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

    作者:徐海峰;董晓光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丧失的常见原因.其确切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表明,它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与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有关,其治疗方法主要有激光光凝、手术及药物治疗.本文就上述三种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 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江丹(综述);刘新泉(审校)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 M E )是由糖尿病引起的黄斑中心区2倍于视盘直径范围内的视网膜增厚、局部的或弥漫性水肿,有或无硬性渗出[1]。其临床表现为视力减退或视物变形或症状不明显,可伴有相对或绝对性中心暗点。未经治疗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在3年内将出现25%~30%的临床显著型黄斑水肿(CSME)。黄斑功能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视锐度,D M E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视力受损甚至失明的主要原因[2]。DM E的治疗包括黄斑激光光凝术、睫状环玻璃体切割手术、玻璃体注射曲安奈德等,但是这些治疗方法又各自具有局限性。由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EG F )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及DM E发病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因而从抑制VEGF的角度治疗DR、DME的研究近年逐渐兴起[3-5]。现对于常见三种抗VEGF药物进行玻璃体内注射治疗DM E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

    作者:范金连;曾琦;段国平

    【目的】初步评价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就诊于本院眼科已确诊为 BRVO 继发 ME 的患者21例(21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眼均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观察术前和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时患者的佳矫正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定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结果】在21眼中有19眼视力提高,2眼视力不变。治疗前的 LogMRA 视力为0.55±0.74,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时分别为:0.57±0.70、0.61±0.63、0.62±0.58,其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05)。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治疗前为(404.25±62.76)μm,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时分别为(354.25±64.12)μm、(221.75±37.30)μm、(195.30±24.70)μm,治疗后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眼部并发症及全身的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 BRVO 继发 ME 患者中短期内可提高视力、减轻 ME,但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 肾病综合征合并黄斑水肿一例

    作者:张婷;李明新

    患者男,27岁。因双眼视物模糊1周于2014年8月27日首次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述无视物变暗、变形。既往双眼视力1.5。血压110/70 mmHg (1 mmHg =0.133 kPa),空腹血糖5.4 mmol/L。否认外伤以及其他全身疾病史、输血史;直系亲属无传染性疾病。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25,左眼0.4,均不能矫正。双眼眼前节无异常;瞳孔对光反射正常;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压:右眼16 mmHg,左眼19 mmHg。间接检眼镜检查,双眼视盘边界清楚、颜色淡红,杯盘比约为0.4;视网膜血管扭曲,黄斑区呈蜂窝状外观,中心凹反光消失(图1)。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右眼508μm,左眼485μm;中心凹正常形态消失;内核层可见弱反射囊腔,椭圆体区不连续(图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双眼视盘、视盘血管充盈未见异常;静脉期双眼黄斑区轻微花瓣状荧光(图3)。诊断:双眼黄斑水肿。给予口服醋甲唑胺50 mg,2次/d。10 d 后复诊,双眼视力0.5;矫正视力0.6。SD-OCT检查,双眼黄斑水肿较前减轻,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右眼下降79μm,左眼下降176μm;仍可见内核层弱反射囊腔,椭圆体区不连续(图4)。继续给予口服醋甲唑胺7 d 并同时加服卵磷脂络合碘1.5 mg,3次/d。1个月后复诊,视力:右眼0.6,左眼0.5,均不能矫正。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与第1次复诊时比较无明显变化。

  • 白内障手术后急性一过性黄斑水肿伴浆液性视网膜脱离12例

    作者:米兰;黄洁蕾;吴明星;刘杏

    黄斑囊样水肿是白内障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手术后4~12周,约80%的有症状患者3~12个月后可自行改善[1-3].其发生可能与手术类型、光毒性、炎症介质、玻璃体黄斑牵引或手术中并发症有关[4].推测其机制主要是手术后房水及前列腺素等玻璃体内炎症介质的上调,打破了血房水屏障及血视网膜屏障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嗜酸性渗出液聚积在视网膜内核层及外丛状层形成视网膜囊腔[5,6].然而,我们近年遇见一组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第1天即出现黄斑水肿伴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并于手术后第7天即基本恢复的患者.所有患眼手术中均不慎注入了高于推荐剂量的头孢呋辛约2~3 mg,推测其手术后急性黄斑水肿的产生可能与此有关.现将其报道如下.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眼玻璃体状况的观察

    作者:戴虹;李永;龙力;师自安;卢颖毅;宣瑾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眼玻璃体状况,探讨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 PVD)与DME之间的关系. 方法回顾分析经裂隙灯显微镜、双目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检查确诊的无明显牵引的DME 169只眼的临床资料,对比裂隙灯显微镜、双目间接检眼镜和OCT检查结果,分析患眼玻璃体状态与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的关系. 结果 169只眼中无玻璃体脱离者156只眼,占92.3%,中心凹平均厚度为297 μm;玻璃体脱离者11只眼,占6.5%,中心凹平均厚度为229 μm;部分玻璃体后脱离者2只眼,占1.2%,中心凹平均厚度为347 μm. 结论无明显牵引的DME患眼中大多数眼未发生PVD和浅分离,玻璃体与视网膜分离时所产生的牵引力不是DME发生的主要原因.

  • 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伴发浆液性黄斑脱离的脉络膜微结构改变

    作者:华瑞;柳力敏;陈亢;胡悦东;才娜;陈蕾

    [目的]观察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黄斑水肿(DME)伴发浆液性黄斑脱离(SMD)的脉络膜微结构改变的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OCT)特征.[方法]NPDR单眼发生DME伴SMD(SMD组)的9只眼以及对侧只有DME而无SMD(无SMD组)的9只眼纳入研究.患者中,既往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6只眼,按是否行PRP治疗分为PRP治疗组和非PRP治疗组,分别为6、12只眼.均行增强深部成像技术(EDI)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EDI-OCT)和眼底彩色照相检查.测量中心凹处脉络膜厚度,应用Image Plus Pr0 6.0软件计算以中心凹为中心的EDI-OCT水平扫描所提示的脉络膜模拟面积.采用配对t检验对比分析有无SMD眼检测结果的差异;F检验对比分析PRP治疗组与非PRP治疗组间差异.[结果]SMD组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区域呈梭型或圆顶状的低信号暗区,外界膜均保持完整,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层与视网膜色素上皮-Bruch膜之间发生分离.SMD组中心凹脉络膜平均厚度和脉络膜平均模拟面积均高于无SM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6、2.306,P<0.05).PRP治疗组脉络膜平均模拟面积大于非PRP治疗组脉络膜平均模拟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27,P<0.05);两组间中心凹脉络膜平均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276,P>0.05).[结论]NPDR中DME伴发SMD眼脉络膜微结构改变的OCT图像特征是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区域呈梭型或圆顶状的弱信号暗区.

  • 有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比较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高莎莎;秦廷玉;赵琳

    目的 对比分析有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手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135例患者135只眼纳入研究.其中,无糖尿病(对照组)、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糖尿病组)以及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糖尿病患者(DR组)各45例45只眼.手术前及手术后l、3个月,所有患眼均行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测量黄斑中心直径1mm区域视网膜内界膜到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距离,并以此作为黄斑中心亚区域厚度(CSMT).3组患眼手术前平均BCVA、CS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300、1.329,P=0.280、0.273).对比观察3组患眼手术后BCVA、CSMT的变化.将OCT检查发现的CSMT较手术前增加30%以上定义为黄斑水肿.对比观察3组患眼手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手术后BCVA与CSMT的相关性以及糖尿病、DR与手术后黄斑水肿的相关性.结果 手术后l、3个月,与对照组、糖尿病组比较,DR组患眼BCVA明显降低,CSMT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糖尿病组患眼BCVA、CS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糖尿病组、DR组手术后1个月黄斑水肿发生率分别为2.2%、4.4%、15.6%,手术后3个月黄斑水肿发生率分别为2.2%、2.2%、13.3%.DR组黄斑水肿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96、6.644,P=0.035、0.03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后BCVA与CSMT有相关性(r=.444,P=0.000);糖尿病与手术后黄斑水肿无相关性(r=7.231,P=0.999);DR与手术后黄斑水肿有相关性(r=0.378,P=0.008).结论 与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比较,DR患者白内障手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更高.糖尿病与手术后黄斑水肿无相关性,DR与手术后黄斑水肿有相关性.

  • 雷珠单抗与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41例对照观察

    作者:周荣乐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与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41例(41眼)随机分为雷珠单抗组(20例,20眼)与曲安奈德组(21例,21眼),分别玻璃体腔单次注射雷珠单抗0.05ml与曲安奈德4mg,随访3月,比较治疗前后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月及3月BC-VA、CMT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1月及3月,雷珠单抗组BCVA的提高、CMT的减轻略优于曲安奈德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曲安奈德组3例出现术后高眼压,雷珠单抗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与曲安奈德短期内均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雷珠单抗在提高视力及减轻黄斑厚度上略优于曲安奈德;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有良好的安全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