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古代医著中防治温疫药物的使用规律分析

    作者:岳冬辉;苏颖

    本文对明、清时期的医学著作<温疫论>、<伤寒温疫条辨>、<疫疹一得>、<温病条辨>四部书中防治温疫的药物进行了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发现了古代医家防治温疫的用药规律及治疗特色.本文研究一定能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温疫类传染病提供重要而有价值的宝贵资料.

  • 方证数据挖掘分析张氏骨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用药规律

    作者:赵睿晞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张氏骨伤的用药规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骨伤名师张玉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疗医案.利用Excel建立方证数据库,采用SPSS Clementine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纳入方剂100首,其中有45味中药使用频次不少于10次.关联规则分析提取出18条规则.聚类分析得出五类药.结论 张氏骨伤在用药上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即病从肝治、病从血治、标本兼治.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用药规律分析

    作者:巩振东;李翠娟;苗彦霞;李思纪

    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55篇中医药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文章,摘录其中方剂共255首,把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EXCEL 200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255首方剂中,共使用206种药物2588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70次以上的主要有黄芪、丹参、山药、茯苓、山萸肉、大黄、生地、当归、益母草和川芎.按照中药学分类统计,活血化瘀药居于首位,其次是补气药,清热药、淡渗利湿药、收涩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等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结论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以活血化瘀、补益正气为基本的方法,同时配合应用清热、淡渗利湿、收涩固摄、通腑泻下排浊、疏风解表等多种治法和药物,标本兼治,双管齐下,方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豫东魏氏传抄秘本《产宝奇》治疗妇科疾病用药配伍规律研究

    作者:李廷保;宋敏;杨鹏斐;张花治;罗强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对豫东已故名医魏文彬家藏手抄秘本《产宝奇》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用药配伍规律研究.方法 将《产宝奇》方药录入计算机,建立方药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配伍规律.结果 整理方剂300首,涉及223味中药,用药总次数达1928次;核心高频次药以甘草、当归、川芎、茯苓、陈皮、白芍、生姜、白术、党参等为主;药类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理气药等为主;频次居于前25位的药物主要以补气药甘草、白术、党参、大枣、人参、黄芪;补血药当归、白芍、熟地;补阴药麦门冬及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等为主.结论 《产宝奇》临证选用高频核心药甘草、当归、川芎、茯苓、陈皮、白芍、生姜、白术、党参加减处方用药;频次居于前25位的药物主要组成四君子汤和四物汤两个经典方,突显以活血养血药和补益气血药相参加减变化,治疗妇产科疾病的经验.

  • 古代文献的皮痹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王红艳;张颖;陈震霖;谢豫苑;蔡国良

    目的 对第五版中华医典中收录的中医诊治皮痹的文献,通过频次分析总结证型和方药特点,以探讨古代文献中皮痹的中医辨证规律.方法 系统整理分析第五版中华医典中有关皮痹的方证,统计皮痹的证型、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①皮痹常见证型有6个,外邪袭肺型、肺气虚型、肺阴虚型、筋脉痹阻型、肺脾两虚型、肺肾两虚型.②有52方和112味药物.③药物功效分类及频率依次为补虚药24.57%、解表药19.11%、温里药11.43%、化痰止咳平喘药11.95%、清热药6.48%等;用药频次前30味的多为补气、解表药;其药性、味为辛、甘、苦、温、寒、热等;主归肺、脾、肾经等.结论 皮痹的治疗主要以扶正补虚为主,祛除表邪、补气养血、温阳通络止痛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为皮痹的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 基于关联规则的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欧阳波

    目的 分析研究中医治疗乳腺增生时的用药规律以及其整理方法.方法 对我国目前可收集到的治疗乳腺增生的中医药方1098份进行整理,构建药方数据库,运用关联规则,分析其配伍规律.结果 在药方中常用的中药共计328味,其中疏肝、活血、化瘀、健脾、补肾、通络等中药组合为常见的中医配伍.结论 基于关联规则下的中医,在治疗乳腺增生时利用的药物配伍原则是以标本同治为主要治疗思想,以通络活血为主要治疗方向,为乳腺增生类疾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婴幼儿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张晓花

    婴幼儿是指从28天~3周岁的小儿.由于婴幼儿的生理特点,药物在小儿体内分布有异于成人,所以出现与成人不同的各种药物反应.因此对婴幼儿患者除要求及时正确处理,熟悉一般用药规律外,还必须掌握小儿用药特点,并不是单纯地将成人剂量减少.以下针对一些常用药与婴幼儿的关系作一概述.

  • 陈可冀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用药规律探析

    作者:吴荣;王阶

    目的:分析陈可冀院士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思路.方法:以陈可冀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31例典型医案为依据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陈可冀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方剂配伍规律.结果:在所使用的75味中药中,活血药、化痰药及补虚药之间的配伍是常用的药物组合,三者之间的配合应用构成了用药的一般规律.结论:陈可冀名老中医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化痰、扶正方法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学术观点及用药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提供了用药思路.

  • 中药复方敷擦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唐瑛;肖力强;江花;王倩;王科闯

    目的:分析中药复方敷擦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1979-2011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敷擦复方共111首,采用Access2003建立药物数据库,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提炼用药规律.结果: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使用频率较高,补虚药只占5.09%.祛风湿类常用的药为生川乌、生草乌;活血化瘀药常用乳香、红花;解表药常用细辛;清热药常用黄柏;化痰止咳平喘药常用生天南星、白芥子;常用的敷擦剂为酒、醋.结论:中药复方敷擦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重在运用祛风湿、活血化瘀、解表、清热、化痰药物,以畅通气血,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常用毒性药物为生品川乌、细辛、草乌,复方应配伍解表药、开窍药以促进药物在体表的吸收.

  • 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胡淑寒;曹保利;刘霞;谭桂兰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检索公元1983—2016年间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文献,筛选出口服中药方、灌肠中药方文献370余篇,共涉及方剂380余首,对其中涉及的中药出现的频次、药性进行录入、统计,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药用药规律.结果:1)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用药主要以活血化瘀药及补虚药为主,清热药和理气药次之;2)方剂以复方莪术散、桃红四物汤、失笑散为主.结论:1)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实质是瘀血,病因以瘀、虚为主,病机以气血失调为主,包括气滞血瘀、血虚、气虚、阳虚,病性属虚实夹杂;2)中医药治疗以活血化瘀、补虚为法;3)方剂以复方莪术散、桃红四物汤、失笑散为基础加减.

  • 基于病案的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分布与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潘宝峰;罗春蕾;张伟伟;张天嵩;李秀娟;张素;骆丽娟;杨克敏;许敏

    目的:通过对感染后咳嗽现代中医文献资料中病案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并探讨该病中医证素和处方用药的分布、组合规律.方法:以感染后咳嗽的现代中医文献医案为研究对象,建立病案证候数据库,参照"证候辨证素量表"的简化计量权值分别对各个证候权值进行计算,将每个病案的证素判定结果与处方用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版本2.5),对证素及处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102篇纳入的医案中,证素总计326条,证素类型共计25种,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见的证素组合25个(支持度10,置信度0.7),证素组合关联规则23个,处方中药物总计159种,常见的处方药物组合28个(支持度25,置信度0.8),处方药物组合关联规则17个,演化出3-4味药核心组合10个(相关度9,惩罚度2),演化出新方组合5个.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多角度分析,提示感染后咳嗽兼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特性,在治疗上需要两者兼顾,为临床对本病的中医治疗与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 专利中药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分析

    作者:武鑫;陈敬

    目的:分析专利中药治疗银屑病的用药规律,为其进一步推广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中选择专利数据库,以"银屑病"和"中药/中成药/中草药/草药"为专利名称进行检索,将检索结果用Excel进行保存,统计摘要中出现的中药名称及频次,利用SPSS 21.0做聚类分析图,Graph Pad Prism 5.0做频数图.结果:共检索到277项专利项目;中药专利治疗银屑病使用频率高的药物分别为:生地黄、甘草、苦参、当归等;药物分类方面以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居多;在归经方面以归肝经、胃经、心经等为主;在药对方面使用较多的药对有生地黄-牡丹皮、生地黄-当归、生地黄-赤芍等.结论:专利中药治疗银屑病符合中医理论、用药合理,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胸痹气滞痰阻血瘀证用药经验探析

    作者:严亚锋;董斌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张学文教授治疗胸痹气滞痰阻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张学文教授近5年治疗胸痹气滞痰阻血瘀证的病例,采用关联规则、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张学文教授治疗胸痹气滞痰阻血瘀证的用药经验和用药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103首处方进行统计处理,得出处方中使用频次高的药物是丹参,其次是瓜蒌、薤白、砂仁、檀香等;药物组合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5位分别是"薤白,瓜蒌""丹参,瓜蒌""薤白,丹参""薤白,丹参,瓜蒌""砂仁,瓜蒌";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显示丹参、瓜蒌、薤白、檀香、砂仁等药物居于网络图中间,均为张学文教授诊治胸痹气滞痰阻血瘀证常用的中药.结论:张学文教授治疗胸痹气滞痰阻血瘀证以理气、活血化瘀、化痰类药物为主.

  • 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咳嗽用药规律分析

    作者:杨宇玲;韩涛;严兴海;何茁;李涛;吴斌;杜樱洁;何复东

    目的:探讨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咳嗽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3—2014年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咳嗽的内服方剂,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其用药范围、性味、归经和功能等指标加以统计分析.结果: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咳嗽常用药频次较高的前10味药物依次为蝉蜕、细辛、乌梅、甘草、桂枝、麻黄、附子、地龙、僵蚕、全蝎等;使用多为补益药,其次为清热药;入肺经的药物多;药味多苦、甘、辛,药性以寒、温为主.对外感咳嗽以祛风止咳为主,对内伤咳嗽以祛邪止咳,扶正补虚兼顾,治疗上立足于肺,肝、脾、肾同调.结论: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咳嗽治病求本,不拘于一方一药,清补并用,收散并举,善于配伍虫类药搜风通络.

  • 乳腺癌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马云飞;孙旭;杨永;念家云;孟慧;于明薇;王笑民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中医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00—2015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关于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相关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中医证候及用药信息,进行统一规范化处理后,建立乳腺癌中医治疗数据库,对其临床证候类型及用药情况进行相关频次分析.结果:纳入的45篇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文献中,中医证型主要为肝郁型、痰瘀毒热型、气血两虚型、冲任失调型、气阴两虚型,所占比例依次为48.4%、18.8%、15.6%、14.1%、3.1%;中药治疗乳腺癌的高频药物中归肝经的药物频率达33.3%.结论:在中医药辅助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从肝论治占主导地位.

  • 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月经不调用药规律分析

    作者:杨宇玲;何茁;严兴海;李涛;吴斌;杜樱洁;何复东

    目的:探讨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月经不调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何复东主任医师2013—2014年治疗月经不调的内服方剂,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其用药范围、性味、归经和功能等指标加以统计分析.结果:何复东治疗月经不调常用药用药频次从大到小前11味药依次为巴戟天、仙茅、葛根、补骨脂、紫河车、淫羊藿、制何首乌、当归、菟丝子、锁阳、炒白芍;使用多的药类为补益药,其次为活血祛瘀药;入肾经、膀胱经和肝胆经药物多;药味以甘、辛为主,药性以温、寒为主.结论: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月经不调以补肾填精为主,疏肝健脾,活血调经为辅,辨病辨证相结合,使精血俱旺,气机调畅,气血调和,月经正常.何复东主任医师用药灵活,温润填精兼顾气血,辛开苦降以调畅气机,补而不滞,寒热平调.

  • 中医复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用药规律分析

    作者:刘洪坤;李洁;侯丽;黄海量;韩涛

    目的:分析中医复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近10年收录于CNKI数据库的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剂,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软件逐一录入并进行数据处理,筛选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剂进行用药规律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符合要求的60首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处方,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11味常用药物和3味核心药物.结论:治疗原发性痛经应以养血调经、温经散寒、理气止痛为主要治法,根据不同兼证,酌情配伍清热、祛湿等功效的药物,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 数据挖掘中药复方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

    作者:陈俐禄

    目的:分析痛经病用药的组方,探求其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痛经”相关主题词,搜集治疗痛经病的各种有效中药复方,进行整理、汇总,利用Microsoft Excel建立资料数据表,通过数据筛选功能对药物进行分类、使用频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分析1 512例案例的中药复方,发现中药治疗痛经以补益气血为本,药物多用当归、白芍、甘草等;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并配伍疏肝理气,散寒止痛的药物;药性多以辛、甘、温为主,大多归于肝、脾、心、肾经.结论:通过对1 512例病案中所用药物的分析,揭示了痛经的用药规律,发现痛经的证型主要是气血亏虚型,其次是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肾气不足型.

  • 从中药房中草药使用情况探讨我院中医医师用药规律

    作者:马展飞;刘芳

    目的:了解庄浪县人民医院中草药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庄浪县人民医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门诊中药房用量较大的前28味中药饮片和出现频率前5位的方剂(汤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庄浪县人民医院中药饮片使用量近2年累计上千公斤药品有3味,依次为:茯苓、白芍、黄芪;方药应用中四君子汤(《和剂局方》)的加减应用在处方中出现的频率高;其次是补中益气汤(《脾胃论》)。结论:庄浪县人民医院中医医师的用药多以补气血为主,治疗时先扶正固本、补气血、健脾胃,缓以治标。而且医师用药特点可以侧面反映近年来当地居民的一些多发病和部分饮食习惯等。

  • 《黄帝内经》"因势制宜"的用药规津浅析

    作者:晋钰丽

    <黄帝内经>"因势制宜"的用药规律主要体现在"顺其势"和"逆其势"2个方面,临证时应根据邪气的所在部位及疾病的性质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1438 条记录 68/72 页 « 12...64656667686970717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