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力竭运动对大鼠心肌PKCα、δ和ε表达的影响

    作者:马治云

    目的:检测分析急性力竭运动对大鼠心肌蛋白激酶C (PKC)α、δ和ε亚型总蛋白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急性力竭运动组(AEE组)(n=25),采用一次力竭跑台运动建立急性力竭运动模型,Western blot法检测PKCα、δ和ε总蛋白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AEE组大鼠心肌PKCα、p-PKCαSer-657、PKCδ、p-PKCδThr-507及PKCε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急性力竭运动导致PKCα、PKCδ、PKCε表达水平和PKCα、PKCδ活化水平上调,可能是急性力竭运动导致大鼠心肌损伤的重要因素,三亚型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是更重要的因素.

  • PKCγ、PKCδ与脑卒中

    作者:董瓅瑾;李楚彦;赵艳威;朱江

    缺血性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严重疾病[1].目前,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未取得满意效果,主要是因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近年来,大量研究报道缺血性脑卒中和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活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 PKCγ PKCδ 脑卒中
  • CormⅡ对脓毒症血小板α颗粒释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作者:黄立;方强

    目的 探讨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Ⅱ对脓毒症时血小板α颗粒(PLT-α)释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集健康供血者空腹外周静脉血并分离血小板,通过脂多糖体外诱导建立脓毒症血小板异常活化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组、无活性CormⅡ组、10 μmol/L和30 μmol/L CormⅡ组,另再设PKCδ抑制剂(LY317615)组(10 μmol/L脂多糖+100 nmol/L LY317615)、CormⅡ+LY317615组(10 μmol/L脂多糖+30 μmol/L CormⅡ+ 100 nmol/L LY31761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bb、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PLT-α分布;Western印迹法检测血小板关键信号分子PKCδ、MUNC18a的表达.结果 脂多糖诱导后PLT-α释放的PDGF-bb、MMP-2及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活性CormⅡ组PLT-α内容物释放及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水平与脂多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rmⅡ诱导后,PLT-α释放的PDGF-bb、MMP-2明显减少,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脂多糖诱导后中央区的PLT-α逐渐向血小板磷脂膜区转移,与磷脂膜融合后释放到血小板外;无活性CormⅡ组与脂多糖组PLT-α分布情况相似;CormⅡ诱导后血小板α颗向血小板膜汇聚明显减少.脂多糖诱导后血小板p-PKCδ、p-MUNC18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317615组、CormⅡ组、CormⅡ+LY317615组板p-PKCδ、p-MUNC18a的相对表达量与脂多糖组和无活性CormⅡ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rmⅡ可通过释放的CO活化PKCδ/MUNC18a信号通路,抑制脓毒症时PLT-α的异常释放,减弱脓毒症损伤.

  • 游离脂肪酸及高糖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万沁;钟海花;何建华;马红燕;徐勇;李佳

    目的 探讨游离脂肪酸及高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研究游离脂肪酸及高糖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游离脂肪酸及高糖对PKCα、PKCδ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游离脂肪酸及高糖均可诱导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及PKCα及PKCδ表达位置转移及表达增强,高糖中加入游离脂肪酸可使变化更显著.结论 游离脂肪酸及高糖均可导致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可能部分是通过PKCα及PKCδ途径来实现的.

  • 电刺激小脑顶核感觉皮层PKCγ和PKCδ表达变化及意义

    作者:邓志宽;董为伟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FN)后感觉皮层PKCγ和PKCδ表达的变化,以探讨电刺激FN预置性神经保护作用产生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电刺激小脑顶核模型,分别在电刺激后即刻(0h)、1d、3d、7d、10d取感觉皮层区脑组织,冰冻切片,分别进行PKCγ和PKCδ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测定其平均光密度值.并设立假刺激组及小脑齿状核(DN)刺激组作为对照.结果一侧电刺激FN后即刻,对侧感觉皮层PKCγ和PKCδ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而1d后PKCγ和PKCδ表达显著增高(P<0.01);3d后其表达有所降低,7d后降至基础水平.同侧感觉皮层在电刺激FN后1d, PKCγ和PKCδ表达也有显著增高(P<0.05),同样持续至第3天,7d后其表达亦降至基础水平,但其增高程度明显低于刺激对侧(P<0.05).假刺激组及DN刺激后1d,PKCγ和PKCδ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电刺激FN诱导的预置性神经保护作用的产生与PKCγ和PKCδ有关.

  • PKCδ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王协锋;朱学江

    PKCδ是nPKC家族成员,参与细胞凋亡调控,其激活机制与特异性位点的磷酸化和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剪切密切联系.PKCδ激活后可通过多种途径介导细胞凋亡:激活多种蛋白激酶级联启动细胞凋亡信号,转位至线粒体诱导细胞色素C等凋亡因子的释放,核转位启动核内凋亡通路诱导细胞凋亡.本文综述了PKCδ的分子结构、激活机制以及调控细胞凋亡的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PKCδ 凋亡 激活
  • PKCδ及相关信号通路在NASH发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赖姝婕;陈东风

    蛋白激酶Cδ(PKCδ)是非典型PKC家族成员,广泛参与细胞功能的调节.作为信息分子,PKCδ在多种细胞外刺激因素诱导的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常见的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之外,PKCδ还参与胰岛素敏感性、内质网应激的调节过程,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密切相关.

  • 沉默 Fas和 PKCδ表达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 HUVEC 凋亡的影响

    作者:蔡威;周逸;杨锴;陈曼华;杨飞燕

    目的:探讨Fas与PKCδ在游离脂肪酸( FFA)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凋亡中的作用。方法:①取对数生长期HUVEC,分为空白组,对照组,50、75、100μmol/L FFA组及相应FFA+PKCδsiRNA转染组,采用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PKCδ蛋白的表达。②将HUVEC分为空白组,对照组,FFA组(100μmol/L FFA处理)和FFA+PKCδsiRNA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③取100μmol/L FFA干预后的HUVEC分别转染无关序列siRNA和Fas siRNA,以未转染细胞作空白对照,Western blot法检测p-PKCδ和Fas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各组细胞增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863,P<0.001),FFA可抑制细胞增殖(P<0.05),而PKCδ siRNA能减弱FFA对细胞增殖的抑制(P<0.05)。各组细胞p-PKCδ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9.072,P<0.001),FFA能提高p-PKCδ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而PKCδ siRNA可抑制FFA引起p-PKCδ蛋白的表达(P<0.05)。②各组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973,P<0.001),FFA可增加细胞凋亡(P<0.05),而PKCδ siR-NA能降低FFA所致的凋亡(P<0.05)。③各组细胞Fas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2.162,P<0.001),Fas siRNA可减低HUVECFas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FFA诱导的HUVEC凋亡可能由PKCδ涉及的Fas通路介导。

  • 人脑垂体生长激素腺瘤PKCδ、ERK1/2、gsp癌基因的表达关联性分析

    作者:陈曦;陈娟;谢蕊繁;徐钰;胡航;李然;叶飞;雷霆

    目的 研究人脑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组织中蛋白激酶Cδ亚型(PKCδ)、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Gs蛋白2亚基因点突变(gsp癌基因)的个体表达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54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PKCδ、ERK1/2蛋白的表达差异;通过PCR法检测gsp突变情况.结果 54例标本中,gsp癌基因(+)11例,gsp癌基因(-)43例;PKCδ表达阳性率为50%,ERK1/2表达阳性率为51.9%.11例gsp癌基因(+)标本PKCδ表达阳性率(45.5%)与gaP癌基因(-)标本表达阳性率(51.2%)无统计学差异(P>0.05);gsp癌基因(+)标本ERK1/2表达阳性率(36.4%)与gap癌基因(-)标本表达阳性率(55.8%)无统计学差异(P>0.05);PKCδ(+)标本ERK1/2表达阳性率(74.1%)明显高于PKCδ(-)标本表达阳性率(29.6%,P<0.05).结论 人脑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内PKCδ与ERK1/2的表达呈正相关,而PKCδ及ERK1/2的表达与gsp突变无明显相关性.

  • PKCδ在丹酚酸B抗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林木森;翟晓涵;范青;李桂茹;吕慧怡;张宁;胡艳;费淑香;李昀

    目的:探讨PKCδ在丹酚酸B(SalB)抗对乙酰氨基酚(APAP)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通过MTT法、细胞内还原型GSH含量测定、细胞LDH溢出量测定检测SalB抗APAP肝损伤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alB对Nrf2核移位的影响.应用PKCδ抑制剂或siRNA干扰技术,探索PKδ在SalB抗APAP肝损伤中的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KCδ表达及Nrf2激活.结果:SalB可明显减轻APAP造成的HepG2细胞损伤,同时激活PKCδ,促进Nrf2核移位.PKCδ选择性阻断剂Rottlerin可减弱以上保护作用.PKCδ敲除明显减弱SalB对Nrf2核移位的诱导作用.结论:SalB可减轻APAP所致肝细胞损伤,其机制与SalB通过PKCδ激活Nrf2通路有关.

  • 丙酮酸脱氢酶激动剂对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改善作用

    作者:万沁;钟海花;徐勇;何建华;童南伟

    目的 研究丙酮酸脱氢酶激动剂二氯醋酸二异丙胺(DAD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作为靶细胞,进行了以下研究:1.DADA对高糖诱导的血管EC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sICAM-1)的影响;2.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Western blotting杂交分别观察高糖诱导的PKCα、PKC δ的位置变化及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实验分组:对照组:浓度为5.5 mM;高糖组:浓度为30 mM;DADA(1×10-5 M,1×10-4 M or 1×10-3 M)+高糖组.结果 1.30 mM高糖可诱导EC功能紊乱:高糖可诱导EC功能紊乱:NO浓度降低,sICAM-1水平增加,DADA可抑制高糖诱导的上述变化;高糖可诱导HUVECs的PKCα及PKC δ表达位置转移;PKCδ表达增强,但对PKCα表达影响不明显.结论 DADA可以纠正高糖所致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可能部分是通过PKCα及PKCδ途径来实现的.

  • 宫颈癌组织中PKCα、PKCε、PKCδ表达及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作者:郭庆枝;李丽;薄其美;陈莉;孙莉;石洪堂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PKCα 、PKCε 、PKCδ 表达及其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确诊宫颈癌患者38例,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取化疗前后病灶组织各100 mg左右,采用RT-PCR检测组织中PKCα 、PKCε 、PKCδ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PKCα 、PKCε 、PKCδ 蛋白的表达,Spearman相关分析PKCα 、PKCε 、PKCδmRNA表达水平与化药敏感性的关系,Logisitic回归分析影响化疗敏感性的相关因素.结果:化疗后PKCα 、PKCε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KCδ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化疗后有效组PKCα 、PKCε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化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PKCδ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化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Spearman分析化疗前宫颈癌组织中PKCα 与PKCε 的mRNA表达水平与VI、FI和化疗后残余肿瘤体积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PKCδ 与VI、FI和化疗后残余肿瘤体积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而与VFI和化疗前肿瘤的体积大小无明显相关性;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PKCα 、PKCε 、PKCδmRNA、VI、FI为化疗敏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 、肿瘤体积与化疗敏感性无关.结论:PKCα 、PKCε 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PKCδ 在宫颈癌组织中低表达,三者均与化疗敏感性具有密切关系.

  • 电刺激大鼠小脑顶核对感觉皮层及基底节PKCγ和PKCδ表达的影响

    作者:邓志宽;董为伟

    目的观察FNS后感觉皮层及基底节PKCγ和PKCδ表达的变化,以探讨电刺激大鼠小脑顶核(FNS)预置性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电刺激大鼠小脑顶核模型,分别在电刺激后即刻(0 h)、1、3、7、10 d取感觉皮层及基底节所在脑组织,冰冻切片,进行PKCγ和PKCδ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测定平均光密度值.并设立假刺激组及小脑顶核(DN)刺激组作为对照.结果一侧FNS后即刻,对侧感觉皮层及基底节PKCγ和PKCδ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而1 d后PKCγ和PKCδ表达显著增高(P<0.01);3 d后,其表达有所降低,7 d后其表达水平仍高于假刺激组(P<0.05),10 d后降至基础水平.同侧感觉皮层及基底节在FNS后1 d,PKCγ和PKCδ表达也有显著增高(P<0.05),但其增高水平明显低于右侧,3 d后其表达降至基础水平.假刺激组及DN刺激后1 d,PKCγ和PKCδ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 FNS诱导皮层及基底节PKCγ和PKCδ表达的增高,可能与FNS诱导的预置性神经保护作用有关.

  • PKCδ在游离脂肪酸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杨飞燕;陈曼华;蔡威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 Cδ(PKCδ)在游离脂肪酸(FFAs)诱导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 FFAs 刺激,转染 PKCδsiRNA 以抑制 PKCδ的表达。使用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定量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 PKCδ蛋白及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 FFAs 可产生多种效应,包括浓度依赖性的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增加 PKCδ的表达和磷酸化等。抑制 PKCδmRNA 的表达可导致 FFAs 诱导细胞凋亡减少。结论PKCδ可能介导内皮细胞中 FFAs 诱导的细胞凋亡。

  • 蛋白激酶Cδ通过抑制自噬促进TRAIL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

    作者:高飞;刘荣华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δ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中对自噬的影响,并研究其相关机制.方法 使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C4-2和CWR22Rv1作为研究对象,将细胞进行分组,分别使用DMSO对照、BAF-A1、TRAIL、PKCδ激活剂PMA和PKCδ抑制剂rottlerin对细胞进行处理.用MTT检测各组药物处理后细胞存活状况;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药物处理后mTOR通路、自噬相关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用GFP-LC3荧光蛋白标记检测细胞内自噬作用的变化.结果 TRAIL诱导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C4-2和CWR22Rv1自噬作用增强.PMA可以通过激活mTOR通路抑制自噬并提高细胞对TRAIL的凋亡敏感性.PKCδ在此过程中是抑制自噬作用的关键分子.结论 本研究证实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细胞C4-2和CWR22Rv1中,PKCδ/AKT/mTOR通路对细胞自噬的负向调节作用,激活该通路可以促进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现象.

  • PKCα、PKC βⅡ、PKC δ在甲状腺病变中的表达

    作者:王翠;唐建武

    目的:对PKCα、PKCβⅡ、PKCδ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及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进行研究,以了解它们在甲状腺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分别检测PKCα、PKCβⅡ、PKCδ在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甲状腺腺瘤、31例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KCα,PKCβⅡ,PKCδ的表达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组与甲状腺腺瘤组无差异(P>0.05);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及甲状腺腺瘤组,即在良性病变组与恶性病变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KCα、PKCβⅡ、PKCδ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乳头状甲状腺癌中均有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过度表达.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