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单发转移瘤的CT诊断

    作者:王开福

    我院近几年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诊证实的脑单发转移瘤28例,对其CT表现及诊断价值探讨如下.

  • 脑转移瘤68例螺旋CT诊断分析

    作者:单世馨

    脑转移瘤较常见,笔者回顾性分析68例脑转移瘤的螺旋CT表现,旨在提高诊断符合率.

  • 脑转移瘤CT平扫误诊为脑出血14例分析

    作者:余小红;徐春华

    脑转移瘤是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为肺癌、乳腺癌、肾癌等转移而来,CT具有断层扫描,密度分辨力高等特点,对脑肿瘤的诊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如果CT征象不典型时则易误诊,现收集我院2003-10/2007-10脑转移瘤CT平扫误诊为脑出血14例分析如下.

  • 脑干肿瘤误诊11例分析

    作者:李英;房亚兰

    脑干肿瘤在临床上并非罕见,但其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困难.为减少误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现将近年来经治的11例患者的误诊情况结合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 高密度脑胶质瘤CT误诊12例分析

    作者:胡洪斌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的诊断,减少其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3-10/2008-11共12例CT高密度脑胶质瘤误诊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分别误诊为脑挫裂伤并血肿,高血压脑出血、血管畸形、脑灰质异位、脑膜瘤,后分别经CT复查、CT增强、MRI检查及手术病理确诊为胶质瘤.结论:非典型胶质瘤易误诊.综合分析CT表现,密切结合病史,可减少误诊.

  • 轴内脑肿瘤的CT诊断和影响因素

    作者:韩东明;王清华;窦文广;李玉侠;孙凤霞;李长松

    目的:探讨轴内脑肿瘤的CT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32例轴内脑肿瘤的CT表现;应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CT诊断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32例轴内脑肿瘤中,胶质瘤71例,转移瘤48例,髓母细胞瘤10例,正确诊断率分别为83.5%(59/71)、95.8%(46/48)、90%(9/10);其它肿瘤3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病灶位置、灶内出血、灶周水肿、占位效应、强化程度、图像质量为轴内脑肿瘤CT诊断的影响因素.结论:轴内脑肿瘤的CT正确诊断与病变的CT特征、患者年龄与图像质量密切相关,CT扫描可确诊大多数轴内脑肿瘤.

  • 脑内血肿误诊为脑肿瘤2例影像分析

    作者:贺中云;蒋祁;田强

    现将我院收治的脑内血肿误诊为脑肿瘤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27岁.因头昏头痛1周入院,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体查:神志清楚,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否认外伤史,未行头颅CT检查.头颅MR平扫加增强检查:右侧额叶见一大截面约22 mm×26mm异常信号灶,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内夹杂少许小片状短T1短T2信号影,T2-FLAIR序列呈不均匀高信号,边界稍模糊,周围脑组织受压,并见不规则片状长T1长T2信号水肿灶,局部脑沟变浅,脑室系统大小、形态正常,中线结构无移位;增强扫描,病灶未见明显强化.

  • CT血管造影对颅内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附8例报道

    作者:徐卓东;马睿

    对8例疑动脉瘤可能或合并动脉瘤患者应用Elscint CT-Twin扫描机行CTA检查.CTA条件为Pitch1. 0,层厚1.3 mm,层间距0.8 mm,非离子型碘剂80~100 Ml,注速为3.0 Ml/s,延迟扫描时间为15~22 s.采用MaxIP、MPR和SSD进行编辑后处理.8例经CTA检查均排除了动脉瘤,其中4例垂体瘤,3例脑膜瘤,1例颅咽管瘤,CTA诊断后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初步研究的结果提示,如疑颅内病变为动脉瘤或肿瘤同时合并有动脉瘤,可用CTA进行鉴别.除了能排除动脉瘤外,利用CTA原始图象和三维编辑图象还能多方位显示肿瘤确切位置、起源和与相邻结构关系,术前多能明确诊断.

  • 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诊断——附11例报告

    作者:庞殿申;李胜利;李海燕;李珊珊;李万湖

    为探讨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CT扫描特征,对11例经手术及活检病理确诊的颅内淋巴瘤的CT扫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示病灶单发或多发,以幕上分布为主;圆形多见,CT平扫肿瘤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边界清楚,常累及脑的深部结构,占位效应轻;增强扫描病灶多为均匀强化,亦可为环状强化,可侵及室管膜并沿之播散.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CT表现对其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颅内生殖细胞类肿瘤的临床与影像特征

    作者:崔世民;张蕾莉;刘梅丽;靳松;闫世新;戴伟英;高满;杨天昊;田超;刘卉

    我院自1988年以来,手术治疗颅内生殖细胞类肿瘤51例,约占我院同期颅内肿瘤的1%(51/4845例),现将收治情况报告如下,并就其临床和影像特征进行分析.

  • 第三脑室胶样囊肿8例影像学表现分析

    作者:郭富强;温平贵;孙勇

    目的:提高对第三脑室胶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的认识.方法: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第三脑室胶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为高密度5例,等密度2例,低密度1例.MRI上T1WI呈高信号6例,等信号2例;T2WI高信号4例,等信号2例,低信号1例,混杂信号1例.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增强后6例无强化,2例边缘环状强化.结论:第三脑室胶样囊肿具有特征性的发病部位及影像学表现.

  • 1H磁共振波谱在颅内占位中的应用

    作者:陈良;徐海东;胡铁波;郑伟良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1H MRS)是随着MRI发展起来的一种研究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化改变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无创伤性技术.作者对42例经病理证实的多种常见的颅内占位病灶的 1H MRS进行分析,以了解颅内占位病灶的 1H MRS特点,并对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

  • 脑内环形强化病灶的MR灌注和弥散成像

    作者:方学文;余永强;钱银锋

    目的评价磁共振灌注和弥散成像对Ⅲ~Ⅳ级胶质瘤、脑转移瘤及脑脓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1 例Ⅲ~Ⅳ胶质瘤、单发转移瘤、脑脓肿进行灌注和弥散加权成像,测量病灶环形强化区、中心坏死区、近灶周和远灶周水肿区的rCBV、rMTT以及中心坏死区的ADC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胶质瘤、单发转移瘤、脑脓肿近灶周水肿区的rCBV分别为(2.01±0.85)、(1.41±0.59)、(2.00±0.24),远灶周水肿区的rMTT分别为(0.49±0.19)、(0.91±0.21)、(1.80±0.17),ADC值分别为(1.02±0.03)、(0.99±0.07)、(0.66±0.12),三组近灶周水肿区的rCBV及远灶周水肿区的rMTT有统计学差异(F=22.295,P<0.001;F=4.947,P<0.05;F=36.040,P<0.001).结论 3种病灶的近灶周水肿区的rCBV、远灶周水肿区的rrMTT和中心坏死区的ADC值,对Ⅲ~Ⅳ级胶质瘤、单发脑转移瘤和脑脓肿鉴别诊断有临床意义.

  • 脑微小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作者:胡珏;吴仕科;陈婕;张亚林;刘祝钦

    [目的]探讨脑微小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脑微小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及颅脑CT/MR结果.[结果]3例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偏瘫、智能障碍、头痛、头晕.病变多发,数个至数十个,大小约2~4 mm,分布于丘脑、基底节、脑干、小脑和皮层下.颅脑CT上可见部分钙化灶.MRI检查SE序列T1呈低、等信号,T2呈低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周围环绕低信号,部分病灶轻度强化.梯度回波序列(GRE)呈明显低信号,部分为中央高信号周围环绕低信号.GRE能发现SE序列不能发现的微小血管瘤.MRA未见异常.[结论]脑微小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GRE是识别脑微小海绵状血管瘤的敏感方法.

  • 海绵窦肿瘤的CT和MRI表现

    作者:何庆;于小平;熊正平;李国文;梁赵玉

    [目的]探讨海绵窦肿瘤的CT和MRI特征.[方法]回顾分析89例经病理证实的海绵窦肿瘤的CT和MRI资料,包括垂体瘤25例、鼻咽鼻窦肿瘤29例、鞍旁脑膜瘤14例、鞍旁胆脂瘤3例、三叉神经鞘瘤6例、海绵窦转移瘤4例、鞍区脊索瘤5例、鞍旁软骨肉瘤2例和鞍旁骨软骨瘤1例.[结果]双侧海绵窦受累26例,单侧受累63例.肿瘤表现为病变侧海绵窦扩大和外缘膨隆(89例)、海绵窦CT密度异常并不同程度强化(62例)、海绵窦MR信号异常并不同程度强化(68例)、颈内动脉受累(76例)和颅底骨质破坏(47例).[结论]海绵窦肿瘤主要表现为海绵窦形态、密度或信号异常、颈内动脉及邻近结构受侵.

  • 脑淋巴瘤的CT诊断

    作者:姜顺民;张任步;周庆;刘向阳

    [目的]分析脑淋巴瘤的CT表现,提高脑淋巴瘤的CT认识,减少误诊.[方法]报道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淋巴瘤,主要讨论脑淋巴瘤的CT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CT主要表现为:①平扫脑内单发或多发或较高密度瘤灶;②增强扫描肿瘤呈中度至明显较均匀强化.③大部分病例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一般较轻或无;④少部分病例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结论]CT为脑淋巴瘤的有效诊断方法之一,为临床指导选择治疗方案有决定意义,但应进行必要的鉴别诊断,后确诊尚需依赖手术病理证实.

  • 低级别脑胶质瘤的CT误诊分析

    作者:吴光勇;姜冰;刘运生;万新;陈锐

    目前CT扫描已成为诊断颅内肿瘤的成熟检查手段,但是很多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相似,难于做出正确的诊断,在实际临床应用工作中仍有部分病例因误诊而延误治疗.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并经CT误诊,手术病理证实为低级别胶质瘤的20例患者的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 SWI 序列扫描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儿的诊断价值

    作者:任翔;唐雯娟;朱珍;张骥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在儿童颅内海绵状血管瘤(I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收治的行头颅常规 MRI 序列及 SWI 序列扫描检查的23例经手术证实为 ICA 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9例,对常规MRI 序列及 SWI 序列扫描的病灶大小、形态、信号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评价 SWI 序列在儿童 ICA 诊断中的优势。【结果】所有 ICA 病灶均在 SWI 序列显示,且具有典型特征的“铁环征、桑椹状、爆米花征”、圆形或类圆形及不规则形极低信号及混杂信号,边界清楚,病灶直径约为0.20~5.71 cm。常规 MRI 序列扫描对小于3 mm 病灶均无法显示,但其在 SWI 序列扫描多以类圆形低信号及混杂信号为主。SWI 序列对微量、静止出血的检测更为敏感,对小静脉血管显示较清晰。【结论】SWI 序列扫描儿童ICA 具有较高敏感性,弥补常规 MRI 序列扫描未能发现的病灶,对儿童 ICA 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分析

    作者:樊建中;李志勇;孔祥泉;徐海波

    目的 探讨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占位性病变的MRI表现.结果 垂体瘤32例,颅咽管瘤12例,脑膜瘤12例,生殖细胞瘤5例,表皮样囊肿3例,Rathke囊肿3例,星型细胞瘤、室管膜瘤、错构瘤和垂体脓肿各2例.结论 MRI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发病部位、形态特征、大小范围、生长方式及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显示清晰明了,能对其作出较为全面正确的诊断,为临床拟订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 脑转移瘤46例磁共振成像表现

    作者:余雷;金晓艳;梁晔鑫

    目的 探讨脑转移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 采用Siemens Avanton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时46例脑转移瘤患者行常规T1WI、T2WI、FLAIR(水抑制)序列及钆喷酸葡胺增强扫描,对其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46例患者中多发34例,单发12例.增强扫描前发现病灶84个,增强扫描后发现病灶117个.幕上102个,幕下15个.病灶具有好发于大脑半球灰白质交界处,小肿瘤,大水肿,幕上多,幕下少,多发常见,增强后环形、结节状强化等特征.结论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能较好地显示脑转移瘤的影像特点,结合病史能够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