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Fibroscan检测肝脏纤维化程度2000例临床观察

    作者:崔东方

    目的:了解Fibroscan对早期肝硬化的辅助诊断价值,为Fibroscan在肝病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2010年12月-2013年2月接受Fibroscan检测的符合条件的受检者的肝硬度kPa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例符合条件的受检者中,450例进一步接受肝脏病理检测,证实为活动性肝硬化400例;有350例接受电子胃镜检查,其中200例被镜下诊断为轻度食管静脉曲张.结论:应用Fibroscan反复检测肝硬度kPa值>12kPa,提示早期肝硬化,应及早接受抗肝纤维化治疗,可延缓或逆转病程.

  • 四步同行治疗脂肪肝

    作者:高可;郑丽丽;吕宜民

    脂肪肝是指肝内过量脂肪沉积所致的疾病,临床一般无自觉症状,多数人认为无大防碍,不需治疗.但是,从肝脏病理上讲,脂肪肝时患者的肝细胞内大量脂肪微粒堆积,肝细胞正常生理受到很大的影响,平时由于肝脏代偿机能尚可,不会发生自觉症状.但是,在其他脏器病变或大量饮酒后,即有发生急性肝细胞衰竭,引起腹水、肝性脑病等危险.

  • 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病理与五行体质及 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胡新菊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肝脏病理与五行体质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我院200例慢性HBV携带者,均行肝穿刺检查、五行体质辨识及中医辨证分型,比较肝脏病理与五行体质及中医证型构成情况.结果 G0、G1级木型、火型所占比例高于G2+G3级,土型、水型所占比例低于G2+G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0、S1级木型、火型所占比例高于S2+S3级,土型低于S2+S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0、G1与G2+G3患者中医证型构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0、S1与S2+S3患者中医证型构成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炎症分级纤维化分级加重五行体质也随之发生变化,故可通过对患者五行体质观察间接评价患者肝脏病理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情况.

  • 刺络泻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瘦素及脂联素的影响

    作者:曾蕊;魏丹蕾;张博;张书鹏;崔艳枝;赵慧玲

    目的:观察刺络泻血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血清中瘦素及脂联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易善复组(10只),刺血干预组(10只).选用高脂饮食饲料喂养法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造模8周后,各造模组仍给予高脂饲料饲养,易善复组给予易善复0.159 g/(kg· d)灌胃,刺血干预组予"丰隆""太冲"穴三棱针刺血,治疗4周后取材,观察4组大鼠肝指数及肝脏病理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瘦素、脂联素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升高,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易善复组及刺血干预组瘦素水平明显下降,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易善复组比较,刺血干预组瘦素水平稍高,血清脂联素水平则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血干预可显著减轻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瘦素水平,上调脂联素水平有关.

  • 重视慢性乙型肝炎YMDD变异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李筠

    抗病毒耐药的发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llepatitis B,CHB)治疗中被作为 -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核苷类药物治疗后耐药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出现将使后续治疗药物的疗效降低,并且抵消了之前获得的临床效果,会出现病毒反弹,血清转氨酶升高,HBeAg血清转换率降低,肝脏病理进展,肝硬化患者出现肝功能失代偿和死亡,肝移植后肝炎复发率增高等等.

  • 化痰祛湿活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病理的影响

    作者:赵文霞;闫乐;段荣章

    目的 探讨化痰祛湿活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剩余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联合盐酸四环素腹腔注射建立NASH大鼠模型.从造模第2周起,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混悬液28.5 mg/ (100g·d)灌胃;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化痰祛湿活血方混悬液5.0、2.52、1.26 g/ (100g·d)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5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肝组织切片行HE及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及脂肪沉积面积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治疗后血清ALT、AST、TG、T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且中药高剂量组降低血清ALT、AST、TG、TC水平更显著(P<0.05或P<0.01).给药各组与模型组比较,肝细胞脂肪沉积的面积显著缩小或减少(P<0.01),并且以中药高剂量组效果优(P<0.01). 结论 化痰祛湿活血方能有效减轻肝脏损伤,改善肝细胞脂肪沉积,且以高剂量效果优.

  • 消脂护肝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病理及PPARα基因的影响

    作者:赵文霞;刘晓彦;石艳芬;董靖;聂山文;马素平

    目的 研究消脂护肝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模型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8只,空白组予普通饲料,模型组、观察组、对照组以高脂饲料联合四环素腹腔注射建立NAFLD模型,并于造模1周后观察组给予消脂护肝胶囊,对照组予东宝肝泰片治疗,第7周处死大鼠,观察肝组织PPARα mRNA表达情况以及肝脏病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肝匀浆游离脂肪酸(FFA)、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PPARα mRNA表达增加,血清ALT、AST、TC、TG水平及肝匀浆FFA、MDA含量降低,SOD增加,肝脂肪变性程度减轻,效果优于对照组. 结论 消脂护肝胶囊能够激活PPARα mRNA表达,同时可阻止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发挥防治NAFLD的作用.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与年龄、血清ALT、HBV DNA、HBeAg 关系的探讨

    作者:李春娜;夏瑾瑜;周耀勇;黄珊凤

    目的探讨肝脏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与年龄、血清ALT、HBV DNA、HBeAg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已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的32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据年龄≥40岁或<40岁、ALT≥80 IU/L或<80 IU/L、HBV DNA≥107拷贝/ml或<107拷贝/ml、HBeAg阳性或阴性各分为两组,分别探讨两组间肝脏病理炎症分级G0~1、G2、G3、G4和纤维化分期S0~1、S2、S3、S4的关系,通过χ2检验,从四个方面分析各组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年龄大小和不同HBV-DNA水平两方面,两组间肝脏纤维化分期存在统计学差异( P值分别为0.000和0.001),炎症分级无统计学差异;在不同的ALT水平和HBeAg阳性与否方面,两组间肝脏炎症分级存在统计学差异( P值分别为0.000和0.044),纤维化分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年龄、HBV DNA 水平与肝脏病理的纤维化分期相关;ALT 水平、HBeAg阳性和肝脏病理的炎症分级相关。

  • 肝功能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何卫平;胡瑾华;王慧芬

    目的 了解肝功能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294例患者进行生化、病毒标志物及病毒定量检测,并结合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光镜下见肝组织基本正常者10例,病理诊断为轻度肝炎者220例,肝硬化22例,其中活动期肝硬化16例,静止期肝硬化2例,未明确4例.在所有患者中炎症分级≥2者计116例,占总数的42.6%(116/272).血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间无明显相关性,而HBV DNA阴性组肝纤维化程度要重于HBV DNA阳性组;HBeAg阴性组肝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均要重于HBeAg阳性组.WBC、PLT、GGT、CHE和γ球蛋白5个指标对于肝硬化的诊断具有辅助价值.结论 对于肝功能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应尽可能行肝脏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

  •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干预拉米夫定耐药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筠;白云峰;周双男

    抗病毒耐药的发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治疗中被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核苷类药物治疗后耐药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的出现将使后续治疗药物的疗效降低,并且抵消了之前获得的临床效果,会出现病毒指标反弹,血清转氨酶升高,HBeAg血清转换率降低,肝脏病理进展,肝硬化患者出现肝功能失代偿和死亡,肝移植后肝炎复发率增高等等.

  •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肝脏硬度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其与肝脏病理的相关性

    作者:王利慧;徐芸;孙璐璐;保洁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upersonic shear imaging,SSI)测得肝脏硬度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05/2012-07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70例,均进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肝脏活检和SSI检测.分析肝脏硬度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病理的相关性.结果:(1)肝脏硬度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有显著相关性(45.45,20.18,21.21,13.60vs 15.18; 19.33,37.29 vs 14.49;均P<0.05),相关系数为0.584和0.541;(2)肝脏硬度与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蛋白、透明质酸均有显著相关性(12.02±8.55 vs 6.96±2.27; 97.96±27.89 vs 78.67±25.57; 306.78±208.48 vs46.14±41.23; 257.42±124.51 vs 88.05±15.08;P<0.05),相关系数为0.339,0.365,0.409和0.450;(3)肝组织炎症分级与纤维化分期有显著相关性(r=0.616,P<0.01).结论:SSI测得肝脏硬度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病理有较好的相关性,SSI可动态监测肝纤维化进展,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 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结果分析158例

    作者:马俊骥;冯丽英;冯志杰;姜慧卿;孙泽明;赵丽梅

    目的:评估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e e antigen,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肝组织病理存在的差异,并分析其与临床基本资料的关系.方法:病例资料来自2005-01/2012-12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做肝脏活组织检查的CHB患者.根据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和HBeAg区分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CHB 患者,同时记录性别、年龄、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HBV DNA 病毒载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mean±SD表示,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如为正态分布用t检验,偏态分布用Mann-Whitney检验,多组计量资料的两两比较采用ANOVA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158例CHB患者根据血清标志物HBeAg分为HBeAg阳性组86例和HBeAg阴性组72例,两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P<0.01),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P>0.05).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在肝脏纤维化分期构成比上存在统计学差异(x2=20.79,P<0.01).HBeAg阳性组女性纤维化分期积分比男性低(1.48±0.69 vs 2.09±1.29,P<0.05).HBeAg阳性组40岁以上CHB患者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积分(2.93±1.03和2.67±1.23)均高于30-40岁组(2.09±1.27和1.86±1.25)和30岁以下年龄组(2.16±0.69和1.65±0.99),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性组30岁以下CHB患者纤维化分期积分(1.57±0.98)明显低于30-40岁组(2.73±1.37)和40岁以上年龄组(3.03±1.06),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BeAg阳性,年龄与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积分均成正相关(r=0.30,0.34,P<0.01).在HBeAg阴性组,年龄与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积分也均成正相关(r=0.26,0.34,P<0.05).HBeAg阳性组ALT与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积分均成正相关(r=0.32、0.24,P<0.05);在HBeAg阴性组,ALT与炎症分级积分成正相关(r=0.33,P<0.01),与纤维化分期积分无相关性(P>0.05).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在病毒载量构成比上存在统计学差异(x2=38.63,P<0.01),HBeAg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73/86)明显比HBeAg阴性组高(37/72).HBeAg阳性组,病毒载量与炎症分级积分成负相关(r=-0.25,P<0.05); HBeAg阴性组病毒载量与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积分均成正相关(r=0.40、0.43,P<0.05).结论:性别、年龄、ALT及HBV DNA病毒量与HBeAg阳性/阴性CHB患者肝脏病理改变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时HBeAg阴性CHB患者的肝脏损伤可能会更重,临床上需要结合病理综合考虑并密切随访.

  • 酒精及代谢性因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阎道博;哈利达·夏尔甫哈孜;冯涓;桑伟;范晓棠;何方平

    目的:了解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变性者的肝脏病变特点及临床改变的差异,并寻找与肝纤维化程度改变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75例初治HBsAg阳性患者的肝组织病理情况,依据肝脏病理检查结果将病例分为单纯乙型肝炎组和乙型肝炎合并脂肪变性组,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腰围、尿酸、血脂方面的差异,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各危险因素对肝脏纤维化的影响.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Statistics17.0统计软件,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75例乙型肝炎患者中有脂肪变性者104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组相比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在腰围(84.2 cm±9.9 cm vs80.1 cm±7.8 cm,P=0.03),尿酸(325.05 μmol/L±98.32 μmol/L vs 275.57 μmol/L±74.00μmol/L,P=0.001),甘油三酯(1.68 mmol/L±1.03 mmol/L vs 1.13 mmol/L±0.65 mmol/L,P=0.001),低密度脂蛋白(2.70 mmol/L±0.77mmol/L vs 2.29 mmol/L±0.60 mmol/L,P=0.001),胆固醇(4.30 mmol/L±0.83 mmol/L vs 3.97 mmol/L±0.79 mmol/L,P=0.02)水平上存在统计学意义,合并脂肪变性组相对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有着更大的体质量指数.而且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与脂肪变性组在纤维化水平上存在差异(x2=5.364,P=0.021).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炎症水平分级,饮酒以及HBeAg阴性状态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纤维化进展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脂肪沉积对肝脏纤维化的影响为负相关,即肝脏纤维化程度较重,脂肪沉积越轻(t=-2.689,P=0.008).结论:肝组织病理及临床资料显示:血脂紊乱,肥胖等代谢综合征是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主要原因,而与酒精因素无关.年龄、炎症水平、e抗原阴性状态、饮酒是CHB(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患者肝组织纤维化进展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肝细胞脂肪变程度反而减轻.

  • 胆道闭锁的发病机制及肝脏病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增萌;陈亚军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是发生于婴儿期的破坏性胆道炎症性疾病,可导致肝内外胆道纤维化闭锁,终导致肝硬化.胆道闭锁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可能的病因包括先天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炎症、免疫反应、母体因素、血管因素等.BA免疫炎症学说目前得到大多数学者支持,且肝脏病理学改变支持这一学说.本文就近年胆道闭锁发病机制及肝脏病理学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乌斯他丁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旭;石力;赵碧;田伏洲;黄大熔

    目的:观察乌斯他丁(ulinastatin,UTI)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肝脏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 kappa B,NF-κB)的抑制及其对肝损伤的损伤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急性胰腺炎组(AP),急性胰腺炎UTI治疗组(APU)和假手术组(SO).分别于术后3,6,12,24 h检测肝组织中NF-κB活性、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结果:SO组术后未见NF-κB活化,血浆ALT及肝脏病理无显著变化.与SO组相比,AP组术后3,6 hNF-κB活性(积分灰度)显著增加(3.13±0.57 vs 0.71±0.10,1.92±0.26 vs 0.67±0.11,P<0.01),血浆ALT在3-24 h也显著高于SO组(1.1±0.2 vs 0.7±0.09,1.6±0.2 vs0.7±0.1,2.4±0.4 vs 0.7±0.09,3.5±0.7 vs 0.8±0.1,P<0.01).APU组NF-κB活性在3,6 h后显著低于AP组(2.26±0.41 vs 3.13±0.57,1.56±0.23 vs 1.92±0.26,P<0.01),血浆ALT较AP组在6,12,24 h后也有了显著下降(1.2±0.2 vs 1.6±0.2,1.8±0.3 vs2.4±0.4,2.5±0.5 vs 3.5±0.7,P<0.01或P<0.05).结论:UTI能够抑制NF-κB活化,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饮酒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病理影响

    作者:牛凤丽;洪尚游;万谟彬

    目的:从病理角度研究饮酒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有肝活检的患者,分为单纯饮酒组、单纯CHB组、CHB合并饮酒组.以半定量的方法分析并评价肝穿活检病理的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及脂肪变性程度.结果:在饮酒的CHB患者的病理下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及脂肪变性程度(8.73±6.93,7.67±5.34,43.58±21.80)均显著高于单纯CHB组(5.20±3.41,5.40±3.94,6.83±12.81,P均<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每日饮酒量分别与病理下炎症活动度及脂肪变性程度的加重相关(R2=0.673,P=0.000;R2=0.559,P=0.000),每日饮酒量和累积饮酒量与病理下纤维化程度的加重相关(R2=0.650,P=0.000).结论:饮酒、尤其每日饮酒量与肝细胞损害程度有关,可明显加重CHB的病情.

  • 轻度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病毒治疗82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蒋福明;程书权;黄成军;刘平香;曹亚昭;林君;杨景毅

    目的 观察轻度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合并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患者的应用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01/2016-12收治的临床诊断为轻度CHB[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80 IU/L,HBV DNA升高超过检测下限]同时合并PTB的患者82例,做肝活检后随机分为“抗病毒+抗痨组”和单独“抗痨组”各41例.前者应用恩替卡韦抗HBV,2 wk后联合2HREZ/4HR抗痨方案;后者直接单独应用2HREZ/4HR,疗程均为6 mo.两组疗程中常规预防性口服水飞蓟宾、复方甘草酸苷等护肝药物.结果 82例肝活检显示,炎症程度G1级22例,占26.8%,G2-3级73.2%,纤维化程度≥S2 49例,占59.8%;抗病毒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4 wk ALT、总胆红素水平稳定,其参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HBV DNA下降明显,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4、12、24 wk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未抗病毒组HBVDNA水平比较,治疗后4、12、24 wk亦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于抗痨治疗6 mo疗程结束时比较,在HBV DNA阴转率(95.1% vs 0.0%)、肝损害发生率(14.6% vs 46.3%)、因不良反应未按时完成抗痨疗程,中途被迫中断抗痨比例(9.8% vs 34.2%)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别(P<0.05),抗病毒组优于单纯抗痨组.结论 临床诊断的轻度CHB合并PTB患者,ALT等血清生化学指标难以如实体现合并感染后的肝脏炎症情况;即使ALT水平和肝活检结果未达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要求,预先应用恩替卡韦等强效抗HBV药物干预,对降低患者应用抗痨药物的肝脏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抑制HBV DNA的复制、减少抗痨中断、提高患者的抗痨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亦有良好作用.

  • 汉防己碱对牛血清白蛋白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欣

    目的:研究汉防己碱对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致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阳性对照组(0.1 mg/kg)、汉防己碱高剂量组(8 mg/kg)、汉防己碱中剂量组(4 mg/kg)和汉防己碱低剂量组(2 mg/kg),每组15只。造模成功后连续80天灌胃给予大鼠汉防己碱。末次给药后腹主动脉采血并取肝脏活体,检测大鼠血清学指标(ALT、AST、TP、ALB、LN、HA、PC-Ⅲ及Ⅳ-C胶原)并观察其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汉防己碱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大鼠相关血清学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其中治疗后汉防己碱高剂量组LN、HA、PC-Ⅲ及Ⅳ-C胶原水平分别为(45.36±1.92)ng/ml、(232.54±23.71)ng/ml、(30.69±2.93)ng/ml、(29.20±2.82)ng/ml;汉防己碱中剂量组LN、HA、PC-Ⅲ及Ⅳ-C胶原水平分别为(52.17±2.99)ng/ml、(283.12±23.19)ng/ml、(34.92±2.72)ng/ml及(34.81±2.92)ng/ml,均显著优于模型组。病理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汉防己碱高、中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大鼠的肝细胞水肿、变性和坏死情况均显著减轻。结论汉防己碱具有较好的保护肝细胞和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

  •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进展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演变关联性的探讨

    作者:赖长祥;何清;唐奇远;唐情容;何逸洲;廖雪姣;白冰;张斌;李知玉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肝纤维化进展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演变规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住院并行肝脏组织活检的5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肝组织活检术明确其纤维化程度,根据纤维化的进展分为两个阶段,早中期阶段(S0→S1→S2)与中后期阶段(S2→S3→S4),两阶段均按ALT分成A[ALT≤正常值上限(ULN,ULN=40 U/L)]、B(ULN<ALT≤2×ULN)、C(ALT>2×ULN)3组.探讨两个阶段纤维化进展与ALT各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510例患者中,男性391例(76.67%),女性119例(23.33%),纤维化早中期患者404例(S0期28例,S1期261例,S2期115例),随着纤维化进展(S0→Sl→S2),纤维化与ALT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377,P=0.00).三组ALT经过x2分割法(即Bonferroni法)比较,检验水准调整为0.05/3(即0.017),各组之间的AL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17).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r=0.137,即随着纤维化进展,血清ALT呈逐渐上升趋势.纤维化中后期患者221例(S2期115例,S3期67例,S4期39例),随着肝纤维化进展(S2→S3→S4),纤维化与ALT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365,P=0.173).三组ALT经过x2分割法比较,检验水准调整为0.05/3(即0.017),各组之间的ALT水平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17).结论 在CHB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肝纤维化早中期阶段对应的ALT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而中后期阶段与ALT无相关性.

  • 468例CHB患者肝纤维化进展与血清病毒学指标演变关联性探讨

    作者:唐情容;何清;廖雪姣;赖长祥;敖飞健;唐奇远;白冰;吕德良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进展与血清病毒学标志的演变关系。方法选择468例CHB患者,根据其不同的肝纤维化程度由轻及重(S0-1,S2,S3-4)分为三组,分别统计三组患者肝纤维化分级与HBeAg状态及HBV DNA载量的关系。结果随着肝纤维化进展(S0-S1→S2→S3-S4),HBeAg阳性者的比例逐渐下降(60.00%>23.25%>16.75%),HBeAg阴性的比例逐渐升高(23.53%<33.82%<42.6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756,P<0.001);不同血清HBV DNA载量的患者,肝纤维化水平不同(χ2=58.790,P<0.001),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血清HBV DNA呈逐渐下降趋势(r =-0.343)。HBeAg阳性CHB患者中,其肝纤维化进展与HBV DNA载量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011,P<0.001),肝纤维化水平与HBV DNA载量亦呈负相关(r =-0.290)。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着肝纤维化进展(S0-S1→S2→S3-S4),其血清HBeAg阳性的比例与HBV DNA载量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HBeAg持续阳性患者的HBV DNA载量随肝纤维化进展表现出相似的特点。

115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