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42例分析

    作者:张喜;张爱梅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较少见,大约占整个消化道肿瘤的0.3%和小肠肿瘤的25%~45%.对我院和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1980-01~2004-10原发性十二指肠癌4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4例,女18例,男女之比为1.3:1,年龄40~72岁,中位年龄56岁.肿瘤位于十二指肠球部1例,降部37例(乳头区癌23例、乳头上区5例、乳头下区9例),横部3例,升部1例.经病理证实:乳头状腺癌24例,管状腺癌13例,黏液癌2例,硬癌1例,类癌2例.临床分期参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标准:Ⅰ期:局限于肠壁;Ⅱ期:侵出肠壁,无淋巴结转移;Ⅲ期:有淋巴结转移;Ⅳ期:有远处转移.本组Ⅰ期1例,Ⅱ期11例,Ⅲ期23例,Ⅳ期7例.临床表现上腹痛30例,腹胀29例,黄疸14例,发热8例,腹部肿块3例,消瘦6例,呕血、黑便、贫血6例.

  • 经十二指肠局部切除壶腹部肿瘤9例报告

    作者:齐春生;王福猛;王希水

    目的为不能耐受或不同意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患者寻找一种根治方法.方法①单纯的肿瘤局部切除,切除范围不超过2 cm,仅限于肿瘤周边的十二指肠粘膜与胆总管、胰腺管壁.②扩大的肿瘤局部切除,切除范围超过3 cm,扩大到邻近的十二指肠全层和部分胰腺组织.结果病理诊断壶腹腺癌8例,腺棘癌1例.全组无远处转移,切线亦未查见残癌细胞.随访:1例生存20mo,死于胃癌出血,1例生存30mo,死于肿瘤复发,2例生存50mo,死于心肌梗塞,5例健在(包括1例术后2 a局部复发,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后生存期超过5 a.该术式操作简便,死亡率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结论经十二指肠局部切除壶腹部肿瘤,是不能耐受或不愿意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一种根治性选择.

  • 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方法的探讨--附12例临床分析

    作者:姜海毅;丁红光;田晓卫

    手术治疗十二指肠肿瘤患者12例,术前分别行B超、螺旋CT、钡剂造影、内镜检查;术中行常规冷冻病理切片检查;确诊良性肿瘤8例,恶性4例.除降部3例恶性肿瘤行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外,其余病例行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结果:B超、钡剂造影、螺旋CT、内镜检出率分别为5/7、81.8%(9/11)、8/9及83.3%(10/12);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手术平均时间2.5 h(1.5~4 h),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平均5.5 h(4.5~6.5 h).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出现.平均住院时间18 d(12~23 d).随访时间30(3~48)个月,无肿瘤复发.回顾分析结果显示,螺旋CT在诊断十二指肠肿瘤方面具有优势,十二指肠降段及水平段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安全简便,切实可行.

  • 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腺癌的诊治--附4例误诊病例分析

    作者:李冠华;吴国柱;李秀清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北海市人民医院普外科1994-2002年误诊的4例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例术前、术中均误诊,从而导致误治.结论:对40岁以上有消化性溃疡症状的患者要警惕该病的存在,内镜活检或术中活检是确诊的依据.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应根据肿瘤的分期选择术式.化疗和放疗未能显著延长生存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经肠系膜上血管蒂后间隙胰肠直接套入式吻合的临床研究

    作者:杜福田;林洪峰;丁伟;耿晓霞;李森;宋钦华

    目的:探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漏的有效安全术式.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6月共施行经肠系膜上血管蒂后间隙胰肠直接套入式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3例,并与同期的56例传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Child)进行对比.结果: 改良手术组43例患者,未发生胰肠吻合口漏,发生胆肠吻合口漏2例,经2~3周的充分引流治愈.腹腔感染2例,经抗感染及充分引流后治愈.胃应激性溃疡4例,经加大抑酸剂用量及应用凝血药物后治愈.传统手术组56例,发生不同程度的胰肠吻合口漏3例,腹腔引流液淀粉酶>9 000 IU/L,其中2例经应用生长抑素十四肽、静脉高营养及禁饮食,通畅的腹腔引流21~32 d后治愈.1例82岁高龄患者死亡.其他术后并发症与改良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肠系膜上血管蒂后间隙胰肠直接套入式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预防胰肠吻合口漏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安全有效术式,值得进一步应用研究.

  • 误切胰头、十二指肠四例的教训

    作者:葛旭明

    无论在术前还是在术中,壶腹癌的诊断仍是一个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我院1991~1995年术前诊断为十二指肠壶腹癌的11例,4例因误诊而误切胰头、十二指肠.现报道如下.

  • 十二指肠平滑肌母细胞瘤1例

    作者:刘建军

    患者男,60岁,乏力、食欲减退伴右上腹部隐痛不适3月余入院.于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食欲下降,自觉疲劳、乏力,上腹部间歇性隐痛,偶有柏油样黑便少量,以"结肠癌"入院.既往有脑血栓病史,活动不便.查体:营养中等,结膜苍白,右上腹部可触及一约5cm×5cm×4cm质硬肿物,表面不光滑,活动差,有深压痛.

  • 早期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1例报道并文献回顾

    作者:朱一苗;施小宇;姜招嫦;潘文胜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腺癌特点及有效临床早期诊治方法.方法 对l例早期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内镜诊断、手术局部切除的诊治经过作报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十二指肠腺癌通过内镜早期诊断,并于内镜钛夹标记后行肿瘤局部手术,大限度保存解剖结构的完整.术后随访未见局部复发、转移.结论 十二指肠腺癌早期病变可通过局部手术切除、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明显改善预后.

  •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

    作者:王建伟;方河清;刘颖斌;李海军;许斌;邓贵龙;彭淑牖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及根治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78年4月~2002年10月施行根治性切除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23例.结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其中联合肝左外叶切除1例,保留幽门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节段性肠切除术4例;连同球部作胃大部切除术2例;局部切除1例.随访>1年16例中,生存1年以上15例,1年生存率93.8%;生存3年以上9例,3年生存率56.2%;生存5年以上4例,5年生存率25.0%.结论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根治性切除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非乳头周围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尤应重视.根治性手术切除可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 以梗阻性黄疸为临床表现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1例

    作者:王广勇;施云星;吕礁

    患者,女性,79岁.因中上腹隐痛2月,皮肤发黄1月于2013年9月10日入本院.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疼痛,为持续性隐痛,不向肩背部及腰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进食后明显.无畏寒、发热,无心慌、胸闷,无厌油腻饮食,无呕血、黑便,无酱油色小便等.1月前出现皮肤发黄,并呈进行性加重,瘙痒不明显,大便颜色呈白陶土色,体质量2月下降约3 kg.查体:消瘦貌,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无肝掌及蜘蛛痣,腹部膨隆,肝脾肋下未触及,中上腹扪及包块,范围约8 ~10 cm,边界欠清,肠鸣音2次/分,移动性浊音阴性.

  • 胃镜下摘除十二指肠球部巨大Brunner腺瘤1例

    作者:吾红光;潘文胜;郑小平;邱慧卿;杨淳英;闰杭丽;毛永兵;徐翔;叶再元

    十二指肠球部Brunner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十二指肠良性肿瘤,来源于Brunner腺的增生,而Brunner腺位于十二指肠黏膜下层,少有症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本院近发现1例极为罕见十二指肠球部巨大Brunner腺瘤,并行内镜下摘除,现报道如下.

  • 原发性十二指肠类癌1例报告

    作者:付斌;姚伟明;董来荣;冯联忠

    患者,男性,57岁,因上腹饱胀不适伴返酸、嗳气2年余于2007年10月12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无贫血消瘦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全腹无压痛,腹部未及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无异常.

  •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40例临床分析

    作者:梅绍前;陆才德;戴德坚;孟化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症状,早期诊断困难,容易漏诊、误诊.现回顾分析两院1993~2001年收治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资料,探讨本病的发病特点、诊断手段和误诊原因,以提高认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中,男20例,女20例,男女之比为1∶1;平均年龄55.4(30~77岁);中位病程180天(7~900天).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胆总管下段、十二指肠及胰头的原发性肿瘤及后诊断不明的病例未纳入本组.1.2 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胀痛、隐痛、绞痛)占90%,黄疸占55%,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占25%,体重下降占62%,呕吐占20%,腹部肿块占5%,贫血占20%,见表1.

  • 胰十二指肠切除3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汉智;张洁靖;陈中建;赵付生

    对3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病理检查证实34例恶性,2例良性.术中发现5例肝动脉变异,即迷走肝右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肝左动脉起自腹腔动脉.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胰瘘发生率为2.7%,36例患者中3 5例痊愈,死亡1例(死于肝衰竭).提示胰十二指肠切除对治疗十二指肠肿瘤是有效而安全的方法,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应予重视.

  • 十二指肠间质瘤29例的诊治分析

    作者:李桂臣;陈旭春;成东华;刘永锋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与诊疗方法.方法:收集自2000年5月-2012年4月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29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资料.对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所见、治疗方法、病理结果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中男14例,女15例;平均年龄51.95岁.肿瘤位于球部2例,降部16例,水平部8例,升部3例.首发症状黑便15例,同时呕血及黑便者2例,上腹部胀痛7例,周身乏力2例,无明显症状3例.肿物大小1.5~15.5 cm,平均6.9 cm;1.5~5 cm 19例,5~10cm 7例,10 cm以上3例.术前检查包括CT和/或MRI,胃十二指肠镜,上消化道造影,超声内镜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包括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例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10例十二指肠局部切除术;2例十二指肠球部及胃窦部切除术.10例术后行伊马替尼治疗.Fletcher危险度分级为极低危险度2例,低度危险1 1例,中度危险9例,高度危险7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34(+)23例,CD117(+)27例.共2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56个月,平均54个月,5例复发,其中2例肝转移,3例局部复发.复发中有2例未行进一步治疗分别于术后30个月和42个月病死.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是十二指肠间质瘤的有效治疗手段.手术方式取决于肿瘤大小和部位.如能保证切缘阴性,局限性切除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 十二指肠间质瘤46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闫顺笠;晏仲舒;廖国庆;刘合利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方式,探讨患者各临床因素与术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1年间诊治的46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上消化道出血、腹部胀痛不适为主要症状.发病部位以降部多见.行局部切除(LE)22例,16例行节段性十二指肠切除术(SD),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6例,2例患者放弃治疗(1例死亡,1例失访).术后随访44例,28例生存,6例死亡,10例失访.4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1例为LE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出院,3例为PD术后胰瘘(1例死于术后胰瘘出血性休克,2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为(35.4±28.7)个月,术后生存期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复发风险分级、肿瘤发生部位及手术方式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T、消化道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是术前诊断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主要手段,完整切除是该病基本手术方式,术后生存期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复发风险分级、肿瘤发生部位及手术方式等无关.

  • 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的诊断及治疗:附64例报告

    作者:任雪峰;黄强;谢放;王世杰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十二指肠乳头部癌60例,腺瘤4例.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42例),消化道症状(35例),反复发作的胆管炎(7例)及上消化道出血(1例).术前ERCP,十二指肠镜,MRCP,BUS,CT检查阳性率分别为100%,97.3%,82.4%,82.8%,76.1%.5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行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切除术,4例行姑息性胆肠吻合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6.5%,手术病死率3.6 %.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癌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为67.4%,40.6%,36.3%.结论 黄疸和腹痛是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的主要症状;十二指肠镜和ERCP是诊断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有效的检查方法;早期选择根治性切除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外科诊断治疗和预后分析

    作者:陈晋湘;袁伟杰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PDC)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近10年来手术治疗的8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内镜、十二指肠低张造影、B超及CT扫描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6.8%(66/76),84.3%(16/19),28.2%(24/85),39.6%(21/53).全组85例患者均行开腹手术,包括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61例,肿瘤肠管节段切除术(SR)8例,胃次全切除(毕Ⅱ式)并十二指肠肿瘤切除2例,短路手术14例.患者术后总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4.4%,58.3%,31.9%.PD和SR术后的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0%,67.7%,41.6%和100.0%,60.0%,0.单因素分析显示:根治性手术(PD和SR)、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转移是影响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术后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根治性手术、淋巴转移和肿瘤局部浸润深度是影响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和内镜检查可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早期诊断率;根治性手术治疗可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长期生存率.

  • 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作者:杜晓辉;李荣;蒋彦永;陈凛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收治的7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十二指肠乳头癌主要以进行性无痛性黄疸(57例)、上腹部隐痛(10例)及上消化道出血(4例)为首发临床表现.术前纤维十二指肠镜确诊率为96.8%,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阳性率为100.0%,磁共振胰胆管显像(MRCP)为83.3%,B超为85.9%,CT为72.3%.4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22例行十二指肠乳头癌局部切除术,3例行姑息性胆肠吻合术.Whipple术及局部切除术术后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3.9%和44.4%;5年生存率分别为31.7%和33.3%.结论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和ERCP,MRCP是诊断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有效方法,早期诊断、早期选择合理的根治性切除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9例诊治分析

    作者:李鹏程;张世和;陶经安

    目的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临床表现:黄疸9例,上腹部痛7例, 消化道出血6例,上腹部包块3例,呕吐1例.结果诊断手段及确诊率:纤维十二指肠镜的确诊率为83.3%(15/18);十二指肠X线低张造影检出率为82.3%(14/17);9例行腹部CT检查,7例显示肿瘤;1例行 MRI检查,显示肿瘤.手术治疗16例,肿瘤切除率68.8%(11/16).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例,行肿瘤局部切除及区域肿大淋巴结切除1例,十二指肠球部加部分胃切除术1例,胃肠、胆肠吻合术5例,根治性切除率为62.5%(10/16).根治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0%(9/10),40.0%(4/10),30.0%(3/10).行胃肠、胆肠吻合术后生存期时间6~15个月.结论联合纤维十二指肠镜和十二指肠低张造影能诊断各段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获得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