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髓样抑制细胞的鉴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长青;魏刚;徐贵颖;王佳铭;卞隽;马牧松;王巍;许多;周子君;赵丹丹;李慧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髓样抑制细胞( MDSCs)水平,鉴定乳腺癌特异性MDSCs 的生物学特征并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乳腺癌患者(84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37例)和健康体检者(21例)静脉血2 ml,其中乳腺癌患者采血时间为新辅助治疗前后或手术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术,通过抗 CD11b、CD33、CD14和 HLA-DR 等荧光抗体鉴定受检者外周血中 MDSCs 的表面标志,并分析 MDSCs 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体外分离和细胞增殖实验检测 MDSCs 对 T 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存在 MDSCs,其特征性细胞表面标志为CD11b+CD33+CD14-,CD11b+CD33+CD14-细胞在组织形态上属于单个核细胞。体外实验显示, CD11b+CD33+CD14-细胞能抑制 T 细胞增殖。乳腺癌组、乳腺良性肿瘤组和健康体检组患者外周血中 MDSCs 水平分别为(15.93±3.17)%、(8.92±4.42)%和(5.02±2.75)%,乳腺癌组患者外周血中MDSCs 水平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和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 MDSCs 水平与手术治疗有关,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达无关。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的 MDSCs 水平分别为(15.37±2.49)%和(7.83±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存在具有疾病特征性的 MDSCs。 CD11b+CD33+CD14-MDSCs 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辅助诊断乳腺癌,并预测乳腺癌的转归。

  • 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髓样抑制细胞的鉴定及临床意义

    作者:程颖;李慧;赵丹丹;韩淇卉;柳影;刘显红;马丽霞;柳菁菁

    目的 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外周血中髓样抑制细胞(MDSCs)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通过抗CD11b、CD33、CD14、HLA-DR等不同荧光抗体组合鉴定SCLC患者外周血中MDSCs的细胞表面标志,分析MDSCs水平与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36例SCLC患者外周血中存在MDSCs,其特征性细胞表面标志为CD11b+CD33+ HLA-DR-,其细胞形态属于单个核细胞.SCLC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群中CD11b+CD33+ HLA-DR-细胞(MDSCs)比例分别为(26.87±6.87)%和(11.04±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MDSCs的表达水平与SCLC临床分期、肿瘤转移和治疗情况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状况及体力状态无关.肿瘤临床分期越晚,MDSCs水平越高(r=0.665,P<0.001);伴有远处器官转移的患者,MDSCs水平越高(r=0.489,P=0.003).SCLC患者治疗后的MDSCs水平低于治疗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3).结论 SCLC患者外周血中存在MDSCs;MDSCs水平与SCLC临床分期、肿瘤转移和治疗情况有相关性.MDSCs可能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辅助SCLC患者的早期筛查和预后判断.

  • 肝癌移植瘤小鼠髓样抑制细胞比例变化及亚砷酸的调节作用

    作者:王士勇;张远;杨云锋;杜微丽;张晖;刘飒;张哲;何英;王佳玲;武秀艳

    目的:探讨髓样抑制细胞(MDSCs)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寻找抑制肿瘤生长的方法.方法:建立H_(22)肝癌细胞昆明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DSCs形态;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及脾脏中MDSCs数量在肿瘤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给予As_2O_3药物干预,即随机分为对照组、As_2O_3低剂量组(2mg/kg)、As_2O_3高剂量组(4mg/kg);每周腹腔给药2次,重复上述测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体外细胞培养观察As_2O_3对小鼠MDSCs数量的直接影响.结果:皮下接种肿瘤细胞株后,瘤重逐渐增加,第25天增加至5.67g,外周血和脾脏MDSCs比例也逐渐增加,分别达20.46%和9.50%;对瘤重与外周血和脾脏MDSCs比例的变化趋势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95和0.96(t=-5.270、5.939,P<0.05),两者明显呈正相关关系.当用As_2O_3药物干预时,外周血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DSCs比例在第28天上升至11.31%和10.00%,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t=3.193、5.486,P<0.05),且高剂量组MDSCs比例明显低于低剂量组(t=3.066,P<0.05);脾脏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DSCs比例在第28天上升至10.90%和9.04%,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t=3.586、5.279,P<0.05),但高、低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8,P>0.05).体外实验中.在加入H_(22)肿瘤腹水上清后.培养液中MDSCs比例于第12天上升至12.67%;加入As_2O_3继续培养,MDSCs的比例于第18天下降至7.44%,分别与其前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荷H_(22)肝癌细胞小鼠体内MDSCs比例随着肿瘤负荷增大而增加,两者存在正相关性;As_2O_3可以降低MDSCs的比例,缓解肿瘤发生、发展.

  • 髓样抑制细胞在促进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纪柏(综述);刘亚辉(审校)

    总结了髓样抑制细胞(MDSC)在促进炎症发生和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可为以后探讨肝纤维化和肝癌发病的免疫学机制提供一条新的思路,也将有利于未来寻找肝纤维化和肝癌治疗的有效靶点。

  • 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髓样抑制细胞Arg-1、iNOS的mRNA表达

    作者:王瑞;王文红;朱波;许秋桂;熊御云;严佳婧;舒扬;焦志军

    探讨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发病过程中骨髓和脾脏扩增的髓样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产物Arg-1、iNOS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牛Ⅱ型胶原免疫DBA/1J小鼠诱导CIA模型,在第一次免疫后的第45天,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小鼠骨髓和脾脏CD11b+ Gr-1+的MDSC(纯度>98%),利用定量RT-PCR技术检测MDSC产物Arg-1、iNOS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发现,脾脏中,CIA小鼠MDSC细胞Arg-1 mRNA表达低于正常小鼠,而iNOS mRNA表达高于正常小鼠,二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IA小鼠的骨髓MD-SC细胞Arg-1 mRNA表达低于正常小鼠,而iNOS mRNA表达高于正常小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上述结果提示CIA小鼠骨髓和脾脏中的MDSC可能通过产生高水平的iNOS参与CIA的发病.

  • 小鼠髓样抑制细胞体外扩增体系的建立

    作者:许秋桂;王文红;朱波;王瑞;熊御云;严佳婧;舒扬;焦志军

    探讨体外诱导小鼠髓样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扩增的方法及影响因素.采用不同浓度的细胞因子刺激不同浓度的新鲜骨髓细胞(1×105/ml、2.5×10 5/ml、5×105/ml),置于37℃、5%CO2培养不同时间(0、2、4 d),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的比例,并计数MDSC的绝对数.结果发现,三种浓度细胞因子组合刺激组MDSC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新鲜骨髓组和单独GM-CSF或IL-6刺激组(P<0.05),但三组间未见明显差异;培养4d的MDSC比例亦明显高于培养2d的比例(P<0.05);骨髓细胞浓度为2.5×10 5/ml组诱导的MDSC比例高于其他两个细胞浓度组(P均<0.05).本研究成功建立体外扩增MDSC的体系,为研究MDSC在肿瘤、炎症等疾病中的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 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脾脏髓样抑制细胞检测

    作者:段唐海;王文红;刘美红;王瑞;张莹莹;陈艳;熊御云;焦志军

    研究髓样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在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使用牛Ⅱ型胶原建立DBA/1J小鼠CIA模型并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在CIA诱导的第21d、28d、35 d、40 d和45 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IA小鼠及正常对照小鼠脾脏中CD11 b+ Gr-1+的MDSC比例动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第35 d CIA小鼠和正常小鼠脾脏MDSC表面CD80、CD86和MHCⅡ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CIA造模小鼠脾脏中MDSC比例在第二次免疫时(第21d)即明显增高,至第28 d达高峰(P均<0.05).CIA诱导第35天脾脏中MDSC比例和绝对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IA小鼠脾脏MDSC CD80和CD86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MHCⅡ的表达水平在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MDSC在CIA小鼠造模和发病过程中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提示MDSC可能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发展的免疫病理过程.

  • 髓样抑制细胞在肿瘤生物学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慧;程颖

    髓样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存在于荷瘤小鼠及肿瘤患者体内、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群.它由髓系来源的未分化成熟的具有异质性的细胞组成,其中包括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肿瘤细胞分泌的各种因子能诱导MDSCs的产生、运动及活化.荷瘤小鼠来源的MDSCs主要表达CD11b<'+>Grl<'+>,而肿瘤患者来源的MDSCs主要表达CD11b<'+>CD14<'->.在荷瘤小鼠骨髓、脾脏和外周血及肿瘤患者的外周血中MDSCs水平升高.MDSCs通过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和促进新生血管生成等机制参与肿瘤的生长及向远处转移.抑制体内MDSCs的功能和降低其数量有助于恢复机体识别、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并提高药物疗效.本文对MDSCs在肿瘤领域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乳腺癌妇女外周血 MDSCs 的表达意义

    作者:龚仪棠;陈豪

    目的:探究髓样抑制细胞(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在乳腺癌妇女外周血中的表达意义。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采用多种荧光抗体( CD11 b、CD14、CD33等)鉴定术,按其疾病类型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A组(43例乳腺癌妇女)、实验B组(37例乳腺良性肿瘤妇女),另选取38例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妇女作为对照组。外周血中MDSCs的多种表面标志,检测并比较3组妇女外周血中MDSCs以及不同细胞表面标志( CD11 b+CD14-细胞、CD33+CD14-细胞、CD11 b+CD33+CD14-细胞等)水平;记录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分期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孕激素受体以及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结果3组外周血中MDSCs水平有差异,实验A组>实验B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A组的CD11b+CD14-细胞、CD33+CD14-细胞、CD11b+CD33+CD14-细胞表面标志水平均显著高于实验B组与对照组( P<0.05)。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乳腺癌患者间 CD11 b+CD33+CD14-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乳腺癌妇女外周血的CD11 b+CD33+CD14-细胞表面标志水平、MDSCs水平显著增高,可以作为乳腺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髓样抑制细胞比例及其对CD8+T细胞抑制作用的测定

    作者:符一宁;王士勇;马克骥;刘畅;焦雪;刘迪杰;王佳玲;张晖;张哲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髓样抑制细胞(MDSCs)的比例及其对CD8+T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30例NSCLC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抗体染色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MDSCs中CDllb、CD14和CD33的表达;磁珠分选法分离、纯化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MDSCs及健康者外周血中的CD8+T细胞,1∶1共培养72小时,用ELISA法测定24、48、72小时细胞培养上清液的INF-γ水平.结果:30例进展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MDSCs比例为(25.1±16.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8.2±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观察到MDSCs比例与患者年龄、性别、分期及病理类型有关(P >0.05);ELISA法显示:与CD8+T细胞单独培养组相比,MDSCs与CD8+T细胞组共培养24、48、72小时的培养上清IFN-γ水平由(201.3±14.57) ng/ml逐渐下降为(163.33±7.77) ng/ml、(132.0±6.9) ng/ml和(79.67±7.09) ng/ml,明显降低(P<0.05).结论:进展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MDSCs的比例较健康者明显升高,且对CD8+T细胞有抑制作用,MDSCs增多可能是NSCLC患者发生免疫抑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 髓样抑制细胞与消化系统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颖滨;邰强;焦兴元

    髓样抑制细胞(MDSC)是一种肌源性干细胞,在肿瘤源性细胞因子作用下产生,其自身有免疫抑制作用,也能通过多种机制介导T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MDSC参与肿瘤免疫逃逸、免疫耐受等病理过程,在促进肿瘤发生、发展方面起重要作用.笔者就MDSC的产生及其免疫抑制作用机制、MDSC与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细胞癌、胆囊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髓样抑制细胞的鉴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鲍慧铮;田甜;刘岩;赵丹丹;于昊;徐娜;李慧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外周血中髓样抑制细胞(MDSC)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吉林省肿瘤医院69例NHL患者和21名健康人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通过抗CD11b、CD33、CD14、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等不同荧光抗体组合来鉴定MDSC的细胞表面标志,应用免疫磁珠技术富集MDSC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精氨酸酶1(Arg-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采用体外增殖实验检测T细胞功能,分析MDSC水平与NH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应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统计数据.结果NHL患者外周血中存在高水平的CD11b+CD14+CD33+细胞群,细胞形态属于单个核细胞.NHL患者和健康对照组CD11b+CD14+CD33+MDSC比例分别为(42±10)%和(34±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300,P=0.005).CD11b+CD14+CD33+细胞和CD11b+CD14+CD33-细胞中Arg-1、COX-2和iNOS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2±0.04和1.00±0.25(t=6.095,P=0.024),3.03±0.45和1.00±0.78(t=7.766,P=0.016),0.29±0.11和1.00±0.04(t=1.987,P=0.209).该群细胞具有抑制T细胞增殖的能力.MDSC在不同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的患者中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36,P=0.049),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血清乳酸脱氢酶、体力状况评分及β2微球蛋白的患者中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HL患者外周血中存在高水平CD11b+CD14+CD33+细胞,表达髓样细胞特征性蛋白,具有抑制T细胞增殖的功能,符合MDSC特性,其水平与IPI评分有关.MDSC可能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用于NHL临床实践.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