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在降低新生儿PICC堵管率中的应用

    作者:谢巧庆;司徒妙琼;陈静蓉;何美群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在降低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堵管率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9月住院行PICC的108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应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对新生儿PICC堵管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选择其中失效模式优先风险数(RPN)值的9个失效模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订改善措施并实施;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9月住院行PICC的99例新生儿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比较观察组实施FMEA管理模式前后RPN值、两组PICC堵管率.[结果]观察组改善措施实施后失效模式的RPN值降低,PICC堵管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降低新生儿PICC堵管发生率有效、可行.

  • 留置针延长管夹子的管理对留置针堵管率的影响

    作者:李晓华;曹琳

    [目的]通过加强对静脉留置针延长管夹子的管理,减少留置针堵管的发生.[方法]对20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的皮肤病病人按输液的先后时间分为A、B组各100例.A组病人除常规留置针使用的管理及健康教育外,指导病人配合注意观察留置针延长管夹子,夹子松脱时及时通知护士,护士评估延长管内回血量的多少给予重新夹管或重新冲管、封管后再夹管的管理;B组病人行常规留置针使用的管理方法及健康宣教.观察两组病人留置针的堵管率、病人满意率.[结果]A组病人留置针堵管率(3%)明显低于B组(18%)(P=0.001),A组病人满意率(97%)高于B组(83%)(P=o.001).[结论]通过加强对留置针延长管夹子的管理,降低留置针堵管率,提高了病人的满意率.

  • 两种固定尿管方法堵管发生率的比较

    作者:陈姝;郑菊艳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RP)已成为前列腺增生外科治疗金标准,术后均需常规留置气囊尿管,其目的是保证尿液引流、压迫术区止血等.尿管妥善的外固定对术后并发症有一定的影响[1],经研究及临床实践,将尿管牵拉固定在下腹部[2,3],术后并发症减少且病人舒适度提高.但临床发现,现普遍使用宽胶布或3M胶布固定尿管,由于病人体位改变等情况,经常会出现尿管弯曲打折而引起尿液引流不畅的现象.鉴此,我科自制了腹带固定尿管,以达到减少堵管现象发生的目的.现将临床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 静脉营养液输注不同时段pH值的变化

    作者:单君;吴娟;施春华;许惠芬

    [目的]探讨静脉营养液不同时段pH变化,为选择佳的输注时间及药物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赛多利斯PB-10pH计,测定30例病人的静脉营养液配制后0h、6h、12 h、18 h、24 h的pH值.[结果]配制后静脉营养液在0h~18 h的使用过程中pH值为6.399~6.339,且高于5.0,低于6.6.[结论]静脉营养液输注0 h~24 h pH值基本稳定.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中负压值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作者:孙翠花;罗丹

    [目的]研究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中负压值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为设置合理有效的负压值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2年4月收治的45例创面情况相似的病人采用VSD治疗,随机分成3组,观察1组应用较高的负压值(-370 rnmHg~-350 mmHg),观察2组应用中间负压值(-270 mmHg~-250 mmHg),观察3组应用较低的负压值(-170 mmHg~-150 mmHg),观察创面引流量、疼痛评分、堵管发生次数和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结果]负压值对引流量、病人疼痛程度产生正影响,对堵管发生次数有负影响,在-170 mmHg~-150 mmHg区间内,负压值对缩短肉芽生长时间有显著影响.[结论]负压值选择-370 mmHg~-250mmHg较为合理,同时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要根据病情合理设定负压值.

  • CCU病人静脉留置针堵管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王改红

    [目的]探讨CCU病人静脉留置针堵管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通过品管圈(QCC)活动分析CCU病人静脉留置针堵管原因,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比较QCC活动前后两组病人静脉留置针堵管率.[结果]QCC活动后,静脉留置针堵管率(6.9%)显著降低,与活动前(1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堵管原因包括操作者因素、病人因素、药物原因3个主要方面.[结论]静脉留置针堵管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堵管率.

  • 鼻饲肠内营养老年病人预防堵管的循证护理

    作者:肖秋媚;胡红英;吕霞;王珍;陈慕莹

    [目的]运用循证护理方法,为鼻饲老年病人堵管并发症的预防寻求合理的护理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堵管的可能相关因素后,根据PICO 原则,提出临床问题,检索Cochrane 图书馆、SCI、MEDLINE及CBM数据库,进行文献分析,筛选出有效护理措施,形成循证护理方案。同时,结合护理人员能力和病人实际情况,将以上方案用于120例鼻饲病人,并观察效果。[结果]经过检索,终纳入文献17篇,包括1篇系统评价(SR)、14篇随机对照试验(RCT)和2篇综述(Re-view)。循证护理方案包括营养液输注方式、日常管道维护、管道的选择、堵管后处理。实施循证护理方案后,堵管发生率为6.7%。[结论]对于实施肠内营养的鼻饲病人,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寻求科学合理的有效护理方案,减少了堵管发生率,保证了护理质量。

  • 外周静脉留置针应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与肝素钠溶液封管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滕敬华;钟慧琴;李小力

    [目的]评价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外周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收集关于外周静脉留置针应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与肝素钠溶液封管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进行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后,采用 RevMan 5.2软件对数据进行 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合计1773例病人。Meta分析显示:两组堵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0,95%CI(0.34,0.74),P=0.0004];两组留置针回血发生率、局部外渗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P=0.44);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6,95%CI(0.21,0.64),P=0.0005];两组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90,95%CI(0.09,1.72),P=0.03];两组留置针封管操作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1.86,95%CI(-13.08,-10.63),P<0.00001]。[结论]留置外周静脉留置针时应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在降低堵管率、静脉炎发生率和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及缩短护士封管操作时间方面优于应用肝素钠溶液封管,在降低回血率、外渗率方面,两者优劣相当。

  • 正压接头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应用的Meta分析

    作者:范燕华;王春燕;刘重斌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病人在使用正压接头和肝素帽接头时的堵管发生率及静脉炎发生率的差异.[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Cochrane、PubMed、Web of Science(WOS)、Ovid建库以来国内外有关浅静脉留置针病人应用正压接头和肝素帽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为堵管发生率及静脉炎发生率.使用RevMan5.2软件对纳入研究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33项研究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堵管发生率:RR=0.16,95%CI[0.13,0.19],P<0.000 01;静脉炎发生率:RR=0.15,95%CI[0.11,0.20],P<0.000 01.[结论]正压接头可以降低浅静脉留置针病人堵管和静脉炎的发生率.

  • 两种不同封管液预防PICC血栓形成和导管堵塞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曾丽吟;吴燕妮

    [目的]评价无菌生理盐水与肝素盐水两种不同封管液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血栓形成和导管堵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通过中文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全面检索2012年3月之前国内已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选择两种封管液对PICC封管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数据,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的质量评价标准RevMan 4.2分析软件进行纳入研究数据的分析.[结果]根据纳入标准检索文献5篇共644例,其中无菌生理盐水组279例,肝素盐水组36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OR=7.85,95%CI(4.42,13.97) (P<0.01).[结论]采用肝素盐水封管预防PICC导管血栓形成和堵管发生的效果优于无菌生理盐水封管.

  • 品管圈在降低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率中的应用

    作者:谢功群;张英;荣德明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率中的应用.方法:在儿科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导致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拟定活动计划书对导致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因素进行干预.结果:儿科住院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率由活动前的34.31%降至活动后的15.67%,活动前后静脉留置针堵管率明显下降.结论:在儿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静脉留置针堵管率有显著意义.

  •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对预防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的效果评价

    作者:苏继艳

    目的:比较两种冲洗液/冲洗器在预防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的效果,以探讨对冲洗液/冲洗器的合理选择.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5月在我科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共200例,其中使用美国BD公司福徕喜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无菌操作下接输液接头封管100例,生理盐水封管100例,对比分析两种冲洗液/冲洗器的差异.结果: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能有效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发生率.结论:美国BD司福徕喜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能有效预防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

  • 封闭式负压回抽法在NICU患儿静脉置管后的应用

    作者:邓宜雅;赵香枝;黄辉文;邓玉英;刘洁清

    目的NICU患儿静脉置管后通过负压回抽吸出静脉置管管道壁附着的有形成份,降低静脉炎或堵管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方法将随机分为两组的各50例,一组用含生理盐水(2-3ML) 10ML注射器接静脉置管未端封闭式回抽出管壁上附着的有形成份,再用另一支生理盐水注射器正压封管,另一组直接脉冲式正压封管.结论观察组静脉炎、堵管发生率低(均P<0.05),静脉置管护理时封闭式负压回抽法对于附着的血液有形成份的清除效果明显.

  • 无人操作防污染堵管吸痰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探讨

    作者:王泽芬;任静红;欧平华;王杨芳

    目的 探索在气管切开管口连接“无人操作防污染堵管吸痰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2年4月医院ICU脱机的气管切开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每组32例,A组自愿选择使用“本吸痰器”自动吸痰,B组常规手动吸痰,观察两组RR、MAP、HR、血气变化及脱机后肺部感染、咳痰喷溅、痰栓痰阻、带管时间及再次上机率.结果 A组自动吸痰率87.5%,防咳痰喷溅和防污染堵管100%,A组内、两组间RR、MAP、HR、血气及再上机率比较P>0.05,两组肺部感染、痰阻及带管时间比较P<0.05.结论 本吸痰器具有无人操作吸痰,防污染堵管,不影响BP、HR,不引起缺O2、PCO2蓄积及肺部感染等优点,可以安全用于气管切开自主呼吸患者的无人操作吸痰及堵管训练.

  • 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在降低晚期肺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率的应用研究

    作者:侯云霞;强万敏

    目的 探讨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在降低晚期肺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肺部肿瘤科行中心静脉置管并维护的晚期肺癌患者3 0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1-12月的1 50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1-12月的1 52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比较2组患者中心静脉堵管率.结果 应用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进行质量控制,观察组堵管率为2.4%(37/1 523),对照组为27.9%(421/1 5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4.091,P< 0.01).结论 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的应用通过加强前馈控制,完善环节质量标准,可有效降低晚期肺癌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率.

  • 不同冲管方式对预防有创血压动脉导管堵管的效果评价

    作者:陈红芳;王慧清;李丽;康慧玲;蒋志华

    目的 探讨一种能有效预防有创血压动脉导管堵管的冲管方式。方法 对体外循环术后253例留置有创血压者分别采用定期脉冲式冲管(84例)、加压袋持续冲管(82例)和加压袋持续冲管加间断脉冲式冲管(87例),比较3种不同冲管方式堵管发生率。结果 使用加压袋持续冲管加间断脉冲式冲管较单用一种方式,其堵管率及总堵管率显著降低。结论 使用加压袋持续冲管加间断脉冲式冲管能有效预防有创血压动脉导管的堵管。

  • 10ml BD预冲式导管冲洗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的效果观察

    作者:冯丽钦;牛玉萍;黄玉仙;杨福元;李金莲

    目的 观察10mlBD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在CCU留置颈内静脉导管患者中冲封管以预防堵管的效果.方法 我院CCU自2012年4~11月,选择颈内中心静脉插管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选用传统的肝素稀释液冲封管,观察组选用10 ml BD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冲封管,观察堵管发生率.结果 传统的肝素稀释液冲封管和10 ml BD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冲封管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 BD福徕喜预充式导管冲洗器改进了工作流程,一次性使用,杜绝感染因素并节约护理时间,降低医院成本,减少医疗资源消耗,更适用于重症监护病房.

  • 不同无针输液接头对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性堵管影响的系统评价

    作者:李茜;王华芬;蔡虻;王丽竹;沈兰英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临床上不同种类输液接头,从而选择将导管血栓性堵管降至低的类型用于临床.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知网、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PubMed、Embase、CINAHL,收集所有讨论不同输液接头对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性堵管影响的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检索、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并对合格研究进行描述或Meta分析.结果 共有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3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非随机试验性研究,3篇回顾性观察研究,对其中5个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显示:分隔膜输液接头的导管发生血栓性堵管(不完全+完全堵管)较正压接头高[RR=0.59,95%CI0.39~0.91,P=0.02].标准输液接头、负压接头的导管堵塞发生率均较正压接头高,但合并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鉴于有限的证据,无法确定将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性堵管降至低的接头类型,仍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 POWER-PICC堵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尤林燕;丁群芳

    目的:提出power -picc堵管的原因,探讨预防power -picc间歇期堵管有效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我科200例双腔 PICC 置管病人进行统计分析,1周用肝素钠封管一次的病例为观察组,1周用肝素钠封管2次的病例为对照组,对power -picc堵管提出相应措施。结果:观察组堵管率84%,对照组堵管率30%,对照组堵管率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加 power -picc封管的频率,可以大大降低其间歇期的的堵管率,为顺利完成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 新生儿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堵管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作者:王琳

    目的:对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堵塞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将近两年在我院进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的40例新生儿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观察新生儿堵管原因,并给予有效地护理措施。结果:患儿住院天数、冲管不彻底、剧烈活动、留管天数、出血值等与新生儿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的原因有着直接关系;通过本次积极护理干预,所有堵塞现象均得到有效地控制。结论:导致新生儿静脉导管堵管的原因主要有血管、住院天数、导管、药物等多种因素;医护人员在新生儿穿刺时严格遵守穿刺技术、遵守药物配伍能够有效预防堵管的发生,促进小儿康复。

289 条记录 4/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