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对接触系统的再认识

    作者:蒋建霞;赵永强

    目前人们已认识到接触系统在启动体内凝血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而接触系统蛋白的缺乏却可能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活化的因子Ⅻ (FⅫa) 和活化的因子Ⅺ (FⅪa) 可裂解纤溶酶原;激肽释放酶能将前尿激酶活化为双链结构的尿激酶;高分子量激肽原和低分子量激肽原能选择性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活化;高分子量激肽原可通过置换粘附蛋白抑制细胞粘附,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抑制血管新生;内毒素可激活接触系统,高分子量激肽原的下降和α2巨球蛋白-激肽释放酶复合物的上升与不可逆低血压的发生显著相关.总之,接触系统在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抗血栓、抗粘附、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介导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接触系统 病理生理
  • 接触系统生物学意义的再认识

    作者:刘发益;贺石林

    目前,凝血学说发生了概念性改变,认为体内凝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组织因子途径负责凝血过程的启动,以因子Ⅺ(FⅪ)为起点的内在途径负责凝血过程的放大,而接触系统并不参与体内凝血过程.已有资料表明,接触系统是一个重要的血管生物学调制系统.它的主要作用包括调整血管紧张度、抑制血小板活化、促进纤溶、抑制粘附以及促进炎症等.它的改变与败血症、血栓性疾病等病变过程密切相关.

  • 激肽与凝血纤溶的交汇--接触系统的迷思及应用

    作者:王倩怡(综述);于靖(审校)

    接触系统是由高分子量激肽原、血浆型激肽原酶前体和因子Ⅻ组成的,因此可以作为激肽系统与凝血纤溶系统的交汇。接触系统的研究不仅能为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思路,而且其可以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预防的标志物。该文就接触系统与激肽系统/凝血纤溶系统的关系,以及接触系统参与临床疾病的进展进行综述。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接触系统激活与血栓事件发生的关系

    作者:刘秀婵;王植;白人骁

    目的 探讨外周血接触系统的激活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栓事件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入选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天津医院风湿科收治的69例SLE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VD)将患者分为单纯SLE组(38例)和SLE+VD组(31例),后者再根据合并VD的种类分为SLE合并心肌梗死(SLE+MI,10例)、SLE合并深静脉血栓(SLE+DVT,13例)、SLE合并动脉血栓(SLE+AT,8例)3个亚组;同期选取6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浆Ⅻ因子-C1抑制剂复合物(FⅫa-C 11NH)和Ⅻ因子抗凝血酶复合物(FⅫa-AT)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SLE患者血小板相关因子的含量;Spearman相关分析FⅫa-C1INH和FⅫa-AT与血小板相关因子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FⅫa-C1INH和FⅫa-AT对SLE血栓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LE组血浆FⅫa-C1INH水平显著下降[nmol/L:0.00(0.00,0.07)比0.08 (0.03,0.13),P<0.01],FⅫa-AT水平显著升高[nmol/L:0.18 (0.07,0.38)比0.16(0.12,0.26),P<O.05].与单纯SLE组相比,SLE+DVT组和SLE+AT组FⅫa-C1INH水平显著下降[nmol/L:0.03 (0.02,0.07)、0.02(0.01,0.04)比0.07(0.02,0.11),均P<0.05],SLE+AT组血浆FⅫa-AT水平显著升高[nmol/L:0.34 (0.21,0.52)比0.17 (0.06,0.30),P<0.01].相关分析显示,SLE患者FⅫa-C1INH与FⅫa-AT呈显著负相关(r=-0.24,P=0.041 6);干扰素介导跨膜蛋白1 (IFITM1)、干扰素诱导双链RNA依赖性激活剂(PRKRA)的产生与FⅫa-AT上调和FⅫa-C1INH下降均有相关性(IFITM1与FⅫa-AT:r=0.39、P=0.001 2,IFITM1与FⅫa-C1INH:r=-0.30、P=0.0146,PRKRA与FⅫa-AT:r=0.29、P=0.0176,PRKRA与FⅫa-C1INH:r=-0.36、P=0.0029),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p-选择素与FⅫa-AT上调呈正相关(r1=0.72、P1< 0.0001,r2=0.34、P=0.003 8).ROC曲线分析显示,FⅫa-C1INH对SLE血栓事件风险评估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98,临界值<0.01 nmol/L时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7.4%;FⅫa-AT对SLE血栓事件风险评估的AUC为0.954,临界值>0.40 nmol/L时敏感度为95.0%,特异度为84.2%;二者联合诊断的预测概率为0.5,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结论 接触系统在SLE中被激活,FⅫa-C1INH和FⅫa-AT水平与血小板相关因子IFITM1和PRKRA紧密相关;FⅫA-C1INH和FⅫa-AT可以作为评估SLE血栓事件发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接触系统和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网络在狼疮性肾炎致病中的作用

    作者:李文茹;邢广群

    目的:探讨接触系统与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网络(NETs)在狼疮性肾炎(LN)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LN患者70例分为 LN 发作期组和 LN 缓解期组,另选择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8例作为CKD 组,正常健康查体人群2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中瓜氨酸化的组蛋白 H3(CitH3)和高分子量激肽原(HK)的浓度。结果①LN 发作期组血清 HK 水平明显低于其余3组;血清 CitH3水平明显高于其余3组(P <0.01)。②发作期血清 HK 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而血清 CitH3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P <0.05)。③LN 患者血清HK 水平与 CitH3水平呈负相关(r =-0.22,P <0.05)。结论接触系统和 NETs 共同参与了 LN 的进展。

  • 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网络与接触系统在尿毒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

    作者:于芹;邢广群;周泉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网络(NETs)与接触系统在尿毒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尿毒症患者44例,分为尿毒症 ACS 组[包括尿毒症 ACS 感染组(A1组)和尿毒症 ACS 非感染组(A2组)两个亚组]、尿毒症非 ACS 组[包括尿毒症非 ACS 感染组(B1组)和尿毒症非 ACS 非感染组(B2组)两个亚组],正常健康查体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血清中瓜氨酸化组蛋白 H3(CitH3)和高分子量激肽原(HK)的水平。结果①尿毒症 ACS 组、尿毒症非 ACS 组的血清 CitH3(229.35±131.51)μg/L、(175.40±91.72)μg/L 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120.61±56.18)μg/L;HK(354.55±208.16)ng/L、(429.13±131.62)ng/L 低于健康对照组(562.81±138.8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②与 B2组比较,A1组血清 CitH3水平增高(269.31±131.66)μg/L vs (142.65±56.69)μg/L;血清 HK 水平降低(272.84±158.44)ng/L vs (486.44±133.1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1)。③A1组中血清 CitH3水平与血小板呈负相关(r =-0.731,P <0.05)。结论 NETs 与接触系统激活在尿毒症患者 ACS 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凝血因子Ⅻ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天卓

    凝血因子Ⅻ(FⅫ)是一种血浆蛋白酶,其活化后可以激活促进凝血和炎症反应的接触系统.FⅫ可以通过和多种物质接触而被激活,例如肥大细胞产生的肝磷脂、错误折叠的蛋白、胶原蛋白、核酸、多聚磷酸盐等.由于FⅫ基因缺陷并不会造成明显的出血,因此几十年来都被认为在体内凝血反应中可有可无.但近年来,人们发现了FⅫ在某些凝血和炎症性疾病中起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FⅫ在血栓和炎症等相关疾病方面研究的进展,为将FⅫ作为新的治疗血栓栓塞与炎症性疾病的药物作用靶点提供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