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癌NAD假说多了两条证据

    作者:傅冬红;王艳青

    据健康报(记者傅冬红通讯员王艳青)胃癌流行与人胃内N-亚硝酰胺(NAD)的暴露呈正相关.人胃内存在NAD的内源性合成.这是北医大临床肿瘤学院邓大君教授等研究得出的新结论,这项研究首次为验证胃癌NAD病因理论提供了直接的流行病学证据.在胃癌发病的相关因素中,NAD虽然是病因学证据多的高度可疑人胃癌病因,但是,由于缺乏流行病学相关性证据和人体所暴露的天然性NAD的详细化学结构资料证据支持,在病因理论上无法成立.在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和资助下,邓大君教授领导的课题组进行了<胃癌病因:人N-亚硝酰胺暴露研究>依托在NAD痕量(极其微量)检测技术上领先的优势,研究人员充分利用我国胃癌高低发现场人群资源,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人胃内NAD暴露与胃癌流行的相关性和NAD分离鉴定等研究.该项目首先比较了胃癌高发区(山东省临朐县)和低发区(山东省苍山县)总计275例居民胃内NAD总暴露水平,结果表明,高发区居民胃内NAD的阳性检出率(40.9%)明显高于低发区(30.3%);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粘膜异型增生患者的NAD检出率高于浅表性胃炎和胃粘膜无病变患者.首次揭示出胃癌流行与人胃内NAD暴露呈正相关,为验证胃癌NAD和病因理论提供了直接的流行病学证据.为进一步明确人胃内 NAD的化学结构,该项目首先建立了能够灵敏地分离鉴定多种NAD的"高效液相色谱-光水解热裂解-热能分析仪"测定方法,将其用于致癌性亚硝化食品鱼露分析,发现了一种与N-甲基亚硝化基脲NMU相似的NAD;多种手段验证证明这种NAD即为强致癌物NMU.人体摄入鱼露后,胃液中能测到亚硝化合成的NMU首次为胃癌NAD病因理论提供了人胃内存在NAD的内源性合成的确切证据有关专家认为,这一研究成果是胃癌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对校正人群胃癌病因的预防研究的主攻方向、指导人群胃癌病因学和发病学预防均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胃粘膜异型增生60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董来华;马君红;茅育蕾

    目的研究胃粘膜异型增生的诊断、转归及与胃癌的关系.方法对60例具有随访资料的胃粘膜异型增生病例进行胃镜、病理形态特征分析,并作PCNA免疫组化染色,HID-AB-PAS组织化学染色、Hp检测.结果高度异型增生胃镜形态表现为灰白色、粗糙、光泽消失、病灶>0.5cm的与癌变关系密切(P<0.01或0.05).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伴高度异型增生、不完全大肠型化生癌变率高.Hp感染阳性组PCNA增殖指数高于Hp感染阴性组(P<0.01或0.05).结论高度异型增生应做胃部分切除或近期胃镜下活检随访,低度异型增生必须密切随访.Hp感染、PCNA增殖指数与胃粘膜增殖、恶化有关.

  • 善胃Ⅰ号方对血瘀热毒型胃粘膜异型增生p21蛋白的影响

    作者:袁红霞;黄文政;陈通;方桢;代二庆;于强;王洪俊;冯莉;闫小雪

    [目的]观察中药善胃Ⅰ号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粘膜异型增生的治疗效果,并观察ras癌基因蛋白p21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CAG胃粘膜异型增生的患者且符合中医血瘀热毒证型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予善胃Ⅰ号方;对照组48例,予市售猴头菌片,两组均用药12周.[结果]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8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44.74%,P<0.005;2)病理改变:中药治疗后多数患者病理改善,粘膜萎缩消失8例,转为轻度12例,重度转为中度7例,无变化6例,加重1例;而对照组消失2例,转为轻度4例,转为中度5例,无变化33例,加重4例,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3)中药治疗组治疗前后p21蛋白表达阳性指数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两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善胃Ⅰ号方对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使胃粘膜异型增生逆转.

  • 胃粘膜异型增生组织病变中PHA受体和CEA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乔惠萍;王岩;于树青

    1.1.1 我院1989年7月—1995年7月收治59例经胃镜病理证实为胃粘膜异型增生的患者。其中男49例,女10例,年龄35~76岁,平均63.7岁。轻度异型增生33例,中度19例,重度7例。

  • 中药治疗胃粘膜异型增生疗效观察

    作者:陈磐华

    为观察中药逆转胃粘膜中重度异型增生的疗效.按随机双盲法,将120例胃粘膜中重度异型增生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60例,西药(西维尔、叶酸)对照组60例,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后经胃镜检查治疗组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75.0%,P<0.01;病理切片检查有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73.3%,对照组为46.7%,P<0.01.提示中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胃粘膜防御因子等来逆转胃粘膜异型增生;中药治疗胃粘膜中重度异型增生疗效优于西药.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粘膜异型增生68例

    作者:廖永强;陈瑶;张佑红;邱波

    我院于1998年7月~2002年7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胃粘膜非典型增生68例,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 胃安散治疗脾虚血瘀型胃癌前病变21例临床观察

    作者:贾艳敏;李慧臻

    目的:观察胃安散对胃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胃癌前病变的患者且符合脾虚血瘀型中医证型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1例,予胃安散;对照组17例,予市售胃复春,两组均用药12周.结果:胃镜所见胃安散组患者治疗后与胃复春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与临床公认的治疗胃癌前病变的胃复春疗效相当.结论:胃安散对胃癌前病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有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及一定的抑制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作用.

  • 胃粘膜异型增生C-erbB-2基因表达及其癌变率的研究

    作者:李晓清;郝丽萍;张小丽;龚飞跃;郭惠学;伍尤泉

    目的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探索癌前病变到癌这一过程的转化,探索C-erbB-2基因在这一转化过程的重要作用以及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胃镜活检标本,选择胃粘膜异型增生的病例,资料完整,有随访结果,分出癌变组与未癌变组,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C-erbB-2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胃粘膜、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的癌变率分别为0、3.4%、10.7%、16.7%,随着异型增生的程度增加其癌变率增加.未癌变组C-erbB-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0、56.1%、72%、83.3%,癌变组分别0、50%、33.3%、20%,中、重度异型增生未癌变与癌变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癌变组C-erbB-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降低,而癌变率增加.结论异型增生是一种重要的癌前病变,C-erbB-2基因的变异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异型增生胃粘膜进行C-erbB-2基因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胃复春治疗胃粘膜异型增生临床观察及对p21ras和p53表达的调节作用

    作者:张运贵;孙兆田;姚桂芹;韩莉;薛强

    目的:研究胃复春片对胃粘膜中、重度异型增生的治疗作用及对p21ras、p53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其逆转胃癌前病变的价值及机制.方法 : 内镜下病理活检证实为中、重度异型增生病例共58例,随机分为胃复春治疗组32例,维酶素对照组26例,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疗效,镜下改变、病理改变及粘膜p21ras、p53蛋白S-P法免疫组化染色变化情况.结果 :胃复春组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81.25%,内镜下改变总有效率71.88%、病理学改变总有效率65.63%,均优于维酶素对照组(分别为53.85% 、46.15%、34.61%).p21ras、p53蛋白在中、重度异型增生组织中有过度表达,胃复春能使其表达明显减弱.结论 :胃复春对胃粘膜中、重度异型增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促进病变胃粘膜的逆转,并对p21ras、p53蛋白的表达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降低癌变危险性,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有效药物.

  • 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的模糊分级探讨

    作者:陈琳珏;汪宏远;丁锟;袁喜先

    为探讨组织学分级的有效途径,采用模糊分级分析方法,以连续值表示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的程度.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反映出病变的实际情况,为临床医生对患者作出正确的诊断提供准确依据.

  • 145例胃黏膜异型增生虚实关联证候类型与癌变趋向程度的研究

    作者:杜晓泉;刘梅君;王捷虹;马艳侠;沈舒文;杨志宏;惠建萍

    目的:根据胃黏膜异型增生虚实关联证候类型与血清TSGF冰平变化,探讨具癌变趋向的证候类型.方法:临床病理确诊为胃黏膜异型增生(Dys),经<虚实关联证候类型辨识数据库>辨识属虚实关联证者145例,检测血清TSGF值,以其值水平高低判断不同类型癌变趋向.结果:湿热蕴胃并/兼脾胃虚寒证的TSGF值高(59.54±3.24U/ml),瘀阻胃络并/兼胃阴不足证TSGF值(58.35±8.00U/ml)次之,初步可以认为湿热蕴胃并/兼脾胃虚寒证,瘀阻胃络并/兼胃阴不足证具癌变趋向.肝胃气滞并/兼脾胃气虚证TSGF值(53.70±6.81U/ml)较低.癌变趋向程度可能小.11例虚实关联证转入胃癌的患者其实证中以瘀阻胃络癌变机率高,虚证中以脾胃虚寒、气血两虚或兼肾阳、肾阴虚癌变的机率高.

  • 胃癌及癌前病变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春鸣;肖庆邦

    目的1.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在胃癌前病变中的变化特点及意义.2.探讨EGFR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avidin-biotin Peroxidase complex),对10例正常胃粘膜,45例慢性胃炎伴肠化,26例胃癌癌旁肠化,48例异型增生,76例胃癌及39例淋巴结转移癌进行EGFR蛋白表达的研究.结果EGFR在正常胃粘膜中均为阴性,胃粘膜肠化生及异型增生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P<0.01);EGFR在胃癌癌旁肠化中表达明显高于慢性胃炎伴肠化(P<0.05);结肠型肠化中EGFR表达较小肠型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胃粘膜异型增生时,有较高EGFR表达,而一旦胃粘膜癌变后,表达率却有所下降.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56.6%;进展期胃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早期胃癌(P<0.05);EGFR表达阳性者多为分化较差的弥漫型胃癌,阴性者多为分化较好的肠型胃癌;伴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74.4%,无淋巴结转移者37.8%(P<0.05);胃癌侵犯越深,其EGFR受体表达的阳性率越高.结论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中EGFR表达与胃癌的关系密切,是胃癌发展过程中的早期事件.胃粘膜异型增生中EGFR动态变化特点,有利于对异型增生的诊断,追踪观察及其与胃癌关系的研究.EGFR的表达与胃癌的低分化性,高浸润性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肿瘤组织中EGFR的表达可作为临床制定手术方式及预测病人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 81例胃粘膜异型增生虚实关联证标本辨治的临床研究

    作者:惠建萍;沈舒文;王捷虹;杜晓泉;汶明琦;刘力

    目的 探讨胃粘膜异型增生虚实关联证型分布特征、癌变趋向、补虚泻实、标本辨治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建立的对Dys临床症状信息资料进行虚实关联证候辨识,并对81例Dys属虚实关联证侯不同证候类型确立补虚泻实冶法,用协定处方进行临床证候干预.结果 81例虚实关联证经辨识,病例数排前5位的证候类型及其协定方有效率为:肝胃气滞并/兼气阴两虚占18.52%,有效率93.33%;湿热蕴胃并/兼气阴两虚占16.05%,有效率84.61%;寒热错杂占13.58%,有效率81.82%;肝胃气滞并/兼脾气虚弱占12.35%,有效率90%;瘀阻胃络并/兼气阴两虚占9.88%,有效率87.5%.结论 肝胃气滞并/兼气阴两虚及肝胃气滞并/兼脾气虚弱治疗有效率较高.表明其发病以气滞为先导,即先滞肝胃气机,病情轻疗效好;继凝血入胃络,进入瘀凝胃络阶段,则病情重疗效较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