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Q-syte与PosiFlus联用在PICC封管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

    作者:曾金英;邓伟英;施桂灵

    目的:探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Q-syte)与预充式导管冲洗器(PosiFlush)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冲管、封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24例行PICC置管术需要化疗的肿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2例,对照组采用肝素帽连接PICC导管,采用肝素液封管护理,观察组采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连接PICC导管,采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护理,比较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导管堵管发生率、操作时间、针刺伤次数.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导管堵管发生率、操作时间、针刺伤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和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联用对PICC进行冲封管效果好,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堵管率,减少PICC导管并发症.

  • 工作坊模式在护士静脉导管维护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金瑛;苏琴;陈霞君;吴玉琴

    目的探讨以工作坊模式对新护士行深静脉导管维护培训,提高新护士操作规范性和熟练性。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分别对98名新入职护士应用工作坊模式进行培训,采用深静脉导管维护考核评分表分别在其培训前及培训后一月进行更换肝素帽、冲封管、更换敷贴、用物准备及健康教育评估考核。结果更换肝素帽、冲封管、更换敷贴及宣教较工作坊培训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8.55;-8.49;-8.42;-6.50;P<0.001)。通过工作坊的培训模式,新护士深静脉导管维护考核总分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8.60,P<0.001)。结论应用工作坊的培训模式,既能提高新入职护士深静脉导管维护的规范性及操作的熟练性,又能有效地提高新护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培训效果。

  • 探讨PICC导管的健康宣教及导管维护

    作者:徐立新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健康宣教的重要性和导管维护方法.方法 建立PICC导管健康宣教及导管维护患者的档案,对该院2011年以来400多例住院期间行B超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的患者,进行PICC置管前、置管当日,置管后的健康宣教及PICC导管日常维护.结果 PICC导管的健康宣教及规范导管维护,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 延长了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提高了置管安全性,患者及家属都较满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PICC置管患者综合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作者:沈柳

    目的 探讨综合管理在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规范护士操作,设立门诊导管维护护士,加强患者健康教育管理,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7月的40例患者实施全程综合管理,并与2008年10月至2009年11月的40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患者对导管维护依从性提高,并发症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有效的综合管理有利于PICC置管维护,减少置管并发症,保障患者的治疗及安全.

  • 规范导管维护措施预防早产儿PICC堵管的效果

    作者:钟春霞;宋霞梅;赵宏;黄琼;吴凯;王丽姿;陈玉平

    目的 探讨规范导管维护措施对早产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堵管的影响.方法 2009年5月后对留置PICC的早产儿实施规范导管维护措施,比较干预前后PICC堵管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早产儿PICC堵管发生率从干预前的13.85%下降到2.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09,P<0.05).结论 规范导管维护措施对预防早产儿PICC堵管有明显的成效.

  • 综合护理在 PICC 置管及维护中的应用

    作者:郭迎春;郭飞;陆坦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PICC置管及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5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分为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8%;对照组发生静脉炎6例,静脉血栓4例,导管相关感染3例,导管堵塞5例,导管破损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8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75,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8.92%,满意度为97.85%,高于对照组的82.61%和73.9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82,5.846;P<0.05)。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置管及维护期间实施综合护理,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及其满意度的提高。

  • 心脏体外循环术后婴幼儿深静脉置管的维护策略

    作者:高洁;苏洁;徐宝玲;雷丽侠;李瑞娜;杨婷婷;张绡绮;苏小花

    目的 总结心脏体外循环术后婴幼儿深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探索安全、高效、优质的婴幼儿深静脉置管的维护方法. 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行深静脉置管治疗的心脏体外循环术后1 160例患儿的相关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婴幼儿深静脉置管的护理要点. 结果 总结出8个关于心脏体外循环术后婴幼儿深静脉置管的维护要点,1 160例患儿深静脉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居国内较低水平. 结论 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患儿应用深静脉置管,能够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保障,但必须严格落实和加强置管期间的优质护理,做好各方面的维护,才能保证置管的有效和安全性,减轻因多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同时也能为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便利.

  • 基于 ABC 分析法的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质量管理

    作者:王媛;王倩

    目的:探讨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以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与管理质量。方法对我院138例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进行调查,找出影响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与管理质量的相关因素,对这些因素采用ABC法统计分析出主次因素,从而实现对主要因素的重点控制。结果对重要的A类因素进行重点控制后,该类质量缺陷由原来的47.8%下降至9.6%。结论 ABC分析法可有效提高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与管理质量。

  •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在高龄患者深静脉导管维护中的效果

    作者:胡学军;李静;付营;王玲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在高龄患者深静脉导管维护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照组7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7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持续护理改进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导管断裂、穿刺口汗液浸渍、过敏性皮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下降;留置时间显著延长.结论 持续改进管理方法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全国部分三级甲等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分析

    作者:孙红;王蕾;关欣;聂圣肖

    目的 调查全国部分三级甲等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方法 采用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设计的《全国三级甲等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调查问卷》,于2013年3月便利抽取全国27个省市147家医院共584个科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135家医院(92.5%)成立了静脉治疗小组.②87家医院(62.1%)建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但在PIVAS配制静脉药物、肠外营养(PN)、抗肿瘤药物的医院仅分别占49.7%、51.0%、49.0%.③静脉留置针、PICC、中心静脉导管(CVC)、头皮钢针的普及率达90%以上,输液港、中长静脉导管则应用较少,普及率尚不足40%;头皮钢针、静脉留置针仍用来输注腐蚀性、高渗性药物.④在输液接头使用方面,120家(81.6%)医院同时使用肝素帽和无针输液接头,9家(6.1%)医院全部使用肝素帽,其余18家(12.2%)全部使用无针输液接头.⑤51.0%的医院静脉留置针72~96h更换1次,38.8%的医院输血器4h更换1次,70.1%的医院PICC导管留置时间不超过12个月.⑥42家(28.8%)医院在使用抗肿瘤药物的环境中配备了溢出包.结论 全国静脉治疗专业化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仍暴露出一些不足:静脉药物配置的安全性有待提高,穿刺工具的选择不够合理,感染控制不够规范,导管维护不够恰当,职业防护不够到位等.建议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静脉治疗行业标准,加强、规范静脉治疗护士的专科培训,以促进我国静脉治疗专业的健康发展,尽快与国际接轨.

  • 双腔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心外科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体会

    作者:李党香;张建华;王建华;赵俊

    目的:观察耐高压双腔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s,PICC)在心外科围术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0例心外科围手术期应用耐高压双腔PICC的患者,给予规范的导管维护,利用注射泵进行高浓度微量补钾,专用通路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和输注心血管活性药物,总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特别是穿刺侧肢体的皮肤出血、渗血及肿胀情况.结果:主要并发症有穿刺点渗血30例(8%)、意外脱管20例(5%)、静脉炎12例(3%)、导管感染6例(1.5%)、静脉血栓5例(1.2%).26.5%的患者术后出现低钾血症,采用PICC高浓度泵入补钾,取得较好效果.结论:耐高压双腔PICC在监测CVP、输入高浓度心血管药物及高浓度补钾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出现的并发症以出血和渗血较为常见,需要观察穿刺侧上臂的肿胀情况.在维护PICC的冲管操作方面要注意心血管药物对心率、血压的影响.

  • 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黄秀娥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接受的84例PICC置管术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受的42例PICC置管术患者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即为对照组,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受的42例PICC置管术患者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即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导管维护依从率为95.2%,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1,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3,P<0.05).实验组PICC置管4周后、8周后症状自评表(SCL-9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54、11.125,P<0.05).结论 对于进行PICC置管术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导管维护依从性,提高PICC置管使用安全性,降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标准化流程对护理质量及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段盈芳;胡小艳;张永莉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标准化流程对护理质量及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3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PICC置管患者20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实验组(104例).对照组采用肿瘤科常规导管维护方法,实验组严格按照PICC导管维护标准流程实施导管维护,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导管相关并发症(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堵管、导管脱出等)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置管所需时间[(16.97±6.53)vs(27.86±4.5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2,P<0.05),PICC留置时间[(115.24±43.59) vs (101.85±20.2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5,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2.88%)低于对照组(11.00%)(x2=5.00,P<0.05),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1.92%)低于对照组(9.00%) (x2=5.00,P<0.05),堵管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13.00%)(x2=5.60,P<0.05);两组导管脱出、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PICC导管维护标准流程可以规范护士导管维护的操作规程,提高护理质量,有效控制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对保障患者的静脉治疗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

  • 微量肝素钠配伍营养液持续静脉输注在新生儿PICC置管后导管维护中的应用

    作者:郭娟;魏婷;曹娟;彭丽媛;龙小红

    目的 探讨微量肝素钠配伍营养液持续静脉输注在新生儿PICC置管后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PICC置管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置管的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新生儿均给予静脉滴注营养液,观察组新生儿在每毫升营养液的基础上加用0.5 U肝素钠进行连续静脉滴注.比较两组导管阻塞、细菌定植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血小板计数(PLT),评价肝素钠配伍的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导管堵塞发生率、导管内细菌定植发生率、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肝素钠配伍营养液持续静脉输注可有效降低新生儿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管内细菌定植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同时不会对新生儿凝血功能,安全可靠.

  • 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中的应用

    作者:胡文霞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采用PICC输液治疗的新生儿为观察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ICC导管并发症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用于新生儿PICC导管维护中,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 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中心的建立与实践

    作者:赵兴扬

    通过建立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中心,规范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方法,形成既能服务于住院患者又能服务于门诊患者的新型多元化专科护理模式,提高疑难患者的置管成功率,解决了治疗间歇期患者导管维护问题,使PICC置管以及相关维护服务程序化,规范化,专业化.

  • PICC经外周静脉中心靜脉置管穿刺及维护

    作者:李慧莉;郑艳辉;王杰;高越

    目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以下简称PICC)的穿刺及维护颇为重要,若其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很多并发症以至于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等情况。为此,本文对PICC穿刺及维护的方法及效果加以总结。方法:通过借助于行PICC的病患416例的穿刺及维护过程中风险情况的识别、管理、评价,了解其满意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带管病患416例中354例没有在维护期间出现并发症,置管手臂血栓在协助溶栓后拔管、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感染识别并处理、发生堵管并并再通者分别为2、10、26、24例,无不良事件。对服务质量/维护技术/对环境要求满意率方面,同行和病患分别为100.0/99.4/95.3%和99.7/99.7/99.3%。结论:加强PICC穿刺和维护风险管理可以对并发症的发生加以有效避免,并提升病患满意度。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中的应用

    作者:丁荣楣;王平;郭宏;马丽君;田奕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带管出院病人导管维护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回顾统计2011年8月-2012年2月该科室70例 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为65%,根据“提高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这一主题,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品管圈的循环方法和各种品管圈工具,进行现状调查、鱼骨解析、对策拟定与实施,通过实施品管圈管理手法后(2012年4月-2012年10月),比较导管维护依从性状况。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后维护依从性由改善前的65%提高至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且没有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PICC 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从而降低PICC 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因非计划拔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团队合作凝聚力,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同质医疗服务模式在医联体内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杨靖华;曹岳蓉;马晓峰;陈丽娟

    目的 探讨同质医疗服务模式在公立医院医疗联合体(医联体)内实施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0月肿瘤科收治的接受PICC导管化疗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7年1—10月肿瘤科收治的接受PICC化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同质医疗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导管维护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PICC导管维护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患者PICC导管维护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 05);研究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实施同质医疗服务模式,有助于提升PICC导管维护质量,为肿瘤患者提供便捷、专业、同质化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肿瘤日间病房PICC导管三防维护

    作者:高霞;钱少敏

    目的:静脉化疗是肿瘤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法,PICC是安全有效的输液方法,本文主要探讨日间病房PICC导管三防维护,防止感染,避免堵管,预防血栓形成.方法:对38例PICC导管进行规范化维护和强化健康教育.结果:维护良好36例,堵管1例,穿刺肢体肿胀1例.无1例患者发生感染.结论:规范PICC导管维护流程和强化健康教育可预防感染,避免堵管,防止血栓形成.

102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