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亚砷酸与多聚甲醛在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成林

    目的:比较亚砷酸与多聚甲醛在牙髓炎治疗中的效果,为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7月到2014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其中治疗组用多聚甲醛治疗牙髓炎,对照组用亚砷酸治疗牙髓炎,每组30例。观察3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VAS和失活效果进行比较和统计。结果:经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得出,对照组的VAS 评分高于治疗组,治疗组的失活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统计结果分析得出,多聚甲醛治疗患者牙髓炎的效果要好于亚砷酸,值得临床推广。

  • 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毒副反应及其防治

    作者:张弋慧智;隋美娟;张卓;周晋

    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疗效,是我国医务工作者对世界医学界的重大贡献之一.目前美中不足的是亚砷酸有一定的毒副反应.常见的有分化综合征、肝功能改变、皮肤病变等,较少见的有心脏毒性、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毒性、造血系统及男性生殖系统的毒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本文结合新的研究报道,全面综述了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过程中常见和罕见的毒副反应,介绍其发生时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预防防治,为亚砷酸毒副反应的系统防治提供借鉴.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凝血紊乱机制及诱导治疗期间凝血纤溶参数的变化

    作者:孙嘉悦;张迎媚;赵红丽;周晋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极易发生出血及血栓并发症,其凝血紊乱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征与传统的脓毒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明显不同.研究认为APL凝血紊乱的主要发生机制包括外源凝血通路激活和原发纤溶亢进,直接依据包括组织因子、癌性促凝物及膜联蛋白Ⅱ表达增加.常见的诱导缓解药物有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及蒽环类药物为主的化疗,且各疗法诱导治疗过程中凝血纤溶参数的变化各有差异.现就APL凝血紊乱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及诱导治疗期间凝血纤溶参数的变化作一综述.

  • 亚砷酸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作者:李兵;杨丹榕;黄海;修清玉

    目的:评价亚砷酸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8例,均经细胞学和病理学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胸膜腔积液充分引流后,治疗组36例,胸膜腔内注射亚砷酸10mg~20mg,每天或隔日1次,连续3次;对照组32例,胸膜腔内注射博莱霉素30mg/m2,7天1次,共1~2次.观察疗效、毒副反应、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CR 10例(28%),PR 16例(44%),总有效率为26/36(72%);对照组CR 8例(36%),PR 13例(45%),总有效率为21/32(65%),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注药后胸痛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热反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均有增加,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亚砷酸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 亚砷酸联合电离辐射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作者:叶家才;黄赖机;张秀萍;邓瑾;丁研

    目的:探究亚砷酸联合电离辐射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及EdU法检测照射处理、亚砷酸处理及联合处理对HepG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Transwell法检测上述处理方法对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肝癌细胞株HepG2经照射、亚砷酸或联合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增殖能力减弱,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显著降低;迁移及侵袭能力也受到了显著的抑制,其中联合作用效果明显.结论:亚砷酸联合电离辐射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 亚砷酸联合电离辐射作用于肝癌细胞株HepG2后对多药耐药基因MRP1和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

    作者:叶家才;黄赖机;张秀萍;邓瑾;丁研

    目的:探究亚砷酸联合电离辐射作用于肝癌细胞株HepG2后对多药耐药基因MRP1和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 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Hoechest染色法检测亚砷酸处理、照射处理及联合处理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q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不同处理后HepG2细胞中MRP1和caspase 3的表达水平.结果:亚砷酸联合电离辐射可显著诱导细胞凋亡,显著增强caspase 3的表达,显著降低MRP1的表达.结论:亚砷酸联合电离辐射可通过增加caspase 3的表达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有可能通过下调多药耐药基因MRP1的表达来降低肝癌细胞的耐药性.

  • 亚砷酸联合电离辐射作用于肝癌细胞株HepG2的实验观察

    作者:叶家才;黄赖机;张秀萍;谢国丰

    目的:探讨亚砷酸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及传代方法,加入不同浓度亚砷酸,48h后用四唑盐实验(MTT)法检测肝癌细胞株HepG2的抑制率.不同剂量6兆伏X射线照射肝癌细胞株,48h后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存活分数.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25-10mg/ml),亚砷酸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呈浓度依赖性;亚砷酸联合放疗能降低HepG2细胞存活分数,可以使细胞存活曲线的D0值从单纯放疗组的1.94降至1.75,放射增敏比为1.38.结论:亚砷酸对肝癌细胞株HepG2具有放疗增敏作用.

  • 亚砷酸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放疗患者血清中IGF-Ⅱ和IGFBP-2水平影响的研究

    作者:叶家才;黄赖机;张秀萍;谢国丰

    目的:观察亚砷酸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中IGF-Ⅱ和IGFBP-2水平变化的影响,探讨其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9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2Gy/次,1次/d,5次/周,总剂量为55-60Gy.治疗组在放疗同时加用0.1%亚砷酸注射液10mg+ 500ml生理盐水,1次/d,连用14d为1周期,至少治疗2周期.观察两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的改善.ELISA法检测放疗前后血清中IGF-Ⅱ、IGFBP-2的水平变化.同时取健康人群46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IGF-Ⅱ、IGFBP-2的检测:对照组和治疗组放疗前IGF-Ⅱ、IGFBP-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放疗前IGF-Ⅱ、IGFBP-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放疗后IGF-Ⅱ、IGFBP-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疗效:治疗组CR+ PR 20例,有效率为43.48%,对照组CR+ PR 11例,有效率为23.9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的改善: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患者19例,稳定16例,下降11例.对照组改善患者11例,稳定15例,下降20例,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晚期肝癌患者血清IGF-Ⅱ、IGFBP-2水平升高.亚砷酸可以降低中晚期肝癌患者血清IGF-Ⅱ、IGFBP-2水平,并提高近期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 皮下植入中人氟安联合静滴亚砷酸治疗晚期肝癌临床研究

    作者:陈昌南;潘岐作;黄活勋;林云笑;苏铭俊;梁少俊;林大任;杨劲松;钟妙文

    目的:探讨晚期肝癌新疗法皮下植入中人氟安联合静滴亚砷酸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治疗组33例晚期肝癌和术后或介入术后复发的病例,一次皮下植入中人氟安400mg-480mg;静滴亚砷酸(三氧化二砷)每日10mg,连用14天为一疗程,每4周-6周重复,评价疗效、毒副反应、生存质量(KPS评分)、生存期等情况,与对症治疗组46例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33例病例均能耐受,其中完成3疗程7例(21.21%),2疗程14例(42.42%),1疗程12例(36.36%);出现胃肠道反应(腹胀或加重,或伴恶心、呕吐)12例(36.36%);肝功能异常或黄疸加重10例(30.30%);Ⅰ°-Ⅱ°骨髓抑制9例(27.27%);植入区皮肤非感染性皮炎22例(66.67%),其中并感染4例(12.12%),KPS提高17例(51.52%),稳定7例(21.21%),下降9例 (27.27%);CT或MRI评价:CR 0例,PR 8例(24.24%),NC 13例(39.39%),PD 12例(36.36%),临床获益(显效)(CR+PR+NC)21例(63.36%),中位生存期6.7月,比对照组的3.4月长,P<0.01.结论:初步临床研究表明,皮下植入中人氟安联合静滴亚砷酸治疗晚期肝癌有63%显效率,平均延长寿命3月余,两药有协同作用,毒副反应轻,能耐受,值得进一步扩大临床研究和加强机理探讨.

  • 亚砷酸、维甲酸联合小剂量化疗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清君;李伟平;张怀东

    目的分析亚砷酸联合维甲酸(ATRA)及小剂量化疗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1例MDS患者,应用亚砷酸联合ATRA及小剂量化疗,观察其有效率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达76.2%,长期随访治疗8例,均保持持续缓解状态.未发现严重毒副作用.结论亚砷酸联合ATRA及小剂量化疗治疗MDS安全、有效.

  •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作者:王绅;宗秀芳

    目的:评价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联合亚砷酸(ATO)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的疗效.方法:2009年8月至2013年4月于我院儿科就诊的APL患儿18例,将亚砷酸注射液(0.1% ATO)按6mg/m2稀释于50g/L的葡萄糖溶液200-400ml中,静脉滴注持续3-5h,1次/d,ATRA 20-35mg/(m·d),口服,3次/d.结果:18例患儿获得完全缓解(CR)率为94.4%;12例初治患儿均获得CR,6例复发患儿中5例获得CR.获得缓解时间(26.2±1.2)天,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ATRA联合亚砷酸治疗儿童APL疗效显著,有效缩短达到CR的时间,毒副作用基本可以耐受,本方案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患儿家庭经济负担,对患儿长期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 亚砷酸对JAK2V617F阳性的骨髓增殖性肿瘤的影响

    作者:庞缨;蔡晓东;刘凌;周旭红

    目的:探讨亚砷酸( arsenic trioxide,ATO)在治疗JAK2V617F突变阳性的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例JAK2V617F阳性的MPN患者用亚砷酸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相应的血象变化以及JAK2V617F表达,并与单用羟基脲的对照组作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个月及1年后,应用亚砷酸治疗组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3年后两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JAK2V617F的转阴率两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亚砷酸作为一种诱导凋亡剂短期内可以有效地降低三系血细胞,但未有证据表明能降低MPN患者JAK2V617F的阳性表达,故长期疗效需更多的临床及实验观察.

  •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作者:丁静;戴海滨;张延清;吴闯;于杏宝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ATRA联合As2O3治疗初治APL共39例,ATRA 40mg/d分2次口服;As2O30.1%注射液10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持续4-6h,1次/d.根据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维甲酸综合征以及肝功能变化调整ATRA和As2O3的剂量.缓解后巩固治疗: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或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交替治疗4-6个疗程,ATRA与As2O3交替治疗.结果:39例初治患者中,仅2例因剧烈头痛(排除脑出血)退出,其余37例均达到CR,CR率94.87% (37/39),取得CR的平均时间是(26.9±4.3)d,均无早期复发并持续完全缓解,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患者均能耐受,毒副作用未增加.结论:ATRA联合As2O3治疗初治APL具有疗效好,达CR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无病生存时间长的优点.

  • 亚砷酸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作者:吴意红

    目的:观察亚砷酸注射液(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方案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有效率.方法:18例难治性或复发性NHL患者 ,男性12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 51岁.给予As2O3注射液 10mg/d静脉滴注第1-14天,吉西他滨 1000mg/m2,第 1和第8天,顺铂 25mg/m2第 1-3天,21d为 1个周期.结果:1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7例,有效率 61.1%.肿瘤中位进展时间(TTP)6.5个月,1年生存率 42.3%.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肝肾功能损害.结论:亚砷酸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方案是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较为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 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6例疗效观察

    作者:朱贵华;林圣云;李秀梅;韩秀华;庄万传;胡致平

    目的:观察亚砷酸(As2O3)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As2O3联合ATRA治疗初治APL患者16例,As2O30.1%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点滴,持续4h,1次/d;ATRA40-60mg/d,分2次口服,观察完全缓解(CR)率,获得CR所需时间、不良反应.结果:15例患者获得CR,CR率93.8%,获得缓解时间(27.3±3.6)d,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As2O3,联合ATRA治疗初发APL患者疗效好,能缩短CR的时间,长期CR时间需要进一步观察.

  • 砷剂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 M3型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作者:李彦毕;张艺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使用亚砷酸治疗 M3型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全反式维甲酸(ATAR)联合亚砷酸治疗,对照组给予 ATAR 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过程中达到完全缓解(CR)的患者改用维持治疗。测定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的血象和骨髓象,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单纯使用 ATAR 治疗相比,采用 ATAR 联合亚砷酸治疗,可以使患者更快的恢复血红蛋白水平和血小板数量;同时可以显著抑制患儿骨髓内的细胞异常增生和分化。疗效结果也表明,联合治疗 APL 可以显著的增加疗效,且能显著降低复发人数和复发率。结论:ATAR联合亚砷酸治疗 APL 效果可靠,起效迅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亚砷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作者:孟令新;迟玉华;丁兆军;杨淑光;王传艳;张桂芳

    目的:评价亚砷酸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8例,均经细胞学和病理学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胸膜腔积液充分引流后,治疗组36例,胸膜腔内注射亚砷酸10-20mg,每天或隔日1次,连续3次。对照组32例,胸膜腔内注射博莱霉素30mg/ m2,7天1次,共1-2次。观察疗效、毒副反应、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 CR 10例(27.78%),PR 16例(44.44%),总有效率为72.22%(26/36);对照组 CR 8例(25.00%),PR 15例(46.88%),总有效率为71.88%(23/32),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 ﹥0.05)。治疗组注药后胸痛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热反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 KPS 评分均有增加,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亚砷酸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 亚砷酸联合GDP方案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丁富强;乔红梅;李晓霞;李恩孝

    目的:观察亚砷酸(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GD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有效率.方法:23例难治性或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给予吉西他滨1000mg/m2,第1和第8天,顺铂25mg/m2 第1-3天,地塞米松 20mg/m2,第1-5天,As2O310mg/d,第1-14天.21天为1个周期.结果: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6例,总有效率65.22%.肿瘤中位进展时间6个月,1年生存率39.13%.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结论:亚砷酸联合GDP方案是治疗难治性或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较为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 多聚甲醛引起过敏反应1例

    作者:柯季全

    患者女,22岁.因右上牙阵发性疼痛,遇冷,热加重,于2002-11-08上午来诊.检查:16(牙合)面深龋,穿髓,探之敏感,牙周情况好.故16封失活剂(有亚砷酸、多聚甲醛、可卡因、樟脑、薄荷油、液体石碳酸、冬青油、石棉粉组成).下午2时患者全身皮肤出现风团样损害,搔痒,皮肤科怀疑与口腔科药物有关,随即将封药取出,换封樟脑酚棉球.患者返回工作单位,出现心慌、胸闷、气短并晕倒,立即送回我院抢救.

  • 牙髓失活剂引起下唇麻木1例

    作者:苏军;蒲东全

    亚砷酸用作牙髓失活剂所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为程度不同的疼痛及牙周组织坏死.我们遇到1例亚砷酸失活后引起的下唇麻木,报道如下.

315 条记录 14/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