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卒中(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不伴颅外动脉狭窄患者危险因素比较及中医证候要素分析

    作者:姬少珍;张允岭;张志辰;赵晖;寿好长;高芳;王朝歆;王建伟;李涛

    目的 分析颅外动脉狭窄与脑卒中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危险因素的关系,为脑血管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既往有脑卒中(含TIA)病史的1 784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将其分为非颅外动脉狭窄组和颅外动脉狭窄组,比较2组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及中医症状、舌象、脉象.结果 非颅外动脉狭窄组既往TIA患者比例、锻炼少或轻体力劳动者所占比例高于颅外动脉狭窄组.颅外动脉狭窄组既往脑卒中患者比例、空腹血糖升高检出率、吸烟比例高于非颅外动脉狭窄组(P <0.05或P<0.01).2组患者中医证候要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中医症状分布方面,口唇紫暗、肢体笨拙、小便清长等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 <0.05或P< 0.01).结论 颅外动脉狭窄与脑卒中、空腹血糖升高发生相关.脑卒中(含TIA)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火、气虚、阴虚、血瘀、痰、阳虚为主,颅外动脉狭窄与否并不影响中医证候要素类型及分布.

  • 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和脑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

    目的:探讨分析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和脑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结果:经诊断后发现所选患者共676支病变血管,其中青年组占126例支,老年组占550支;前循环病变共577支 (85.36%),后循环共99支(14.64%).颅内外动脉狭窄状况,青年组颅内高于颅外动脉,老年组颅外高于颅内,老年组的颅外动脉狭窄与青年组颅外动脉狭窄进行比较,前者要高.结论:导致出现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的主要原因为前循环动脉狭窄,而患者的脑动脉狭窄程度会依据患者的年龄进行分布,也就是说年龄不一样,患者脑动脉狭窄所分布的空间也不一样.

  • 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邓杰尹;秦杨;刘松涛;李改丽

    目的 明确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是否存在相关性,并了解二者主要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68例症状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颅内动脉狭窄与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差异.结果 168例患者中存在动脉异常(含内膜增厚)者123例(73.2%);动脉狭窄者100例(59.5%),含颅内动脉狭窄33例,颅外动脉狭窄48例,颅内外同狭窄19例;颅外动脉狭窄率(39.9%)比颅内动脉狭窄率(31.0%)高,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3,P=0.11),两者间无明确相关性(χ2=0.35;P=0.61),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年龄、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8,P=0.05;t=5.42,P<0.001),但性别及血压、血糖、血脂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5、3.41、0.43、0.81,P均>0.05).结论 颅外动脉狭窄可能无法预测颅内动脉狭窄的可能性,颅外动脉狭窄可能更易引起缺血性脑卒.

  • 颅外动脉狭窄与侧脑室旁白质发生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

    作者:许丽娜;贾龙斌

    目的:探讨颅外动脉狭窄与侧脑室旁白质发生脑白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8例,根据侧脑室旁脑白质是否发生脑白质疏松,分为无脑白质疏松组(56例)和脑白质疏松组(7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颅外动脉狭窄情况、梗死灶的大小以及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与颅外大血管狭窄的相关性。结果脑白质疏松组脑梗死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和心脏病发生率和颈动脉斑块大小均高于无脑白质疏松组( P<0.05);脑白质疏松组脑梗死患者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31.9%)明显高于无脑白质疏松组脑梗死患者(14.3%)(P<0.05);非参数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脑梗死患者的脑白质疏松严重程度与颅外大动脉狭窄的程度呈正相关;脑白质疏松组脑梗死患者的梗死灶直径明显大于无脑白质疏松组( 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发生颅外动脉狭窄与侧脑室旁发生脑白质疏松相关,值得关注。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因素

    作者:于淼;孙晓江

    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特点,并对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1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颅内、外血管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有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按血管狭窄累及的部位分为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组、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组和颅内合并颅外动脉狭窄组,对颅内、外大动脉的狭窄率、分布特点和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84.4%(135/160),其中单纯颅内动脉、颅外动脉及颅内合并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43.7%(59/135)、15.6%(21/135)和40.7%(55/135).颅内合并颅外动脉狭窄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9±11)岁,显著高于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组[(65±12)岁]和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组[(65±11)岁,P值均<0.05].Logistic分析显示,高血压((OR=2.543,95% CI为1.011~6.352,P=0.047)、糖尿病(OR=4.133,95% CI为1.158~14.740,P=0.029)是动脉狭窄-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高血压、糖尿病是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外动脉狭窄与肾动脉狭窄的关系

    作者:李瑶宣;董艳玲;黄慧雯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颅外动脉狭窄与肾动脉狭窄(RAS)的关系.方法 对310例ICVD患者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肾动脉造影检查,分析颅外动脉狭窄程度及数量与RAS率的关系.结果 颅外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组的RAS率显著高于轻、中度狭窄组及无狭窄组(均P<0.01);2支及≥3支颅外动脉狭窄患者的RAS率显著高于无狭窄及1支血管狭窄的患者(P <0.05 ~0.01).重度颅外动脉狭窄及闭塞、2支、≥3支颅外动脉狭窄是RAS的危险因素(OR=3.025,OR=3.343,OR=5.733;均P<0.01).结论 重度颅外动脉狭窄及闭塞、≥2支颅外动脉狭窄是ICVD患者RAS的危险因素.

  • 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外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并发症探讨(附12例报告)

    作者:董宏;娄永忠;李斌

    目的 观察支架置入(SP)术治疗颅外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探讨对各种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 为12例因颅外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椎动脉)狭窄患者(平均年龄63.9)行SP术治疗.术前术后行脑血管造影.术中术后给予抗凝治疗.结果 12例均成功放置支架,3例出现高灌注综合征,1例死亡,2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6例颈内动脉支架均使用脑保护装置,3例术后保护装置内有脱落物,1例术后出现假性动脉瘤.结论 支架置入术治疗脑血管狭窄有效、彻底,但并发症较多,要严格规范操作,正确应对.

  • 38例颅外段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海滨;包华;许哲

    目的:分析颅外段脑动脉支架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8例颅外段脑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观察介入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预后.结果:38例颅外段脑动脉狭窄患者,病变血管共43支,均成功放置支架,成功率100%.病变血管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扩张,缺血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个别患者出现心动过缓、鼻衄不良反应.结论:介入治疗颅外段脑动脉狭窄安全有效.

  •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芦军;赵伟丽;孙晓红;崔其福

    目的:观察14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ASI)在颅内、外动脉狭窄中的变化,评价AASI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及数量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预防。方法:对入组患者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以狭窄血管支数的不同分为无狭窄组、1支动脉狭窄组、2支动脉狭窄组、3支及以上动脉狭窄组。监测动态血压计算AASI。结果:(1)颅外动脉狭窄程度各组AASI值未见统计学差异(P=0.614)。(2)AASI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743, P<0.05)。(3)AASI和3支及以上病变组呈正相关(r=0.797,P<0.05)。结论:AASI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呈正相关,与颅外动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

  • 踝臂指数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伟丽;崔其福;芦军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的变化,探讨踝臂指数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收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4例,所有病例均行经颅多普勒(TCD)、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或核磁血管成像(MRA)确定是否存在颅内、外动脉狭窄并分组.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血液学指标,并测量身高、体重、上肢及下肢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MI)和ABI.结果 ①不同程度颅内动脉狭窄组间AB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 0.05).②ABI值在颅外动脉狭窄各组间比较,重度狭窄组和其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I和重度动脉狭窄组呈负相关(r=-0.673,P< 0.05).③ABI值在不同病变支数各组间比较,3支及以上狭窄组和无狭窄组、1支、2支狭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和3支及以上动脉狭窄组呈负相关(r=-0.747,P< 0.05).结论 ABI和颅内动脉狭窄无明显相关,和重度颅外动脉狭窄呈负相关,和3支及以上动脉狭窄呈负相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