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口咽微型钢板与后路钉板单节段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赵朵;李小峰;农桔安;杨渊

    目的 分析经口咽及后入路单节段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6年10月,笔者治疗的36例不稳定型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A、B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n=16)采用经口咽单节段微型钢板寰椎骨折复位固定术,B组(n=20)采用后入路单节段钉板寰椎骨折内固定术,随访并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的R-J距离(寰椎椎体下缘连线中点到基底线的垂直距离)、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Frankel分级以及术后颈椎活动度;另外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随机抽取200例正常颈椎侧位X线片进行R-J线的测量,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所有的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Frankel分级两组患者均恢复到E级;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均接近正常,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B两组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内固定无断裂、脱落;术后两组的R-J线测量均提示枕-寰-枢复合体高度恢复,术后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手术出血量明显较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口咽及后路单节段内固定治疗Jefferson骨折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通过重建寰椎环恢复寰椎的稳定性,利用R-J线的测量间接验证了枕-寰-枢复合体的高度的恢复,同时又大限度地保留了枕-寰-枢关节的功能,使患者术后的颈椎活动度接近正常,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两种手术方式的适应证及手术风险有一定的差异,在临床上根据病情评估进行选择.

  • 寰枢椎复合骨折的治疗

    作者:王雷;柳超;刘杰;金新蒙;赵庆华;夏天;董双海;田纪伟

    目的 探讨寰枢椎复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006年7月至2014年3月56例资料完整的寰枢椎复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6例,女20例;年龄21~63岁,平均38.6岁;Dickman寰枢椎复合骨折分型:C1骨折-Ⅱ型齿突骨折21例,C1骨折-稳定性枢椎骨折8例,C1骨折-Ⅲ型齿突骨折9例,C1骨折-Hangman骨折18例.C1骨折-稳定性枢椎骨折8例、C1骨折-Ⅲ型齿突骨折2例、C1骨折-Hangman骨折7例采用非手术治疗,C1骨折合并Ⅱ或Ⅲ型齿突骨折,如果寰齿前间隙>5 mm,采用手术治疗39例.术前13例出现四肢感觉、运动和反射障碍,其中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4例,D级7例;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5.5~12.8分,平均8.6分.结果 5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8个月,平均32个月;寰枢椎椎间稳定性均恢复,植骨融合者在6个月内均获骨性融合(平均4.5个月).术前13例有神经症状者,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2级,其中B级1例,C级1例,D级2例,E级9例.术后6个月,JOA评分11.5~15.8分,平均14.1分;JOA改善率为71.5%~95.3%,平均82.7%.末次随访时,39例手术治疗患者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断裂、脊髓损伤、椎动脉损伤、脑脊液漏;伤口感染1例,经清创换药后1个月愈合.结论 对Ⅲ型齿突骨折、稳定枢椎骨折、稳定Hangman骨折采用保守治疗,对寰齿前间距>5 mm的不稳定Ⅱ型齿突骨折及不稳定Hangman骨折采用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于寰椎解剖异常、骨折严重粉碎、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失败者可采用枕颈固定.

  • 枢椎棘突肌肉血管复合体移植在寰枢椎后路融合术中的应用

    作者:马维虎;赵华国;蒋伟宇;许楠健;胡旭栋;李国庆;阮超越;王扬

    目的 探讨枢椎棘突肌肉血管复合体移植在寰枢椎后路融合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枢椎棘突肌肉血管复合体移植行寰枢椎后路融合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27例寰枢椎疾患患者资料,男19例,女8例;年龄9~68岁,平均(41.0±15.4)岁;寰枢椎脱位2例,单纯寰椎骨折14例,寰、枢椎骨折11例.术前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和活动受限.术后均摄X线片和三维CT检查观察寰枢椎复位、融合及固定情况.采用寰齿前间距(atlanto-dens interval,AD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JOA改善率及轴性症状评价术后疗效,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 27例患者手术时间2.0~2.5 h,出血量150~300 ml;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1.5±2.1)个月.术后X线片和CT均显示复位满意,骨性融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4.2±1.9)个月.VAS评分术前为(3.6±2.7)分(范围,2.0~5.0分),术后12个月为(1.4±0.2)分(范围,0~2.0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JOA评分术前为(11.7±1.9)分(范围,10.0~15.0分),术后12个月为(15.3±0.6)分(范围,14.0~17.0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术后12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为54.1%± 12.4%,其中23例(85.19%,23/27)优,4例(14.81%,4/27)良;轴性症状评价:无症状22例(81.48%,22/27),轻微症状5例(18.52%,5/27).术前ADI测量值平均(4.3±1.1)mm(范围,3.9~4.5 mm),术后12个月ADI平均为(2.5±0.4) mm(范围,2.1~2.6 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复位丢失及内固定失败.结论 将枢椎棘突肌肉血管复合体移植应用于寰枢椎后路融合术,可以重建颈后肌群结构、降低轴性症状发生,减少自体取骨造成的医源性损伤.

  • 延长至C1,2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上颈椎椎管狭窄症

    作者:赵斌;王永峰;陆向东;赵轶波;赵晓峰;卫鑫源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应用范围延伸至寰枢椎手术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02月至2015年09月16例进行颈椎后路手术治疗的上颈椎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历资料,男11例,女5例;年龄51~76岁,平均62.8岁.16例中合并C1椎管狭窄4例,行C1~7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合并C2椎管狭窄12例,行C2~7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根据患者影像学资料(X线片、CT扫描以及MR检查)评估其手术前后颈椎稳定性、内固定位置及脊髓受压情况;术前及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手术前后疼痛情况;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脊髓功能评分评估颈脊髓功能,并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应用Frankel分级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情况.结果 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33个月,平均11.6个月.影像学检查中,X线片示:16例术后无内周定松动、断裂及相关内固定并发症出现,C1、C2无不稳表现;MR检查T2WI中C1~7范围内的脊髓周围脑脊液信号恢复连续;术前VAS评分平均6.7分,术后1.8分;术前JOA评分平均(8.3±1.6)分,术后(14.6±1.4)分;术前Frankel分级D级,术后为E级;术后随访神经功能改善率优7例,良7例,可2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为91.6%.结论 对于合并上颈椎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可采用一期C1~7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可安全解除颈髓神经压迫,重建上颈椎后方结构的稳定,手术效果满意.

  • 寰枢椎脱位TOI外科分型临床应用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作者:谭明生;麻昊宁;郝定均;王文军;田纪伟;王清;刘少喻;张宏其;谭远超

    目的 探讨TOI外科分型诊疗流程图对寰枢椎脱位治疗方案、固定方式及融合范围选择的指导价值及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根据病因、症状、体征、动力位X线片、三维CT重建和牵引复位情况,并充分考虑手术松解和创伤因素制订TOI分型诊疗流程图:牵引复位型(traction reduction type,T型),分为T1、T2亚型;手术复位型(operation reduction type,O型);不可复位型(irreducible type,Ⅰ型).T1型采用牵引、支具固定,或临时内固定等寰枢椎非融合治疗;T2型采用牵引复位后寰枢椎或枕颈固定融合;O型采用前路松解,联合后路复位固定融合;Ⅰ型采用后路或前路减压,原位固定融合.固定方式取决于患者上颈椎解剖特点和稳定性.2007年7月至2014年6月,9家医院收治1 218例寰枢椎脱位患者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依Symon和Lavender临床功能评定标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和影像学测量寰齿前间隙(atlas-dens interval,ADI)、脊髓有效空间(space available for the cord,SAC)评定疗效.结果 1 218例患者中T1型234例(19.2%)、T2型699例(57.4%)、O型239例(19.6%)、Ⅰ型46例(3.8%).平均随访(35.5±18.9)个月.术后脊髓功能改善2级572例(47.0%),改善1级512例(42.0%),无变化134例(11.0%),有效率89.0%.术前JOA平均(9.80±1.90)分,术后(14.60±2.30)分,改善率为66.7%.术前ADI平均(8.34±1.96) mm,术后(4.18±5.97) mm.术前SAC(10.24±6.80) mm,术后(14.53±4.87)mm.影像学检查示枕颈区植骨已融合,鹅颈畸形已矫正,脊髓前和(或)后方减压良好.结论 寰枢椎脱位TOI外科分型对选择治疗方案、固定方式及融合范围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 上颈椎损伤的手术方式选择及其疗效分析

    作者:马迅;薛晨晖;关晓明;陈晨;冯皓宇;孙麟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上颈椎损伤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4年6月手术治疗的25例各类型上颈椎损伤患者资料,男20例,女5例;年龄14~55岁,平均37.1岁.依患者临床表现、损伤类型结合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术前颅环牵引后,7例行前路手术,18例行后路手术.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损伤分级标准及功能独立性评价(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ment,FIM)评分标准评价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对比术前及术后随访的影像学资料评价骨折复位、骨愈合、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情况.采用配对秩和检验对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的FIM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5个月,平均18.2个月.15例术前有高位脊髓损伤表现,按ASIA脊髓损伤分级C级7例、D级8例;术后6个月C级2例、D级4例、E级9例,较术前平均提高1.1级;术后12个月,D级3例、E级11例,较术前平均提高1.2级.术前FIM评分平均76.5分,末次随访时平均87.5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X线片及CT示骨折复位良好,术后3~12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予头低脚高体位、补液等保守治疗,8d后引流液减少至30 ml以下,拔除引流管,加压包扎.末次随访未见内固定松动、脱出或断裂现象.结论 上颈椎损伤类型复杂,不同患者具有不同骨折、脱位与神经损伤特点,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熟练掌握上颈椎解剖学基础、生物力学特点,术中严格精确的进钉点、方向,选择合适直径的螺钉,掌握进钉深度,是上颈椎手术成功的关键.

  • 一期后路寰枢椎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爆裂性骨折

    作者:蒋伟宇;马维虎;赵刘军;顾勇杰;胡旭栋;于亮;李国庆;阮超越;洪锦炯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治疗不稳定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32例不稳定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男21例,女11例;年龄22~59岁,平均41.8岁.术前均行颈椎张口位及侧位X线片、CT及MR检查.不稳定性寰椎骨折17例,不稳定性寰椎骨折合并枢椎骨折15例,其中6例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害表现,ASIA分级为D级5例、C级1例.32例患者接受一期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术后观察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均行过屈、过伸位X线片和三维CT检查观察寰枢椎复位、融合及内固定情况,采用寰齿前间距(atlantodens interval,ADI)、寰椎侧块移位程度(lateral mass distance,LMD)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疗效并记录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6个月.骨折与寰枢椎骨性融合时间为5~10个月,平均6.9个月.术前颈枕区VAS评分平均为(5.0土1.4)分,末次随访时(1.0土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脊髓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地改善,术前D级5例中4例恢复至E级、1例无明显改善,术前C级1例恢复至D级.术后X线片和CT均示复位满意,术前ADI平均为(4.6±1.2) mm,末次随访时为(2.4±1.0) mm;术前LMD平均为(5.6±2.2) mm,末次随访时为(1.2±1.0)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一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固定融合术治疗不稳定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可行,能避免枕颈融合,但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具有挑战性.

  • 带骨膜蒂枕骨外板翻转骨瓣在寰枢椎融合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文军;薛静波;晏怡果;王麓山;姚女兆;蔡斌

    目的 评价带骨膜蒂枕骨外板翻转骨瓣在后路寰枢椎融合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 自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对27例寰枢椎失稳患者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中采用带骨膜蒂枕骨外板翻转骨瓣植骨融合,男16例,女11例;年龄23~56岁,平均45.6岁.12例新鲜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AndersonⅡ型9例、Ⅲ型3例),8例初次就诊时即有严重的骨折移位,4例轻度骨折移位行牵引复位、Halo-Vest支架固定后发生再移位;7例陈旧性齿突骨折伴寰椎前脱位(AndersonⅡ型5例、Ⅲ型2例);先天性游离齿突7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Frankel分级评估术前与术后轴性颈痛和神经功能情况,采用正中矢状位CT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4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量100~600ml,平均160 ml.术后随访18~39个月,平均32.6个月.骨性融合时间3个月19例、6个月7例、9个月1例.VAS评分由术前(7.23±1.65)分降低到末次随访的(2.87±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9例存在脊髓神经功能损害者末次随访时7例恢复至完全正常,2例术前Frankel分级C级末次随访时恢复至D级.术中损伤椎旁静脉丛1例,使用明胶海绵及脑棉片行压迫止血.术后复查CT提示1例患者寰椎左侧椎弓根螺钉位置偏外,1例患者枢椎左侧椎弓根螺钉位置偏外,均紧邻横突孔,但此2例患者均无临床症状,未予以特殊处理.结论 带骨膜枕骨外板翻转骨瓣植骨是寰枢椎固定植骨融合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可行性及安全性.

  •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陈旧性寰枢椎旋转脱位合并侧块关节绞锁

    作者:陈琪;宋跃明;刘立岷;杨曦;周春光

    目的 探讨经颈前咽后入路寰枢椎撬拨复位、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寰枢椎旋转脱位合并侧块关节绞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采用经颈前咽后入路寰枢椎撬拨复位、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8例陈旧性寰枢椎旋转脱位合并单侧侧块关节绞锁患者资料,男4例,女4例;年龄11~ 57岁,平均31岁;病程29~ 180 d,平均70.6 d;右侧侧块关节绞锁5例,左侧侧块关节绞锁患者3例.8例患者行颅骨或枕颌带牵引2~4周均未见复位征象,改行经颈前咽后入路寰枢椎撬拨复位、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8例患者中,除1例因全身情况无法耐受前后路联合手术而Ⅰ期行经颈前咽后入路寰枢椎撬拨复位,14d后Ⅱ期行经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外,余均Ⅰ期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手术时间160~ 260 min,平均205 min;术中出血量100~ 300 ml,平均210 ml.术后除1例青少年患者取髂骨处发生疼痛,经对症治疗1周好转外,余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 ~ 37个月,平均14.8个月.术后植骨均融合,融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3.1个月.末次随访时,无一例发生寰枢椎旋转脱位复发、植骨不融合、断钉、断棒.结论 经颈前咽后入路寰枢椎撬拨复位、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寰枢椎旋转脱位伴侧块关节绞锁效果良好,手术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

  • 枕颈部疾患再手术原因分析与对策

    作者:贺宝荣;杨小彬;闫亮;郝定均;郭华;王晓东;郑博隆

    目的 分析枕颈部疾患再手术的原因,探讨翻修手术的对策及其疗效,以期减少再次手术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对23例枕颈部疾患手术治疗失败患者再次手术的资料.男14例,女9例,初次手术时年龄18~52岁,平均38.6岁,2例进行3次手术.再次手术距前次手术的时间为3 h~11年.15例初次手术后假关节形成,3例初次手术后神经症状加重,2例内固定失败,1例初次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2例肿瘤复发.所有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肢体麻木或椎体束征阳性,其中11例伴有脊髓神经功能障碍,JOA评分7.8分.翻修手术采用枕颈部寰椎后弓切除或枕骨大孔扩大减压、取髂骨块行枕颈植骨或寰枢椎植骨、枕颈部内固定或寰枢椎椎间固定.术后定期随访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影像学评估(内固定位置、复位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130~310 min,平均160 min;术中失血量300~2000 ml,平均800 ml.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和脊髓等损伤.术后均无神经症状恶化的表现,均未发生咽壁和椎管内感染.2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经过换药及延长抗生素使用后痊愈.23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21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11例伴有脊髓神经功能障碍患者JOA评分改善到13.2分.按Macnab疗效评估标准评定:优11例,良8例,可4例.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松动表现,末次随访时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 枕颈部翻修的主要原因为假关节及残留症状,有效融合及减压是枕颈部手术应重视的问题,可减少翻修率.

  • Jefferson骨折复位钢板的设计、改良及初步临床应用

    作者:夏虹;尹庆水;林宏衡;马向阳;许俊杰;吴增晖;艾福志;王建华;王智运

    目的 介绍Jefferson骨折复位钢板系统(Jefferson-fracture reduction plate,JeRP)及其相关参数,评估其改良前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Jefferson骨折患者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排除寰椎横韧带断裂后,采用原型JeRP系统进行手术治疗,分析其初步临床应用的疗效及出现的问题.根据应用中的不足,通过寰椎三维重建模型,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并测量相关解剖数据,重新确定寰椎侧块上、下位螺钉的佳进钉点和长度,根据该数据设计、改良JeRP钢板并予以临床应用.术后采用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评估是否存在寰枢椎不稳,应用CT扫描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8例Jefferson骨折患者行经口咽寰椎骨折复位、原型JeRP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平均随访6.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枕颈部疼痛逐渐改善,咽后壁切口愈合良好,未见感染,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及骨性愈合,术后随访未见寰枢椎失稳,但其中3例患者因寰椎侧块上位螺钉穿破寰枕关节而导致颈椎活动受限.针对此问题,并通过应用解剖学测量,模拟置钉显示寰椎侧块外1/3平分线与寰椎上、下关节面交点所形成线段的中点作为寰椎侧块上位螺钉的进钉点,可保证JeRP钢板侧块上位螺钉不穿透上关节面,同时可保证足够空间置入下位螺钉,具备临床可行性.根据此结果设计出改良JeRP钢板,应用于4例Jefferson骨折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证实所有螺钉均位于寰椎的侧块中.结论 原型JeRP初步应用显示较好的疗效,但仍存在寰椎侧块上位螺钉穿透寰枕关节的可能;改良后钢板的设计更加符合寰椎的解剖结构,基本可以保证螺钉位于侧块中.

  • 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结合单侧枢椎棘突椎板钉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志朝;王梅;王大勇;陈四木;徐荣明

    目的 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结合单侧枢椎棘突椎板钉加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4月,采用枢椎棘突椎板钉结合寰枢椎椎弓根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10例寰枢椎不稳定患者资料,男6例,女4例;年龄16~ 62岁,平均39岁;单侧椎动脉高跨畸形伴寰枢椎不稳定7例,枢椎单侧关节突破坏累及椎弓根致寰枢椎不稳定3例.患者均表现为颈部活动受限及疼痛,VAS评分1~8分,平均(3.70±2.11)分,其中3例伴肌力下降及感觉异常.术前常规行影像学检查,术后7d及1、3、6、12个月行X线和CT检查,了解内固定位置及植骨融合情况;比较手术前后VAS评分.结果 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3个月.术中无一例发生颈脊髓和椎动脉损伤,除1例颈部肌肉肥厚者需另开软组织通道置入螺钉外,其余均一次性置钉成功.1例术后第3天切口出现渗液,考虑为同种异体骨排异反应,对症换药后5天停止渗液,余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VAS评分(1.01±0.89)分,较术前明显减轻.术后X线片示颈椎序列恢复良好,CT示1例患者寰椎椎弓根钉道内侧皮质破损,椎管未侵犯,余螺钉位置正常;术后6个月X线片及CT检查均见骨性融合.结论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结合单侧枢椎棘突椎板钉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近期疗效肯定.

  • 后路寰枢椎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治疗类风湿性寰枢椎脱位

    作者:马向阳;邹小宝;杨进城;王宾宾;杨浩志;夏虹;吴增晖;尹庆水

    目的 探讨后路寰枢椎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治疗类风湿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5例类风湿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男6例,女9例;年龄35~75岁,平均55岁.术前摄动力位X线片评估寰枢椎脱位的复位难易程度.均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施行后路寰枢椎钉-棒系统提拉复位、固定、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测量手术前后寰齿间隙(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颈项部疼痛程度,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运动评分评估运动功能,采用ASIA脊髓损伤分级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术后l周、3、6、12个月及之后每年随访时均行X线、CT检查,以评价寰枢椎椎间复位稳定性、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为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均成功实施后路寰枢椎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3~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ADI自术前(6.3±1.7) mm降至术后(2.2±0.8) mm,VAS评分由术前(5.4±2.7)分降至术后(1.7±1.0)分,ASIA运动评分由术前(82.3±15.6)分提高至术后6个月时(95.3±4.5)分,JOA评分由术前(13.8±2.9)分提高至术后6个月时(15.5±1.4)分,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9例ASIA分级D级患者中3例术后改善为E级,2例术后6个月改善为E级,2例术后12个月改善至E级,余2例术后无变化.随访期间X线片、CT复查显示寰枢椎内固定无松动,无复发脱位.结论 类风湿性寰枢椎脱位大多为可复性脱位,后路寰枢椎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可实现良好复位和可靠固定,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可获得满意的骨性融合,临床疗效满意.

  • 改良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临床应用

    作者:蒲兴魏;罗春山;邱冰;赵国权;陆廷盛;姚书眈;陈啟鸰;杨建文

    目的 探讨改良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9例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均行后路切开复位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按手术中置钉方式不同分为改良3D打印导航模板组(改良模板组,14例)、初期3D打印导航模板组(初期模板组,16例)和徒手置钉组(19例).改良模板组和初期模板组术前将患者的寰枢椎CT数据导入Mimics 17.0软件,分别设计及打印初期3D导航模板及改良3D导航模板并应用于临床.术后观察患者CT图像中椎弓根螺钉与椎弓根骨皮质的位置关系判断螺钉位置的优劣等级,并对比三种置钉方法的准确率.比较术前预设钉道内倾角及头倾角与术后实际置钉钉道角度的差异评估置钉精确性,并对其差值行统计分析.比较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神经功能评分和颈肩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4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徒手置钉组、初期模板组和改良模板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平均为(141.2±20.7) min、(112.5±12.1) min、(103.1±10.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平均为(314.0±81.4) ml、(243.6±71.2) ml、(181.0+59.1) ml;置钉总准确率分别为75.0% (54/72)、93.75% (60/64)和96.43%(54/56),三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改良模板组和初期模板组置钉角度与预设角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值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而徒手置钉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与改良模板组及初期模板组组间的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改良模板组术后VAS评分与徒手置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传统模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传统模板组和徒手置钉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JOA评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寰枢椎均获骨性融合,未见内固定物松动、移位、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改良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可提高椎弓根置钉准确率和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中出血量及缩短手术时间,临床疗效满意.

  • 寰椎应用解剖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志新

    寰椎位于脊柱顶端,与枕骨相连结,其外形呈环形,无椎体,由前弓、后弓及两侧块构成,与其相关的解剖结构十分重要,如寰枕关节、寰枢关节等,寰椎受损可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故了解寰椎的解剖结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上位颈椎疾病诊断技术、治疗手段[1-4]及解剖研究手段[5-6]的改进,有关寰椎的解剖研究也逐渐增多,如新生儿的寰椎为2个骨块构成,每一骨块都包括一侧块和一发育不完整的后弓,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侧的不完整后弓会逐渐骨化形成一完整的后弓.新生儿的前弓为软骨,1~2岁时开始骨化,5~6岁骨化完成[7].现就寰椎解剖结构及其测量与相关疾病及其治疗的相关性综述如下.

  • 发现寰椎新的类型沟桥——"中桥"多层CT血管造影观察分析

    作者:廖余胜;万平华;王本星;高代平;林润芳;凌志勇;陈桂泉

    目的 多层CT血管造影(MSCTA)图像中观察到寰椎椎动脉沟周围一种未被报道过的额外骨突,对其进行分析探讨以增加对其认识.方法 对736例头颈部MSCTA检查患者的寰椎椎骨进行三维重建,有26例患者在寰椎后弓上方发现一种未被报道过的额外骨突,仔细观察该额外骨突的发生位置、形态特征及其与椎动脉的空间关系,对其来源、归属、命名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本组共26例患者出现该额外骨突,发生率为3.5%(26/736);15例为单独发生,11例合并有其他类型沟桥发生形成复合桥;均部分性地覆盖于椎动脉的上方,其中有5例对相应椎动脉形成挤压,造成椎动脉局限性变形变窄.结论 该额外骨突发生位置、形态特征及其与椎动脉的空间关系与以往发现的后桥(ponticulus posticus,PP)、侧桥(ponticulus lateralis,PL)边桥(ponticulus borderland,PB)等各型沟桥极为类似,而且也有可能对椎动脉形成挤压,具有一定临床意义,亦应归属为沟桥的一种类型,可命名为中桥(ponticulus middle,PM).

  • 椎动脉沟环X线与CT诊断分析

    作者:夏裕平;黄永平;李东;俞同福

    目的 探讨寰椎椎动脉沟环的X线及CT的影像诊断.方法 对25例X线片、22例CT扫描显示有椎动脉沟环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5例X线片显示椎动脉沟环中男性10例,女性15例.Ⅰ型11例,Ⅱa型3例,Ⅱb型10例,Ⅲ型1例.22例CT扫描病例中男性11例,女性11例.Ⅰ型17例,Ⅱa型1例,Ⅱb型1例,Ⅲ型3例.结论 颈椎X线侧位片能明确地显示椎动脉沟环及形态,CT三维重建图像能明确显示椎动脉沟环的具体形态及位置.

    关键词: 颈寰椎 椎动脉 诊断
  • 针刺结合超激光治疗寰椎椎动脉沟环所致眩晕

    作者:刘才俊;秦丰伟;刘洪江;张文财;杨细花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超激光治疗寰椎椎动脉沟环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结合超激光治疗寰椎椎动脉沟环所致眩晕患者9例,男4例,女5例;年龄35~52岁,中位数41岁;病程4个月至10年,中位数5年.每日治疗1次,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本组9例患者眩晕症状均明显改善;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治愈7例、好转2例.结论:针刺结合超激光治疗可有效缓解寰椎椎动脉沟环所致眩晕症状,疗效可靠,且操作简单、方便易行.

  • 颈后路寰枢椎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的疗效分析

    作者:栗启迪;刘涛;高延征;代志鹏;陈光;于博凡;王东杰

    目的 探讨采用颈后路寰枢椎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我院采用颈后路寰枢椎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的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病人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为23~65岁、平均(51.3±8.4)岁.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均行颈椎X线、CT及MRI检查,通过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病人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评分、寰椎平面脊髓有效空间(space available for the spinal cord, SAC)及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36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为17~35个月,平均26个月.术后呼吸困难1例、脑脊液漏1例、切口渗液感染1例,经对症处理症状后均好转.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失效及寰枢椎再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时,寰枢椎间植骨均获得较满意的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36例病人JOA评分、SAC及NDI分别为(14.36±1.69)分、(14.58±1.86)mm、 19.24±7.57,与术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9例非外伤病人末次随访时颈椎屈伸活动度与术前相比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旋转活动度相比术前受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后路寰枢椎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及脱位可有效复位、牢靠固定,且植骨融合率高,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 拳击面部致寰椎侧块骨折1例

    作者:王宾;吕书鹏;刘四海

    1 案例1.1 简要案情吕某,男,37岁,某年1月11日因故与他人发生争执,被他人用拳头击伤面部、下颏部等处后倒地.经调查,吕某伤前1个月内无其他颈部外伤史和颈部疾病就诊史.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