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p-e/QT比值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预后价值

    作者:贺文奇;赵香梅;楚英杰;杨蕾

    目的:探讨Tp-e/QT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初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评估的关系.方法:分别测算118例首次发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pre-PCI)和介入治疗后(post-PCI)的心电图Tp-e和Tp-e/QT的比值.结果:介入治疗前后,患者的Tp-e/QT比值分别为0.29(95%CI 0.24-0.32)和0.23(95%CI 0.22-0.27),两者具有明显差异,P=0.0001;高pre-PCI Tp-e/QT比值与患者心梗后死亡率增高相关,其界值为0.29;介入治疗后QT和校正的QT(QTc)较介入前增大(QT:407 vs 421 ms,P<0.0001).结论:pre-PCI Tp-e/QT比值可预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PCI的全因死亡可能性,且QT在PCI后增大.

  • 右心室心尖部与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QRS波时限、QT间期及Tp-e间期的影响

    作者:王又平;李晓宏;徐伟;吉文庆;余洪松;蓝荣芳

    目的 观察右心室心尖部(RVA)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起搏对患者体表心电图QRS时限、QT间期及Tp-e间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南京市鼓楼医院行射频消融的患者18例,术中将心室电极分别放置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及右心室心尖部,给予S1S2刺激,并测量S2刺激后体表心电图的QRS间期、QT间期和Tp-e间期.结果 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同RVA起搏比较,RVOT起搏后QRS时限明显缩短[(131.31±10.00)ms vs.(156.40±13.16)ms,P<0.001],QT间期[(334.62±11.75)ms vs.(351.09±20.13)ms,P<0.01]及Tp-e间期[(71.97±13.03)ms vs.(83.48±14.81)ms,P<0.05)]也明显缩短,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心尖部起搏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QRS波时限、QT间期及Tp-e间期有明显的影响.

  •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Tp-ec、Tp-e/QT变化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作者:陈冲;高传玉;王宪沛;吴莎

    目的 探索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相关动脉自发再通患者校正Tp-e间期(Tp-ec)、Tp-ec/QT间期(Tp-e/QT)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的变化及这些指标与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及急诊科住院的80例STEMI患者资料,其中STEMI自发再通患者29例及闭塞患者51例,测量并计算PCI前后QT间期、Tp-ec及Tp-e/QT比值,记录PCI术后床旁监测2周内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对照组53例(正常心电图).结果 ①再通组PCI后1h与PCI前1h、PCI后1周与PCI后1h相比,其Tp-ec、Tp-e/QT均有明显缩短(P<0.05).再通组与闭塞组在PCI前1h、后1h、后1周同一时间点相比,两组间的Tp-ec、Tp-e/Q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p-ec以100 ms,Tp-e/QT以0.25为节点,两组间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通组在PCI前、后1h、后1周的Tp-ec、Tp-e/QT与闭塞组相比明显缩短,同时观察到再通组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机率小于闭塞组.结论 STEMI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患者经PCI治疗前后Tp-ec、Tp-e/QT的变化与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相关.

  • 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ST段回落与Tp-ec间期变化相关性与预测价值

    作者:王宪沛;高传玉;肖文涛;宴娟娟;李牧蔚;李炜;顾爱丽

    目的 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患者动作电位2相折返引起ST段抬高和复极离散度变化,通过对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抬高的ST段回落(STR)、Tp-ec(校正的T波顶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和Tp-e/QT的测算,分析其相关性,并评价这些指标对恶性心律失常事件(MAE)的预后价值.方法 临床确诊急性STEMI患者54例,12h内行PCI治疗,分别测算梗死相关导联STR、QTc、Tp-ec、Tp-e/QT等指标在PCI前后的变化.以STR 50%为切点,分析PCI前后QTc、Tp-ec、Tp-e/QT变化的数值和不同变化幅值例数与STR程度的关系.X2检验分析STR与Tp-ec、Tp-e/QT变化在不同切点对1年MAE发生的差异.60例正常心电图作为对照.结果 (1)同正常对照组相比,QTc在急性心肌梗死(AMI) 12 h内明显延长(P<0.05),PCI术后QTc回落.Tp-ec和Tp-e/QT在AMI 12 h内均显著升高(P<0.05),PCI术后回落(P<0.05),但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2) PCI前后QTc变化(ΔQTc)数值在STR≥50%和STR<50%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ΔTp-ec和ΔTp-e/QT在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变化幅值例数比较,ΔTp-ec≥25 ms组STR完全回落(≥50%)比例明显大于ΔTp-ec<25 ms组,ΔTp-e/QT≥0.04组STR完全同落比例明显大于ΔTp-e/QT<0.04组.(3)STR≥50%组MAE发生率明显低于STR<50%组(P<0.05).ΔTp-e/QT≥0.04组MAE发生率明显低于<0.04组(P<0.05);而ΔTp-ec以25 ms为切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EMI患者PCI前后STR程度与Tp-ec、Tp-e/QT的变化相关,STR和ΔTp-e/QT可预测1年MAE的发生.

  • 心脏再同步治疗对心肌复极的影响及其潜在致心律失常作用

    作者:吕家高;林立;白融;Wee Siong Teo;Ruth Kam;王琳

    目的以双心室起搏为核心技术的心脏再同步治疗技术(CRT)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时可能引起心肌复极异常而具有潜在的致心律失常危险性.本研究以接受CRT的CHF患者为对象,观察反映心肌复极特性的心电图指标在不同部位起搏时的变化及差异,并结合患者转归探讨其意义.方法21例接受CRT和/或CRT-D治疗的CHF患者入选.在植入术过程中或者复查时,将CRT装置分别程控为右心室心内膜起搏(RV-Endo)、左心室心外膜起搏(LV-Epi)和双心室起搏(Biv),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测量心电图上反映复极时间和复极差异的指标:QT间期、JT间期和Tp-e间期,并在不同起搏部位间比较这些参数的差异.结果准确反映心肌复极时间的JT间期和公认代表心肌跨室壁复极离散的Tp-e间期均在LV-Epi起搏时长[(341.78±61.69)ms,(199.70±62.44)ms],Biv起搏时次之[(325.86±59.19)ms,(184.89±74.08)ms],RV-Endo起搏时短[(286.14±38.68)ms,(146.41±31.16)ms],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QT间期的变化有类似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29.18±18.38)个月的随访期中,共发生4例死亡,其中1例猝死,1例发生"心律失常风暴"并终死于无休止性室性心动过速.结论在CHF患者已有器质性心肌病变的基础上,左心室心外膜起搏和目前CRT采用的双心室起搏延长心肌复极时间并增大跨室壁心肌复极离散,从而为促进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提供了"基质".

  • 丹红注射液对兔离体左心室心电图及致心律失常作用

    作者:薛小临;刘腾先;杨琳;王东琦;崔长琮;严干新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抗凝中药)对兔心脏电活动除极和复极过程的影响.方法 选用冠状动脉灌注兔左心室楔形组织块标本,对标本施加刺激周长(BCL)1000 ms基础刺激,1 h后进行实验;实验组给予丹红注射液;同时,分别以卡托普利和司帕沙星作为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观察对跨壁心电图QRs复合波时程、QT间期、T波峰值至终点的时程(Tp-e)的影响,以及是否引早期后除极(EAD)和尖端扭转型室速(TdP).结果 丹红注射液对QRS波宽度无明显影响;当给予20、60 mL·L~(-1)时,较阴性对照组QT间期轻度延长(P<0.05),并与相关浓度的卡托普利作用一致;但对Tp-e间期及Tp-e/QT比值均无明显影响(P>0.05),且未诱发EAD或Tdp.结论 丹红注射液在本实验浓度范围内,仍无明显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和其他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

  • QTc、Tp-ec、Tp-e/QT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评估价值

    作者:陈冲;高传玉;王宪沛;吴莎;高素华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CKD)各期患者QTc、Tp-ec及Tp-e/QT指标变化与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慢性肾衰竭患者258例,测量并计算慢性肾衰竭CKD各期患者QT间期、Tp-e间期及Tp-e/QT比值,记录住院2周内恶性心律失常事件.选择心电图正常的99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①QTc、Tp-ec、Tp-e/QT在CKD 1、2、3期与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CKD 4期各指标为QTc(428.4±10.8)ms、Tp-ec(99.6±6.5)ms、Tp-e/QT 0.240±0.010,CKD 5期各指标为QTc(446.1±6.7)ms、Tp-ec (113.6±8.7)ms、Tp-e/QT 0.259±0.009,QTc、Tp-ec、Tp-e/QT在CKD 4、5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Tc、Tp-ec、Tp-e/QT在CKD 1、2期之间,CKD 2、3期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其在CKD 3、4期,4、5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CKD 1、2期之间,CKD 2、3期之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CKD 3、4期,4、5期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Tc以420 ms,Tp-ec以100 ms,Tp-e/QT以0.250为节点,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有明显差异(P<0.05),慢性肾衰竭组患者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与QTc、Tp-ec、Tp-e/QT指标的增大明显相关.结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进入CKD 4、5期后,QTc、Tp-ec、Tp-e/Q指标逐渐增大与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明显相关,QTc、Tp-ec、Tp-e/QT有望成为评估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血管损害的心电学指标.

  • 前壁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前后Tp-e间期、Tp-e/QT比值的相关研究

    作者:许保红;孙冬梅;邢雪琴

    目的 测定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急诊介入治疗前后Tp-e间期,Tp-e/QT 比值的变化及其临床的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心内科2010年1月-2013年5月前壁STEMI急诊介入患者36例,年龄(53.97±7.92)岁.另抽取来我院体检健康人标准12导心电图62例,年龄(49.70±8.98)岁.比较前壁STEMI患者急诊治疗前后Tp-e间期,Tp-e/QT比值变化.结果 36例患者中,急诊介入治疗前有10例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急诊介入治疗后,无室性心律失常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组较非室性心律失常组明显延长(P<0.05);前壁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Tp-e间期,Tp-e/QT比值较治疗前有明显缩短(P<0.05);急诊介入治疗后更接近于健康人(P>0.05).结论 前壁STEMI患者,Tp-e/QT比值可作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早期预警信号.

  •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Tp-e间期关系的探讨

    作者:唐康林

    目的:探讨Tp-e闻期与冠心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168例冠心病者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A组,n=56)和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B组,n=112),比较两组各导联和12导联平均Tp-e间期、经心率校正的Tp-e(Tp_-e离散度)间期.结果:与B组比较.A组各导联和12导联平均Tp-e间期和Tp-e离散度间期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Tp-e间期可作为预测冠心痛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指标.

  • 冠心病患者性别对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影响

    作者:但秋红;陈婉斐;蔡海鹏;童鸿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性别对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46例男性及44例女性冠心病患者体表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V3测定心率、Q-T间期、Q-Tp间期,计算Tp-e间期、Tp-e / Q-T比值、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间期)和Tp-e间期(Tp-eC间期),并对上述参数作不同性别组间比较.结果 男性与女性冠心病患者Q-T间期及Q-TC间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Tp-e间期[男性(106±19)ms、女性(90±17)ms,P<0.01]、Tp-e / Q-T比值(男性0.26±0.05、女性0.22±0.04,P<0.01)、Tp-eC间期[男性(116±19)ms、女性(96±16)ms,P<0.01]男性组均显著大于女性组.结论 与女性冠心病患者相比,男性冠心病患者心室复极离散度增大.

  • 冠心病患者Tp-e间期与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

    作者:吴士尧;陈鑫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Tmax法、T均法和TV3法)测得的冠心病患者Tp-e间期差异以及其与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315例患者的12导联心电图通过计算机图像软件处理获得Tp-e间期资料,同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按检查结果分组:A组,冠心病单纯室性期前收缩频发组(室性期前收缩≥30次/h);B组,冠心病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组(多形性、多源性、R在T上、连发室性期前收缩.可合并室性逸搏);C组,冠心病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及颤动组;D组,冠心病对照组(无明显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30次/h,且无其他室性心律失常);E组,正常对照组.评价上述3种不同方法测得的Tp-e间期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能力并将Tp-e间期与Q-T问期离散度(Q-Td)进行比较. 结果 B、C组的Tp-e间期不仅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也显著大于冠心病对照组(P<0.05).而A组Tp-e间期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p-e间期对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有预测价值,且优于Q-Td.

  • 糖尿病患者Tp-e间期和Tp-e/QT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冉;陈善浆;顾良其;赵圣刚;江力勤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QT间期、QTc、Tp-e间期和Tp-e/QT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糖尿病患者100例,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人100例作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V2导联QT间期、RR间期、Tp-e间期,计算QTc和Tp-e/QT.结果 糖尿病组和对照组QT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组QTc、Tp-e间期和Tp-e/QT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QTc、Tp-e间期和Tp-e/QT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

  • 右美托咪定对2型糖尿病患者全麻诱导期QTc及Tp-e间期的影响

    作者:陈金萍;杨余;郭玲;王斌;柳兆芳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2型糖尿病患者全麻诱导期QTc及Tp-e间期的影响.方法: 60例拟行择期手术的2型糖尿病全麻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n = 30) 和右美托咪定组 (D组, n = 30). D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 μg /kg, 之后以0.4 μg / (kg·h) 持续泵注至插管后3 min, C组用等剂量生理盐水以同样方法泵注. 记录2组入室静息后 (T0 ) 、插管前 (T1 ) 、插管后1 min (T2 ) 、2 min (T3 ) 及3 min (T4 ) 时HR、MAP、QTc及Tp-e间期的变化.结果: 与C组相比, D组QTc及Tp-e间期缩短, HR及MAP在T2时降低 (P < 0.05). 与T0比较, D组HR在T1、T3、T4时及MAP在T1 ~ T4时降低 (P < 0.05); C组HR在T1、T2、T4时及MAP在T1、T3、T4时降低 (P < 0.05). 与T1比较, D组HR在T2、T3时及MAP在插管后均升高 (P <0.05); C组中HR在插管后及MAP在T2及T3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全麻诱导期给予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抑制患者插管反应, 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抑制QTc及Tp-e间期延长, 降低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 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心室跨壁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作者:彭晓云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心室跨壁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病并经过M型超声心动图确定有左室肥厚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予除β受体阻滞剂以外的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加比索洛尔口服治疗,2.5 mg·d-1开始,根据病情每周调整一次服药量,达到大耐受量10 mg·d-1为止,疗程为8周。通过测量治疗前后心电图V2导联T波峰-末间期(T peak-end interval,Tp-e间期)和QT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及采用心律失常Lown分级标准评价心室跨壁离散度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Tp-e间期、QTd及室性心律失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Tp-e间期和QTd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索洛尔治疗组Tp-e间期和QTd明显缩短,室性心律失常减少。结论比索洛尔可降低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心室跨壁离散度,防治恶性心律失常,减少猝死。

  • fQ RS波、T p-e间期及缺血性J波在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意义

    作者:黄飞燕;丁晓梅

    fQRS被视为心肌瘢痕的标记,心肌纤维化导致心肌动作电位的缓慢和不均一。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e间期)代表心室复极化离散,被公认为反映跨室壁离散度的诊断性指标。缺血性J波是由心肌缺血损伤导致的瞬时外向钾离子流(Ito)增强引起。上述可作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高危预警指标。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 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Tp-e间期、Tp-e/QT变化及预测价值

    作者:王宪沛;李炜;高传玉;李牧蔚;顾爱丽;肖文涛;晏娟娟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QT间期、Tp-e和Tp-e/QT指标变化及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54例,12 h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测算梗死相关导联和非相关导联校正的QT间期、校正的Tp-e、Tp-e/QT比值,随访1 a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同期健康体检心电图正常者60例为对照组,并与观察组进行相关指标比较。结果:(1)观察组心肌梗死12 h内校正的QT间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恢复正常(P<0.05);梗死相关导联12 h内校正的Tp-e间期和Tp-e/QT比值较非梗死导联和对照组均明显延长(P<0.0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逐渐恢复正常(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以校正的QT间期440 ms为节点,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梗死12 h内校正的Tp-e 100ms和Tp-e/QT比值0.25为节点,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校正的Tp-e,Tp-e/QT比值可能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的新指标。

  • 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和Tp-e间期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

    作者:王宪沛;吴莎;高传玉;陈冲;晏娟娟;冯宇;林振浩;齐大屯

    目的:探讨抬高的ST段(STE)和增大的Tp-e间期在变异型心绞痛(VA)患者中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E)的预测价值.方法:60例单纯VA患者(无MVAE组)和18例VA合并MVAE的患者(MVAE组)入选本研究.使用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ST段抬高时期心电图参数和MVAE(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晕厥和成功复苏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关系.结果:MVAE组较无MVAE组有更加抬高的STE[(0.72±0.23)mV∶(0.41±0.10)mV,P<0.001],更长的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cQTd,(49.55士15.40)ms∶(39.98±7.40)ms,P=0.017]、校正的Tp-e间期[cTp-e,(162.07土24.80)ms∶(127.69士12.90)ms,P<0.001],和更大的Tp-e/QT比值[(0.355±0.050)∶(0.297士0.030),P<0.001].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QTd(OR=1.117,95%CI:1.013~1.230,P=0.026)、cTp-e间期(OR=1.149,95%CI:1.057~1.248,P=0.001)、Tp-e/QT比值(OR=1.361,95%CI:1.136~1.630,P=0.002)和STE(OR=5.665,95% CI:1.830~17.539,P<0.001)均与MVAE的发作有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STE和cTp-ed均可以作为MVAE发生的预测因子.ROC曲线下面积(AUC) cQTd为0.724,cTp-e间期为0.841,Tp-e/QT比值为0.924,STE为0.918.Z检验显示,Tp-e/QT比值的AUC和STE的AUC无显著差异,两者均与cQTd、cTp-e间期的AUC有显著差异(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STE分别和cTp-e间期(r=0.658,95%CI:0.527~0.754,P<0.001)、Tp-e/QT比值(r=0.763,95%CI:0.576~0.862,P<0.001)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抬高的ST段和增加的Tp-e间期有关联的电生理机制,并对VA患者的MVAE有独立的预测价值.

  • Tp-e离散度对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作用

    作者:王宪沛;吴莎;高传玉;陈冲;晏娟娟;冯宇;林振浩;沈玉祥

    目的:评价T波峰点到末端的间期(Tpeak-Tend interval,Tp-e间期)和其他心电图参数对变异型心绞痛(VA)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E)发生的预测作用.方法:60例单纯VA患者(无MVAE组)和18例VA合并MVAE的患者(MVAE组)入选本研究.使用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ST段抬高时期心电图参数和MVAE(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晕厥和成功复苏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关系.结果:MVAE组比无MVAE组有更长的校正QT间期离散度[cQTd:(49.55±15.4)ms∶(39.98±7.4)ms;P=0.017]、校正的Tp-e间期[cTp-e:(162.07±24.8)ms∶(127.69±12.9)ms;P<0.001]和校正的Tp-e间期离散度[cTp-ed:(55.55±15.4)ms∶(39.98土7.4)ms;P<0.001],并且有更大的Tp-e/QT比值(0.355±0.05∶0.297±0.03;P<0.001).血管痉挛缓解并且抬高的ST段和倒置的T波恢复至正常水平后,两组间QTc间期、cQTd、cTp-e间期、cTp-ed和Tp-e/QT比值均没有明显差异.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QTd(OR=1.117,95%CI:1.013~1.230,P=0.026)、cTp-e间期(OR=1.149,95%CI:1.057~1.248,P=0.001)、Tp-e/QT比值(OR=1.361,95%CI:1.136~1.630,P=0.002)和cTp-ed(OR=1.452,95%CI:1.150~1.832,P=0.001)均与MVAE的发生有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只有cTp-ed可以进入回归方程作为预测因子.ROC曲线下面积(AUC) cQTd为0.724,cTp-e间期为0.841,Tp-e/QT比值为0.924,cTp-ed为0.933(均P<0.05).Z检验显示,cTp-ed(0.933)的AUC与cQTd(0.724)、cTp-e间期(0.841)、Tp-e/QT比值(0.924)的AUC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Tp-e/QT比值的AUC与cQTd相比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cQTd、cTp-e间期、Tp-e/QT比值和cTp-ed在合并MVAE的VA患者中明显增高,均可预测MVAE的发生,其中cTp-ed是敏感的独立预测因子.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后单导联ST段回落的预测因素、预测价值及其与校正的Tp-e、 QT间期变化的相关性

    作者:张华;高传玉;王宪沛;张优;李牧蔚;鞠晨晖;刘馨允;朱利杰;赵洛沙

    目的:早期识别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高危患者,积极干预,探索影u响ST段回落的因素.方法:收集成功溶栓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58例,分别测算溶栓前、溶栓后2h梗死相关导联校正的QT间期(QTc)、单导联ST段回落(STR)、校正的T波顶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Tp-ec)、Tp-e/QT比值等指标的变化,随访6个月内发生MACE情况.以STR50%为切点,分为STR>50%组与STR<50%组,分析溶栓前后QTc、Tp-ec、Tp e/QT变化的数值和不同变化幅值例数与STR程度的关系.x2检验分析STR与Tp ec、Tp-e/QT变化在不同切点对6个月MACE发生的差异.结果:STR≥50%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STR<50%组(P<0.05).△Tp-e/QT≥0.04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0.04组(P<0.05);而△Tp-ec以25 ms为切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栓前后QTc变化(△QTc)数值在STR≥50%0和STR<50%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变化幅值例数比较:△Tp-ec≥25 ms组STR≥50%比例明显大于△Tp-ec< 25 ms组,△Tp-e/Qf≥0.04组STR≥50%比例明显大于△Tp-e/QT<0.04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T段回落不良的预测因素有前壁心肌梗死、入院Killip分级2级以上、入院白细胞计数、胸痛至溶栓时间.结论:溶栓后2 h STR可预测住院期间、6个月MACE的发生;急性STEMI患者Tp-ec、Tp e/Qr的变化与溶栓前后STR相关,有望成为替代STR预测预后的临床简易指标;前壁心肌梗死、入院Killip分级2级以上、入院白细胞计数、胸痛至溶栓时间可影响STR.

  • Tp-ec、Tp-e/QT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恶性心电生理事件的预测价值

    作者:肖国胜;王宪沛;高传玉;王焱;刘静静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QT间期、Tp-ec(校正的T波的顶点到T波的终点的时间)和Tp-e/QT指标的变化及这些指标与恶性心电生理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急性STEMI患者60例,测量并计算梗死相关和非梗死导联QT、QTc、Tp-ec、Tp-e/QT比值,记录1年内恶性心电生理事件.正常心电图60例作为对照.结果:①急性STEMI 12 h内梗死和非梗死导联QTc明显延长(P<0.01),1周和1个月回复正常水平.梗死相关导联12 h内Tp-ec间期比非梗死导联及对照组均明显延长(均P<0.01),1周和1个月逐渐回复正常.Tp-e/QT比值在梗死相关导联比其他导联明显增大(P<0.01),随之逐渐回复,但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QTc 440 ms作为截点电生理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别以Tp-ec100 ms和Tp-e/QT比值0.25作为截点恶性电生理事件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急性期Tp-ec,尤其是Tp-e/QT比值增加,与恶性电生理事件相关,是预测急性STEMI后恶性电生理事件的指标.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