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剂量碘化油在原发性巨块型肝癌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解长佶;曾志平;胡超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经大剂量碘化油化疗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4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癌分成两组,分别经肝动脉注射常规剂量碘化油(20 mL)及大剂量碘化油(25~45 mL)化疗栓塞,对比两组介入前后的肝功能、肿瘤大直径,并记录并发症、碘油沉积情况、生存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大剂量组的碘化油用量平均为28.3 mL,常规组介入术前直径(12.47±3.04)cm,介入术后4周(12.15±3.11)cm,大剂量组介入术前(13.15±5.32)cm,介入后4周(11.98±3.08)cm,两组术前与介入术后4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随访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2周后均可恢复。治疗后常规剂量组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大剂量组为8个月,大剂量组6、12、18、24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5.8%、32.2%、24.0%、13.7%,长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巨块型肝癌大剂量的碘油栓塞是安全的,大剂量碘油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疗效优于常规剂量。

  • 大剂量碘油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晨;贾科峰;于长路

    [目的]回顾性分析巨块型肝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并大剂量碘油加化疗药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患者,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碘油用量为20~60ml.再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发现肝外肿瘤供血动脉,超选择插管化疗栓塞后,注入适量明胶海绵栓塞治疗.[结果]治疗的总有效率(RR)为77.3%,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59.3%、45.3%.介入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原发性巨块型肝癌大剂量碘油栓塞联合肝外肿瘤供血动脉介入治疗,对于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沙利度胺对原发性肝癌动脉栓塞化学治疗后血管生成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韩高华;赵晨星;黄俊星;叶军;刘海日;陈余平;张德耕;张好;顾巧萍

    经动脉栓塞化疗(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丧失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标准治疗手段之一,但TACE后易复发、转移.

  • 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经动脉大剂量碘化油栓塞的应用分析

    作者:王小林;龚高全;王建华;颜志平;程洁敏;钱晟;陈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经动脉注射25~40 mL碘化油栓塞病例的判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47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经动脉注射25~40 mL碘化油栓塞,记录术前肿瘤大径、肝功能、肾功能、肝硬化程度(Child分级),术中造影情况、碘化油剂量及术后随访肿瘤大径、碘化油沉积情况、肝功能、肾功能、肝硬化程度(Child分级)和并发症.结果 本组病例术前肿瘤大径为(13.02±0.52)cm,所有患者均为ChildA.47例DSA均显示门静脉主干通畅;碘化油用量平均为27.84 mL,(范围25~40 mL).术后2周后随访肝、肾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4周后均可恢复.术后4周复查CT测量肿瘤大径为(5.17±0.45)cm(P=0.0000),肿瘤内碘化油沉积4度为85.1%.所有患者均末发生与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原发性巨块型肝癌,经严格的术前评估,术中又将导管或微导管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对肿瘤进行完全的充填,术后的积极治疗町以避免严重并发症.我们认为对于首次TACE行大剂量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患者是安全的.

  • TACE联合PMCT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丁一;曹智;陆伟;黄汝刚;刘建勇

    目的 比较TACE联合PMCT与单独使用PMCT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ACE联合PMCT治疗组(TP组)及PMCT治疗组(P组).TP组患者接受TACE 治疗后1~3 周内行DSA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行超声引导下PMCT 治疗.对P组患者单独采用PMCT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的改变情况,相关并发症及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 接受TACE联合PMCT治疗患者AFP值下降及肿瘤缩小程度较单独采用PMCT治疗明显;两组患者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TACE联合PMCT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较单独使用PMCT治疗更有效.

  • 利用利多卡因调制栓塞剂在肝癌 TACE 治疗中的镇痛作用

    作者:张华;辛文斌;王旭;胡雪梅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调制栓塞剂在预防和减轻因肝癌经动脉栓塞化疗( TACE)所致疼痛中的效果。方法387例次肝癌 TACE 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1例次和对照组186例次。治疗组应用利多卡因100 mg 调制栓塞剂,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调制栓塞剂。术后给予必要的镇痛、护肝和对症治疗。结果观察组术中和术后12小时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镇痛药物用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利用利多卡因调制栓塞剂,可以预防和降低 TACE 术中与术后的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量。

  • 婴儿肝母细胞瘤的介入治疗及延迟手术治疗

    作者:胡显良;沈文律;李建宏;蒋学武;陈中献

    目的评价经动脉栓塞化疗(TACE)结合延迟手术治疗婴儿巨大肝母细胞瘤的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4年1月不能手术切除的肝母细胞瘤8例患儿(男6例,女2例)接受1~3次栓塞化疗.年龄2~12个月.每次栓塞化疗前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栓塞化疗时首先超选择进入肿瘤的供血动脉,经该动脉先灌注化疗药物和超液化碘油的混悬乳液,再使用弹簧圈栓塞该肿瘤血管.结果每次TACE均未遇到任何大技术问题和明显化疗毒性反应.6例TACE结合手术患儿及经3次TACE及静脉化疗患儿均无瘤存活至今.另1例1个月后死于肺炎.结论TACE是治疗婴儿肝母细胞瘤有效、安全的方法.

  • TACE与伽玛刀治疗肝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沙晓锋;王月;胡爱玲;张姣

    目的:探讨经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伽马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0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51例患者接受单纯TACE治疗(TACE组)、联合组(TACE+伽马刀治疗)53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缓解率64.15%高于TACE组的43.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AFP水平低于TACE组(P<0.05)、联合组的KPS评分均高于TACE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1年生存率70.00%与TACE组的67.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38.00%、22.00%均高于TACE组的20.41%、6.12%(P<0.05);联合组的血小板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高于TACE组(P<0.05).结论:TACE联合伽马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效果优于单纯TACE治疗,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

  • 腺苷蛋氨酸(肠溶片)在TACE术后的护肝作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作者:崔洪亮;张阳德

    目的 研究腺苷蛋氨酸对经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2010年3月1日~2010年10月23日在湘雅医院进行TACE治疗的63例肝脏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3),术后分别服用腺苷蛋氨酸(肠溶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采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14天肝功能指标(ALT、TBIL、DBIL、GGT、PT、APTT),统计分析两组病例临床特征及术后肝功能指标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肝功能Child-Push以及肿瘤病理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ACE术后第7天谷氨酰转移酶显著下降(P<0.05);术后第14天,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显著下降(P<0.05);其余肝功能指标(GGT、PT、APTT),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腺苷蛋氨酸能够改善TACE术后患者肝功能.

  • 肝细胞癌中HGF/c-MET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查永久;陈涛

    世界范围内肝细胞癌( HC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尽管包括外科手术、肝脏移植和经动脉栓塞化疗在内的多种治疗方法都在不断进步,但是大部分出现了复发和晚期的患者预后仍然很差。酪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索菲拉尼是系统治疗晚期HCC的一个里程碑,但其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作用却十分有限。后续的研究显示c-MET信号通路在促进肿瘤的生长、血管生成和转移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讨论c-MET信号通路在HCC中的作用,总结c-MET受体抑制剂治疗HCC的临床前期资料,并且概括当前c-MET抑制剂在晚期HCC中新的研究,综述如下。

  • 介入放射学在肝母细胞瘤诊治中的作用评价

    作者:胡显良;吴艳梅;张英姿;张利兵;王珊;陈姬;陈联盟;谭培兰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ve angiography,DSA)检查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的价值,以及经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在治疗HB中的作用.方法 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对收治的14例HB患儿(年龄2~12月)进行1~3次栓塞化疗,1月后所有患儿再次入院并接受DSA检查.回顾性分析总结1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4例患儿全部获得随访,13例患儿于介入治疗4周后入院,检查显示肿瘤明显缩小,甲胎蛋白(AFP)明显降低.第二次DSA检查7例未发现新生的肿瘤血管,6例有新生肿瘤血管形成.1例患儿经3次TACE后肿瘤影全部消失,未予手术治疗,追加了6月的静脉化疗.12例TACE结合手术的患儿,术后病理显示肿瘤细胞75%~100%坏死.13例患儿获得随访并存活至今,1例患儿于TACE后1月因患肺炎伴心力衰竭死亡.结论 DSA是针对肿瘤具有高度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不但能精确显示肿瘤血管,还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的形态、边界.TACE是一个有效、安全的HB治疗方法.在手术切除前有必要进行DSA检查以了解有否新生的肿瘤血管及新发的肿瘤.对于新生的肿瘤血管应给予再次的TACE治疗.应用介入放射学技术结合延迟手术及随后的静脉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难治性HB的近期效果,并可能完全治愈HB.仅仅通过反复TACE亦有可能治愈HB.

  • 放射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预后因素研究

    作者:张强;傅深;陆耀红;袁克莉;彭丽华

    目的:分析转移性肝癌应用放疗的疗效及预后因子.方法:转移性肝癌患者38例,21例经肝动脉栓塞化疗药物灌注(TACE)2~3次后行外放疗,17例进行单纯放射治疗,38例患者总照射剂量TD2000Gy~6600CGy,分割剂量150Gy~200CGy/次,每周5次.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过程,总有效率(PR+CR)为86.8%,1年及2年生存率为55.3%,36.8%.应用SAS6.0软件单因素分析显示肝内转移数量、经动脉栓塞化疗(TACE)、适形放疗、Child-Pugh分级是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P<0.001),COX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也是独立的预后因子(P<0.05).结论:经动脉栓塞化疗(TACE)、适形放疗、肝内转移数量和Child-Pugh分级对转移性肝癌放疗的生存率有显著影响,同时也是独立的预后因子.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