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特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一例报告

    作者:席学莉;潘浩;马文;桂坤;王云

    患者女,53岁.因干咳、气短、低热3+月,加重伴胸闷14天于2001年7月12日入院.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干咳、气短、低热,测体温37.6℃,无畏寒、盗汗、头昏、乏力、纳差、咯血等,自服"阿莫西林"、"甘草片"、"双黄连"无好转,就诊于市级某医院,摄胸片考虑"肺炎?肺结核?",予"青霉素、氧氟沙星"抗炎治疗1周,上述症状无好转,随后予抗结核治疗无效,仍干咳、发热、气短,转诊我院,作肺CT考虑"细支气管肺泡癌",查痰脱落细胞、纤支镜刷检及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均未见恶性细胞,抗酸染色(-),PPD皮试(-),予"氟康唑"抗霉菌治疗2周后,复查肺CT示病灶明显吸收,考虑诊断为"双中下肺霉菌性肺炎",住院1月好转出院,院外继服"氟康唑"治疗,仅有轻微干咳,无气短、氐热、头昏等不适.14天前患者自觉咳嗽加重,伴胸闷、气短,就诊我院门诊,复查肺CT示左中下肺密度增高影,为进一步诊治,门诊以"肺部感染"收入我科.入院体查:慢性病容,呼吸稍促,唇轻度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肝脾未扪及肿大,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16g/L,WBC5.52×109/L,NO.625,LO.252,MO.085,E0.031,BO.0071.入院后复查肺CT示双肺野见大片状"毛玻璃"样密度增高影,左肺舌叶段见纤维条索状影.

  • GP方案治疗36例晚期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分析

    作者:张莉莉;于荣桓;张延可

    目的:分析G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6例晚期BAc患者接受GP方案联合化疗,21d重复1次,完成3周期,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36例治疗后总有效率39.3%,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病例37.5%,稳定病例33.3%,进展病例27.296.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GP方案对BAC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边生丽

    为探讨各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CT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对29例经病理检查证实BAC的CT表现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空泡证及支气管充气征、支气管血管束集中征为孤立结节型BAc及炎症型BAC常见征象,可用于鉴别诊断; (2)结节间小叶间隔增厚及结节间小磨玻璃密度、细胞状影为多中心型或弥漫型BAC的特征性表现: (3)跨叶生长及CT血管造影征为实变型BAC的特征性表现; (4)病灶内密度不均为各型BAC的特点,其增强及HRCT扫描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提示薄层CT及HRCT对各型BAC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很大价值.

  • 细支气管肺泡癌误诊2例分析

    作者:张平;段文帅

    病例1:男,37岁.因"反复干咳十mo余,左颈、胸部皮肤变硬3mo,呼吸困难10d'人院.查体:贫血貌,口唇无发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左侧颈、肩、胸背部皮肤增厚、肿胀、质韧,不能捏起,表面光滑,无色素沉着,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界线,左肩胛下角线第7后肋以下语颤减弱,叩浊,呼吸音消失,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口罗音.

  • 单肺多发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

    作者:汪矗;郝青林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因"咳嗽、咳痰10余日"入院.患者于人院10余日前受凉后出现阵发性咳嗽,多为干咳,偶咳少许白粘痰.

  •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影像特征分析

    作者:覃康朋

    目的: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及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材料与方法:收集并分析22例经手术证实,经纤支镜活检证实的已确诊病例,各病例资料齐全,均作CT检查,部分作CT增强扫描,按其影像特征进行分类.结果:单发结节型7例,多发结节型5例,实变型10例.单发结节型表现为单一病灶,主要征象有磨玻璃征、含气支气管征、空泡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多发结节型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分布的粟粒状及结节状病灶,其大小不均,分布不均;实变型主要表现为叶、段性片状实变,同时伴有多发结节影.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表现复杂、多样,CT可清晰显示各类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特征,把握其影像特征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 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

    作者:裴敏;裴昌军;王琨;周令飞

    目的:探讨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PBAC)的多排螺旋CT(MDCT)表现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对9例经病理证实PBAC的MD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段性分布2例(22.2%),叶性分布5例(55.6%),弥漫分布2例(22.2%).蜂窝征3例(33.3%),蜂窝征内实变影2例(22.2%);枯枝征5例(55.6%);血管造影征4例(44.4%);磨玻璃征5例(55.6%),其中3例(33.3%)磨玻璃影内见实变影;叶间裂膨隆征3例(33.3%).结论:PBAC的MD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全面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胸片与CT易误诊因素分析

    作者:唐上坤;何伟明;崔彩丽;吴诏周

    目的:通过分析25例误诊的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胸片与CT的X线征象,了解其易误诊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以期提高胸片与CT诊断的准确率.材料与方法:对25例误诊并经病理证实的BAC患者的胸片与CT的X线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依据,采用Leeks等报道的3型分类法把BAC分为:单结节型、肺叶或肺段实变型、弥漫结节型.结果:误诊25例中4例(4/25,16%)为单结节型,14例(14/25,64%)为肺叶或肺段实变型,7例(7/25,28%)为弥漫结节型.其中8例(8/25,32%)误诊为结核,12例(12/25,48%)误诊为炎症性病变;5例(5/25,20%)误诊为良性肿瘤.结论:BAC在病因上常误诊为结核和炎症,X线分型上常误诊的是肺叶或肺段实变型,BAC误诊影响因素主要在于其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均为多样性而少有特征性,对BAC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类型没有足够的认识.通过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以及利用高分辨率CT和薄层CT扫描筛查,能提高BAC的确诊率.

  • 周围性肺癌诊断中HRCT的作用分析

    作者:沈玉忠;杨淑琴

    周围型肺癌是一组常见病,其组织学类型包括小细胞肺癌、大细胞肺癌、腺癌、鳞癌、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学征像是其病理学基础的反映,如瘤体的密度、内部结构、边缘形态,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等,周围性肺癌在原发性肺癌中发生率较高,其早期的检出和准确定性可明显提高该病治愈率.

  • 3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作者:冯彩婷;熊云田;任杰;李俊鹏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3年5月-2007年10月收治的3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资料.结果:30例周围型肺内肿块术前均未明确诊断,切除率100%,术后中位生存76.8个月,其中术后化疗者79.6个月.结论:周围型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手术切除率高,术后化疗与否,生存期无显著差异.

  •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特点与病理基础对照分析

    作者:徐海;王德杭;俞同福;刘希胜;朱岩

    目的 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CT特点与病理学基础.方法 分析44例经病理证实的BAC,根据CT表现分为孤立结节型、肺叶实变型和多发结节型,分别为24例、12例和8例;结合文献对照研究各型肺泡癌的影像特点与病理基础.结果 孤立结节型BAC临床多无症状,CT主要征象:磨玻璃征20例(83.3%)、空泡或支气管充气征18例(75%)、分叶征20例(83.3%)、毛刺征16例(66.7%)、胸膜凹陷征16例(66.7%);肺叶实变型BAC临床相对特异性表现是咳白色泡沫痰,CT主要征象:枯树枝征10例(83.3%)、蜂房征10例(83.3%)、碎路石征6例(50%)、叶间胸膜膨出8例(66.7%)、血管造影征2例(16.7%);多发结节型BAC较少见,临床常见症状为咳嗽,CT表现为两肺野分多发结节,部分结节内见空泡,结节具有融合倾向,伴有母瘤(25%).结论 熟悉BAC各型病理、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

  •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及CT表现

    作者:赵倩;赵绍宏;蔡祖龙;吴坚;杨立

    目的 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CT表现及临床特点,提高BAC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细支气管肺泡癌52例,总结BAC的CT表现.评价指标包括:病灶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缘、密度、有无含气空腔(或囊状影)、充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有无淋巴结肿大等.结果 共收集52个病例,71.2%为查体发现,肿瘤标记物CEA和CA125的阳性率分别为6.5%和3.2%.病变平均直径<2.5 cm,80.4% CT表现为单纯的磨玻璃(GGO)结节,96.4%边界清晰,分叶征、充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的发生率分别为69.6%、60.7%、62.5%、58.9%,均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结论 BAC在CT上的形态学特点较具诊断价值.

  • 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

    作者:高明;陈博昶;赵凤莲

    目的 探讨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癌(SNBC)的特征性CT征象和鉴别诊断,旨在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SNBC的CT表现,总结其特征性的CT征象.结果 10例SNBC均位于肺外周或胸膜下,CT常见征象是分叶征、细短毛刺、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CT特征性征象是空泡征或细支气管充气征、磨玻璃样密度和多结节征.结论 深入细致地分析SNBC的CT表现,发现特征性的CT征象,可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

  • 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 HRCT表现与病理分析

    作者:李言文;李润霞

    目的分析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HR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了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HRCT表现.结果病灶大多位于肺野外围胸膜下,形态不规则,可以为结节肿块,小斑片与星状;具有磨玻璃征,含多个空泡或呈蜂窝征的病灶,在肺泡癌中出现率较高.结论磨玻璃征和蜂窝征往往提示肺泡癌的诊断.

  •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学分型及动态变化

    作者:李润明;王丽华;李映南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影像学分型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收集经病理手术证实的BAC共32例,依首诊胸片、CT的形态分为单发结节;单发肺段、肺叶实变;多发肺段、叶实变;多发弥漫结节;同时记录肺内播散情况,然后观察随访胸片及CT图像病变的发展过程及形态变化,分析各型病变的变化规律.结果单发结节逐渐增大,边缘变模糊,形成片状阴影;单发肺叶、段实变范围渐增大,后肺叶完全实变,终单发病变发生两肺点状或斑片状播散形成多发病变;多发肺叶、段实变病变由肺叶、段外围向中心发展,同时出现两肺肺炎样浸润播散;多发弥漫结节则呈现病灶由小到大逐渐融合的发展规律.结论 BAC各型存在着一定的发展规律,终发展为原发病灶与各种途径播散灶并存.

  • 细支气管肺泡癌38例临床分析

    作者:温雪萍;程西安;杨拴盈;杨德昌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总结了近10年间收治并经病理学证实的38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结果细支气管肺泡癌发病率仅占肺癌的2.7%,误诊率达60.5%.结论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又缺乏影像学特征的患者,应警惕细支气管肺泡癌,应积极采取多种检查方法及早找到病理学证据,以减少误诊率.

  •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影像分析

    作者:陈艳红;王立军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图像对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确诊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孤立结节型6例,占33.3%.孤立炎症性1例,占5.6%.弥漫型11例,占60.1%.由于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发病机制又不十分清楚,要做到对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多排螺旋CT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凸显,充分了解和掌握CT影像学表现,方能提高诊断水平.

  • 化疗联合易瑞沙治疗晚期细支气管肺泡癌达完全缓解1例

    作者:游红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0岁,因反复咳嗽、咯血半年,活动后气短1月于2006年1月5日入住我科.8年前因咯血伴咳嗽,外院诊断为:左肺结核,抗结核治疗6月后好转(具体不详).入院体检:体温36.5℃,消瘦貌,左锁骨上触及一1.5cm大质硬固定淋巴结,左上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2次/分,律齐.

  • 12例细支气管肺泡癌误诊为粟粒型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致坤;杨杏茹;黄贵荣

    细支气管肺泡癌(简称BAC),是指生长在细支气管和肺泡的原发性肺癌,是肺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X线表现多为弥漫性粟粒、细小结节状阴影而易被误诊为粟粒型肺结核.为了总结误诊原因、吸取教训,现将我所1986~1998年确诊的12例BAC 报告如下.

  • 细支气管肺泡癌38例临床分析

    作者:付海卫;张松;李小波;毛立群

    目的 对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误诊分析,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 用胸部X线片及CT进行胸部检查,对38例经病理细胞学证实的BAC回顾分析.结果 单发结节型3例,多发结节型5例,弥漫型16例,肺炎型4例,纤维化型5例,混合型5例.结论 对BAC各型的影像学表现认知非常重要,并借助穿刺活检等确诊手段,可以提高BAC的诊断准确率,以免延误诊断及治疗.

266 条记录 13/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