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巩膜扣带联合玻璃体腔注气的疗效观察

    作者:胡丽兴;杜鹏程;马国敏;杜世佑

    视网膜脱离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近年来,视网膜脱离手术已有很大的进展,但巩膜手术仍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基本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我院自1996年1月~2001年10月,施行巩膜扣带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51例51只眼,现总结报告如下.

  • 角巩膜破裂伤后视网膜脱离合并视网膜嵌顿的玻璃体手术方法探讨

    作者:黎晓新;姜燕荣

    目的:通过对101例角巩膜破裂伤后视网膜脱离合并视网膜嵌顿行玻璃体者的手术方法及效果的分析,探讨:(1)对视网膜嵌顿部是否一定行视网膜切开;(2) 在玻璃体切割眼是否还需要进行巩膜环扎术和外加压术. 方法:资料分为视网膜切开组和视网膜未切开组,比较两组的视网膜解剖复位率、硅油取出后视网膜终复位率和视力改善情况,并分别在两组内比较行扣带术与未行扣带术病例的解剖复位率、硅油取出后视网膜终复位率.结果:视网膜切开组的解剖复位率(85.2%)和终复位率(59.0%)均高于视网膜未切开组;行巩膜扣带术的病例在视网膜切开组的终复位率(83.3%)明显高于无扣带组.结论:开放性角巩膜破裂伤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视网膜嵌顿需要行玻璃体手术时,应考虑视网膜切开松解嵌顿并联合巩膜扣带术,以比较彻底地松解缩短的视网膜.

  • 25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

    作者:赖铭莹;唐仕波;李加青;李双农;邹玉平;高艺

    目的探讨25G经结膜无缝线微创玻璃体手术(25GTSV)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25GTSV手术系统,对IMH15例15眼,行玻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1~13个月,平均7个月.结果 15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25分钟,平均约21.4分钟.15眼中9眼采用表面麻醉,6眼采用球后麻醉.14眼可顺利剥除黄斑裂孔旁内界膜,1眼未能完整的撕除.术后1~6个月行OCT检查,显示15眼中14眼裂孔闭合,1眼裂孔缩小但未闭合,裂孔闭合率为93.3%.术后随访期间未发生裂孔再裂开现象.后一次随访,术后佳矫正视力0.1~1.0,平均0.35.9眼(60%)的病人视力至少提高两行.手术并发症包括一过性眼压升高(2眼)、结膜下气泡(2眼)、晶状体后囊下羽毛状混浊(5眼),晶状体核硬化(2眼),未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以及切口持续性渗漏等并发症.结论采用25G经结膜无缝线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IMH,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手术疗效确切的优点,特别是可在表面麻醉下手术,避免了球后麻醉所引起的并发症,可用于门诊开展IMH的手术治疗.

  • 广泛悬韧带断离晶状体脱位囊袋张力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一例

    作者:辜臻晟;李增琦;王丽天

    患者,男,55岁,左眼拳击伤后视物不清2年,于1999年11月25日就诊。拟诊“左眼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脱位”。眼部检查:左眼:视力为眼前指数,结膜轻度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清,深度正常,虹膜震颤(+)。扩瞳检查发现晶状体核心和后囊膜混浊,晶状体向后下方脱位,晶状体悬韧带大部分断离,仅颞下4点~5点韧带完整,无玻璃体溢出,眼底窥不见,眼压2.53kPa。网测20/150,角膜内皮计数4366mm-2,B超:玻璃体腔内未见异常回声。2000年1月3日在局麻下行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囊袋张力环植入+人工晶状体植入+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手术顺利。术后局部和全身应用激素和抗生素。术后第1天,左眼裸眼视力:0.8-,小孔视力:1.0,眼压:2.67kPa,角膜透明,前房细胞(+~),一周后消退。半年后,术眼裸眼视力达1.0,角膜、眼压无异常,瞳孔正圆,人工晶状体位于囊袋内,无偏位,后囊膜部分破损,晶状体前无玻璃体存在,视网膜情况良好。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作者:柯根杰;郑志;孙思勤;温耀春;李春霞;朱美玲;袁华音;张国梅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R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VR术联合硅油填充治疗102例(102只眼)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近期视网膜复位97眼(95.1%);91眼随访3~23月,平均13.3月,终视网膜复位81眼(88.9%).术后终视力提高78眼(85.7%);0.05以上视力43眼(47.3%).术中主要并发症是医源性裂孔(8眼,7.8%);术后主要并发症分别是白内障(41眼,45.1%)、继发性青光眼(13眼,14.3%)和视网膜脱离(10眼,11%).结论 VR术联合硅油填充是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 再反转手术透镜系统与Landers透镜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比较研究

    作者:龚凌;姜德咏

    目的 比较再反转手术透镜系统与Landers透镜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使用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143眼共143例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分为两组,对照组自2006年6月至12月使用Landers透镜系统共80例,观察组自2007年6月至12月使用再反转手术透镜系统(ROLS)共63例.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需要的气-液交换次数较少,很少需要使用重水,而且手术过程中很少需要压迫巩膜.结论 使用再反转手术透镜系统显著减少了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时间,降低了气-液交换次数,减少重水的使用和巩膜压迫.与Landers平凹透镜系统相比,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应用再反转手术透镜系统具有明显的优点,而手术结果没有差异.

  • 非糖尿病纤维血管膜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临床分析(附63例报告)

    作者:王玲;朱晓华;张永红;郭小健

    目的描述非糖尿病玻璃体纤维血管膜所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效果.方法患者63例74眼,患者1眼接受气体视网膜固定术,20眼接受常规视网膜复位术,53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结果视网膜静脉阻塞及血管炎手术效果好,视力改善率分别为93.8%、96.6%,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及系统性红斑狼疮视力改善率分别为86.4%、66.6%.结论该类患者病因不同,临床特点各不相同,术后视力改善及并发症与视网膜疾患的种类有关,术后视力恢复显著.

  • 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浸润麻醉下的黄斑部疾病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作者:赖铭莹;唐仕波;李加青

    [目的]探讨应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浸润麻醉进行黄斑部疾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需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黄斑部疾病30例30眼,术中采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浸润麻醉.行标准的三通道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根据病情行视网膜前膜、黄斑前膜和或内界膜剥离,眼内光凝、气液交换和体积分数16%全氟丙烷(C3F8)充填.观察术中的镇痛效果,术眼的合作程度以及并发症.[结果]在所有手术眼中,麻醉效果优良者13眼,麻醉效果中等者15眼,麻醉效果差者2眼.麻醉效果差的2眼均为视网膜脱离术后继发性黄斑前膜,在术中肌注哌替啶后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诉术眼疼痛多发生在巩膜穿刺刀刺入巩膜时、术中顶压视网膜周边部切除基底部玻璃体以及眼内光凝时,但是疼痛均较轻微,能继续耐受手术.所有病例术中未发生与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在黄斑部疾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采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浸润麻醉,能顺利的完成手术,同时避免了球后麻醉所引起的并发症,但是要求手术医生必须具有熟练的手术技巧,并且在手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以配合手术.

  • 眼底彩色照相和光相干断层扫描评价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黄斑前膜

    作者:俞阿勇;梁丹;刘杏;颜世龙;林振德

    目的探讨眼底彩色照相和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OCT)评价眼外伤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黄斑前膜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眼底彩色照相和OCT,观察我院2003年7月至2004年9月收治的139例(139只眼)眼外伤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的黄斑部形态.结果手术后1、2、3、6、12个月眼底彩色照相分别检查出黄斑前膜5、8、17、19、20只眼,OCT检查分别为7、10、20、26、27只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3,P>0.05).OCT检查发现8只眼(29.63%)黄斑前膜与视网膜完全粘附,27只眼(44.44%)神经上皮层水肿,黄斑中心凹厚度(290.18±288.05)μm. 结论眼底彩色照相和OCT可以用于眼外伤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的早期和长期随访.OCT对黄斑前膜结构和状态的了解,对其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 玻璃体手术对内源性眼内炎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张艳琼;王文吉

    目的分析玻璃体手术对内源性眼内炎的诊断及治疗作用.方法对22例内源性眼内炎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视力及预后情况.结果22例患者中,21例进行血或玻璃体液涂片、培养,阳性率18例,占86%,其中细菌6例,真菌11例,1例为混合感染.16例有完整随访资料患者中,玻璃体手术成功13例,占81.3%,其中6例获得功能成功.结论玻璃体手术可以提高内源性眼内炎患者病源菌培养阳性率和视力预后.

  • 表面麻醉下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唐仕波;赖铭莹;李加青;李双农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下行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疗效、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2例爱尔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下采用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TSV25G)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22例患者均为单眼患病接受治疗.其中特发性黄斑裂孔10只眼,特发性黄斑前膜6只眼,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4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玻璃体积血2只眼.根据病情行视网膜前膜、黄斑前膜和(或)内界膜剥离,气液交换和全氟丙烷(C3F8)气体眼内充填.手术后随访1~1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4个月.主要观察分析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患者合作程度、手术效果以及手术中和手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手术眼均可在表面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操作.手术时间20~25 mtn,平均手术时间约22 min.手术中患者无特别不适,能配合手术;手术后2 d内手术创口结膜轻度水肿,7 d后已无明显痕迹.1个月时仅在巩膜表面见一浅的色素沉着点.手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2只眼,晶状体后囊羽毛状混浊5只眼,玻璃体积血1只眼,结膜下气泡2只眼.未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以及其他与切口相关的并发症.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9只眼裂孔闭合,1只眼裂孔缩小但未闭合,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玻璃体积血均治愈.结论表面麻醉下的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主要适用于特发性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前膜、玻璃体黄斑牵引综合征、单纯玻璃体积血等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的疾病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

  • 国产全氟化碳液体眼内存留的实验研究

    作者:罗晓刚;陈钦元

    目的观察国产全氟化碳液体(PFCL)眼内长期存留对眼内组织的形态学和组织学影响.方法将18只新西兰大白兔左眼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分别在玻璃体腔注入0.3、0.6、1.0 ml国产PFCL;右眼为对照组.观察手术后4、8、12周时眼内组织形态、电生理结果及组织学改变.结果实验组1、2未出现有临床意义的视网膜病变,只出现轻微的形态学改变;实验组3出现明显的形态学和组织学改变.实验观察早期(4~8周),实验组兔眼视网膜形态学和组织学改变均较轻微;晚期(8~12周)改变较显著.电生理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3出现显著的b波振幅降低.结论少量国产PFCL长期存留眼内可引起一定的组织学改变,但不影响临床功能;大量国产PFCL存留眼内仍会对组织造成可见的毒性反应.

  • 玻璃体手术治疗先天性视网膜劈裂

    作者:李加青;唐仕波;朱晓波;李双农;赖铭莹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即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heredoretinal retinoschisis),是指视网膜内层本身的层间分离,发生在神经纤维层内.本病多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以男性多见.发生在周边部的视网膜劈裂,对视力的影响较小,通常不必治疗,如病变进展,可以进行激光光凝[1],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随着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广泛开展,国外学者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2-4]取得一定疗效.近年来,我们对3例先天性视网膜劈裂患者进行玻璃体手术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兔眼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内抗坏血酸的动态观察

    作者:张晓梅;刘平;崔浩;傅少颖;李钟睿

    抗坏血酸被认为是细胞外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抗氧化剂,在眼内可以保护房水、晶状体及视网膜等组织免受光损伤[1].临床上玻璃体切割手术中常用的玻璃体填充物内均无抗坏血酸成分,但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内源性抗坏血酸是否可以在短时期内恢复到正常生理水平,国内外尚无报导.我们结合微透析技术与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 (HPLC-ECD),通过长期测定玻璃体内抗坏血酸的含量,探讨正常家兔玻璃体部分切除术后玻璃体内内源性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产生的规律.

  • 伴脉络膜损伤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预后观察

    作者:姜燕荣;陶勇;黎晓新

    目的 评价玻璃体手术治疗合并脉络膜损伤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对1995年至2005年间经玻璃体手术治疗1 075只外伤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合并浆液性脉络膜脱离、出血性脉络膜脱离(含外伤性脉络膜分离)或视网膜下出血在内的不同类型脉络膜损伤共41例41只眼(3.8%),采用闭合式玻璃体手术进行治疗,统计比较手术预后.结果 视网膜复位38只眼(92.7%),终视力大于0.1者10只眼(24.4%);手术后视力提高者共29只眼(70.7%),其中合并视网膜下出血组14只眼(87.5%,14/16),合并浆液性脉络膜脱离组12只眼(75.0%,12/16),合并出血型脉络膜脱离组3只眼(33.3%,3/9),三组患眼的视力提高率χ2=8.394,P=0.015,P<0.05.终黑朦6只眼,均为出血型脉络膜脱离者.17只低眼压眼中8只眼(47.1%)需持续硅油填充,出血型脉络膜脱离5只眼(55.6%,5/9).结论 合并脉络膜损伤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处理得当可获得较好的结果,其中合并视网膜下出血者手术预后较好;合并出血型脉络膜脱离眼预后较浆液型明显差,但也并非眼球摘除适应证.严重外伤性脉络膜分离眼预后较差常为低眼压需长期硅油填充.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