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门诊的处方分析

    作者:韩媛媛;薛文鑫

    目的 了解中日友好医院门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情况,为门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2011年门诊某月处方,并从中筛选出使用了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处方3575张,结果 在开具头孢菌素类抗生素3575张中,男性患者1312名(36.70%),女性患者2263名(63.30%).年龄30-45岁使用率高(33.03%);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频率高(51.44%),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频率其次(45.26%);结论 我院门诊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原则,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使用药物,避免不合理用药,杜绝滥用药物.

  • 头孢氨苄甲氧苄啶胶囊致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

    作者:幸勇;张勇;李伟

    患者女,77岁.2004年12月3日因咳嗽、脓痰来院就诊,诊断为"支气管炎",给予头孢氨苄(0.0625 g)+甲氧苄啶(0.0125 g)胶囊×2粒,3次/d.次日,患者感觉皮肤瘙痒,腋下、会阴皮肤皱褶处奇痒难忍,继而出现皮肤红斑及大疱,伴疼痛,收住烧伤科.入院检查:T 36.8℃,P 78次/min,R 22次/min,BP 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清,肥胖体型,全身皮肤红斑及及8~10cm的大疱,大疱主要分布于前胸、背部、大腿内侧、腋下、腹部、会阴部、臀部,约占全身面积70%.个人自述有磺胺过敏史,否认对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12月5日肾功能检查:尿素氮(BUN)14.5 mmol/L(正常参考值1.7~8.3 mmol/L),肌酐(Cr)199.7μ mol/L(正常参考值40~95 μ mol/L).

  •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致剥脱性皮炎

    作者:杜秋;张晋萍

    1例66岁男性患者因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给予头孢地嗪2 g静脉滴注、1次/12h.治疗12d后好转,改为头孢克洛混悬液0.25g口服、1次/8h.2d后患者胸背部及双下肢出现红色丘疹,无瘙痒,考虑为头孢克洛引起的药疹,停用该药并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12.5 mg红色丘疹消退.停药8d后,患者行剖腹探查术+肝门部占位活检术,术后再次应用头孢地嗪(2g静脉滴注、1次/12 h)抗感染,并给予预防应激性溃疡、镇痛、护肝等综合支持治疗.术后第3天,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口唇有疱疹,颜面部及躯干发红,稍有肿胀,皮肤温度高,有少许皮屑,口腔、外阴等部位可见糜烂面伴渗出.考虑为头孢地嗪引起的剥脱性皮炎,立即停用所有药物,给予甲泼尼龙(40 mg, 1次/d)和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 ml,1次/d)静脉滴注,氯雷他定(10 mg,1次/d)口服,炉甘石洗剂外用,碳酸氢钠漱口.用药2 d后患者全身开始脱皮,症状逐渐好转,16 d后患者皮炎症状基本痊愈.

  • 皮内试验对头孢曲松钠过敏反应预测价值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林志强;王灿明;洪珊珊;吴娜梅

    目的 回顾性探讨皮内试验(皮试)对头孢曲松钠过敏反应的预测价值. 方法 采用随机等距抽样法,抽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使用头孢曲松钠前进行皮试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皮试结果,将患者分为皮试阳性组与皮试阴性组,分析皮试阳性组患者的用药情况,分析皮试阴性组使用头孢曲松钠后出现过敏反应患者的年龄、过敏反应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和转归.根据Poisson分布原理,计算皮试阴性组使用头孢曲松钠后过敏反应发生率与假设的不进行皮试使用头孢曲松钠出现过敏反应发生率间的差异. 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者共943例,皮试阳性组30例(3.18%),皮试阴性组913例(96.82%).皮试阳性组患者均未再进行阳性与阴性对照试验及激发试验,在此后治疗中分别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唑肟、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舒巴坦、替考拉宁和莫西沙星,均未发生过敏反应.皮试阴性组913例患者在使用头孢曲松钠过程中有10例(1.10%)出现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10%.发生过敏反应的10例患者中男性、女性各5例,年龄10个月~52岁,≤10岁者6例;4例过敏反应发生在用药后20 min内,6例在用药后4~10 d.主要症状为皮疹和瘙痒,停药及对症处理后好转.皮试阴性组头孢曲松钠过敏反应发生率(1.10%)与假设的应用头孢曲松钠前不进行皮试过敏反应发生率(1%)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288,P=0.77). 结论 使用头孢曲松钠前进行常规皮试阴性者未显著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提示皮试对头孢曲松钠过敏反应无明显的预测价值.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文献调查

    作者:王德才;张继国

    目的:了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规律、相关因素和预后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内1990年以来有关头孢菌素类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道210篇244例进行分析整理.结果:244例过敏性休克涉及12种药物,居前6位的是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氨苄、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拉定,占93.8%.有过敏史者24.6%,无过敏史者30.3%,过敏史不清者45.1%.86.1%的过敏性休克发生于用药的20min内,首次用药占78.7%,死亡占8.2%.结论:头孢菌素类致过敏性休克应引起医药人员高度重视,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有过敏史者做皮肤过敏试验及用药后密切观察是防治严重过敏事件的重要措施.

  • 关于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问题的探讨

    作者:王治海

    目的 探讨头孢菌素皮试的问题,为医务人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查阅相关资料和29份药品说明书,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机制与目前采用的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目前使用头孢菌素类时有采用青霉素G作皮试剂进行皮试、采用头孢唑啉皮试、原药进行皮试或不皮试四种情况,皮试液的浓度为300 μg/ml或500 μg/ml.药品说明书和药典等对皮试未给出清晰的回答.结论 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头孢菌素类皮试的标准,目前情况下拟采用原药皮试.

    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 皮试
  •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作者:史新荣

    目的 分析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发生的52例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结果 52例患者中发生变态反应的有19例,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1例,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占9例,呼吸系统不良反应5例,泌尿系统不良反应3例,其他5例.结论 临床上应了解头饱菌素类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特点,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浅析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狄万军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以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头孢菌素类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使用头孢菌素类的不良反应患者中,出现过敏反应20例,出现胃肠道反应7例,其他不良反应6例。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中由头孢哌酮引起13例,由头孢噻肟引起10例,由头孢曲松引起7例,由头孢他啶引起3例。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时间为5 min~18 d,所有不良反应患者未出现肝肾功能的损害。结论在临床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不仅观注抗菌效应,还应重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原因。只有规范、合理的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才可预防或及早发现不良反应。

  •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计文芳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用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86例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用致不良反应患者,分析所有患者联合使用药物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不合理用药的有关情况。结果联合用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联合用药前;所有患者中有13例治疗方案不合理,不合理率为15.12%,且用法不当占比高38.46%。结论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用引发的不良反应应受到重视,应积极做好预防工作,同时提高药物使用的有效率以及安全性,避免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

  • 1例静滴头孢哌酮致迟发性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护理

    作者:杨桂珍;闻云秋

    头孢菌素类药是以冠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为原料,经半合成改造其侧链而得到的一类抗生素.其作用特点为抗菌谱广、作用强、耐青霉素酶、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比青霉素类少而广泛用于临床.

  • 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作者:高芹凤

    目的对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140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观察组, 再选取未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分析出现不良反应的表现.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精神系统不良反应的比例为23.57%, 出现再次被传染的比例为16.43%, 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9.29%, 出现对肾功能的伤害的比例为13.57%, 出现过敏现象的比例为15.00%, 出现其他的不良反应情形的比例为12.14%,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组间治疗效果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患者在进行药物使用时, 必须做好防范工作, 减少不良反应出现的情形, 使药物的效果发挥的更彻底.

  • 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所致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杨婵

    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方法 70例因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诱发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用药后所致的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用药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有:二重感染12例(17.1%)、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6例(22.9%)、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4例(20.0%)、肾功能损害13例(18.6%)、过敏反应11例(15.7%)、其他不良反应9例(12.9%).其中,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占比高.结论 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诱发不良反应现象进行分析探究,对于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 抗菌药使用情况分析

    作者:张传军

    目的 了解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做分析.方法 对本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包括种类、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并做分析.结果 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频率(DDDs)和使用金额排序高,为抗生素首选.结论 本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管理,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 天然药物对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作者:黄依玲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越来越多的细菌对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 特别是近年来,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的广泛应用, 诱导细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 ESBLs), 大肠埃希菌是产酶的主要细菌, 其产生的ESBLs不仅能水解所有第三代头孢菌素, 而且能灭活单酰胺类抗生素, 并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交叉耐药, 革兰氏阴性杆菌正逐渐取代革兰氏阳性球菌成为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1, 2, 3], 其预防与治疗已经成为临床医师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 研究开发其他抗耐药菌的有效药物势在必行, 从中草药等天然资源中寻找具有抗耐药菌活性的有效成分也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重要领域.近年来不断有天然药物提取物及有效成分的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为中药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和前期资料.本文就国内近期各种天然药物对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的报道进行综述.

  • 头孢地嗪的不良反应

    作者:池晨;熊艳华

    头孢地嗪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其作用机理主要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而起杀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奈瑟淋球菌和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志贺菌属、克雷伯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有效.同时本品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目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及免疫缺陷患者感染.

  • 热毒宁注射液的稳定性及与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配伍研究

    作者:任亮;马菲;张印坡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在不同溶媒中的稳定性及与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配伍情况.方法:用光阻法测定热毒宁注射液在5种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热毒宁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放置8 h内,配伍液中栀子苷含量的变化,并比较配伍前后pH值的变化.模拟临床条件观察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哌酮与热毒宁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的情况.结果:热毒宁注射液与上述5种输液配伍后,微粒数均有所增加,其中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pH值和栀子苷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热毒宁注射液与上述头孢菌素类药物配伍后均有可见物生成.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在临床输液中应注意不溶性微粒情况.热毒宁与头孢菌素类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 喹喏痛:不仅针对泌尿系

    作者:楼鸣虹

    半个月前,小琴因咳嗽去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断为上呼吸道细菌感染,医生给开了头孢,吃了一周,咳嗽咳痰没有好转.第二次去,医生改开了左氧氟沙星,小琴曾听在药店上班的阿姨说沙星类抗菌药主要用于泌尿系统感染,那它对呼吸系统感染也有用么?沙星类学名喹诺酮类,严格说起来,它和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都不一样,因为其完全是人工合成的,只能称为抗菌药,不能称为抗生素.

  • 头孢菌素分代解析

    作者:陶志桐

    头孢菌素类(先锋霉素类cephelosposines)与青霉素类都具有相同的β-内酰胺环,是一组广谱半合成抗生素.

  • 加替沙星门诊治疗和老年人的糖代谢紊乱(译)

    作者:吴桂芝

    背景 已知加替沙星与糖代谢紊乱有关联性,对约140万加拿大安大略省≥66岁的患者进行了使用抗菌药品与血糖相关的健康调查.方法 对调查结果进行2项以人群为基础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在第1项研究中,788例病例患者是在门诊使用大环内酯类、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或用于呼吸系统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品(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或环丙沙星)30天后因为低血糖症而入院治疗;在第2项研究中,470例病例患者是由于高血糖症而入院治疗.针对每1例病例患者,依照年龄、性别、有无糖尿病以及抗菌药品治疗的时间等,设置5个对照组.结果 2002年4月~2004年3月,第1项研究结果发现,与大环内酯类相比,加替沙星有低血糖症增加的风险(调整后的相对危险性[RR]为4.3,95%的可信区间[CI]为2.9~6.3).左氧氟沙星也轻微增加低血糖症的风险(调整后RR为1.5,95%的[CI]为1.2~2.0),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及头孢菌素类却未观察到此风险.同时,第2项调查结果发现,与大环内酯类相比,加替沙星显著增加高血糖症的风险(调整后RR为16.7,95%的[CI]为10.4~26.8).其他抗菌药品未观察到此风险.无论患者是否有糖尿病,加替沙星的风险在2项研究中是相似的.结论 与使用其他口服广谱抗菌药品相比,(包括其他氟喹诺酮类),在门诊患者中,使用加替沙星可以增加高血糖或低血糖而导致住院的危险.

  • 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3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作者:周珊;范秀珍

    目的:评价3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头孢唑肟钠(A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B组)、头孢他啶(C组)3种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种治疗方案中,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疗效好,成本低.结论:3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治疗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佳药物.

490 条记录 4/25 页 « 12345678...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