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小板功能评价预测冠脉介入——臆度还是希望?

    作者:蔡琳

    抗血小板治疗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患者临床结果密切相关,药物剂量和作用时间直接影响患者预后,而患者对血小板治疗的反应多变,能否制定出个体化的佳治疗方案,或许血小板功能的研究会给我们带来希望.

  •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应当在佳时期开通闭塞的梗死相关动脉

    作者:杨跃进;尤士杰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脉因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所导致的急性闭塞所致,因此,早期在发病后12 h内特别是在6 h内佳时机实施成功的再通治疗(包括溶栓和急诊冠脉介入)能使梗死相关冠脉(IRA)再通并恢复心肌的有效再灌注,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防止心室扩大和重构、保护或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预防心力衰竭,降低住院死亡率,改善近、远期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已得到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证实,并已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首选.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优化急诊诊治流程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黄燕;曾俊;蒋利成;王沛坚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及时给予优化急诊诊治流程处理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4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观察并比较两组AMI患者平均出入急诊室时间、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总住院天数等.结果 试验组出入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97.9%)高于对照组(93.6%),死亡率(2.1%)和复发率(2.1%)均低于对照组(6.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有效地给予急诊诊治流程对于AMI的治疗极为重要,可有效降低死亡率,使患者及时得到救治,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刁晓兰;刘乾惠;叶霞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社会支持状况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我院90例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能力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PCI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普遍处于中等水平(112.27±24.33);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分与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社会支持水平影响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度越高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越高。

  • 冠脉介入治疗造影剂用量对即刻射血分数的影响

    作者:淡雪川;刘丽;梁超;何江;林文果

    目的 探讨冠脉介入治疗造影剂用量对术后即刻射血分数(EF)的影响.方法 3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脉造影提示全部为单或双支局限性病变,程度<70%,以介入治疗使用造影荆<150ml,和≥150ml分为两组,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在介入手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2周左室射血分数(EF)的变化.结果 两组术后即刻EF均减小,但≥150ml组更明显,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周EF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在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应尽可能控制造影剂用量.

  • 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室壁瘤28例疗效观察

    作者:文亚红;曾晓斌;田巨龙;兰建军;徐大文;钱昌明;唐永江;赵颖

    目的 观察冠脉介入(CP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室壁瘤(LV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8例AMI伴LVA患者择期行PCI治疗.术前和术后观察患者是否有室性心律失常出现、心绞痛发生情况和心功能进展情况,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患者左心室是否有血栓形成以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局部室壁运动积分(RW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参数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无左心室血栓形成,无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和再次心肌梗死发生.术后6个月以后与术前比较,患者LVMI、RWMI、LVEF和心功能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于年龄较大,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有中等程度及以下大小室壁瘤,前降支单支病变,特别是伴有侧枝循环的患者适合PCI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 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在冠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

    作者:唐新华;陈玉成

    目的 探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40例接受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琥珀酰明胶注射液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输注对于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琥珀酰明胶注射液治疗组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常规治疗组,高迷走反应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两组相比,琥珀酰明胶注射液治疗组血肌酐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可以安全应用与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容量治疗,对于稳定血流动力学可能有利,其疗效可通过更大规模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高危冠心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术后监护

    作者:张继红;李秀川;关美丽;屈江艳;宋宝梅;陈珍涛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主要作用就是降低对抗左室射血的后负荷和心肌氧需求,同时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力,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1].其成功应用于临床以来,使许多高危冠心病患者能够平稳地接受冠脉介入治疗(PCI).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能重建大多数病人的冠状动脉血流,IABP能够为血管重建术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两者联合应用,可使病人的生存率提高到50%左右[2].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冠脉介入前水化治疗的护理

    作者:阎秀英;郭凤娟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冠心病患者在行冠脉介入检查及治疗前水化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 术前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做好水化治疗的护理,密切监测介入后的病情变化.结果 105例患者经水化治疗后,血肌酐(Scr)为71.4~184μmol/L,无1例发生肾功能不全加重或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好转出院.结论 做好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冠脉介入前水化沿疗的护理,是避免患者肾功能不全加重或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措施.

  • 主动脉气囊反搏辅助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

    作者:潘玥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首选方法.但对于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和心律失常的患者,手术风险和死亡率会明显增加.主动脉气囊反搏术(IABP)是一种机械性辅助循环的方法,对衰竭的心脏可起到辅助和支持的作用,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灌注,稳定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心功能.两者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急诊PCI患者的生存率[1].我科2009年8月~2011年6月在IABP支持下,对17例AMI患者行急诊PCI,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冠脉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的评估及预见性护理

    作者:潘小丽;徐玲芬

    冠脉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介入治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正确评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采取预见性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我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共为54例病人行冠脉介入治疗,现将对并发症的评估及预见性护理报告如下.

  • 8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介入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研究

    作者:吴立国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前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中医症侯分布特征.方法:对89倒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前后1、4、12周中医症候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介入前后1~12周多见的症候是气虚血瘀;术后4周虚证不断增加,实证不断减少,随着时间推移,实证升高重新成为UAP的主要病症;术后4周到12周是虚实症转化的关键期.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后虚实症候处于动态演变中,益气活血对术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瑞通立溶栓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杨作富;刘兰;张贤香;杨剑;罗灿;杨代珍;王应花;金菊珍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急危重症,死亡率极高。近年来随着冠脉介入及早期溶栓等再灌注治疗的开展,使其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对于我省基层医院受条件限制不能进行早期 PTCA 及 PCI治疗,因而尽早溶栓治疗是基层医院开通冠脉的好选择[1-2]。我院自2004年4月至2013年5月对86例急性S 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经静脉溶栓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 经桡动脉路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临床护理

    作者:杨静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冠状动脉介入术是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1].一直以来,冠脉介入穿刺途径多经股动脉进行,但术后并发症成为阻碍该项技术向前发展的瓶颈[2].经桡动脉途径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股动脉途径的不足之处,已逐渐受到介入医生的重视而被广泛应用[3].本文就我院近二年经桡动脉路径冠脉介入术后护理心得进行总结.

  • 知信行三级目标模式在冠脉介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吕晓春;王爱红;赵新娜;任翠仙

    目的:提高冠脉介入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改善其健康信念,促进其健康行为.方法:将116例冠脉介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实验组(58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运用“知、信、行”三级目标理论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即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健康信念的培养和健康行为的支持.出院前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信念、行为及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知识、信念、行为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知、信、行”三级目标理论模式对冠脉介入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为患者提供相关知识,改善其信念,促进其健康行为.

  • 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

    作者:张平

    目的 探讨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11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56例给予冠脉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血管事件、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高与对照组78.18%,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及并发症总发生率30.36%低于对照组52.73%,P<0.05.结论 采用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通过恢复冠状动脉的供血功能,重建血运,恢复心肌细胞的生理功能,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效果确切,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氯吡格雷抵抗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作者:杨俊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抵抗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我院行冠脉介入手术,其中60例存在氯吡格雷抵抗(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50%),作为观察组,60例无胰岛素抵抗(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50%)作为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心肌梗死复发率及病死率,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经随访,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复发11例,复发率18.3%,因心肌梗死死亡2例,病死率3.3%,两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有部分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这种抵抗会增加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梗死复发的风险。

  • 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

    作者:张平

    目的 探讨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11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56例给予冠脉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血管事件、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高与对照组78.18%,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及并发症总发生率30.36%低于对照组52.73%,P<0.05.结论 采用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通过恢复冠状动脉的供血功能,重建血运,恢复心肌细胞的生理功能,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效果确切,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分析

    作者:张东亮

    目的:观察分析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于本院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2例设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冠脉介入治疗的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心律失常、冠脉损伤与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冠脉损伤与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于围术期进行预防并采用相应处理措施,以改善疗效。

  • 中医药防治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浩(审校);孙媛

    近年来中医药防治再狭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体现在中医对冠心病介入后再狭窄病机的认识及中药多途径、多靶点的整合调控作用。本文分别对再狭窄的病理机制以及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88 条记录 13/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