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胶原蛋白复合硫酸肝素生物支架材料研制及其扫描电镜观察

    作者:陈兴泳;孟祥武;谢雪微;孙朝越;方鑫;胡树兵;唐洲平;唐荣华;王伟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胶原蛋白-硫酸肝素支架材料,用于神经损伤的修复.方法:将注有胶原蛋白-硫酸肝素悬浊液的硅胶管缓慢浸入-180 ℃液氮中,冷冻干燥,通过显微物镜、扫描电镜扫描观察所制胶原蛋白-硫酸肝素内部孔隙结构排列规律及走行方向,测量孔的大小.结果:制备的胶原蛋白复合硫酸肝素支架材料具有纵行的、平行排列的微管结构,高度仿生神经的内部空间三维结构.结论:胶原蛋白复合硫酸肝素生物支架材料作为新型神经组织工程材料基体,可用于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

  • 硫酸肝素复合胶原蛋白支架材料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的形态学研究

    作者:王树森;胡蕴玉;罗卓荆;陈良为;刘慧玲;孟国林;吕荣;徐新智

    目的以形态学方法观测硫酸肝素复合胶原蛋白支架材料桥接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的疗效.方法以硫酸肝素复合胶原蛋白经冷冻干燥技术制备新型神经组织支架材料,并用此材料桥接修复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10 mm,术后36周分别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HE、甲苯氨蓝和镀银染色法,S100、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神经丝蛋白(NF)免疫组化染色法、MBP免疫荧光染色法及透射电镜等形态学方法观测其引导神经再生的疗效.结果硫酸肝素复合胶原蛋白支架材料在移植术后36周已神经化.除再生有髓神经纤维的密度低于自体移植,有髓神经纤维的面积和髓鞘厚度与自体移植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以硫酸肝素复合胶原蛋白制备的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可以引导神经再生.

  • 肝素酶与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

    作者:宋作庆;周乃康

    临床上8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死于浸润和转移,恶性肿瘤细胞要实现浸润、转移,必须首先穿越由细胞外基质(extracel lular matrix,ECM)和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BM)组成的屏障.该屏障主要由两种成分构成:一是结构蛋白,包括胶原、层黏素、纤维结合素等;二是糖氨聚糖,其主要成分是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eparan sulfate protoglycan,HSPG).

  • N-脱硫酸肝素对大鼠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刘继;李明星;赵德平

    目的 评价N-脱硫酸肝素(NNH)对大鼠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纯种雄性SD大鼠20只,体重280~350 g,随机分为2组(n=10),对照组(C组)再灌注即刻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2ml/kg;NNH组再灌注即刻静脉注射NNH 12mg/kg.在呼吸机支持和显微镜辅助下,利用非内皮化袖套式方法,建立大鼠左肺移植模型.再灌注2 h后取肺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取移植肺组织,计算肺湿/干重比(W/D),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水平,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C组比较,NNH组肺静脉血氧分压升高,肺W/D、TNF-α、IL-8和ICAM-1 mRNA水平降低(P<0.05或0.01),肺静脉血二氧分碳分压和MPO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NNH组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水肿程度均比C组轻.结论 静脉注射NNH 12 mg/kg可减轻大鼠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与降低肺组织炎性反应有关.

  • 乙酰肝素酶:一个潜在的抗肿瘤和炎症及免疫调节研究的靶点

    作者:闫妍;王峥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s)是位于细胞表面、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的生物大分子物质,硫酸乙酰肝素为HSPGs带阴离子的侧链.乙酰肝素酶能特异性地水解硫酸乙酰肝素为小分子片段,从而调节细胞表面和细胞外基质与HSPGs结合的各种活性因子的生物学作用,同时还可使HSPGs上结合的负电荷减少,使基底膜上电荷屏障受损.乙酰肝素酶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多种细胞内,尤其是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故在抗肿瘤和炎症及免疫调节治疗中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

  • 乙酰肝素酶促进脑缺血后血管发生

    作者:薛彦瑜;李继梅;孙金梅;张拥波

    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是哺乳动物体内唯一能降解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的β-D-葡萄糖醛酸内切酶.研究证实,Hpa可促进多种病理生理学过程的血管发生,但有关脑缺血后Hpa表达和作用的研究仍然较少.文章重点介绍了Hpa与脑缺血后血管发生的关系.

  • 低分子肝素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肾病大鼠模型的影响

    作者:郭妍南;王峥;刘晓鸣

    目的 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对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机制;低分子肝素(LMWH)对RSV致大鼠蛋白尿及肾小球结构改变的减轻及保护机制.方法 以6×106空斑形成单位(PFU)RSV鼻腔滴注及腹腔注射,LMWH 400 IU/kg腹腔注射接种SD大鼠.实验组A先接种RSV 3 d,后予LMWH 11 d;实验组B先予RSV 和LMWH的混合悬液3 d,后予LMWH 11 d;实验组C连续予LMWH 14 d,期间于d4、d5、d6接种RSV;RSV组和对照组分别接种RSV和DMEM 3 d.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分析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生化学指标.原位杂交检测肾组织RSV RNA表达.结果 1.实验组A、B、C与对照组比较尿蛋白无明显增高,RSV组接种后尿蛋白逐渐增高;2.实验组A、B、C与对照组比较血清蛋白、尿素氮、肌酐、胆固醇均无明显差异(Pa>0.05),而RSV组与实验组A和对照组比较,血清蛋白降低,同其余各组比较,尿素氮增高(P<0.05);3.光镜及电镜下实验组A、B、C与对照组比较,肾小球结构无明显改变,RSV组部分肾小球充血肿胀,足突肿胀、融合;4.原位杂交:实验组A、B、C肾组织原位杂交可见RSV阳性信号表达,但较RSV组弱.结论 RSV感染细胞机制是通过阴阳电荷吸引作用与细胞表面硫酸乙酰肝素(HS)链结合.LMWH能与肾脏靶细胞HS竞争结合RSV,有效阻止RSV对大鼠肾细胞的感染,保护肾小球不被破坏,减轻蛋白尿.

  • 硫酸乙酰肝素的体外抗黑色素瘤作用

    作者:师佩兰;蒋志文;徐伟

    目的:研究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的体外抗黑色素瘤作用.方法:从培养的人乳腺上皮癌MCF-7细胞提取HS链,将HS以不同终浓度作用于人A375黑色素瘤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受试细胞的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双染法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活性检测法测定细胞中酶caspase-3的变化.结果:HS可抑制A375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增加,并促进了caspase-3的活化.结论:来源于MCF-7细胞的HS具有较强的体外抗黑色素瘤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