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Z-plate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作者:陈靖阳;周建军;张建良;陈晓冬

    胸腰椎严重爆裂性骨折常累及三柱,以中柱破坏为重.致压物常来自脊髓前方,后路手术对脊髓前方压迫解除常不彻底,往往需前路减压.自2000年10月以来,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复位、植骨融合,Z-plate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 肌间隙入路单节段内固定治疗简单胸腰段骨折

    作者:刘玖行;龙亨国;丁永志;黄伟;洪文跃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主流手术,但其涉及脊柱两个运动单元的内固定与融合,容易导致腰椎活动受限、顽固性腰痛、融合椎体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甚至内固定失败及矫正角度丢失等并发征[1].因此胸腰椎骨折手术时应尽量减少固定融合节段已经成为共识.并随着人们对骶棘肌重要性的认识,传统后路手术显露过程中大范围脊旁肌的剥离和牵拉,造成的椎旁肌缺血坏死和失神经支配所导致的平背畸形和顽固性腰背疼痛等并发症逐渐受到了重视[2].1968年Wiltse等[3]提出了经多裂肌和长肌间隙入路在腰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本院自2008年1月采用肌间隙入路单节段内固定治疗无需椎管减压的简单胸腰段骨折1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AF椎弓根内固定术中失误和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DYXN(石玄)献;占龙新

    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已逐渐成为脊柱胸腰段骨折后路手术常用的内固定物.本院1996年7月至2000年12月,共运用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40例,报告如下.

  • C1-2不稳患者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作者:贺萍萍;施继红

    [目的]评估寰枢椎不稳患者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28例在我院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C1-2不稳患者采取有效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回顾分析其临床结果.[结果]未发现呼吸功能障碍、低血容量休克、神经功能损伤或加重、内固定和植骨失败、切口和呼吸道感染及压疮等相关并发症.[结论]对C1-2不稳行后路手术术后,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常见术后并发症.

  • 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及其进展

    作者:侯铁胜;马胜忠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骨科的常见病.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尤其自MRI问世以后,CSM的发现率和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由骨赘和硬化物形成的致压物,既可压迫颈髓,也可使脊髓前动脉或沟动脉受压,引起颈髓前方和灰质前联合缺血、缺氧而受损害.同时,颈部过度活动,颈椎不稳也是造成或加重颈髓损害的重要因素.目前,尚无能解除脊髓压迫的药物.因此,原则上CSM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以解除脊髓压迫,保护和改善脊髓功能.手术方法以颈前路为主,颈后路手术不能去除脊髓前方致压物,只起到间接减压作用,仅适用于多节段受累伴椎管狭窄或后纵韧带骨化(OPLL)者.本文着重介绍CSM的颈前路手术方法及其进展.

  • 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作者:程玉庆;程学福;姜建军;黄进亮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尤其是椎管占位明显、脊髓及神经损伤严重,后路手术有一定局限性,前路手术由于在直视下操作,不干扰脊髓及神经,减压充分,再予钛网植骨能达到即刻稳定,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好,临床上日益得到应用.但前路手术因技术复杂、难度高、创伤大、出血多等而应用受到限制.笔者自2005年6月至2010年5月对15例严重胸腰椎暴裂性骨折行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创伤性下颈椎不稳定前路或后路手术疗效评价

    作者:金敬华;徐敏鸥;李伯州

    创伤性下颈椎不稳定是临床常见的颈椎损伤类型,治疗原则包括解除任何神经组织致压物、重建或恢复颈椎的正常解剖排列并获得即刻的稳定,可通过前路、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达到,治疗效果除了取决于尽早、彻底解除对神经组织的压迫以保留或恢复其功能外,还取决于能否将颈椎即刻稳定在近似正常的解剖位置并获得永久融合.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前后路手术的比较

    作者:吴永平;陈维善;陈其昕

    胸腰段脊椎是脊柱骨折的好发部位,目前国内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前、后路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争议较大.我院从2001年4月至2002年5月对7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进行前或后路手术,现将两种手术方法作一比较.

  • 骶尾部巨大脊索瘤的手术

    作者:陆镛民;张祖勇;陈锋;江林涌;李云漳

    脊索瘤是一种生长缓慢、具有局部侵袭性的低度恶性肿瘤,起源于异位的胚胎性脊索组织,生长在骶尾部的约占50%~55%.1997~2000年我院共收治4例骶尾部巨大脊索瘤,均采用单纯后路手术,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 后路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疗效及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靳占奎;徐翠香;董向辉;孙正明;吴学元;常彦海

    目的 研究后路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并进行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纳入2010-02-2016-02于我院治疗的115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均采用后路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4个月.根据患者JOA评分进行疗效评价,分为优良组与可差组.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JOA评分,出血量等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胸椎管狭窄症疗效的相因素.结果 115例中,优58例,良32例,优良率78.26%;可16例,差9例,可差率21.74%.末次随访较治疗前JOA评分显著增加,V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吸烟史、病变位置、病程、术前JOA评分、合并骨质疏松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6个月、术前JOA评分1~3分、病变位置T4~T9,均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胸椎管狭窄症经后路手术能够获得良好疗效,病程>6个月、术前JOA评分1~3分、病变位置T4~T9均会影响手术疗效.

  • 胸腰段椎体骨折经后路手术术后骨缺损形成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伟;杨金华;黄开;潘文明

    目的 探讨胸腰段椎体骨折经后路手术术后骨缺损形成情况,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纳入2014-06-2017-06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29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观察术后骨缺损形成情况.将骨缺损患者设为缺损组,其余设为未缺损组.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情况等病历资料,对术后骨缺损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组间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97例患者术后骨缺损形成30例,骨缺损率10.10%.两组骨密度T值、伤椎前缘高度缺失程度、年龄、植骨情况、骨折类型、术前Cobb角、伤椎置钉情况、身体质量指数(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密度T值、伤椎前缘高度缺失程度、年龄、植骨情况,均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胸腰段椎体骨折经后路手术后,容易出现骨缺损;骨密度T值、伤椎前缘高度缺失程度、年龄、植骨情况,均是骨缺损形成的影响因素.

  • 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及特点分析

    作者:张健

    目的 探索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特点.方法 将2013-08-2015-08期间于我院治疗的7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均于受伤后8-12h入院,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前路组(21例)和后路组(49例),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前路组和后路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患者手术时间(129.43±10.23)min、术中出血量(287.43±13.23)ml、术后引流量(145.32±10.20)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P<0.05).后路组患者植骨融合率(53.04±6.44)%、椎管清除率(55.73±4.83)%与前路组比较明显减少,而并发症发生率8.16%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均能取得显著疗效,但后路手术治疗植骨融合、椎管清除效果不及前路手术,但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期获得佳治疗效果.

  • 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及特点分析

    作者:张健

    目的 探索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特点.方法 将2013-08-2015-08期间于我院治疗的7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均于受伤后8-12h入院,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前路组(21例)和后路组(49例),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前路组和后路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患者手术时间(129.43±10.23)min、术中出血量(287.43±13.23)ml、术后引流量(145.32±10.20)ml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减少(P<0.05).后路组患者植骨融合率(53.04±6.44)%、椎管清除率(55.73±4.83)%与前路组比较明显减少,而并发症发生率8.16%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均能取得显著疗效,但后路手术治疗植骨融合、椎管清除效果不及前路手术,但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期获得佳治疗效果.

  • 一期后路单侧椎板开窗、经椎间隙入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在胸腰椎结核的临床应用

    作者:徐长科;张雷;陈盈君

    目的 探讨胸腰椎结核行一期后路单侧椎板开窗、经椎间隙入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 收治2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病灶节段均位于胸11-腰2椎体范围.均伴有椎旁、椎管脓肿和后凸畸形表现,按ASIA神经功能分级,其中B级3例,C级9例,D级8例,E级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一期后路单侧椎板开窗、经椎间隙入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治疗,术前给予严格的抗结核药物四联疗法2-4周,术后给予抗结核化疗12-18个月.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60-240 min,平均为(180.1-±30.2) min;术中出血量为400-920 mL,平均为(590.3±80.6)mL.术后1例出现皮下局部脓肿,1例切口延迟愈合,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所有患者随访20--40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情况发生,无窦道形成,未见结核复发,椎间植骨均融合,融合时间为5-8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前B级3例,恢复至C级1例,D级1例,E级1例;C级9例,恢复至D级2例,E级7例;D级8例均恢复至E级.末次随访时,血沉指标、VAS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5),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在严格的抗结核药物化疗基础上,胸腰椎结核行一期后路单侧椎板开窗、经椎间隙入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治疗,手术创伤小,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性小,可取得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颈椎后路手术迟发脑脊液漏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李智;李敬中;谭春华;曲巍;文哲;靳建军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手术迟发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2000-01-2012-10所发生的7例颈椎后路手术迟发脑脊液漏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4~48个月(平均20个月),未发现脑脊液漏,无脑脊液囊肿形成.结论 通过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仔细操作并及时对硬膜损伤进行有效修补,术后采取正规的保守治疗,可以降低颈椎后路手术迟发脑脊液漏的发生.

  • 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

    作者:孔祥安;董力军;朱宏炎;谢涛;金韡

    目的 探讨不稳定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后入路对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撑开复位、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部分病例增加椎管减压、经椎弓根植骨.比较神经功能恢复及骨折复位愈合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12例脊髓神经损伤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评分法:A级3例,B级1例,C级1例,D级5例,E级2例.结论 对不稳定胸腰椎骨折采用经后路行撑开复位、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临床效果较好.

  • 选择性后路减压短节段钉棒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刘剑伟;蒋卫平

    目的:探讨选择性后路减压短节段钉棒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选择性后路减压短节段钉棒固定治疗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椎体前缘高度显著恢复,伤椎无再压缩,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神经功能障碍明显改善。结论选择性后路减压钉棒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有效地复位骨折椎体,解除脊髓受压,疗效满意。

  • 后路短节段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治疗腰椎结核

    作者:丁文元;贺延雷;李宝俊;申勇;张为;董玉昌

    目的 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8年9月我科共收治腰椎结核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23例,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B组19例采用前路钉棒系统同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脊髓神经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以及临床满意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257min,出血量726ml.B组平均手术时间211min,出血量537mL.两组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指标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无脊髓、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术前脊髓神经功能受损患者术后皆有不同程度恢复.植骨融合率A组为91.3%,B组为89.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满意率A组为95.7%,B组为68.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联合1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结核效果良好.

  • 后路经伤椎单节段与双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对比

    作者:陈军号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有效术式,近年来,多项研究均证实了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节段骨折的可行性[1].本文比较经伤椎单节段4钉固定和双节段6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手术疗效,现报告如下.

  • 保守治疗与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A型骨折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世伟;谭伦;王清

    目的 观察无神经损伤同时伴椎管侵占的胸腰椎A型骨折保守治疗与后路手术治疗的中长期疗效并验证胸腰椎骨折严重性评分TLICS(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Score)分型系统评分对治疗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 2002-01-2007-10我院收治74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A型骨折,分别接受保守治疗和后路手术治疗,随访并应用TLICS评分系统对病例进行评分.收集观察患者入院时、术后即时、及末次随访时X线片及CT片,测量侧位X线片上椎体复位情况,对腰背痛等指标于入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目测类比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AS),比较两组病例末次随访时工作能力恢复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随访时间及VAS评分及恢复工作比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余指标(如:平均卧床时间、平均恢复工作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椎体前高、椎体后高、Cobb角、椎管侵占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1)无神经损伤胸腰椎A型爆裂骨折手术治疗在早期改善症状、缓解疼痛及矫正畸形等方面明显好于保守治疗.(2)无神经损伤胸腰椎A型爆裂骨折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中长期功能结果相似.(3)无神经损害的TLICS分型系统评分为4分的胸腰椎A型爆裂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可作为治疗的选择.

382 条记录 10/20 页 « 12...78910111213...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