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五行论皮肤病

    作者:李景祥

    从阴阳五行上说,皮肤为阳金,在天干为庚.五行火克金,则火易导致金病,诸病因致皮肤病,大多通过火克金实现,火克金是大多数皮肤病共同病机,也是直接病因.由于皮肤和大肠的阴阳五行同性,同属阳金,所以大肠病变时,极易引发皮肤病.皮肤病的治疗主要有两点:针对第一因和共同病机进行治疗.针对共同病机可用五味消毒饮;针对第一因则需辨证用药.

  • 简述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源流及意义

    作者:王万春

    中医学整体观念是由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为主构建而成的相对完整的学术体系.中医整体观念在中医理论构建,传承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整体 五行 阴阳
  • 补血之长话黄精

    作者:王兴雷

    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五行被色而生者也,经云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黑为肾,而黄为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统诸经之血随脾气流行周身,土位乎中,故补中而益中气.黄精补土之体,充土之用,总属土事耳,坤土为黄,此为黄精得坤土之气之“黄”也.黄精获天地之淳,得土之粹而充九土之精,以御八风之侮,饵而食之,可以长生,此黄精之“精”也.

  • 论五神、七情的五行五脏归属

    作者:翟双庆;王长宇;孔军辉

    五神、七情是中医学神志理论的重要理论之一,<内经>提出"五脏藏神",其中"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见<素问*宣明五气>、<灵枢*本神>、<灵枢*九针论>等篇),即以五行划分神志活动并归属五脏;提出五脏与七情的关系,即以阴阳五行划分情志活动.本文特对五神、七情各自的含义及其分属五行五脏的机理、临床意义简要分析如下.

    关键词: 五神 七情 五行 五脏
  • 五行五时说中的生克五行与中土五行比较

    作者:任海燕

    通过对五行五时说中生克五行和中土五行理论的比较,分析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并进一步阐释生克五行和中土五行理论在中医学中的不同应用,对中医学理论的完善及临床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 关于五行的讨论

    作者:郝万山

    五行是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研究方法,揭示出的自然界一年之中气的运动变化规律.五行非五材.五材是指具体的物质、材料、元素.五行是指气的5种运动方式.从物候观察,春季是气的展放运动控制或主导着自然界的生命活动,便名以"木"气;夏季是气的上升运动控制或主导着生命活动,便名以"火"气;秋季是气的内收运动控制或主导着生命活动,便名以"金"气;冬季是气的潜降运动控制或主导着生命活动,便名以"水"气;而长夏是气的平稳运动控制或主导着生命活动,便名以"土"气.五行之间,以季节为序,相资生、相养助,叫五行相生;五行之间,以季节相间为序相制约、相抑制,叫五行相克.有相生则不会导致某行的不足,有相克则不会造成某行的太过,从而保证了一年之中气机变化的稳态.经过几十亿年的氤氲衍化,化育了生命世界,所有的生命都被打上了五行的烙印.<内经>把五行和阴阳并列起来,都看成是化育生命的本源.五行学说是古代人类研究大自然气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学说,是研究生命起源、生命运动规律的古代自然科学学说.

    关键词: 五行 五材 相生 相克
  • 论五行学说的起源和形成

    作者:贺娟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但关于五行的起源以及五行学说的本质,历代学者乃至当今学术界一直存在很大分歧.借助历代文献分析,本文提出以下观点:五行的概念与五行的生克观有不同的起源,五行的概念源自对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的概括,形成于夏商之际;而五行的相生相胜源自古人对中原地区五时气象特征的抽象,形成于春秋末期.早记载完整的五行相生文献的是春秋后期由稷下学官学者们整理成的《管子》,早提出完整的五行相胜顺序的是春秋末期的《左传》,五材、五时观互相补充共同形成秦汉之后的五行学说.

  • 五行合和的机制

    作者:王小平

    五行合和,指五行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达到的整体协调,是对事物正常关系的概括,五行合和理论是中国古代合和思想的具体应用及体现.本文从中医学的角度,对五行合和的机制进行初步探索,以期阐释人身五藏抗御内外干扰,维持正常功能的机理.

  • 论五行学说起源、发展和演变

    作者:颜隆;贺娟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但关于五行的起源以及五行学说的本质,当今学术界存在很大分歧。通过对历代文献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观点:古人对“五”的崇拜是五行形成的基础,五行的概念源自对生活中5种基本物质的概括,形成于商末周初;五行相胜源于古人对五材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察,形成于西周,春秋时期五行相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已有运用,而且发现五行无常胜;五行相生源于四时的轮替,是五行学说与时令学说结合的产物,形成于战国时期。五行学说在战国时期逐渐发展成熟,五行生克结合形成了完整的五行学说。汉代五行学说达到鼎盛,五行乘侮的观念是对五行学说的补充和完善。

  • 五脏调节模型的意义与不足

    作者:张其成

    中医五脏模型是中国古典哲学和合思维的产物.五脏系统是一个多元、多变量、非线性的系统,五脏模型不是形态学模型,只是一种超形态、关系型的功能分类模型.五脏调节模型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不同的调节方式上,可归纳为:外在调节、内在调节、自组织调节;即时调节、后时调节、前时调节;一元调节、二元调节、多元调节.五脏模型的不足表现为分类的不足和功能关系的不足,两者比较而言,分类的不足并非真正不足,因为任何一种超形态的功能模型总是企图将复杂的生命现象作有限的、简单的分类,临床实践证明五脏模型还是优化的选择.其真正不足是五脏功能和五脏关系的不足,对此可继续通过临床实践加以补充和修正.

  • 《黄帝内经》中的人体自同构思维

    作者:连易;贺娟

    "同构式"思维在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学理论中有广泛体现.该思维所支撑的抽象理论,阐释范畴间近似性而非确切性的关联,侧重描述一种结构上的相似逻辑.以《内经》中论及的人体各个部位之间具有相似逻辑构造、形成自相"同构"关系的理论为例,可解读这一思维的特征及应用意义.在中医学的人体构造学说中,这主要体现为一种自相同构式的认知,人体的脏与腑,五脏与形体、经脉、五官等范畴存在逻辑相似.这种关联以五行的抽象理论为基础进行分类,每一要素可根据自己所在类别的典型特质进行探究,进而发掘人体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的规律,在诊断治疗上发挥意义.范畴之间的同构对应方式不止一种,具有多维度的特点,可并行参考.而一些非典型要素也需要独立分析和修正,才能保障这种思维不至狭隘.

  • 针灸母子补泻法临证验案2则

    作者:刘颖

    例1:张某,男,33岁,1994年3月20日初诊.缘于感寒而咳嗽两天,伴鼻塞流清涕,咽喉疼痛,症状逐渐加重.现咳嗽频作,平卧更甚,夜不成眠,痰多而稠,不易咯出,咯出后稍安.服先锋Ⅳ号及中成药效不显.舌质正常,苔白,脉滑.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证属寒邪束肺.治以宣肺降逆,化痰止咳,取双侧尺泽、丰隆用泻法,天突、定喘平补平泻.一诊后咳嗽明显减轻,夜间可安卧,咯痰亦爽快.又针2次咳嗽基本痊愈.

  • 马齿苋的传统应用和现代研究概况

    作者:王晓玲;王红霞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干燥地上部分[1],全国各地均产.别名为马齿草、马齿龙芽、马齿菜、马踏菜、马蛇子菜、马苋、酸苋、瓜子菜、麻绳菜、安乐菜、蚂蚁菜、酸味菜、地马菜、猪母菜、五行草、五方草、酱瓣豆草、蛇草、九头狮子草、狮子草等,民间称它为长寿菜、长命菜、长命苋.

  • 五行音乐疗法对心血管疾病后焦虑、抑郁及血压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代雅琪;裴大军;刘娟;陈芳

    目的 评价五行音乐疗法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s、CBM、VIP、中国知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在其中查找关于比较对心血管疾病运用五行音乐疗法与未运用五行音乐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31日-2015年10月31日.按纳入排除标准由2人独立筛选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予以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项研究,322名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收缩压值和舒张压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3.09,P=0.002;Z=10.81,P<0.00001;Z=2.96,P=0.003;Z=5.24,P<0.00001),其加权平均数及95% CI分别为-7.93(-12.95,-2.90),-10.28(-12.14,-8.41),-2.48(-4.12,-0.84),-3.09(-4.25,-1.94).结论 五行音乐疗法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收缩压及舒张压值有明显改善作用,仍需高质量、大样本、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证实.

  • 从中医学角度认识Wilms瘤-无虹膜-泌尿生殖系统异常-智力发育迟缓综合征

    作者:陈永;陈荣良;李彦斌;韩立民

    WAGR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染色体11p13等的基因畸变导致的罕见遗传性家族性肿瘤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复杂,主要表现为:Wilms瘤、无虹膜畸形、泌尿生殖系统异常和智力发育迟缓.由于在中医基础理论中,"肾"与生殖系统、大脑的功能,以及"目"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本文以中医理论中"肾精"的生理、病理为主线,将这些临床表现串联在一起;将肾的先天之精包括了染色体及其基因的正常结构、功能.将WAGR综合征中11p13等染色体及其基因突变理解为先天精气的不足或异常.

  • 易学系统模式与中医学

    作者:孟建新

    易学系统模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历代医家对此均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并有著述传世.笔者以为,继承中医学的优良传统就应当对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渊源加以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不仅有助于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认识,破除中医伪科学的谬论,以探讨其中的规律,而且对治疗学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大益处,无论是现代医学还是传统医学,都是如此.本文从《周易》系统模式的渊源、本质对易学和中医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目的即在于此.

  • 先天八卦与阴阳五行

    作者:孟建新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里的一块瑰宝,中国医药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时至今日,作为其主导思想,阴阳五行的概念还处于相对模糊的状态,而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先天八卦与阴阳五行之间的联系,从先天八卦的角度入手,揭示其本源,还原其真相,从而使得大家对于阴阳五行及其运行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 先天八卦 阴阳 五行
  • 五行浅议

    作者:郑绍勇;许冠恒;承艳

    本文客观地阐述了五行现有的概念,结合已有的学说推理出五行产生的过程,肯定了"五方说"对五行理论的影响,辩证的看待五行理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五行 五方 五星 中医
  • 中医小儿脾胃论的发展与运用

    作者:刘俊朝

    1 生理特点中医学认为人的一生全赖气血的充养才得以维持生命,而脾胃在化生气血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内经>指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在五行属土,位居中焦,是人体气机枢转的枢纽,但其性又各不相同.脾为太阴湿土,喜燥恶湿,其气主升.

  • 五行、八卦与四元素学说探析

    作者:曹东义

    五行学说与易经八卦体系,有着明显的不同:八卦代表的天、地、水、火、山、泽、雷、风属于自然物质,而五行则把人类劳动创造的"金"也纳入了自然万物之中,使人类的活动与自然万物形成了有机的联系,促成了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因为没有人的参与,土不能生金,金不能克木,金也不能生水.可以说,五行是改良的八卦,它与元气一元论、阴阳二元论一起,给了中医学摆脱巫术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医学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五行学说与西方的四元素学说也有着明显的区别:五行学说创立了万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关系论,是系统科学的胚基;四元素学说,属于构成论,是分析科学的萌芽.

471 条记录 6/24 页 « 12345678...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