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影响因素与预防研究进展

    作者:李精健;熊真真;袁丽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具有柔韧性好,在血管内留置时间长,减少患者穿刺次数,减轻护士工作量,便于危重患者的搬运[1].在抢救危重症患者、长期输液等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留置针发生堵管增加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影响治疗进度和使用体验度,加重患者经济负担,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了护士工作量,降低了护士工作效率等.为了有效预防并采取措施保持静脉留置针通畅,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本文对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文献回顾.现综述如下.

  • 两种静脉留置针封管液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丁仕文;张连香;李玲

    外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其套管柔软、易于操作和固定,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持续或间断给药方便等优点.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同时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封管技术是保障静脉留置针通畅有效的重要环节,临床上常用的封管液有生理盐水和肝素盐水两种.本文针对老年住院患者分组使用两种封管液,比较两种封管方法的应用效果.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透导管两种封管方法对比研究

    作者:李菁;王蕾;纪婕

    目的 观察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透导管不同封管方法的临床结果.方法 将2009-2012年使用血液透析导管作为透析通路的老年透析患者按导管封管液配制方法不同分别设为对照组(尿激酶20 000 U+肝素50mg)和观察组(尿激酶20 000 U+肝素50 mg+低分子肝素4 100 IU),对2组患者的透析导管堵管率、出血风险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的导管堵管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激酶20 000 U+肝素50 mg+低分子肝素4 100 IU肝素封管法可延长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双腔管透析使用寿命,且出血的风险并未增加,能有效降低老年透析患者的导管堵管发生率.

  • 脉冲式冲管法在鼻腔肠营养管维护中的运用

    作者:左亚芹;孙莉;高玲

    目的 探讨脉冲式冲管在预防鼻腔肠管堵管维护中的效果.方法 将54例行鼻腔肠管营养支持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营养液泵人后分别采用脉冲式法及传统法冲洗管道,比较2组的堵管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堵管发生率(3.7%)低于对照组(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流、恶心、呕吐、腹泻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脉冲式方法冲管可以有效预防或减少鼻腔肠管堵塞,并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 高龄患者螺旋型鼻肠管2种不同封管方式的效果比较

    作者:朱敏;麻玉秀

    我国现有老年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9%, 是世界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快的国家之一[1-2].高龄老人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经口进食,而营养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长期经鼻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成为首选途径[3].

  • 2种PICC导管致导管堵塞的比较研究

    作者:杨英;葛英姿;陆琼

    由于PICC导管具有留置时间长、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痛苦、护理方便等优点,已成为肿瘤患者的理想用药途径,在临床上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随着PICC导管使用的不断增加,其留置时间长会发生导管堵塞、回血等并发症的问题也受到广大护理工作者的关注.通过对2011年50例留置PICC导管患者的回血、堵管发生情况进行了统计,旨在探讨三向瓣膜与无三向瓣膜与导管堵塞发生率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 冲管方式在肠内营养管饲中预防堵管的研究

    作者:梁桂珍;朱刚;廖珊;潘文松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管饲过程中佳的冲管方式. 方法:将300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100例.在常规喂养管维护下,采用40 ~ 42℃温开水30~ 50 ml脉冲式冲管方式作为研究组,40~ 42℃温开水30~50 ml,正压冲管方式作为对照1组,常温等渗盐水30~50 ml,正压冲管方式作为对照2组.比较各组喂养管堵管率的差异. 结果: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喂养管的堵管率分别为1%、9%和12%,研究组分别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在EN支持中,喂养管采用40~42℃温开水脉冲式冲管的堵管率低于正压冲管,更低于常温下的等渗盐水正压冲管.

  • 两种冲管方法预防PICC输注静脉营养液堵管效果比较

    作者:吴娟;刘小琴;许慧芬;顾冬梅;单君;赵宏胜

    目的:探讨运用生理盐水冲管和用注射泵入肝素生理盐水维持PICC通畅效果.方法:选择综合ICU行P1CC置管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NS)20mL每4小时脉冲式冲管1次,观察组应用"三通"在输注静脉营养液的同时,用微量注射泵经PICC24小时持续泵入肝素生理盐水(1u/mL,1.5mL/h);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段PICC堵管率、所需护理时数、维护导管通畅费用.结果:(1)堵管率比较:7天以内两组均无堵管,7~30天两组各1例;31~60天对照组1例,观察组0例.(2)维护导管通畅护理时数比较:对照组41.23±3.31分钟/置管日,观察组15.09±1.00分钟/置管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平均每置管日费用,对照组为37.58±3.74元/置管日,观察组38.00±1.17元,置管日,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冲管方法均能有效预防PICC堵管,但24小时持续泵入可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性堵管再通的护理

    作者:吕秀燕;卢映红;吴爱惜

    总结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性堵管再通的护理.血栓性堵管后再通的护理措施是行尿激酶溶栓、更换连接器、指腹揉搓法等.25例血栓性堵管通管成功23例,成功率92%.

  • “A-C-L”导管维护程序用于预防PICC堵管的效果观察

    作者:卓亚娟;冯乐玲;胡红飞

    目的 观察“A-C-L”导管维护程序用于预防PICC堵管的效果.方法 对30例PICC患者按“A-C-L”导管维护程序(A-导管功能评估,C-冲管,L-封管)维护,观察导管堵塞的发生率.结果30例患者未发生导管堵塞.结论 PICC按“A-C-L”导管维护程序维护能有效预防堵管的发生.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施巧完

    分析5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导管堵管的主要原因是血液高凝、药物性堵管、冲封管方法不正确、血液反流.护理对策为定期监测凝血、血流变指标,输注高黏度大分子药物及时冲管,正确进行冲封管,加强导管维护,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以减少堵管的发生率.

  • BD留置针夹管部位不同对封管效果的探讨

    作者:徐文芳

    随着留置针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留置针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本院外科自2000年起使用BD留置针,由于患者手术后需要活动,留置针内常有血液反流,肝素钠封管后,也常发生堵管现象,给患者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笔者从留置针的夹管部位不同来探讨管道通畅情况,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1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管溶栓的护理

    作者:祝海香;曹一佳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具有安全、方便、易于掌握、保存时间长(可达1年)及防止化学性静脉炎等优点[1],近年已广泛应用于化疗、全胃肠外营养(TPN)、连续麻醉用药及大手术的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因化疗疗程长,药物对血管损伤大,且患者本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化疗后大量肿瘤细胞死亡,使血液黏滞度高,在血管内壁形成沉积及纤维素血栓,导致堵管[3].2007年9月,本院肿瘤外科发生全管道堵管1例,经溶栓42 h后成功再通.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管护理新进展

    作者:李爱萍;申屠英琴;江南;陈春芳;赵锐祎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由于操作简单、能为患者提供安全且快速的静脉通道、保证治疗顺利进行而应用广泛.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导致PICC导管堵塞,文献报道PICC堵管率高达21.3%[1].一旦发生堵管,增加了患者痛苦和家庭经济负担,严重者危及生命安全.如何针对堵管原因进行有效预防,是临床护理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就PICC堵管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新进展综述如下.

  • 鼻肠管肠内营养堵管的预防及处理方法的改进和探讨

    作者:袁美娟;袁文琴;陈灵芝;沈小群

    目的 探讨和改进鼻肠管肠内营养堵管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并总结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胃肠外科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的46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探讨鼻肠管肠内营养堵管的预防及处理的改进方法及效果.结果 及时有效的冲管,保持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必要时导丝的疏通可以较好的预防及处理鼻肠管的堵管.结论 本资料中所采用的改进方法能较好地预防和处理鼻肠管肠内营养的堵管.

    关键词: 鼻肠管 堵管 预防
  • 脑室腹腔分流术三种置管方式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增辉;蒋峰

    目的 通过对三种脑室腹腔分流术置管方式的疗效和堵管率对比,探讨各术式的优缺点.方法 对136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分别将分流管腹腔端至于自由腹腔、盆腔低点及在腔镜辅助下固定于肝圆韧带.结果 腔镜辅助下将分流管腹腔端固定于肝圆韧带组的术后腹腔端堵管率小于其余两组.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创伤小,术后堵管率低,手术疗效确切.

  • 基于输血器改制的脑室引流装置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徐苏芹;祁海琴;屠传建;顾志伟

    目的:探讨基于输血器改制的脑室引流装置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应用基于输血器改制的脑室引流装置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60例患者经过引流,血肿完全清除46例,部分清除14例;3个月GOS评分恢复良好29例,轻度残疾16例,重度残疾8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3例。结论通过严谨的护理操作,基于输血器改制的脑室引流装置引流效果安全有效,效果确切,便于医护人员的观察与护理,能够有效的防止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

  • 基层医院化疗间歇期患者PICC堵管的护理干预策略

    作者:蒋素琴;汪俊美

    目的:探讨预防肿瘤化疗间歇期患者PICC堵管的护理措施,保证化疗周期的顺利进行.方法:对观察组71例PICC维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与本科室既往71例PICC维护患者的堵管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PICC堵管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分别为30.99%和9.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P<0.05).结论:通过采取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化疗间歇期患者堵管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保证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关键词: PICC 堵管 门诊 护理
  • 终末正压在肿瘤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莹;李彩云

    目的:探讨不同的封管方法对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医院肿瘤科使用静脉留置针常规输液的4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在脉冲式冲管后行正压封管,对照组封管后撤出头皮针再夹闭关闭夹;观察组在封管的基础上,采取先夹闭关闭夹,然后再次推注注射器,使留置针延长管充分充盈后撤出头皮针,达到终末正压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堵管、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针堵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终末正压封管可有效降低留置针堵管的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

  • 改良封管方法对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刘红

    目的:探讨减少静脉留置针回血、堵管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014年7~10月在我院消化科符合实验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脉冲式缓慢推注正压封管基础上采用抓取关闭夹外侧的延长管推入关闭夹;对照组在脉冲式缓慢推注正压封管基础上,采用习惯做法:用拇指抵住关闭夹一端,食指、中指分别置于关闭夹两侧,将延长管送入关闭夹。比较两组封管后第1天、第2天的回血例数及堵管例数。结果:第1天封管后,观察组、对照组的回血率分别为0%(0/50)、98%(49/50),P<0.01,堵管率分别是0%(0/50)、12%(6/50),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天封管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回血率分别为0%(0/50)、100%(44/44)(P<0.01),堵管率分别为2%(1/50)、20.5%(9/4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堵管率明显下降,封管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抓取关闭夹外侧的延长管推入关闭夹的方法明显减少回血次数,并降低了堵管率。

289 条记录 6/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