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对易损斑块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季红;姜铁民;李玉明;陈少伯;梁国庆;刘军翔;罗涛

    目的 通过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技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行实时分析.探讨易损斑块的性质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 对16名ACS患者冠脉进行IVUS-VH研究,与15名SA患者比较,分析两者斑块的性质及其与临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CS患者易损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SA患者(P<0.05),斑块组成以纤维脂肪组织和坏死成分为主,而SA患者斑块纤维成分和钙化成分较高.两组中纤维脂肪组织与低密度脂蛋白(LDL)呈正相关(r=0.08,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负相关(r=-0.06,P<0.05).结论 通过IVUS-VH发现,ACS患者易损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SA患者,且斑块成分不同,与临床血脂水平具有相关性.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非罪犯病变的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特点的研究

    作者:郑婕舒;张元春;贺迅;戴磊;罗常有;刘祖恒;尹庆;王善花;苏伟平

    目的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合并T2DM患者非罪犯病变的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特点与罪犯病变进行比较,为临床处理非罪犯病变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ACS患者60例,其中合并T2DM 17例,入选者分别行3条血管IVUS-VH检查,测量病变的IVUS-VH指标,检出薄纤维帽粥样斑块(VH-TCFA),确定罪犯病变后分为罪犯病变组(A组)与非罪犯病变组(B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VH-TCFA检出率一致(66.7%vs66.7%,P=1.000). 结论 ACS患者(包括合并T2DM)非罪犯病变同样具有易损性.

  • 斑块成份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作者:罗江宾;王天松;方明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成像技术(IVUS-VH)量化评价斑块成份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300例具有择期PCI指征的非糖尿病患者.在支架置人术前,对所有罪犯病变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并应用虚拟组织学软件分析斑块成份;随访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以支架内及支架近、远端5 mm血管狭窄≥50%为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无再狭窄组和再狭窄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和斑块成份.结果:两组间斑块成份比较,再狭窄组坏死组织比例较高[(14.7±6.9)%vs(22.9±10.2)%,P<0.05];无再狭窄组钙化组织比例较高[(17.6±8.5)%vs(10.2±6.8)%,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高敏C反应蛋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分析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比值比=1.24,95%可信区间:1.05~1.81,P=0.027)和坏死核心成份比例(比值比=1.18,95%可信区间:1.05~1.66,P=0.041)是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罪犯病变中,坏死核心成份越大,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率越高.炎症是引起再狭窄的高危因素.

  • 冠脉斑块易损性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向春燕;王炳银;王人彭;程海;刘峰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与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患者20例及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患者12例,行常规选择性冠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检查,把斑块分为坏死核心(NC)、纤维脂肪组织(FF)、纤维组织(FT)和钙化组织(DC)4部分,分别描述其所占斑块负荷比例。同时测定血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HCY,分析HHCY与斑块性质的相关性。结果 UAP组血HCY水平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斑块中NC明显高于SAP组(P=0.04),而FF显著低于SAP组(P=0.01),FT、DC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HCY水平与斑块NC负荷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68,P<0.05),与FF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9,P<0.05)。结论 HHCY血症可能增加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HCY水平检测可协助IVUS-VH了解评估冠脉斑块易损性。

  • 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对糖尿病患者冠脉斑块的临床研究

    作者:梁国庆;刘新林;姜铁民;陈少伯;赵季红;李玉明

    目的: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技术(virtual histology-intravascular ultrasound,VH-IVUS)研究糖尿病患者冠脉斑块的组成和特点.方法:100例确诊冠心病患者在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后行VH-IVUS检查,分为糖尿病组(40例)和非糖尿病组(60例),对靶血管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糖尿病组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NC(necrotic core,NC)、DC(dense calcium,DC)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NC(11.0%±4.5%)对(7.62%±7.62%),P<0.01;DC:(5.6%±3.54%)对(2.9%±1.62%),P<0.01.糖尿病组VHD-TCFA(VH IVUS-derived thin-cap fibroatheroma,VHD-TCFA)、VHD-FCA(VH IVUS-derived fibrocalcific,VHD-FCA)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VHD-TCFA:74%对41%.P<0.01;VHD-FCA:74%对41%,P<0.01.同时,VHD-FCA和VHD-TCFA的糖尿病组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54%对16%,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以脂质核心和钙化斑块为主,同时薄纤维帽斑块和纤维钙化斑块的发生率较高,糖尿患者靶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高.

  • 冠脉临界病变斑块易损性的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分析

    作者:杨涛;宋冬林;李春华

    [目的]通过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技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粥样临界斑块进行分析,探讨易损斑块的性质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临界病变的冠心病患者63例,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分为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和稳定型心绞痛(SA)2组,并对其进行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ntravascular ultrasound-virtual histology,IVUS-VH)研究,分析两组斑块的性质及其与临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CS患者易损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SA患者(P<0.05),斑块沿冠脉成簇状分布,其组成以纤维脂肪组织和坏死成分为主,而SA患者斑块纤维成分和钙化成分较高.2组中纤维脂肪组织与低密度脂蛋白(LDL)呈正相关(r=0.08.P< 0.05),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负相关(r=-0.06,P< 0.05).[结论]通过IVUS-VH发现,ACS患者易损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SA患者,且斑块成分不同,与临床血脂水平具有相关性.

  • 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研究

    作者:赵伟;王磌;崔连群;曹万才;李婷婷;徐虹;李莹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技术( IVUS-VH)分析稳定型心绞痛( SAP)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特征。方法2014年2月—2015年1月心内科诊断及冠心病患者120例,其中SAP患者60例,ACS患者60例,完成冠状动脉造影( CAG)之后,对罪犯病变进行血管内超声检查,保存普通灰阶图像和虚拟组织学超声数据,分析斑块的虚拟组织学特点。结果 ACS组易损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SAP组(81鼢.7% vs.30.0%, P <0.01)。 ACS组普通灰阶超声斑块偏心指数(EI)和血管重构指数(RI)大于SAP组( t =-2.985、-3.047, P <0.01),说明ACS组罪犯病变偏心斑块居多,血管重构以正性重构为主。在斑块成分组成上,ACS组以纤维脂质成分(黄色)和坏死成分(红色标记)为主,而SAP组以纤维成分(绿色)和钙化成分(白色标记)为主。结论 IVUS-VH在检测不稳定斑块方面有着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通过使用IVUS-VH对病变进行分析,有可能会改变冠脉介入治疗的现状。

  • IVUS-VH评价ACS患者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

    作者:金灿;李新明;陈明

    目的 利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ntravascular ultrasound-virtual histology,IVUS-VH)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成分.方法 对38例ACS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检查发现91处狭窄程度≥50%的粥样硬化斑块,同时对91处痛变行IVUS-VH检查,识别其中的纤维成分(fibrous,F)、纤维脂质成分(fibro-fatty,FF)、坏死核心成分(necrotic core,NC)、钙化成分(calcium,CC).并将91处粥样硬化斑块分为罪犯病变与非罪犯病变,比较两者斑块成分的差异.结果 91处斑块中F、FF、NC、CC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1.5%±10.8%、15.7%±8.1%、18.7%±9.1%、14.1%±8.8%.91处斑块中43处(47.3%)为罪犯病变,48处(52.7%)为非罪犯病变.两者F和FF相比均无显著差异(53.3%±10.5%vs 49.9%±10.9%,P=0.134;14.0%±9.2%vs17.2%±6.8%,P=0.062).罪犯病变与非罪犯病变相比NC所占比例较高(21.9%±10.2%vs15.7%±6.9%,P<0.05).非罪犯病变与罪犯病变相比所含CC较高(17.2%±9.7%vs 10.7%±6.1%,P<0.05).结论 IVUS-VH可以定量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各种成分.ACS患者斑块中NC与斑块的易损性有关.

  • 糖化血清蛋白水平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相关性

    作者:祝庆;康维强;葛志明;宋达琳;王海滨;任国瑞

    目的 通过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技术探讨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血清蛋白(GA)的相关性.方法 对53例CHD合并DM患者及49例不合并DM的CHD患者冠状动脉进行IVUS-VH检查,分析两组斑块的性质及其与临床GA、HbAl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CHD合并DM患者易损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合并DM的CHD患者(36.7%:14.5%,P<0.05),斑块组成以纤维脂肪组织和坏死成分为主,而不合并DM的CHD患者斑块纤维成分和钙化成分较高.GA水平与纤维脂肪组织呈正相关(r=0.018,P<0.05),明显优于HbAlc.结论 CHD合并DM患者易损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合并DM的CHD患者,且斑块成分不同.G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相关.

  • 血脂与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

    作者:武丽娜;李新华;赵晓燕

    目的:探讨血脂和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IVUS-VH)学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方法:对44例ACS患者及22例SA患者行IVUS-VH分析,并对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 [LP(a)]进行测定,计算LDL-C/HDL-C比值,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坏死核心(NC)所占的比例与LP(a)、LDL-C/HDL-C的相关关系.结果:ACS组斑块中NC和钙化组织比例明显高于SA组(t=4.669、9.894,P<0.001),而纤维组织及纤维脂肪组织则明显低于SA组(t=7.184、5.290,P<0.001).ACS组患者血清LDL-C/HDL-C、LP(a)水平高于SA组患者(t=3.512、19.139,P<0.001).ACS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NC比例与血清LP(a)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r=0.549,P<0.001).结论:LP(a)可能代替IVUS-VH帮助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斑块IVUS-VH的影像特点

    作者:梁国庆;陈少伯;赵季红;姜铁民;李玉明

    目的:通过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ntravascular ultrasound-virtual histology,IVUS-VH)技术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像特点,并探讨易损斑块的性质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对32例ACS患者冠状动脉进行IVUS-VH研究,与30例SA 患者比较,分析两者斑块的性质及其与临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CS患者易损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SA患者(36.7%∶14.5%,P<0.05),斑块组成以纤维脂肪组织和坏死成分为主,而SA患者斑块纤维成分和钙化成分较高.2组中纤维脂肪组织与血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08,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06,P<0.05).结论:ACS患者易损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SA患者,且斑块成分不同,与临床血脂水平具有相关性.

  • 冠心病患者IVUS-VH下斑块性质与H型高血压的关系

    作者:郑卫峰;王晓阳;张守彦

    目的 利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技术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性质与H型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49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冠状动脉造影后对靶病变进行IVUS检查,分析斑块性质及识别ⅣUS-VH下斑块中纤维成分、纤维脂质成分、坏死核心成分及钙化成分.术前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脂水平.根据患者是否伴有血Hcy水平升高,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n =42)和非H型高血压组(Hcy< 10 μmol/L,n=29),分析H型高血压与斑块性质的关系.结果 IVUS灰阶图像分析发现,H型高血压组有软斑块者76.2%,斑块破裂者40.5%,夹层血栓形成者30.9%,均较非H型高血压组(61.7%、13.8%、13.8%)多见(P<0.05).IVUS-VH图像分析发现,H型高血压组坏死核心成分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23.71%±5.83%比15.37%±2.75%,P=0.000);非H型高血压组钙化成分比例较H型高血压组增高(17.25%±0.26%比9.72%±4.22%,P=0.000).结论 H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局部斑块不稳定性有关,H型高血压使冠状动脉局部斑块的易损性增高.

  • 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影像分析

    作者:梁国庆;姜铁民;陈少伯;赵季红;李玉明

    目的: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技术(VH-IVUS)研究糖尿病患者冠脉斑块的组成和特点.方法:100例确诊冠心痛患者在冠脉造影后行VH-IVUS检查,其中糖尿病组40 例,非糖尿病组60例,对靶血管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糖尿病组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坏死核心(NC)、钙化斑块(DC)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NC,(11.0±4.58)%vs.(7.6±3.94)%,P<0.01;DC,(5.6±3.54)%vs.(2.9±1.62)%,P<0.01];糖尿病组薄纤维帽斑块(VHD-TCFA)、纤维钙化斑块(VHD-FCA)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VHD-TCFA,74%vs.41%,P<0.01;VHD-FCA,74%vs.41%,P<0.01);同时糖尿病组的VHD-FCA和VHD-TCFA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54%vs.16%,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以脂质核心和DC为主,同时 VHD-FCFA和VHD-FCA的发生率较高,糖尿病患者靶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高.

  • IVUS-VH评价冠状动脉斑块成分及血清中hs-CRP的表达对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作者:罗江宾;王天松;方明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成像技术(IVUS-VH)量化评价斑块成分和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以观察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与斑块成分和血清中hs-CRP的关系.方法 对3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应用IVUS-VH量化评价罪犯病变血管的斑块成分,根据斑块成分分为2组,坏死成分大于或等于10%为观察组(n=146),坏死成分小于10%为对照组(n=154);均按常规进行经皮介入治疗(PCI)手术;同时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hs-CRP的表达水平;术后1年复查冠脉造影或冠脉CT以了解再狭窄与斑块成分和hs-CRP的关系.结果 (1)观察组1年后再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2.3%∶1.2%;P<0.05);(2)观察组hs-CR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1.28±5.80)∶(1.57±0.49),P<0.01].结论 罪犯病变血管的斑块坏死成分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相关,是否可作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指标之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