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癌组织中Cyclin D1,CDK4,P16和Rb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杨竹林;李永国;黄生福;王群伟

    近年研究发现一些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与Cyclin D1,CDK4,Rb和P16表达及相互调控关系有关[1-5].本文应用免疫组化研究胃癌组织中Cyclin D1,CDK4,Rb和P16表达及其意义.

  • p16对HHCC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景杰;张莉莉;黄裕新

    多肿瘤抑制基因(Multiple Tumor SuppressorI,MTSI)是一个能直接作用于细胞周期的新型抑癌基因,其编码蛋白为Mr16 000,故又称p16基因.由于P16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抗肿瘤的一种新的方法,因此我们采用p16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人肝细胞癌(HHCC)细胞株,用杂交、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仪方法对HHCC细胞生长进行观察.

  • Hp感染对胃粘膜增殖、DNA含量及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黄梅芳;朱尤庆;张春香;刘珊;黄星;邓长生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主要病因[1-5].Hp感染胃粘膜后,既能破坏胃粘膜屏障功能[6],同时也可刺激胃粘膜细胞增殖[7-13],结果可能导致DNA异常和癌变[14,15].目前Correa所提出的Hp感染、慢性胃炎、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发展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的假说受到普遍重视.在Hp根除治疗后这些癌前病变是否能逆转仍有争论[16,17 ].为此,我们对Hp阳性患者抗Hp治疗前后胃粘膜组织学特点、细胞增殖活性、DNA含量、bcl-2,p53,C-myc基因表达进行了对比研究.

  • 中医药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研究策略

    作者:胡玲;劳绍贤;周福生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胃癌癌前病变(Gastric PrecancerpusLesions,GPL下同)治疗的研究情况进行简单回顾,认为现代医学有关的研究仍没有突破性进展;临床上采用中药对GPL进行治疗的研究虽较多,治疗机制的探讨也有了一些可喜的苗头,但严格对比的临床研究、远期疗效的追踪观察仍然不够,治疗机制的探讨也待加强.研究表明,药物可通过对肿瘤细胞基因表达的特异性调控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中药治疗肿瘤的研究应该也可借鉴这一途径;因为从真核基因多因素调控和调控级联作用看,任何单一成分的药物皆难以实现特异的调控,而中药成分的复杂性是一种优势,在同时有多个基因需要调节的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方面比单一成分的药物更优越.我们近期从胃炎消对GPL和连黛片对实验性胃癌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结果初步证明了此点.由于胃癌发生过程中基因结构及表达的改变是十分复杂的,在其多阶段发生的每一步中皆可涉及一种或多种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化,如果能对其相关基因结构及功能的改变进行监测,将可能在细胞学发生变化之前提示其分子水平的改变,从而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已有研究提示,ras原癌基因的活化,bcl-2,c-erbB-2和c-myc原癌基因的超常表达,p53抑癌基因结构及表达的异常,p16抑癌基因的缺失均可出现于GPL阶段;由于临床实践已经表明,中药治疗GPL有效,只是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因此,深入研究此类获效方药对胃粘膜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靶点及调控机制,可能对临床上合理组方,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 胃癌前期病变干预治疗前后PCNA,P53蛋白变化分析

    作者:许玉金;陈凌;李为;陆芹;刘烊;佟秀菊;常贺

    目的通过对胃癌前期病变的干预治疗前后的PCNA、P53蛋白表达变化的分析,评价干预治疗的效果,筛选有效的胃癌前期病变的干预剂,达到预防胃癌的目的.方法老年胃癌前期病变30例.于治疗前做快速尿素酶法及组织学染色Hp检测,给予三联疗法(洛赛克或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服药2 wk,然后加用V C、叶酸、维霉素、中药摩罗丹治疗6mo~12mo分别做治疗前后的PCNA、P53蛋白检测,计算干预治疗前后的增殖指数及P53蛋白阳性率.PCNA指数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测,P53蛋白检测结果采用x2检验.结果①老年胃癌前期病变不同阶段Hp感染率除重度肠化为30%,外其余各组分别在60%以上.②Hp阳性组PCNA平均为29.34±6.12,P53为52.9%,明显高于Hp阴性组PCNA15.18±5.45.P53阳性率2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随着胃癌前期病变的加重PCNA,P53蛋白阳性表达逐渐升高(重度萎缩PCNA 18.78±4.32,P53为20%,重度肠化PCNA 21.83±3.43,P53为28.6%,轻度异型PCNA 25.48±3.15,P53为30%,中度异型PCNA 28.28±4.23 P53为66.7%,重度异型PCNA 35.86±2.12,P53为100%.④干预治疗后PCNA指数及P53蛋白阳性率明显降低,分别为13.28±6.75及13.3%(治疗前为26.23±5.12及40%).结论胃癌前期病变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及多重干预治疗,可有效阻断或逆转癌前期病变.

  • 食管癌病因学进展

    作者:王东旭;李伟

    食管癌的病因虽未完全明了,但对其病因进行了多途径探索.从亚硝胺、营养、微量元素、真菌及病毒、遗传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获得了很有意义的进展.一般认为食管癌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有关因素如下:

  • 胆囊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及bcl-2基因的研究

    作者:陈汝福;邹声泉;钱家勤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cl-2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原位末端标记法(ISEL)和免疫组化ABC法对24例胆囊癌和16例胆囊腺瘤中的凋亡细胞及其调控基因bcl-2的表达产物进行了检测. 同时观察胆囊癌中的调亡细胞与胆囊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浸润转移的关系,分析bcl-2基因对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结果胆囊癌、胆囊腺瘤中的细胞凋亡发生率分别为100%和5.6%;胆囊癌中的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胆囊腺瘤(χ2=36.111,P<0.01);低分化腺癌及Nevin分期S1~S3胆囊癌中的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高分化及Nevin分期S4,S5者(χ2=19.051,P<0.01). 高分化腺癌中的凋亡细胞多呈点状分布,低分化腺癌及转移性胆囊癌中的凋亡细胞呈片状或块状分布. bcl-2基因在胆囊癌和胆囊腺瘤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χ2=1.111,P>0.05). 在胆囊癌中,bcl-2产物阳性表达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χ2=11.82,P<0.01).结论细胞凋亡bcl-2基因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幽门螺杆菌与蛋白激酶C在胃癌及癌前病变基因突变中的作用

    作者:陈世耀;王吉耀;纪元;张希德;朱畴文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蛋白激酶C(PKC)水平、细胞增殖水平以及p53突变基因表达状态探讨Hp感染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来源于中山医院,经内镜和病理检查证实.Hp感染采用快速尿素酶和病理Gimsa染色检测.PKC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突变型p53基因表达的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①总的Hp感染的检出率为76.2%(138/181).在慢性胃炎肠化生组、不典型增生组、胃癌组分别为62.0%(31/50),88.6%(39/44),78.3%(68/87),均明显高于单纯慢性胃炎对照组52.6%(20/38,P<0.05).②PCNA增殖指数在三组病例中均处于高水平,且Hp阳性组均高于Hp阴性组.③突变型p53基因表达在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阳性率分别为36.0%(18/50),54.6%(24/44),57.2%(48/84).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均明显高于肠上皮化生组.在肠化生组,Hp阳性病例的P53表达率明显高于Hp阴性病例(48.5% vs15.8%,P=0.020),但在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Hp阳性与Hp阴性病例的P53突变蛋白表达率无明显差别(53.9%协60.0%,P=0.794;53.8% vs 68.4%,P=0.258).P53表达与PCNA增殖指数有明显的相关性.④PKC在慢性胃炎伴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阳性表达的比例呈递增趋势,分别为16.0%,28.5%,41.8%,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不足5%.Hp阳性组PKC表达阳性率(47/130,36.2%)高于Hp阴性组(6/41,14.6%,P=0.010)PKC表达组,其P53表达的阳性率和阳性表达程度均高于PKC无表达的病例,在肠化生组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75.0% vs 28.6%,P=0.012),不典型增生(66.7% vs 50.0%,P=0.430)和胃癌(63.6% vs 52.2%,P=0.310)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从慢性胃炎到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的发生过程中,存在PKC表达水平的增高、PCNA高表达和突变型p53基因表达的异常增高,而且这种增高在肠上皮化生阶段就很明显.Hp感染在肠化生阶段促进p53基因突变,其作用途径可能系通过PKC表达增强.P53蛋白可以作为早期监测胃癌发生或高危人群(肠化生)的指标.

  • 免疫组化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意义

    作者:夏加增;朱正纲;刘炳亚;燕敏;尹浩然

    目的研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淋巴结中微转移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作者共检测了42例胃癌的1251只淋巴结,所有的肿瘤组织和淋巴结均分别用HE染色和抗角蛋白19抗体及抗CEA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用HE染色发现有377只(30.1%)淋巴结转移阳性,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共有463只(37.0%)淋巴结转移阳性,其中86只淋巴结只有微转移.42例胃癌中有19例患者的淋巴结中发现微转移,其中3例仅有微转移,占常规病理检查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的27.3%(3/11).在弥漫型胃癌以及侵及浆膜的胃癌中,微转移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肿瘤.结论免疫组化染色是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敏感方法,检测胃癌微转移有助于判断肿瘤进展程度.

  •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PTTG和c-myc基因表达的研究

    作者:金中元;程瑞雪;郑长黎;郑晖

    目的:研究PTTG和c-myc基因表达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DNA-RNA)技术与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6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及癌旁肝组织中PTTG mRNA和PTTG蛋白及c-mycmRNA和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PTTG mRNA和PTTG蛋白阳性细胞呈弥漫性、小巢状或散在分布,在胞质内呈全浆型、膜下型表达.PTTG mRNA和PTTG蛋白在HCC中表达率分别为72.1%(44/61)和78.7%(48/61),在癌旁肝组织中分别为93.4%(57/61)和91.8%(56/61),在HCC中表达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P<0.005,P<0.05).相关性检验显示癌及癌旁PTTG基因表达与c-myc基因表达呈正相关(P<0.005).结论:PTTG基因过度表达参与了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度表达的PTTG可能通过激活癌基因c-myc来参与肝细胞恶性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 胃癌细胞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与甲基化调控

    作者:杨丽;朱红音;程中华;陆嵘;陈萦晅;房静远

    目的:旨在阐明胃癌的发生中多种抑癌基因和癌基因的甲基化情况,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探索通过改变抑癌基因的甲基化而为胃癌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株MKN-45和HGC-27两种细胞,在MTT确定去甲基化制荆5-氮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浓度和时间对细胞生长活力没有影响后,分别以2,5,和10μmo1/L浓度分别干预24和72 h,然后提取其DNA和RNA,用RT-PCR的方法检测p16INK4A,p21WAF1,p53,c-Ha-ras和c-myc等多种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以流式细胞仪分析药物干预后的MKN-45和HGC-27的细胞周期变化;DNA分析则通过亚硫酸氢盐修饰和测序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SP)的方法检测p16INK4A基因及c-myc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情况.结果:我们所采用的5-aza-dC的浓度和时间对细胞的生长无显著性影响.5-aZa-dC干预前,MKN-45和HGC-27两种胃癌细胞系中均有p16INK4A表达,5-aza-dC干预后在MKN-45和HGC-27两种胃癌细胞系中p16INK4A的表达增强,且不同的胃癌细胞株表达增强明显时的时间与浓度不同.p53,p21WAF1,c-myc,c-Ha-ras等多种基因在干预前后均有表达,且在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在5-aza-dC干预后,HGC-27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而MKN-45细胞的周期无明显改变.p16INK4A启动子区存在甲基化使得该基因的表达减少,在去甲基化试剂处理后使其表达增强.结论:人胃癌细胞系MKN-45和HGC-27中,p16INK4A启动子甲基化是其在表达减弱的主要原因,其去甲基化程度取决于5-aza-dC干预的时间和浓度.

  • 胃癌中医证型相关基因的表达谱

    作者:刘莺;李俊军;朱文锋;刘平

    目的:寻找不同胃癌证型组织中的相关基因表达谱差异表达,对研究胃癌证型实质进行探讨、胃癌的中医证的基因诊断及指导临床用药有重大的意义.方法:我们运用含有4 096条人类全长基因的cDNA表达芯片技术,对胃癌中医证型邪热内蕴证和气滞血瘀证共4例,胃癌组织及胎胃正常组织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两证型都有免疫相关基因的下降,也有癌基因的上调,但热毒内蕴亚型基因表达提示了正气未虚,尚有防御能力,如nm23基因增高,p18基因表达增高;而气虚夹瘀亚型中则无此改变.结论:胃癌患者的基因表达既有相同表达改变,也有不同中医证型的基因谱表达改变也不相同,基因表达谱可为中医的证型提供科学依据.

  • 我国肝脏外科学研究回顾

    作者:吴孟超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肝脏外科学的研究工作,40+a来发展迅速.

  • 肝细胞性肝癌病因学研究

    作者:刘为纹

    1 概述就世界范围而言,肝细胞性肝癌(HCC)占癌肿的第6位,而为癌肿死因的第3位. 仅1996年据估计全世界即有540000新病例被诊断,占全年所有新发现癌肿病例之5.2%(WHO,1997. Food, nutri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cancer: A global perspectiv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1997:202). 我国HCC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每年约有10万人死于HCC(朱荣源,1996). HCC的防治,从长远看,首要在于祛除致病因子,即一级预防. 其次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包括癌前病变的确认,以便及早进行监测、干预或逆转治疗,以及早期根治,即二级预防. 因此,对于HCC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包括对癌前病变的确认和对策,始终是HCC防治的主要任务.

  • 良恶性肝病C-erbB-2和p53基因表达比较

    作者:申延琴;黄致治;吴贤英;孙晞

    目的了解癌基因C-erbB-2和P53在良恶性肝病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肝细胞癌癌变过程中发生的作用方法用cDNA-mRNA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对22例肝硬变,11例癌前病变、即肝小细胞非典型增生,35例肝癌及5例正常肝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C-erbB-2 mRNA的杂交阳性率在正常肝、肝小细胞非典型增生、肝硬变、分化较好肝癌组和分化较差肝癌组分别为0,73%,64%,37%和25%;C-erbB-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0,100%,82%,45%和29%.P53 mRNA的杂交阳性率在正常肝、肝小细胞非典型增生(SLCD)、肝硬变、分化较好肝癌组和分化较差肝癌组分别为0,73%,68%,36%和25%;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0,0,0,27%和42%.蛋白阳性物只见于肝癌细胞.结论 C-erbB-2癌基因可能在肝癌癌变的早期阶段起作用,主要作用于SLCD、胆管细胞、增生肝细胞.野生型P53有抗癌作用,突变型P53致癌作用可能发生于肝癌癌变较晚阶段.

  • 中国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相关基因

    作者:来茂德

    0 引言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呈上升趋势.上海结直肠癌已是第三位常见肿瘤.从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到结直肠癌细胞的演变是多步骤,多基因改变的结果.相对于其他肿瘤,结直肠癌的分子发生机制研究较为深入.我国近年有关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相关基因的研究几乎涉及所有文献报道的相关基因,发表了百余篇的论文.本文重点对P53,ras,p16,微卫星不稳定性和转移相关基因主要研究结果作一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作一评述.该评述所列的结果仅包含在国内实验室完成并利用国人材料的工作.

  • 沉默人胰腺癌细胞S100A4基因表达对肿瘤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鹏;刘江伟;韩振魁;朱淑萍;张琼

    目的 观察沉默S100A4基因表达对人胰腺癌BxPC-3、AsPC-1细胞肿瘤相关基因COX-2、bcl-2 、Surviving、MMP-9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靶向S100A4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人胰腺癌BxPC-3、AsPC-I细胞,应用无同源性的siRNA-C转染细胞作为阴性对照,以未转染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干扰后细胞S100A4、COX-2、Survivin、MMP-9、bcl-2 mRNA的表达.结果 人胰腺癌BxPC-3细胞的对照组、siRNA-C组、siRNA-S100A4组的S100A mRNA表达量分别为0.661 ±0.023、0.659±0.043、0.379±0.039;COX-2 mRNA表达量分别为0.760±0.026、0.830±0.017、0.443±0.006;Survivin mRNA表达量分别为0.948±0.049、0.909±0.081、0.068 ±0.006;bcl-2mRNA表达量分别为0.462±0.018、0.421±0.049、0.184±0.025;MMP-9 mRNA表达量分别为0.813±0.008、0.908±0.063、0.246±0.027.AsPC-I细胞的对照组、siRNA-C组、siRNA-S100A4组的S100A4mRNA表达量分别为0.641±0.042、0.626±0.053、0.320±0.081;COX-2 mRNA表达量分别为0.727±0.021、0.743±0.025、0.560±0.035;Survivin mRNA表达量分别为0.994±0.032、0.984±0.049、0.063±0.005;bcl-2 mRNA表达量分别为0.458±0.004、0.537±0.046、0.181±0.007;MMP-9 mRNA表达量分别为0.698±0.011、0.718±0.073、0.199±0.013.2株细胞的siRNA-S100A4组的S100A、COX-2、Survivin、bcl-2、MMP-9 mRNA表达量均较其相应的siRNA-C组及对照组显著减少(P值均<0.01),而siRNA-C组与对照组间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100A4通过上调COX-2、Survivin、bcl-2、MMP-9基因的表达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 胰腺癌基因治疗进展

    作者:汤晓东;刘双海

    胰腺癌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有年轻化的倾向.

  • 胰腺癌及其相关生长因子及受体

    作者:杜静;赵秋

    胰腺癌是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20余年来我国胰腺癌发病率有大幅度上升.受胰腺解剖学和胰腺癌生物学特征的影响,目前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多数新发病例已存在周围器官侵犯和(或)远处转移,即使经外科手术与术后放化疗,其5年存活率仍 < 2%.研究发现,胰腺癌是一个多基因突变所诱发的事件,编码各种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多种癌基因在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与胰腺癌相关的多种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作一综述.

  • 胰腺癌分子标志物表达谱的研究进展

    作者:倪晓光;赵平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基因参与的复杂生物学过程.从总体水平鉴定细胞癌变过程中异常变化的基因/蛋白质群,有助于全面认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同时也为寻找到有价值的肿瘤早期诊断标志物和治疗分子靶标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胰腺癌基因/蛋白表达谱的研究作一综述.

1254 条记录 5/63 页 « 12345678...626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