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彩超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作者:董晓春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初步探讨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8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者均行头部CT或核磁共振(MRI)检查证实有无梗死发生.结果 8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者经检查证实有梗死灶发生49例(59%),其中有典型临床症状23例(27%).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软斑、混合斑是脑梗死患者的主要栓子来源.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有密切的相关性.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于敏;张晶敏;仲维晶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的相关性,了解IMT在预测冠心病方面的价值.方法:对162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同时作颈动脉超声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发生率增加,斑块的严重程度也增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发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唐茜;徐建华;赵晟;周玮君;姚寿林

    目的 通过颈部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早发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病变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 收集无心血管疾病史及无明显胸闷心悸等临床表现的RA患者69例及正常对照76例,详细记录RA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心脏和颈动脉,检测颈动脉大内膜中层厚度(M-IMT)及室间隔厚度(IVS)等多项心功能指标.结果 RA患者颈部血管彩超和超声心动图异常率分别为52.2%(36/69)和78.3%(54/6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A患者右室内径及IVS增大,左室后壁及M-IMT明显增加,EF及二尖瓣血流频谱的大血流速度比VE/VA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射血分数(EF)与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呈负相关;VE/VA值与病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呈负相关.RA轻、中、重度活动3组间M-IM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DAS28积分与RA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 RA患者早发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人群,炎症因素及自身抗体在RA心血管病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294例冠心病患者心电图与颈动脉硬化超声影像分析

    作者:刘永年;黎开明;邓湘玲;张敏;陈玉英;田红娟;肖凌;杨丽红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超声影像变化与其异常心电图的关系. [方法] 对294例冠心病患者心电图与颈动脉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中颈动脉硬化者在房颤、缺血性ST-T等异常心电图表现较非颈动脉硬化者明显,并随颈动脉硬化程度加重而加重.[ 结论] 冠心病患者中颈动脉硬化以及硬化的程度与其异常心电图表现程度密切相关,推测颈动脉硬化及硬化的程度与冠心病者冠状动脉病变及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

  • 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斑块形成与前循环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爱娥;魏立亚;金玉华;张海军

    目的 探讨双侧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与前循环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前循环脑梗死624例,应用颈动脉斑块的Crouse、斑块指数以及内-中膜(IMT)评价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病变程度,同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和非责任病灶侧相比,责任病灶侧颈动脉斑块Crouse评分降低、IMT增高(P<0.05);责任病灶侧颈动脉斑块Crouse评分越低,NIHSS评分越高,两者呈负相关(r=-0.546,P=0.004);IMT评分越高,NIHSS评分越高,两者呈正相关(r=0.672,P=0.003).结论 前循环脑梗死与病灶侧颈动脉硬化合并斑块形成的程度,更与斑块性质有关,责任病灶侧颈动脉斑块的Crouse评分、IMT对于预测前循环脑梗死预后有一定意义.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及临床意义

    作者:黄晓靓;黄铁汉

    糖尿病是周围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糖尿病合并下肢缺血性病变和缺血性糖尿病足为临床常见并发症.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缺血性坏疽等,严重者可发生肢端坏疽,一旦出现以上症状,治疗相当困难[1],甚至导致截肢.

  • 高频超声在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股动脉结构变化中的应用

    作者:吴俊;赵志军;胡玉藏;侯晓东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股动脉结构的变化进行观察,探讨高频超声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股动脉硬化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4月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100例(高血压组)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进行右侧股总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股总动脉内中膜回声及有无斑块形成,测量内-中膜厚度(IMT)及血流动力学情况,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右侧股总动脉内径[(7.57±1.10)mm]、IMT[(0.13±0.07)mm]、斑块检出率[64.00%(64/100)]及阻力指数(0.74±0.0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51±0.73)mm、(0.08±0.05)mm、28.00%(14/50)及0.67±0.05];收缩期峰值流速[(74.30±23.35)cm/s]及舒张期低流速[(19.81±6.72)cm/s]均低于对照组[(80.39±10.94)、(26.85±5.28)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与股总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高频超声能迅速、准确地检测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股动脉硬化情况。

  • 急性心脑血管病与颈动脉IMT及血清hs-CRP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金影;宋艳琴;卜德军;才荣莹;修金;杜娟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心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颈动脉IMT,检测血清hs-CRP水平,并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 患病组颈动脉IMT、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时急性期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为(7.98士2.31) mg/L,显著高于出院时[(7.05±2.05)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为(1.15±1.02)mg/L,显著低于入院及出院时急性期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时急性期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为(7.98±2.31)mg/L,显著高于慢性期患者[(1.21±0.9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斑块的不稳定性是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病的决定因素.血清hs-CRP水平越高,斑块不稳定性越高,发生急性心脑血管病的风险越高.颈动脉IMT及血清hs-CRP与急性心脑血管病发病密切相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