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耳科学相关的常见血管源性眩晕的诊断

    作者:吴子明;张素珍

    在眩晕症的诊治实践中,前庭功能评价和眩晕的病因探究是两大重要内容,面对任何一个眩晕症患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前庭功能如何,什么原因导致了眩晕的发作,其中病因的判断为首先要回答的问题.眩晕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双侧前庭失衡或者不对称.对于明确的水平旋转感,原因大多是外周前庭的损伤,同时伴随出现出汗、面色苍白、恶心和呕吐等自主神经反应.如果患者感觉为直线动感(前后或左右摆动)或倾斜感,一般提示是耳石系统的损害(包括外周及其中枢神经通路).中枢性的损害在临床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平衡障碍、其他神经科体征、严重呕吐以及中枢性眼震.外周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分别约占75%和25%.临床病史和体征是鉴别外周与中枢性眩晕的重要因素.

  • 外周性眩晕患者的感觉结构与稳定极限能力分析

    作者:刘博;黄小兵;陈秀伍;段金萍;赵小燕;左丽静

    目的 通过对突发性聋伴发眩晕、梅尼埃病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平衡功能进行分析,了解典型外周性眩晕疾病的平衡特点.方法 正常对照组:47例健康成年人,20~58岁,男性21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36.2±13.3岁.眩晕组:40例外周性眩晕患者,20~68岁,男性1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8.3±13.2岁;其中突发性聋伴发眩晕10例,20-67岁,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5.0±17.9岁;梅尼埃病14例,25~64岁,男性8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8.9±11.0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6例,25-68岁,男性2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9.8±12.0岁.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稳定极限范围测试和硬平板和泡沫板的睁、闭眼共计六种模式的平衡功能评价.结果 (1)正常对照组和眩晕组的身体压力中心移动面积平均值在T2、T3及T5时有差异,分别是P=0.006,P=0.024,P=0.000.(2)外周性眩晕患者的稳定极限范围较正常对照组减小,P=0.000.(3)突发性聋伴发眩晕、梅尼埃病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身体压力中心移动面积没有统计学差异,P=0.148-0.660;三种典型外周性眩晕疾病的稳定极限范围没有统计学差异P=0.678.结论 (1)外周性眩晕患者保持平衡的能力下降,其损伤后平衡维持和康复需要借助视觉和本体觉补偿;(2)外周性眩晕疾病的稳定极限范围减小,在眩晕患者的平衡康复训练中应适当训练以增加下肢肌肉的力量,降低跌倒的风险.

  • 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外周性眩晕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彩君;赵秀云;张运波;潘水英;赖春红

    目的 探讨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外周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120例外周性眩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血液流变学治疗、阻滞离子通道治疗、脱水治疗、抗氧化剂治疗、降低纤维蛋白原的药物治疗、抗病毒治疗、高压氧治疗以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给予耳石复位治疗等,不进行康复训练.训练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2组眩晕症状改善情况和复发率,进行UCLA眩晕评分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分析.结果 训练组治疗后UCLA眩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组经过4周的训练,眩晕症状完全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BB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对比,训练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随访期间共8例患者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外周性眩晕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59例误漏诊分析

    作者:张运波;习国平;王毅;王彩君;靳红芳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BPV)的误诊、漏诊原因,以降低误漏诊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并误漏诊的 BBPV 5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4例有基础疾病,发病到就诊时间为3个月~20年,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眩晕。59例中漏诊39例,诊断为后循环缺血、颈椎病各10例,梅尼埃病7例,短暂性脑供血不足(TIA)5例,突发性耳聋 4例,偏头痛3例,均将 BBPV 漏诊;误诊20例,有头部外伤史的 5例分别误诊为脑震荡2例和脑挫裂伤3例,其余15例误诊为前庭神经炎6例,神经衰弱 5例,后循环缺血3例,TIA 1例。59例均按相关误诊疾病或基础疾病治疗,久治不愈,行 Dix-Hallpik 试验和 Roll 试验确诊为 BBPV,采用 BBPV 诊疗系统予耳石复位法配合平衡障碍康复训练治疗3个月均痊愈,随访3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BBPV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漏诊。充分认识该病,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及时行 Dix-Hallpike 试验和 Roll 试验,是避免或减少误诊的重要措施。

  • 外周性眩晕并发焦虑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作者:李非田;戴春富

    外周性眩晕易伴发焦虑等情绪障碍,常影响眩晕的诊疗效果,形成恶性循环.近年来研究认为两者共病是由于大脑中传递前庭及情绪信息的通路相互重叠所致.本文就外周性眩晕与焦虑共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通过干预中枢系统来治疗外周性眩晕并发焦虑的临床意义.

  • 外周性眩晕的视频眼动图诊断

    作者:户红艳;董明敏;曹华琳

    引起眩晕的原因很广泛,大致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2种.外周性眩晕是因迷路或前庭神经受损引起,主要疾病有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前庭神经元炎、突发性聋伴眩晕、迟发性膜迷路积水及听神经瘤等,临床诊断多依赖于患者的叙述和医生的问诊等主观资料,缺乏相应的客观证据.作者试从前庭功能上对外周性眩晕患者进行检查,探讨不同外周性眩晕患者视频眼动图(video-oculography,VOG)的特点.

  • 前庭功能自旋试验和经颅多普勒超声对中枢性眩晕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钜涛;李婷婷;谷艳霞;张峥;王超;刘欢;张兆辉

    目的 探讨前庭自旋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xt,VAT)、经颅多谱勒超声(TCD)在中枢性眩晕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6例中枢性眩晕患者和对照组(周围性眩晕患者68例、健康志愿者36例)进行VAT和TCD检测,计算检查两种方法完成率和敏感性等指标;比较中枢性眩晕组和对照组VAT、TCD参数水平的差异.结果 190例研究对象TCD完成率(100%)高于VAT完成率91.6%(P<0.05);中枢性眩晕组、周围性眩晕组、健康对照组VAT完成率分别为93%、88.2%、94.4%(P>0.05).完成2个检测方法的174例研究对象,中枢性眩晕组水平增益增高高于其他组(P<0.05);周围性眩晕水平增益降低高于其他组(P<0.05);周围性眩晕组中非对称性异常高于其他组(P<0.05);三组间的水平相移、垂直相移、垂直增益无明显差异(P>0.05);VAT法对中枢性眩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拟然比、阴性拟然比分别为85%、94.7%、12.41、0.16;TCD法分别为52.5%、89.4%、2.73、0.53;2种方法联合为92.5%、86.2%、6.19、0.09.结论 VAT和TCD对诊断中枢性眩晕的价值各有优劣,VAT比TCD更灵敏、准确,而TCD法更简便,检查完成率更高,2种方法联合时诊断的敏感性增加,提高了中枢性眩晕的诊断水平.

  • 动态姿势图在外周性眩晕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道宫;樊兆民;于刚;王海波

    目的:探讨动态姿势图在外周性眩晕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60例外周性眩晕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先行Synapsys(SPS)静动态平衡仪检查,然后运用视频眼震电图进行冷热试验.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静态姿势图评定选取姿势图面积(SSKG)作为评定参数,动态姿势图评定选取感觉结构测试(SOT)结果作为评定参数.冷热试验选择一侧功能减低值进行评定.同时选取20例正常人,作动态姿势图检查作为对照.结果:外周性眩晕160例,动态姿势图SOT检查异常144例,占90.0%;冷热试验异常110例,占68.8%;静态姿势图SSKG异常76例,占47.5%.经统计学分析,动态姿势图异常检出率高于冷热试验及静态姿势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例正常对照的动态姿势图SOT检查结果仅1例(5.0%)异常,外周性眩晕患者动态姿势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60例患者中,共有40例(25.0%)冷热试验结果正常者,动态姿势图检查可发现异常结果.结论:动态姿势图检查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对平衡功能的评价更全面,可检出冷热试验检查结果正常的外周性眩晕患者平衡系统的功能障碍.

  • 山莨菪碱佐治外周性眩晕疗效观察

    作者:马彦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佐治外周性眩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眩晕消失和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山莨菪碱佐治外周性眩晕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 视频眼震电图检查在中枢性眩晕和外周性眩晕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张涛

    目的:分析视频眼震电图检查鉴别外周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诊断意义。方法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眩晕患者均行视频眼震电图检查,根据结果对外周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进行鉴别。结果本组中枢性眩晕患者42例(52.5%),外周性眩晕患者38例(47.5%)。结论视频眼震电图检查鉴别外周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