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婴儿利什曼原虫汶川株动基体小环DNA序列分析

    作者:丁丹;高春花;杨玥涛;张松;汪俊云

    目的 分析我国婴儿利什曼原虫汶川株动基体小环DNA株内序列差异性.方法 应用来自小环DNA保守区的一对引物KP1-KP2扩增汶川株婴儿利什曼原虫动基体小环DNA.扩增产物克隆于pGEM-T载体,随机选取20个阳性克隆进行双向测序,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比对分析和开放阅读框预测,利用Mega5.0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应用KP1-KP2引物从汶川株婴儿利什曼原虫扩增出动基体小环DNA片段,长约850 bp.经序列比对可将20个阳性克隆序列区分为CQ18和CQ07两大类,进化分析显示这两类序列与杜氏利什曼原虫种团的原虫亲缘关系近.CQ07序列含一较大开放阅读框,预计编码6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结论 婴儿利什曼原虫汶川株动基体小环DNA株内序列存在差异.

  • 从塔里木兔体内首次分离出婴儿利什曼原虫

    作者:廖力夫;燕顺生;乌守巴特;吴敏;徐兵;张勇;侯岩岩;雷刚

    目的 调查塔里木盆地荒漠型黑热病的保存宿主.方法 开展动物与传播媒介及其环境的调查.冬季采集动物样品,用ELISA筛选抗体阳性动物;接种草原兔尾鼠和液体培养基培养分离利什曼原虫;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从当地黑热病患者、动物和传播媒介分离出的利什曼原虫特定基因序列.结果 塔里木兔和家犬有抗利什曼原虫抗体;从44只抗体阳性塔里木兔中分离出3株利什曼原虫;塔里木兔、黑热病患者和吴氏白蛉分离出的利什曼原虫测定的NAGT核基因序列相同,与GenBank注册的婴儿利什曼原虫AF205934一致.结论 塔里木兔是塔里木盆地荒漠型黑热病的野生宿主之一.

  • 028婴儿利什曼原虫GRP94同源基因的克隆、重组蛋白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作者:

  • 139二线药物对锑剂抗性的婴儿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的功效

    作者:

  • 182婴儿利什曼原虫酶群MON-1的遗传异质性和种系发生情况

    作者:

  • 098五价锑对婴儿利什曼原虫期特异性作用与实验条件的关系

    作者:

  • 074 婴儿利什曼原虫和HIV双重感染者化疗后对原虫的免疫反应

    作者:

  • 2017年陕西省韩城市利什曼病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王凤萍;张铮;吕文;刘东立;王天海;王益群;王安礼;李胜振;石磊;马琳;曹磊;吴峰

    目的 了解2017年陕西省韩城市利什曼病流行现状,为制定疫情监测方案及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17年韩城市利什曼病疫情信息和调查报告,采集患者静脉血.选择韩城市2012年以来有病例报告的桑树坪(王峰)镇程家洞村、杨湾村和水草塔村,西庄(盘龙)镇曹家山村,昝村镇东贾村,龙门镇西塬村等6个村为调查点,其中程家洞村、杨湾村、水草塔村、曹家山村为丘陵区生境,西塬村和东贾村为黄土台原地区生境.在调查点内以人工小时捕捉法从6月中旬至9月下旬连续监测白蛉密度.以既往病例家庭为线索,随机采集人群、家犬E DTA-K2抗凝血及普通血样各3 ml,采集疑似病犬的骨髓,血清学抗体阳性犬捕杀后采集骨髓拭子.人群血清采用rK39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利什曼原虫抗体;犬血清以ELSIA试剂盒检测利什曼原虫抗体,血清学抗体阳性犬利用rK39免疫层析试纸条进行复检.家犬骨髓进行病原学检测.提取患者和血清学抗体阳性犬骨髓和阳性白蛉组织DNA,PCR检测利什曼原虫动基体靶基因,分别扩增内转录间隔区1(ITS-1)、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SSU rRNA)、DNA重复序列并测序,进行聚类分析,鉴定虫种. 结果 韩城市2017年共报告10例利什曼病,其中8例为外来务工人员,2例为本地儿童.人群利什曼病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1% (7/224),无症状人群PCR未检出阳性.犬利什曼原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4.3% (115/335),丘陵区犬血清抗体阳性率51.5% (105/204)高于黄土台原地区的7.6% (10/131)(x2=68.000,P< 0.05);媒介监测,6-9月白蛉平均密度为16.7只/(人工·h),高密度为122只/(人工·h),丘陵区平均密度23.6只/(人工·h),高于黄土台原地区的0.3只/(人工·h) (t=2.19,P<0.05).共捕获白蛉336只,其中雌蛉168只,雄蛉168只.鉴定白蛉228只,其中中华白蛉占29.4% (67/228).PCR检测中华白蛉利什曼原虫阳性率为1.5%(2/137).在1只病犬、2例患者骨髓中分离到利什曼原虫,根据ITS-1、SSU rRNA、DNA重复序列聚类分析结果鉴定所感染的为婴儿利什曼原虫. 结论 韩城市人群、犬和白蛉均存在婴儿利什曼原虫感染,丘陵区犬感染率高于黄土台原地区.

  • PCR检测婴儿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的研究

    作者:高春花;汪俊云;杨玥涛;包意芳

    目的建立适合检测我国婴儿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的PCR方法.方法选择6种常用于诊断内脏利什曼病的PCR引物(RV1-RV2、K13A-K13B、MC1-MC2、174-798、Pia3-Pia4和DBY-Ajs31),以培养的甘肃人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种植人抗凝全血抽提的DNA为模板,确定了这6种PCR引物检测我国婴儿利什曼原虫的适条件,并比较其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用两种敏感性和特异度均佳的引物对采自利什曼病疫区100份无利什曼病症状居民的静脉血进行检测.结果6种PCR引物检测的特异性均达到100%,而检测的敏感性各异,检测到的原虫数目从0.1~1000条原虫/ml,其中引物RV1-RV2(0.1个原虫/ml血)和K13A-K13B(1个原虫/ml血)敏感性较高.这两对引物对100份无症状居民血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3%(33/100)和30%(30/100).结论引物RV1-RV2和K13A-K13B适于检测我国婴儿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在我国甘肃动物源性利什曼病疫区,人群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率颇高.

  • rK 39抗原试条法检测家犬内脏利什曼病

    作者:管立人;瞿靖琦;柴君杰;陈生邦;Yoshigeru Matsumoto;K-P.Chang

    在中国西部6省/自治区(包括:新疆,甘肃,四川,陕西,山西和内蒙古)的一些山区和荒漠,目前黑热病(内脏利什曼病)呈散发状态[1],其病原体为婴儿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irfantum)[2].患内脏利什曼病的家犬为山丘地带黑热病的主要动物宿主,而在新疆和内蒙古的荒漠地带,在黑热病的疫区内却未查见病犬,动物宿主不明[3].近期来的研究表明,在各种能引起黑热病的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中,均存在编码39氨基酸的基因片段(K39),以该基因片段或其重组抗原(rK39)制成的dipstick试条,检测针对利什曼原虫抗原K39的抗体,具有敏感和特异性强的优点,是诊断现症黑热病患者的一个可靠指标[4-6],而以rK39为抗原作ELISA,对内脏利什曼病犬也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7].

  • 甘肃文县婴儿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犬的检测

    作者:汪俊云;陈生邦;高春花;金长发;冯宇;张丑吉;何慧娴;杨成明;杨玥涛;包意芳

    目的 评价PCR法、ELISA法和试条法检测我国婴儿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犬的潜能.方法 用两组PCR引物RV1-RV2和K13A-K13B检测动物源型黑热病疫区健康犬静脉血和骨髓中利什曼原虫特异DNA,以利什曼原虫可溶性抗原为包被抗原的ELISA法和rk39-dipstick试条法分别检测利什曼原虫特异抗体,并比较各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差异.结果 PCR法检测抗凝静脉血和骨髓的阳性率分别为50.63%(40/79)和69.62%(55/79),两种样本总检出率为77.21%(61/79);ELISA法检测的阳性率为22.22%(16/72),而rk39-dipstick试条检测的阳性率为33.33%(19/57).结论 我国动物源性黑热病疫区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犬的比例相当高,以骨髓为样本的PCR检测法为较精确的犬无症状感染检测方法.

  • 婴儿利什曼原虫细胞免疫优势抗原预测

    作者:敬昊东;敬保迁

    目的:预测婴儿利什曼原虫全基因组编码蛋白中刺激细胞免疫应答的优势抗原。方法:以计算机软件NetCTLpan 对婴儿利什曼原虫基因组编码蛋白进行分析,确定与各类人 HLA I 类分子超型强结合抗原蛋白,综合预测细胞免疫优势抗原。结果:84个婴儿利什曼原虫基因组编码蛋白可与人 HLA A2超型强结合,其中13个蛋白质还可与人 HLA A1、A3、A26、B44、B7、B8、B58、B62、B39及 B27超型强结合,它们大多数为膜蛋白,具有种属特异性。结论:预测婴儿利什曼原虫优势抗原可为发展抗内脏利什曼病疫苗提供新的视角。

  • 几种利什曼抗原对草原兔尾鼠婴儿利什曼原虫实验感染的保护作用

    作者:柴君杰;CHANG KP;左新平;严雷;侯岩岩;张松;茹孜古丽

    本项研究旨在确定几种利什曼表面分子抗原对婴儿利什曼原虫实验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用重组的利什曼原虫细胞表面糖蛋白GP63和脂磷酸聚糖(LPG)以短小棒状杆菌菌苗为佐剂免疫草原兔尾鼠.用婴儿利什曼原虫强毒株前鞭毛体攻击感染,测定其免疫保护作用.经rGP63+LPG+CP免疫的动物,在用2×107前鞭毛体攻击时,其肝脏的利什曼原虫数比对照动物降低89.79%.LPG+CP免疫组降低60.6%,rGP63/β半乳糖苷酶融合蛋白+CP免疫组降低42.25%.纯化的rGP63没有保护作用.rGP63+LPG+CP免疫后,用1×106、5×106和1×107前鞭毛体攻击时感染率也有明显的降低.

  • 婴儿利什曼原虫实验感染草原兔尾鼠的进一步观察

    作者:侯岩岩;柴君杰;左新平;严蕾;张松;蒋卫;张兰英

    给草原兔尾鼠(Lagurus lagurus)经腹腔接种不同量的婴儿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infantum)前鞭毛体,结果表明,不同量的原虫感染对动物体重及肝重没有明显的影响,但脾重则有一定的差异.肝脏原虫负荷随感染虫量的增加而加大,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草原兔尾鼠是一种对利什曼原虫非常敏感的实验动物;同时在用级差较小的不同量的原虫接种后,可以显示感染程度的差别,这就为利什曼病的免疫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 实验感染利什曼原虫后草原兔尾鼠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作者:侯岩岩;蒋卫;左新平

    草原兔尾鼠(Laguruslagurus Pallas,1773)对利什曼原虫的敏感性已有报道[1],本次实验目的在于了解草原兔尾鼠感染利什曼原虫后血清抗体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