳定性、骨折片侵及椎管容积的骨质疏松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椎弓根注入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结果治疗前Cobb氏角为(21.21±2.65)°,治疗后为(5.23±0.95)°,治疗后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同样得到了有效的恢复。治疗前30例患者VAS评分为(8.21±0.65)分,治疗后1年后患者VAS评分为(3.75±0.45)分,优良率为89.3%;治疗前患者JOA评分为12分,治疗1年后患者评分为24分,改善率为69.8%。结论后路经椎弓根注入骨水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片侵及椎管容积<50%、合并较为严重的骨质疏松型的胸腰椎骨折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效果满意,值得应用。

  • 椎体成形术并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52例

    作者:苏列;苗全顺;韩勇;杜宽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硫酸钙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并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5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硫酸钙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并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取钉时、取钉后1年统计椎体前、中、后缘的椎体高度、后凸畸形角(Cobb角)以及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lity Index,ODI)分级评价.结果 术后1周、取钉时和取钉后1年患者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Cobb角均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次随访结果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ODI评价的优良率为5.77%,取内固定术后1年的ODI的优良率为98.0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并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避免了单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并发症,且长期疗效肯定,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 短节段RF椎弓根内固定并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并峡部不连

    作者:赵建彬

    腰椎滑脱并峡部裂是引起下腰部疼痛的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我院自1994年5月~1999年5月,应用短节段RF椎弓根内固定并植骨融合术治疗2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7例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28~71岁,平均年龄42.6岁;病史3月~8年.滑脱部位:L411例,L516例;滑脱程度:Ⅰ度3例,Ⅱ度19例,Ⅲ度5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间歇性跛行,鞍臀区及下肢感觉异常,肌力减低,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影像学检查伴有间盘突出或脱出者5例,关节突增生肥大,椎管狭窄者4例.

  • Dick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

    作者:苏培基;刘永恒;徐伟光;陈敢峰;伍中庆

    对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的手术治疗,在骨折复位、后椎板切除、椎管减压后,作椎弓根内固定已被公认为一种有效的方法[1,2].该固定具有固定坚强、手术创伤小,保留较好的脊柱功能,但存在轴向撑开力不足,有螺钉折断、松动及继发畸形等问题.本文就我院1992~1996年采用Dick系统治疗13例结果进行初步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期提高对上述问题的认识.

  • 椎弓根内固定加椎间植骨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伴椎管狭窄症

    作者:温晓阳;廖世文;杨勇;袁永忠;严宜琦;廖劲松

    2002年5月-2005年3月对我院通过椎弓根固定加椎间植骨术治疗的退行性腰椎不稳伴椎管狭窄症32例进行了总结,报告如下.

  • 三平面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分析

    作者:陈栋

    目的:探讨三平面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患者54例,采用三平面固定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前术后的x线片进行测量,测量其伤椎高度恢复的比例以及后凸角度的纠正情况.结果:术前骨折的椎体高度(57.5±16.4)%,节段后的凸角度(20.7±9.5)°;术后骨折椎体的高度(93.5±11.6)%,节段后凸的角度(5.8±7.4)°.手术前后骨折椎体的高度和节段后凸的角度筹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三平面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有利于后路术中复位以及纠正后凸畸形,并且增加了内固定系统的强度.

  • 诱发肌电图监测在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作者:钱亚龙;刘海鹰;吕厚山;王波;王会民;金朝晖;张健

    目的 探讨诱发肌电图监测在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寻找新的阈值判断标准.方法 通过动物实验来验证诱发肌电图监测对于术中判断螺钉位置的有效性,并对19例患者进行术中持续诱发肌电图监测,监测电流值采用预先获得的相应椎弓根骨阈值的30%,术后患者行CT检查验证结果 .结果 6只狗32个椎弓根,异位克氏针和正常克氏针刺激阈值有显著差异.19例患者共122枚椎弓根螺钉,监测结果 4例出现阳性,其中1例术中探查发现螺钉异位,进行改道,另一例术后CT扫描发现螺钉出现异位.其余2例术后CT检查螺钉位置正常.该方法 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8%.结论 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进行持续诱发肌电图监测能及时发现螺钉位置的异常,从而避免神经损伤的发生,监测电流值好以相应椎弓根骨阈值的30%为标准.

  • 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中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羽;刘其明;王予治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术在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疗效.方法:26例胸腰椎骨折先行后路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内固定,9例行术中后路减压, 后经椎弓根向骨折椎体内植入自体髂骨粒.结果:术后随访12~18月,平均14.2个月.术后1 a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恢复至正常95.8%,平均Cobb 角丢失<2°.无一例出现神经症状加重, 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并发症.结论:经椎弓根伤椎内自体骨移植应用于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能增强伤椎抗压稳定性,提供脊柱即时及晚期稳定性,加速骨折的愈合,重建椎体高度, 减少内固定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TSRH -3D 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并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腰椎骨折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李海燕;万红;周连军;王锋

    目的探讨 TSRH -3D 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并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腰椎骨折的中远期效果。方法选择多节段腰椎骨折患者54例,均经 TSRH -3D 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并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观察术后半年和一年后脊柱正侧位 X 线片结果、神经损伤程度分级,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状况,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功能评价表(M - JOA)评估患者症状、体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术后半年和一年前缘、中央和后缘椎体压缩率(%)分别为6.25±1.02、5.60±1.14、5.91±1.73和5.76±0.98、6.24±1.38和5.28±1.66,均低于术前( P ﹤0.05);术后半年和一年 Cobb′s 角(°)分别为6.04±2.16和5.84±1.71,均低于术前( P ﹤0.05);术后半年和一年椎管侵占率(%)分别为5.86±1.32和5.90±1.46,均低于术前( P ﹤0.05);术后半年和一年 B 级为18.52%(10/54)和20.37%(11/54),均低于术前( P ﹤0.05);术后半年和一年 C、D 和 E 级分别为18.41%(8/54)、53.70%(29/54)、11.11%(6/54)和18.41%(8/54)、53.70%(29/54)、9.26%(5/54),均高于术前( P ﹤0.05);术后半年和一年(分)为和,均低于术前,且术后一年低于术后半年(P );术后半年和一年 M - JOA 分别为8.69±1.48和16.22±2.31,均高于术前,且术后一年高于术后半年( P ﹤0.05)。结论采用 TSRH -3D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骨折对损伤节段可有满意的复位及内固定效果,有利于脊柱伤椎和神经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中远期疗效。

  • AF系统内固定与椎管环形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护理

    作者:张秀琼;汤逊;王娜;江慕尧

    AF系统是一种用语于胸腰段骨折的内固定装置.我院1998年10月以来,应用AF(atcas fixation)椎弓根内固定与椎管环琪减压技术相结合,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或骨折脱位106例,既能使脊髓神经管道获得彻底减压,又恢复保持了已获得的脊柱正常解剖关系,临床效果非常满意.现将我们对该手术的临床护理介绍如下.

  •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刘立国

    目的::探讨应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脊柱创伤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均予以X线平片、CT、MRI等常规检查。对照组患者施行胸腰椎骨折前路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患者骨折及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伤椎Cobb's角、椎体前后缘压缩高度、椎管占位概率、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可有效促进其脊髓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显著。

  • 极外侧椎体间融合术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董胜利;冯延平;刘帅;张豪伟

    目的:探讨极外侧椎体间融合术(X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内固定(PP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8例,其中男12例,女16例,平均年龄63.4岁;腰椎失稳症15例,腰椎管狭窄症13例。所有患者实施XLIF联合PPIF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随访截止时间2015年3月,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疗效观察指标包括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评分。采用JOA评分改善率评价临床疗效,指标观察时间节点为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结果 XLIF 平均手术时间(82.76±23.2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24.31±32.54)ml, L4~L5间隙融合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大腿前方麻木疼痛;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61个月,平均24.7个月,术后12个月时影像学检查显示完全融合22例,部分融合5例,未融合1例,融合率96.4%;末次随访腰腿痛VAS评分、腰椎ODI、腰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治愈19例,显效1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92.9%。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XLIF联合PPD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明显缓解患者腰腿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疗效可靠、安全性高且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环形融合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失稳症

    作者:吴成胜;张春雷;章其祥;谭远超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加环形融合治疗腰椎失稳症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腰椎失稳症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及环形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结果 31例术后随访18~60个月,术后3个月时功能评定结果为:优27例,良3例,一般1例,优良率96.8%.结论 该方法具有入路简单,减压充分,融合率高的特点,弥补了传统腰椎融合术的许多不足,提高了对腰椎失稳症的近远期治疗效果.

  • 经椎弓峡部单侧开窗融合内固定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杨智贤;彭小忠;武振国;韦涵渝;雷成刚

    目的 观察经椎弓峡部单侧开窗融合内固定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中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经椎弓峡部单侧开窗腰椎间盘摘除,加单侧融合固定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16例.结果 该术式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率≥95%.结论 采用经椎弓峡部单侧开窗腰椎间摘除,加单侧融合固定可有效地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大限度地保留腰椎的后柱结构从而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减少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

  • 生物活性玻璃结合椎弓根钉翻修术治疗腰椎内固定失败

    作者:殷浩;孙俊英;赖震;李喜功;宋兵华;王志岩

    目的 探讨生物活性玻璃(商品名固骼生,NovaBone)结合椎弓根钉翻修术治疗腰椎内固定失败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4年1月~2006年1月共行腰椎经椎弓根内固定391例,发生内固定失败11例,其中椎弓根螺钉断裂3例,松动或退出8例.失败病例的初次诊断:L4椎体滑脱症6例,L5椎体滑脱症2例,L1椎体爆裂性骨折2例,L2椎体压缩性骨折1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症状.手术采用经椎弓根植入生物活性玻璃、重新椎弓根钉固定加腰椎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术后定期摄X线片,观察内固定位置、融合情况和腰腿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经10~25个月(平均12.3个月)随访,手术均获成功,所有切口一期愈合,无再次内固定失败,所有后外侧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腰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生物活性玻璃结合椎弓根钉翻修术治疗腰椎内固定失败是一种安全可靠、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239 条记录 1/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