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的康复护理

    作者:于红英;贾勤

    颈椎前路手术比后路手术有很多优点,如出血少、软组织损伤轻、感染率低、神经后遗症少[1],便于术中呼吸、循环的管理,病人易于耐受[2],是目前治疗颈椎疾病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之一.为了解康复护理对该方法治疗颈椎病病人围术期的作用及康复效果,我科于2003年1月-2006年1月,对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87例,在围术期进行系统康复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脊椎管内神经鞘瘤27例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李海波;翁益平;农鲁明;周栋;张云坤;徐南伟;许长鹏

    目的:探讨后入路椎板切除手术治疗脊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7例脊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均行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手术治疗,其中神经根与肿瘤无法分离而一并切除者5例;17例行全椎板切除或半椎板联合患侧关节突切除者采用脊柱动态椎弓根螺钉固定或椎板回植或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复查X线片观察脊柱稳定性及植骨融合情况,根据个体情况复查MRI观察肿瘤有无复发.结果:手术时间2.5~8 h,平均4.2h;术中出血量420 ~ 1500 mL,平均760 mL.26例患者肿瘤获完全切除,1例因瘤组织侵犯前方骶血管丛行部分切除.所有病例术后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术后1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脑脊液漏.术后随访6 ~75个月,全部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均有显著改善,1例见肿瘤残留,无病例复发.采用脊柱内固定的病例随访期间所有病例内固定稳定,未见椎体失稳.结论:后入路椎板切除手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临床疗效满意;对脊柱稳定性破坏较多者术中需使用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

  • 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比较

    作者:耿德虎;孟光强

    目的比较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68例,均分为两组。前路组患者接受前路减压固定法治疗,后路组患者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等,比较其Frankel分级结果。结果前路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多,术后引流量亦更多;但是,前路组Cobb角矫正效果更佳,椎管矢状径被侵占率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各具特点,均有利弊。

  • 腰椎后路椎弓根钉置入并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下腰椎结核

    作者:李健;张振山;杨波;赵洪普;吴溢峰

    背景:采用自体颗粒骨结合打压植骨技术,行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治疗下腰椎结核具有可靠的融合率,但目前临床应用报道不多.目的:探讨经腰椎后路椎弓根钉置入并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单节段下腰椎结核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7/2009-07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单节段下腰椎结核患者20 例,均行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置入内固定后评价其神经功能障碍改善、疗效、椎体融合及畸形矫正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0 个月.采用Macnab 标准评价临床结果优11 例,良8 例,中1 例,优良率95%.椎间融合率约为90%.内固定未见松脱、断裂等并发症.置入后及末次随访时Cobb 角、椎间高度均较置入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固定是治疗下腰椎结核的有效方法之一.

  • 不同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王国旗;徐韬;盛伟斌;邓强;陈柯屹;宋扬;张恩丰

    背景:大量研究已证实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有较好疗效,但两种治疗方法孰优孰劣,目前尚无定论。
      目的:系统评价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3年第3期)、PubMed(1966年至2013年3月)、OVID(1950年至2013年3月)、EMbase(1966年至2013年3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年至2013年3月)、万方数据库(1998年至2013年3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年至2013年3月),手工检索《中华外科杂志》等5种相关杂志,收集前路与后路手术比较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实验,由两名评价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与结论:终纳入11个对照实验,共81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后路手术相比,前路手术治疗后JOA评分高(P<0.00001),神经功能改善率高(P=0.0003),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低(P=0.007),但手术操作时间长(P <0.00001),出血量大(P=0.0007),临近节段退变发生率高(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P<0.00001),再手术率较高(P=0.003)。两组颈椎活动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6)。由于纳入研究数量有限且方法学质量不高,研究结果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实验进一步证实。

  • 椎间盘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修复后易出现严重后凸畸形

    作者:魏晓东;宋宏亮;龚维明;贾堂宏

    背景:胸腰椎骨折多伴有临位椎间盘的损伤,传统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对损伤的椎间盘未予处理,它可能是是术后导致患者后凸畸形的主要原因。
      目的:探讨椎间盘损伤对单椎体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单纯短节段内固定后后凸畸形角度的影响。
      方法:分析2009年1月到2014年6月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单椎体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12个月和内固定取出后6个月进行随访,获得X射线和MRI资料。根据术前MRI影像按椎间盘损伤与未损伤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23例,对两组患者各随访时间点椎体楔变角、矢状位后凸角、骨折椎上位椎间盘角、矢状位比例指数和骨折椎上位椎间盘退变分级数据进行分析。平均随访23.6个月(18-30个月)。
      结果与结论:①影像学参数:两组患者在内固定取出后6个月矢状位后凸角均显著大于术后2个月(P <0.05);观察组患者矢状位后凸角、骨折椎上位椎间盘角、矢状位比例指数在术后12个月和内固定取出后6个月时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②椎间盘退变分级:观察组患者骨折椎上位椎间盘Pearce退变分级在术后12个月和内固定取出后6个月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③结果说明: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单纯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后,均会发生后凸畸形,而椎间盘损伤会导致更为严重后凸畸形。

  • 生物骨材料混合自体髂骨修复寰枢椎可复性脱位:后路固定植骨融合

    作者:罗旭;李丹;梁英杰

    背景:研究表明,腰椎融合中生物骨材料植骨与自体髂骨移植相当,却明显降低了二次手术的风险,同时能更好地改善椎体功能障碍指数.目的:评价生物骨材料混合自体髂骨在寰枢椎可复性脱位后路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可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72例,其中男37例,女35例,年龄28-72岁,均施行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寰椎采用侧块螺钉或椎弓根螺钉固定,枢椎采用椎弓根螺钉、椎板螺钉或侧块螺钉固定,分2组进行植骨融合:试验组(n=34)采用生物骨材料混合自体髂骨颗粒植骨融合,对照组(n=38)采用自体髂骨移植融合.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植骨融合率、疼痛缓解、颈椎功能恢复、颈椎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寰枢椎脱位复位内固定满意,颈部切口均Ⅰ/甲愈合,均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融合率达100%;两组疼痛、颈椎功能、颈椎曲度和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植骨融合率、颈椎功能、颈椎曲度和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试验组取骨量、疼痛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采用生物骨材料混合自体髂骨进行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后路钉棒内固定并植骨融合,可迅速缓解疼痛,减少取骨量,植骨融合率良好,颈椎功能恢复良好.

  • 椎弓根螺钉经后路置入修复多节段胸椎骨折:随访验证椎体高度恢复

    作者:王羿萌;皮斌;朱晓宇;钱忠来;杨惠林

    背景:多节段胸椎骨折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如何有效恢复椎体正常形态及损伤的神经功能,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目的:观察24例经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多节段胸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多节段胸椎骨折患者28例,其中24例得到有效随访,男19例,女5例;年龄20-64岁;均有外伤史;受伤至入院时间为1h-4d;均急诊行全脊柱正侧位X射线片和CT平扫+冠矢状位重建,患者在入院后4d内行全脊柱MRI检查;骨折节段2个节段19例,3个节段3例,4个节段1例,6个节段1例;脊髓功能按ASIA分级:A级10例,B级9例,C级2例,D级2例,E级1例;合并脑损伤3例,肋骨骨折4例,血气胸3例,肺挫伤4例,脾破裂2例,四肢骨折4例.结果与结论:24例患者随访9-37个月,无内固定失败、植骨不融合、神经症状加重.末次随访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伤椎愈合良好.末次随访脊髓功能按ASIA分级:A级10例,B级5例,C级2例,D级5例,E级2例.手术节段矢状面Cobb角从内固定前平均26.8°,恢复到内固定后平均5.5°,末次随访平均5.96.提示多节段胸椎骨折需明确关键损伤部位和神经损伤平面,经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多节段胸椎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神经减压充分,固定牢靠,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 循证护理在脊柱外科后路手术俯卧位中的应用

    作者:高均芬

    脊柱外科后路手术多采用俯卧位来保证手术成功.该体位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便于手术医生操作,可防止患者发生神经、肢体等意外损伤[1].

  • 一期前后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心理护理

    作者:傅国美;王小舟

    一期前后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一般在伤后3周内进行.手术在全麻下先取俯卧位行后路手术,再置患者于仰卧位行前路手术.术后不用颈围固定,2~3 d后即可活动[1].以往手术采用单前路、后路或分期施行,预后效果差,一期手术虽然临床结果好,但风险大,加之患者由于创伤突然,剧烈疼痛,发生的部位和运动障碍等,大都存在强烈的焦虑和压力.使患者在精神放松下施行手术,将会增加抵抗力,增强手术耐受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我们对此类患者术前进行相关的心理护理,探讨解除焦虑及压力源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 单纯后路手术治疗下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刘竞龙;孙俊凯;黄剑候

    目的 探讨单纯后路手术进行病灶清除、自体植骨或钛笼融合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成人下腰椎脊柱结核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患者采用俯卧位,以病变椎体棘突为中心纵向切开,显露椎板、椎间关节和横突,从病变严重侧进入,探查清理破坏椎体,刮除干酪样坏死组织,清除死骨和破损的椎间盘.当椎体破坏不超过50%时在病椎上植入椎弓根螺钉,否则在邻近正常椎体上植入螺钉,在上下相邻正常椎体植入椎弓根螺钉时,咬除病灶椎体一侧椎板、关节突及椎弓根,吸净椎管内及椎体周围脓液,伴有椎管侵袭者进行椎管减压,注意观察椎管内硬膜的紧张程度,判断椎管压力的大小,以预判椎体撑开、加压的程度.先撑开病变节段以矫正后凸畸形,取自体髂骨或钛笼置于骨缺损处,用抗结核药物作术部冲洗,再在病灶内及钛笼周围植入链霉素粉剂2 g,放置引流后关闭切口.结果 采用单纯后路手术进行病灶清除、自体植骨或钛笼融合及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成人下腰椎脊柱结核患者22例,术后均得到良好的脊柱稳定性和肢体运动功能的修复.手术时间平均为(4.5±1.2)h,术中出血量平均(820±65.1)ml,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3~12周血沉均恢复正常,脊柱后凸畸形矫正率为(55.2±10.5)%,末次随访时,矫正角度丢失率为(60.8±l1.2)%.术前22例脊髓功能损害患者末次随访时,14例Frankel分级改善1级,6例改善2级,2例改善3级.术后12个月随访时发现脊柱内固定无松动,植骨处均已骨性融合,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无复发.结论 下腰椎脊柱结核合并有椎体前、中、后柱的三柱破坏时,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为经典,但为了减少术中体位的变换和操作步骤的繁琐,我们单纯采用后路手术,只要术中病灶清除的细致、彻底,脊髓减压充分,后凸畸形得到良好的矫正,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 椎体肿瘤脊柱后凸的后路手术治疗

    作者:王石磊;王加利;田庆显

    目的 观察后路手术治疗椎体肿瘤合并脊柱后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椎体肿瘤合并脊柱后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后路肿瘤切除+钉棒固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组(观察组)和后外侧入路肿瘤切除术+钉棒固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组(对照组),观察手术相关指标、椎体功能、融合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Cobb角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椎间隙高度、椎体融合率、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后路手术创伤较小、预后好,对于椎体肿瘤合并脊柱后凸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 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杨富云

    目的:分析后路手术治疗胸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腰骨折患者132人为观察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前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比、Cobb角具有显著改变,且两组患者间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94%,大于对照组的74.2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为(5.67±1.21)分,高于观察组患者(3.17±0.4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前路手术,后路手术治疗胸腰骨折,临床效果良好,疼痛指数较低,可进行推广应用.

  • 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何明轩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6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1组(33例)和2组(33例),1组实施前路手术方法治疗,2组实施后路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6例患者经过治疗,61例患者椎体达到解剖高度。接受前路手术患者全部治愈,且不存在显著脊椎弯曲现象。而后路手术出现5例脊椎弯曲现象患者,给治疗效果带来一定影响。两组比较,P<0.05。结论:在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各种因素,选择佳手术方式,进一步提升手术治疗效果。

  •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武彦增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给予前路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给予后路手术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采取后路手术治疗方式后,前缘高度比值、后缘高度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obb角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观察组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实施后路手术治疗方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对患者术后身体机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影响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分析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天

    目的:探究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实施后路手术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安全性。结果:术后6~18个月内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29%,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临床治疗安全性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进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有利于患者预后,有利于患者损伤节段早期的坚固稳定,促进了患者的脊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用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

    作者:赵勇

    目的:探讨用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6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后路手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前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脊柱恢复的情况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脊柱的融合率及解剖高度的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显著,患者脊柱恢复的效果好,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前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彭振宇;李世芳;李小勇

    目的 :本文将对前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将8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后路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前路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并且恢复程度远优于对照组;术前,两组患者硬脊膜囊矢状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硬脊膜囊矢状径及腹胀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实施前后路手术治疗,两者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是,后路扩大半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效果更加显著,临床治疗效果亦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下颈椎骨折脱位应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覃刚;韦阁;林龙宝;莫海龙

    目的:探讨前后路手术联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治疗的4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将其按入院随机号分为两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前路减压、前路植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首先行后路手术复位,再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JOA评分为(13.36±3.51)分,术后改善率为63.92%;对照组术后JOA评分为(9.24±1.32)分,术后改善率为33.61%;两组比较,JOA评分及术后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手术适应证符合手术标准,前后路联合手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复位、保护脊髓和术后骨性融合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胸腰椎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方式选择及疗效评价

    作者:韩臣富

    目的 探究胸腰椎脊柱结核佳手术治疗方法 ,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胸腰椎脊柱结核80例患者,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研究组40例行后路手术;对照组40例行前路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度、功能障碍程度等指标.结果 就治疗优良率而言,研究组为97.5%,对照组为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疼痛度、功能障碍评分而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手术与前路手术在治疗效果上相近,但后路手术失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患者恢复更快,因此临床可在满足手术指征时选用后路手术来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

382 条记录 8/20 页 « 12...567891011...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