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点与普通大学新生的父母养育方式和家庭环境调查分析

    作者:刘秀芬;钱铭怡;黄悦勤;孙建功

    目的:比较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新生的家庭环境及父母养育方式,为进一步进行父母养育方式及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才影响的研究提供线索.方法:使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调查北京市某一流重点大学新生共2214人和内蒙古某非重点大学新生1781人,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所大学新生在父母养育方式、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职业、居住地区、经济条件、家庭类型、父母关系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别.结论:大学生的事业成就受父母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 综合干预对城乡重点中学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作者:张雪芹;李瑞芹;王莉;钱继伟;张立栋

    目的:探讨改善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综合干预方式.方法:以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枣庄市城市、农村重点中学各1所,在两所学校各随机抽取初一年级4个班共8个班,随机分为干预组4个班(城、乡各2个班),对照组4个班(城、乡各2个班).均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进行干预前后测评.对干预组父母进行(25个月)的综合干预,采用集体家庭心理教育和个别家庭治疗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均分较对照组提高(53.0±10.6/49.3±10.1、55.7±10.9/50.4±10.5,t= 4.24、5.80,均P< 0.01).父母的惩罚、过分干涉等消极的教养方式因子均分干预组较对照组降低(17.6±5.5/18.7±6.0、33.6±6.3/36.2±6.7;19.9±4.0/20.8±4.4、12.2±4.4/13.9±4.7;t=-2.51、-4.63、-2.45、-4.49 均P<0.01). 结论 :综合干预对父母教养方式的改善有显著效果.

  • 中学生人格偏离与父母养育方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作者:黄悦勤;云淑梅;石立红;张桂芝;许又新

    目的:探讨北京城区中学生人格偏离的阳性率和分布状况,以及与父母养育方式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使用"人格诊断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和"一般资料问卷",以现况研究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北京市海淀区四所重点和非重点中学的学生共1148名.结果:"人格诊断问卷"量表总均分为23.94,轻度人格偏离阳性率为14.3%,重度人格偏离阳性率为3.7%.相关分析显示人格偏离得分与父母拒绝、过度保护因子呈正相关,而与父母情感温暖因子呈负相关.多重回归分析显示父母拒绝、过度保护、教育程度及单亲家庭等因素影响青少年人格偏离的发生.结论:中学生人格偏离是值得重视的青少年心理发展问题,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均是人格障碍形成的危险因素.

  • 大学生人格障碍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刘秀芬;黄悦勤;李立明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重点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人格特点并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及有关因素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方法:使用"一般资料问卷"、"人格诊断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调查北京市某重点大学一年级学生共2205人,对"人格诊断问卷"阳性者进一步用IPDE按ICD-10诊断系统进行临床诊断,对确诊的55名病例和220名对照进行1:4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人格障碍的可疑危险因素.结果:与人格障碍形成有关的危险因素有父母的拒绝、单亲家庭、父母关系不和睦、家庭经济收入低、独生子女.本研究未见父母的过度保护、父母的偏爱、父母的情感温暖、父母的文化程度、居住地区、民族与人格障碍之间有显著关联.结论:大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普遍重视.父母们应改善不良的养育方式,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子女的人格健康地发育.对有人格障碍的学生应给予干预性指导和治疗,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及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 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

    作者:伍洁云;陆惠红;刘广兴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和正常青少年在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性.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73例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研究组)的父母和73名正常青少年学生(对照组)的父母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父母养育方式倾向偏爱、过分保护、拒绝和否认.结论: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父母养育方式存在多方面问题,可能对精神障碍的发病起着一定的作用.

  • 裕固族和汉族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

    作者:杨雅琴

    目的:探讨不同民族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异同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分别对肃南县的汉族和裕固族高中生进行测查.结果:汉族和裕固族学生家长在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汉族学生家长对子女有更多的严厉惩罚和干涉保护倾向;汉族学生母亲的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的教养方式也显著多于裕固族学生的母亲.结论:裕固族与汉族父母教养方式有量著差别.

  • 强制戒毒人员父母养育方式的调查研究

    作者:杨禹龙

    目的:探讨强制戒毒人员父母养育方式的特点.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对我院符合条件的强制戒毒人员(分海洛因组和摇头丸组)进行调查,并与中文修订版组各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修订中文版组相比,强制戒毒人员(海洛因组)EMBU中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父母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干涉保护因子存在显著差异;与修订中文版组相比,摇头丸组EMBU中的父亲过度保护因子,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因子存在差异.结论:因父母的养育方式可影响子女人格发育,强制戒毒人员的父母对子女存在很多不当的养育方式,海洛因组的父母对子女存在更多不当的养育方式,这些不当的养育方式在吸毒成因中究竟怎样起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照研究

    作者:丁迎;肖勤

    目的 探讨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EPQ中文版和EMBU中文版对5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的大学生抑郁症患者(抑郁组)和50例正常健康大学生(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大学生抑郁症组在4个维度上的测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都存在显著差异,抑郁组掩饰性的得分显著低于正常组,而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维度均高于正常组.神经质与父母教育方式中惩罚严厉、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呈正相关,掩饰性同父母惩罚严厉及母亲拒绝否认呈负相关.结论 大学生抑郁患者的个性缺陷与父母不良的教育有关.

    关键词: 抑郁症 人格 EPQ EMBU
  • 浅析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

    作者:王蕊芩;刘志英

    目的:浅析父母养育方式与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方法:使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MMPI)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对来心理门诊进行心理咨询的42名中学生进行测量.结果:42名中学生中A分(社会适应)大于65分有28人,占66.7 %.母亲的情感温暖、过度保护、偏爱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父亲,而父亲的拒绝因子得分高于母亲.结论:由于父母亲养育方式的不一致,易导致孩子社会适应不良.

  • 自幼学习成绩优异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作者:赵素银;王亚卿;栗克清;孙秀丽;张红杰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tures of the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 in schizophrenics with a brilliant school records.Methods 51 schizophrenics in remission with brilliant records were tested by EMBU.36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randomized into the controls group.Result Subjects with schizophrenia had abnormal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such as overprotection, predilection over intervention and over punishment of parents.Most of them come from peasant family.Conclusion The factors such as abnormal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 probably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schizophrenics.

  • 适应障碍青少年人格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

    作者:毛雪琴;韩杰;刘民瑛;王梦欣;潘芳

    目的:探讨适应障碍青少年的人格特点和父母养育方式.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和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分别对60例适应障碍青少年和正常对照进行评估.结果:人格量表中,适应障碍者在疑病量表(Hs)、抑郁量表(D)、癔症量表(Hy)、病态人格(Pd)和神经衰弱量表(Pt)上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父母教养方式中,适应障碍者的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1)得分低于正常组;而父亲惩罚严厉(F2)、过分干涉(F3)、拒绝否认(R5)和父亲过度保护(F6),以及母亲过分干涉(M2)、拒绝否认(M3)和惩罚严厉(M4)得分均高于正常组;适应障碍者的父亲惩罚严厉与人格量表中的疑病量表、病态人格量表和躁狂量表(Ma)之间,父亲偏爱被试与社会内向量表(Si)之间,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疑病量表之间,母亲惩罚严厉与疑病量表、抑郁量表、躁狂量表及社会内向量表之间的相关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应障碍青少年的人格特征存在不健康因子,且与其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缺乏情感理解、采用否认、惩罚等教育方式不利于青少年的人格及适应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适应障碍 EMBU MMPI
  • 医学生人格特征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作者:吴均林;陈晶;安蕾;葛琴

    以武汉市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①调查的医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常模(1996~1997年北京大学制作)没有显著差异.②父亲的过分干涉(FF3)和过度保护(FF6)因子得分低于1993年的常模,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MF1)得分与20世纪90年代初相比可能有所下降.③内外向性(E)与积极教养方式(FF1)正相关,与消极教养方式关系不显著;神经质性(N)、精神质性(P)与消极教养方式(FF2、FF3、FF6、MF2;MF3、MF4)正相关,但是与积极教养方式的相关不显著;掩饰性(L)与消极教养方式(FF4、MF5)正相关.④家庭的经济收入、生源地对子女的人格形成没有显著的影响.

  • 维吾尔族、汉族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

    作者:尹文娟;荆承红;施建农

    目的:探查维吾尔族和汉族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差别.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乌鲁木齐市四所中学的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汉族学生256名,维族学生253名.结果:在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各分量表上维族父母得分低于汉族父母,而在父母偏爱、过保护各分量表上维族父母得分高于汉族父母.在过分干涉分量表上,汉族父亲高于维族父亲,而维族母亲高于汉族母亲.结论:维族父母倾向于为孩子提供更为宽松的生活环境,而汉族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惩罚、严厉、拒绝和否认.

  • 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育方式的比较研究

    作者:郑立新;彭金维;奚燕娟

    【目的】比较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方法】采用岳冬梅修订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9~14岁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儿童进行测试。【结果】独生子女家庭父母采用情感温暖的养育方式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组;独生男童的母亲采取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养育方式明显少于非独生男童组;而独生女童的父亲采用过度保护的养育方式也明显少于非独生女童组;另外,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亲更倾向于采用较好的养育方式来教养自己的子女。【结论】独生子女家庭父母亲采用的养育方式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并且父母采用的养育方式对男女性别的儿童有明显差异。

  • 精神科138名首诊患者的父母养育方式及个性分析

    作者:纪香萍;古丽娜尔·阿布都克里木;张军;马光霞

    目的 观察精神科首诊患者父母的养育方式及个性特点,为接诊医生做诊断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138名精神科首诊患者进行测试.结果 父母养育方式分析结果:父母温暖理解(FF1、MF1)、父亲过度保护(FF6)显著低于EMBU常模(P<0.01);父母严厉惩罚(FF2、MF4)、过度干涉(FF3、MF2)、拒绝否认(FF5、MF3)显著高于EMBU常模(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男性,神经质高于常模,掩饰性低于常模(P<0.01);女性,神经质、精神质、内外向性值均高于常模,掩饰性低子常模(P<0.01);男女不同性别EPQ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首诊患者的父母养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而个性方面亦存在情绪不稳定、倔强、外倾的人格特点.医生在接待首次就诊者时应综合考虑到他们的人格和行为特征,同时结合父母偏差性养育方式进行干预和指导.护士应态度和蔼,耐心解答病人的提问,尽量避免引起情绪反应而发生的冲突和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分析

    作者:谌德荣;郭沛才

    目的:了解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石河子市3所中学1014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父母对男学生惩罚及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及否认、过度保护得分显著高于女生(<0.05或<0.01);不同年级高中生在父母惩罚及严厉、拒绝及否认、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高中男生更多地感受到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年级越高的高中生越多地感受到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

  • 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MMPI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分析

    作者:张莉;陈亮;丁愈

    目的 了解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MMPI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本院近2年住院的35例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查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与35例正常对照比较MMPI因子分和EMBU的差异及研究组MMPI因子分与EMBU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MMPI中疑病(t=14.98)、抑郁(t=7.66)、癔症(t=9.02)、心理变态(t=6.61)、男性-女性化(t=5.80)、偏执(t=12.33)、精神衰弱(t=5.52)、精神分裂(t=6.59)、轻躁狂(t=5.08)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父母养育方式中情感温暖理解(t=-4.08,-13.63)、惩罚严厉(t=6.73,6.64)、过分干涉(t=4.13,4.31)、拒绝否认(t=6.74,6.15)、过度保护(t=3.61,4.31)及父亲养育方式中偏爱被试(t=4.81)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r=-0.394)、过分干涉(r=-0.436)和母亲的拒绝否认(r=-0.356)与癔症呈负相关(P<0.05).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与精神衰弱(r=0.489、0.618;0.517、0.666)、精神分裂(r=0.442、0.605;0.398、0.581)轻躁狂(r=0.446、0.556;0.450、0.461)呈正相关(P<0.05).结论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病理心理改变,父母多以不良方式养育患者,患者出现明显的病理心理改变可能与父母不良养育方式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