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导助听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作者:艾海明;郭红阳;王杰

    助听技术按传导径路可分为气导与骨导两类。骨传导声音信号通过振动颅骨,不经过外耳、中耳而直接传递至内耳,可有效防止外界环境噪声干扰,为听力障碍者提供一种可选的可靠助听方式。本文主要通过对现今骨传导助听技术研究现状、核心算法开发和应用场景等进行综述,旨在促进此项技术发展及推广临床应用。

  • 骨导刺激时外耳道声压对骨导高频听力的影响

    作者:王杰;王立坚;Fei Zhao;石颖;李永新;李霞

    目的 研究骨导听觉刺激时外耳道声压对骨导听觉高频听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无耳疾、纯音听阈≤25 dB HL(500、1000、2000、4000、6000 Hz)、无气骨导差、中耳腔压力正常(±50 daPa)的4名青年志愿者(23 ~42岁)共8耳.检测鼓膜脐部与外耳道近纤维骨环处振动速度,分别检测耳道开放与闭合时外耳道声压.分析气导刺激时鼓膜脐部振动速度与骨导刺激时鼓膜脐部及外耳道近纤维骨环处振动速度差,比较在骨导刺激下耳道开放与闭合时外耳道声压.结果 气导刺激时鼓膜脐部振动速度较骨导刺激时鼓膜脐部相对振动速度大,在骨导刺激下耳道闭合时外耳道声压较耳道开放时高,且耳道开放与闭合在3000 Hz以上与气导刺激时外耳道声压差别不大.结论 骨导刺激时,外耳道声压对3000 Hz以上骨导听觉影响相对较大.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骨导 外耳道 声压
  • 骨导听觉技术—方滋未艾

    作者:王杰;李永新

    骨导听觉技术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与之相关的骨导听觉机制、骨导听力检测、骨导听觉刺激等相关产品问题引起临床医生关注.本文就上述内容予以简述并提出:鉴于骨导听觉机制复杂,数值模型可能是一种可行研究方法;骨导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值检测临床价值高,评判测试结果时需参考测试条件;全植入式骨导听觉刺激装置满足临床需求.

    关键词: 骨导 听力
  • 分泌性中耳炎骨导听阈改变的临床观察

    作者:罗鸿;冯天成

    目的证实分泌性中耳炎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为临床干预分泌性中耳炎,尤其是顽固的分泌性中耳炎提供依据.方法 115例(164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愈后或未愈患者病程中复查的纯音测听检查结果,记录 0.5、1、2、4 kHz频率骨导听阈,计算骨导听力损失dB数.分为单侧组66例,双侧组49例,将66例单耳患者的健耳作为对照组.结果在164耳中,出现骨导听阈提高的共94耳(57.3%).双侧组与单侧组骨导听力损失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单侧组和双侧组患耳在同一频率的骨导听力损失程度相似,且平均的骨导听力损失程度也相似;不同频率之间的骨导听力损失不同,4 kHz的骨导听力损失为大.结论半数以上分泌性中耳炎可以导致感音神经性聋.在不同频率间的骨导听力损失不同,以高频损失为主,并有向语言频率区过渡的趋势.

  • 植入式骨导助听设备的现状与临床应用

    作者:夏静宇;俞其囡;郗昕;杨蓓蓓

    植入式骨导助听设备是一类通过骨传导方式来传递声音的植入式助听装置.近年来植入式骨导助听技术飞速发展,经历了由穿皮植入向经皮植入的转变.本文就植入式骨导助听设备的类型及工作原理、适应证及并发症、各类型设备的比较等方面作一综述,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助听器 骨导
  • 豚鼠骨导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实验方法的建立及正常值测试

    作者:陈耔辰;胡娟;张玉忠;魏馨雨;杨勇智;高滢;徐勇;成颖;陈飞云;许珉;张青

    目的 通过骨导振动刺激(bone-conducted vibration,BCV)诱发健康豚鼠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c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oVEMP),从而建立稳定的豚鼠BCV-cVEMP/BCV-oVEMP实验方法并获取正常值参数.方法 选取11只(22耳)健康豚鼠,在动物清醒状态下通过特制的固定架,保持其俯卧抬头位后行BCV-cVEMP、BCV-oVEMP测试,分析记录BCV-cVEMP和BCV-oVEMP的波形特点和参数.结果 11只健康豚鼠中BCV-cVEMP和BCV-oVEMP的引出率均为100%(22/22).BCV-cVEMP的阈值为(85.5±10.8)dBSPL,n1潜伏期为(4.5±1.3)ms,p1潜伏期为(5.8±1.4)ms,n1-p1波间期为(1.2±0.4)ms,振幅为(21.5±17.3)μV.BCV-oVEMP的阈值为(90.7±10.6)dBSPL,n1潜伏期为(4.3±1.5)ms,p1潜伏期为(5.6±1.7)ms,n1-p1波间期为(1.4±0.6)ms,振幅为(24.0±16.3)μV.结论 本实验在健康豚鼠身上成功诱发出稳定的BCV-cVEMP和BCV-oVEMP波形,并获取阈值、潜伏期和振幅等参数.

  • 伴有骨导下降的中耳疾病手术效果分析

    作者:陈文文;邓亚新;童军;乔艺;钟笑;张裕华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胆脂瘤)伴有骨导下降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骨导听力的改善及其生理基础,并与耳硬化症术后"卡哈氏"切迹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病例分二组,一是本院耳硬化症手术有一年以上完整听力随访资料的42例(57耳),平均年龄46.74岁(15~71岁),男8例(12耳),女34例(45耳).二是同期中耳炎(含鼓室硬化、胆脂瘤、粘连性中耳炎)行听力重建并有一年以上随访资料者182例(200耳),平均年龄43.92岁(15~72岁),男79例(83耳),女103例(17耳).统计二组术后骨导听力改善(至少一个频率减少10 dB以上)的耳数和百分比,进行卡方统计分析.结果镫骨手术组57耳术后有13耳(22%)、中耳炎组200耳中有51耳(25.5%)符合条件.卡方检验,χ2=0.172<χ20.05=3.8416,故P>0.05,2组差异没有显示显著性意义.2个典型病例术后骨导明显改善.结论耳病变由于改变了振动频率,或增加了质量负荷,都可以影响骨导;中耳炎毒素也可以使内耳水肿,细胞变性甚至坏死.前者随着中耳病变解除,骨导可以恢复;后者需要尽早治疗,部分可能挽救.

  • 气导和骨导ABR在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小儿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郑文雯;邱建新

    目的 研究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小儿气导和骨导短声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 stem response,ABR)的特点,评价骨导ABR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受试者分为两组.组1(闭锁组)为16例(21耳)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年龄在1~13岁之间,平均为5.62岁;组2(对照组)为正常听力小儿15例(25耳),年龄在1~13岁之间,平均为6.1岁.比较两组气、骨导ABR的特点.结果闭锁组气、骨导ABR反应阈值分别为(73.81±7.4)dB nHL和(6.19±4.98)dB nHL,正常组分别为(23.20±4.76)dB nHL和(5.60±5.07)dB nHL.30 dB nHL刺激强度下闭锁组骨导ABR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闭锁组气、骨导ABR阈值差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骨导ABR可以用于评估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的耳蜗功能.

  • 放射治疗对早期鼻咽癌患者骨导听阈的影响

    作者:郭明坤;薛鸣;张珂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对早期鼻咽癌患者骨导听阈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2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且资料完整的32例早期鼻咽癌患者,分别记录患者放疗前、放疗后1.5年及放疗后2年双耳0.5、1、2、4 kHz四个语言频率骨导听阈值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双耳0.5、1、2、4 kHz四个语言频率骨导阈值放疗后1.5年及放疗后2年均高于放疗前,且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1.5年及放疗后2年患者DPOAE检查未通过率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可以使早期鼻咽癌患者骨导阈值提高,对于鼻咽癌放疗患者应尽早积极防治,避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致骨导听力下降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舒艳;罗浩;姚红兵

    目的 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致骨导听力下降的特点、病因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82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骨导听力下降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发病年龄、病程、积液性质和积液量与骨导听阈的关系进行观察.结果 75例患儿(82耳)骨导听力下降,平均骨导阈值在2.0 kHz和4.0kHz处增高明显.骨导听阈与病程和积液性质显著相关(P<0.01或P<0.05),与年龄、积液量无关.75例患儿均采取鼓膜切开置管术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术后给予药物治疗.随访6月,听力恢复正常者76耳,气导听阈下降但骨导听阈无改善者6耳.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可导致儿童骨导阈值增高,是导致儿童耳聋的危险因素之一,及早干预可避免病情发展.

  • 正常婴儿骨导听性脑干反应研究

    作者:余崇仙;刘业海;邱建新;童步升;张晓敏;汪平;倪昕

    目的:研究正常婴儿短声骨导听性脑干反应(bone conduction click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eses,BC-ABR)的阈值、潜伏期及其与气导听性脑干反应(air conduction click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eses,AC-ABR)的关系,为BC-ABR在婴儿听力评估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例听力正常婴儿按月龄分为两组:A组婴儿<6月,共10例20耳;B组婴儿≥6月,共10例20耳。分别进行短声AC、BC-ABR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BC-ABR波形与AC-ABR波形相似,BC-ABR波V潜伏期为7.45±0.35ms,反应阈为7.50±4.24dB nHL,反应阈的第95百分位数为15.00dB nHL。②不同性别、不同耳别间BC-ABR波V阈值和潜伏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B组BC-ABR波V潜伏期分别为7.48±0.37ms和7.42±0.34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波V阈值分别为8.00±4.70dB nHL和7.00±3.77dB nH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BC-ABR阈值的差值分别为9.75±4.44dB nHL和9.25±2.94dB nH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④AC-ABR波V阈值为17.00±2.95dB nHL,明显高于BC-ABR波V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ABR与BC-ABR阈值的差值为9.50±3.72dB nHL,第95百分位数为15.00dB nHL。结论BC-ABR波形特点与AC-ABR极为相似;婴儿BC-ABR阈值的正常值可采用统一的参考标准;本研究为婴儿听力的早期评估和干预提供了可靠依据。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骨导听觉稳态诱发反应的测试

    作者:郭明坤;薛鸣;郭艳红;王济生

    目的:研究听觉稳态诱发反应(ASSR)对儿童传导性聋及骨导客观听阈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对26例(32耳)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气、骨导ASSR及纯音测听,并将ASSR反应阈和纯音听阈进行比较。结果气、骨导ASSR反应阈和纯音听阈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ASSR气、骨导反应阈均高于纯音气、骨导听阈,ASSR骨导反应阈可以预测相应的纯音骨导听阈。ASSR对儿童传导性聋评估的准确性和纯音测听相似。结论ASSR可用作儿童传导性聋患者客观听阈的评估。

  • 噪声环境下传导性听力损失对骨导的保护作用分析

    作者:李雪萍;杨建盛

    目的 探讨噪声环境下传导性听力损失对骨导是否存在保护作用.方法 2009-2011年在广州开发区医院进行噪声危害职业健康监护的所检人员中选出48例存在单耳传导性听力损失的健康检查者,对其骨导听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所选健康检查人员中,6 kHz频段有34人双耳骨导差大于10 dB,其中大相差50 dB;4 kHz频段有28人双耳骨导差大于10 dB,即在4 kHz(t=33.830)及6 kHz(t =48.471)频段,双耳骨导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噪声环境下存在传导性听力损失对高频段听力,尤其是4 kHz和6 kHz频段的骨导具有保护作用.

  • 性别对骨导听性脑干反应的影响

    作者:窦晓宁;徐荣华;任雪莲;王爱婷;杨燕燕;张敏敏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间骨导听性脑干反应(ABR)结果间的差异性。方法选择听力正常成年人60名(120耳),男性及女性各30名(60耳),将骨导 ABR的振荡器分别放置乳突、耳后、额部,进行骨、气导ABR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性别间比较分析。结果气导及各部位骨导ABR阈值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阈上30 dBnHL刺激强度下,各部位骨导与气导ABRⅠ、Ⅲ波峰潜伏期(PL)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各部位骨导与气导ABRⅤ波PL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气导与各部位骨导Ⅰ~Ⅲ波峰间期(IPL )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气导与各部位骨导Ⅰ~ⅤIPL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不同性别间骨、气导ABRⅤ波PL及Ⅰ ~ⅤIPL存在差异性,检测时应充分考虑到性别间的差异,并应建立不同性别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 正常青年人气、骨导听性脑干反应的比较研究

    作者:钱宇虹;梁力;江刚

    背景:由于气、骨导换能器声学特性的不同,两者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目的:探讨和比较气(AC)、骨导(BC)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结果的差异,为骨导听性脑干反应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设计:进行自身和相互对照实验.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在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咽喉科隔声电屏蔽室内完成,研究对象为一组听力正常青年人(男31耳,女30耳)年龄19~23岁,平均21.7岁.干预:采用美国NicoIet spirit型诱发电位仪进行测试.气、骨导测试所用耳机分别为TDH-39P和Radioear B-71,经校准,符合GB/T 4854.1与GB/T 4854.3标准.电极阻抗均小于5 kΩ,极间电阻≤4 kΩ.分别测试双耳短声气、骨导ABR.刺激声强度从100 dB(nHL)(机器大刺激输出)开始,以20 dB(nHL)一级依次递减,重复记录两次,接近反应阈时以5dB递减,以能引出可重复波Ⅴ的小声强作为ABR阈值.测出ABR反应阈后再进行阈上60 dB(nHL)刺激强度下的气、骨导ABR测试,分别记录Ⅰ,Ⅲ,Ⅴ波潜伏期.将同一耳两种检测数据作自身配对t检验,正常青年男女间测试结果作非配对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男、女性气、骨导(短声)阈值,气、骨导ABR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结果:在阈值及阈上强度下,骨导ABR波形与气导类似,但各波引出率较气导低.听力正常青年男女之气、骨导短声ABR阈值差异无显著意义(tAC=0.12,tBC=1.08,P>0.05).骨导短声ABR与气导短声ABR比较显示:前者阈值高于后者(t=19.55,P<0.01),两者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7740,P<0.01);短声阈上60dB(nHL)强度刺激下,前者Ⅰ、Ⅲ、Ⅴ波潜伏期均大于后者(t=10.62,P<0.01),但两者Ⅰ~Ⅲ,Ⅲ~Ⅴ,Ⅰ~Ⅴ间期差异无显著意义(tAC=1.45,tBC=0.68,P>0.05).结论:骨导听性脑干反应测试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部分不适于气导ABR检测的患者,仍有其临床使用价值.

  • 脑干诱发电位及其应用

    作者:杨长亮;姚行齐;诸勇;孙艺

    目的:分析脑干诱发电位的波形特点,观察正常气骨导脑干诱发电位Ⅴ波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及其相应的反应阈值的变化,为临床气导脑干诱发电位和骨导脑干诱发电位的联合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03/08在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听力中心完成.选取听力正常的青年大学生28例(56耳),纯音听阈测试各频率气导听阈均≤15 dBHL,所有受试者外耳及中耳均无异常,无噪声暴露史、使用耳毒药物及神经科疾病史.①纯音听阈测试:首先测试1000 Hz的听阈,给声长度0.5~1.0 s,给声间隔不短于1 s,避免节律给声,从40dBHL开始测试.听阈的搜寻遵循"减十加五"的原则,即受试者若能听到声音,则将声强减少10 dB;若不能听到,则增加5 dB.测得1 000 Hz的听阈后,按2000,3000,4000,6000,8000,1000,500,250 Hz先高频后低频的顺序检测,其中1000 Hz给予重复测试,用于检测受试者在熟悉过程后测得的听阈的可重复性.②脑干诱发电位测试:采用Nicolet-spirit型诱发电位仪记录脑干诱发电位波形.刺激声采用短声,声刺激重复率为21.1次/s,正负交替刺激极性,扫描时间15 ms,滤波范围50~2 500 Hz,平均叠加1 000次.以10 dB逐档降至无反应波形出现时再上升5 dB,观察可重复出现反应的低强度作为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并观察对侧给予白噪声掩蔽后骨导脑干诱发电位阈值及潜伏期的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选取听力正常的28例青年大学生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描述:骨导脑干诱发电位在其大输出强度(100 dBpeSPL)下诱发的波形仅引出明显的Ⅰ波和Ⅴ波,且重复性强,无明显起始音伪迹.与气导脑干诱发电位同等强度波形相比非常相似,但气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波幅较大,且引出Ⅲ波.②脑干诱发电位Ⅴ波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随着刺激强度逐渐减低,潜伏期均逐渐渐延长,但骨导Click的潜伏期要比气导延长程度大些.③气导与骨导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的比较:气导脑干诱发电位Ⅴ波阈值明显低于骨导[(45.09±2.23),(61.25±2.18)dBpeSPL,P<0.01].④对侧给声掩蔽对骨导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对侧白噪声给声强度在70 dBpeSPL以下时对骨导脑干诱发电位阈值及阈上10 dB强度下波Ⅴ潜伏期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气、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特点极为相似,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检测在方法学上能与气导脑干诱发电位相补充,联合使用可望用于传导障碍及其程度的评估.此外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测试时应常规加对侧噪声掩蔽,但掩蔽声强度不应超过60dB.

  • 骨导给声掩蔽在双耳中度慢性中耳炎患者纯音测听中的应用

    作者:蔡灿辉;陈丽文;刘平;李慧凤;徐杨斌;朱忠寿;郭丽芳

    目的 探讨骨导振子给声掩蔽在双耳中度慢性中耳炎患者纯音测听中的可行性.方法 用围耳式耳机掩蔽测试气骨导听阈出现掩蔽困难,但改用插入式耳机掩蔽测试可部分解决此困难者为本实验受试者,男性23例、女性20例.对受试者分别用骨导耳机给声掩蔽和插入式耳机给声掩蔽对其骨导阈值进行测试,对2种给声掩蔽方式测出的骨导阈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用骨导耳机给声掩蔽可直接测出单侧骨导听阈者38例(38耳),可直接测出双侧骨导听阈者5例(10耳).与插入式耳机给声掩蔽方式相比,骨导耳机给声掩蔽测出的骨导阈值在0.5 ~2 kHz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0.25 kHz处用后者骨导阈值大于前者,在4 kHz处则后者小于前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导耳机给声掩蔽在纯音测听骨导掩蔽测试中与插入式耳机结果大部分相似,可测出单侧骨导听阈并甄别侧别,部分受试者可测出双侧骨导听阈,解决部分掩蔽难题,有实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 骨导听觉脑干电反应测试中掩蔽噪声的应用

    作者:张奕;赵纪余;金晓杰;皇甫慕三

    目的 探讨骨导听觉脑干电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测试中对侧耳适宜的掩蔽强度。方法 对16位正常受试者进行骨导ABR检测及观察刺激侧和对侧白噪声掩蔽对其波形的影响,并对一耳听力正常、另一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5位患者进行验证。结果 正常人当同侧或对侧耳加以白噪声掩蔽时,骨导ABR波形和Ⅴ波潜伏期与未加掩蔽时不同。在单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患侧给予60dB骨导刺激诱发的骨导ABR可被对侧40dB的掩蔽白噪声所消除。结论 一侧骨导声刺激可使双侧耳蜗兴奋产生双侧ABR,因此检测时必须在对侧耳加以气导掩蔽声,如用白噪声掩蔽时,掩蔽声的强度以比骨导刺激声低20dB为宜。

  • 分泌性中耳炎合并骨导听力损伤66例临床分析

    作者:邢海涛;李玉梅;王侠

    目的 分析分泌性中耳炎合并骨导听力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分泌性中耳炎合并骨导听力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年龄、病程分组,比较不同年龄段、病程患者在各频率的平均骨导听阈.结果 本组66例患者按年龄分为≤25岁组、> 25岁组,两组在各频率的平均骨导听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4.68、2.13、2.66、8.31,均P<0.05).按病程分为≤3个月组与>3个月组,两组在各频率的平均骨导听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44、4.21、7.01、5.32、6.11,均P<0.05).经治疗,66例中治愈52例(78.8%),余14例患者随访3个月后,各频率的平均骨导听阈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合并骨导听力损伤患者听力损伤程度与年龄及病程有密切关系,早期诊断,对症治疗,患者预后较好,随病程延长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造成永久性听阈损伤.

  • 感音神经性聋与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麦青;张红伟;蔡继堂;张智凤;叶放蕾

    目的:探讨感音神经性聋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对治疗后骨导听力下降仍未恢复的3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健耳和患耳在不同频率的骨导听阈情况,并分别就其发病年龄、病程、积液性质和积液量与骨导听阈的关系进行观察.结果:患耳在不同频率的骨导听阈均大于健耳(均P<0.01);年龄愈大、病程愈长,感音神经性聋发生率愈高;积液为黏液者发生率高于浆液者;但与积液量无明显关系.结论:分泌性中耳炎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其发病原因和机制是多方面的,年龄大、病程长、积液为黏液者更易导致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生;应提高认识,早诊断,早治疗.

3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