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吸烟对慢性牙周炎患者术后龈沟内致病微生物的影响

李泽慧;姜涵;徐隽;李刚

摘要: 目的:探讨吸烟对慢性牙周炎患者术后龈沟内致病微生物的影响。方法:将2012月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根据吸烟状况分为吸烟组(n=30)与非吸烟组(n=30)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改良Widman翻瓣术对慢性牙周炎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检测如下项目:①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龈沟内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 Aa)、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福赛斯坦纳菌(Forsyth Tanner Rand,Tf)、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变黑普氏菌(Prevotella nigrescens,Pn);②检测牙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pocket depth PPD)等临床指标;观察并记录龈沟内微生物和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两组的PLI、SBI和PPD等临床指标的数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两组的PLI、SBI和PPD数值在术后4周的降幅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且术后8、12周与术后4周比较,PLI、SBI和PPD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治疗4、8及12周的时间内,将吸烟组与非吸烟在PLI、SBI和PPD数值的变化程度进行同期比较,差异(尤其是术后4周)具有统计学意义(<0.05)。Pg、Tf、Pi具有较高检出率。Aa、Pg、Tf、Pi、Fn、Pn的位点检出率于治疗后4周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0.05);Pg、Tf、Pi的位点检出率在治疗后8周、12周也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前吸烟组Fn、Pn的位点检出率比非吸烟组相对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1);术后4周,吸烟组的6种微生物位点检出率比非吸烟组相对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术后8周和12周,吸烟组的Pg、Tf、Pi、Fn、Pn位点检出率比非吸烟组相对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Aa、Pg、Tf、Pi、Fn、Pn均可在患者龈沟内检出,其共同感染有可能是慢性牙周炎的发病原因之一;牙周手术治疗对中重度牙周病具有良好的临床及控制菌斑微生物的效果;吸烟作为慢性牙周炎的危险因素之一,会造成龈沟内致病微生物的增长,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中国美容医学

统计源期刊 审稿时间:1-3个月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