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接触系统生物学意义的再认识

    作者:刘发益;贺石林

    目前,凝血学说发生了概念性改变,认为体内凝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组织因子途径负责凝血过程的启动,以因子Ⅺ(FⅪ)为起点的内在途径负责凝血过程的放大,而接触系统并不参与体内凝血过程.已有资料表明,接触系统是一个重要的血管生物学调制系统.它的主要作用包括调整血管紧张度、抑制血小板活化、促进纤溶、抑制粘附以及促进炎症等.它的改变与败血症、血栓性疾病等病变过程密切相关.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的变化及降压治疗的影响

    作者:张卫茹;孙明;周宏研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变化及用依那普利、特拉唑嗪降压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方法发色底物法、Ⅰ期凝固法检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5例、正常对照者28例的血浆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FⅦ:C活性.55例高血压患者中27例接受依那普利治疗,28例接受特拉唑嗪治疗,疗程8周.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TF、FⅦ:C 、TFPI活性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依那普利和特拉唑嗪治疗8周后血浆TF、FⅦ:C活性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两药均不影响TFPI的活性.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活性增加,依那普利和特拉唑嗪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可通过调节组织因子途径的活性改善血栓前状态.

  • 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组织因子途径的改变

    作者:熊石龙;王前;郑磊;包杰;文志斌;贺石林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期间组织因子途径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对象包括6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及50例健康成人.血浆中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活性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抗原测定用ELISA法;凝血因子Ⅶ(FⅦ)促凝活性测定采用一期凝固法,FⅦa水平测定采用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法,凝血酶原(FⅡ)及纤维蛋白原(Fbg)相对活性分别采用发色底物法及凝血酶时间法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MI患者血浆中TF活性、TF抗原、TFPI活性与TFPI抗原和FⅦa均显著增加(P<0.01),而血浆中FⅦ:C无显著变化(P>0.05),FⅡ及纤维蛋白原(Fbg)亦显著增加(P<0.0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CS)患者血浆中TF活性、TF抗原均升高(P均<0.01),TFPI活性、TFPI抗原均降低(P<0.05),而血浆中FⅦ:C、FⅦa、FⅡ及纤维蛋白原显著增加(P均<0.01).两病例组比较,AMI组TF活性、抗原及纤维蛋白原升高更为显著(P<0.01);AMI组TFPI活性、抗原增加,而AICS组均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FⅦ:C在AICS组显著升高(P<0.01),而血浆FⅦa及FⅡ两组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结论 AMI和AICS的发生存在组织因子途径的启动,但其组织因子途径改变并不相同,患者内皮功能受损,血液存在一定的高凝倾向.

  • 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TF、TFPI、FⅦ因子及比值的表达

    作者:王渊铭;陈德;马依彤;吴波;王萍;王蕊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作期间组织因子途径(TFP)各指标及比值的变化.方法 血浆中组织因子(TFAg)、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激活的Ⅶ(FⅦa)及凝血因子Ⅶ抗原(FⅦAg)检测采用ELISA法;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FⅦ∶C)测定采用一期凝固法;观察对象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 7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54例和健康体检者165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MI及AIS组血浆TF、TFPI两因子及其各比值分析除TF/t-TFPI、TF/fl-TFPI外,余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Ⅶ检测显示,在AMI组FⅦ∶C、FⅦa、FⅦ∶C/FⅦAg和FⅦa/FⅦAg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AIS组为FⅦ∶C、FⅦ∶C/FⅦAg和FⅦa/FⅦAg高于对照组,FⅦa/FⅦ∶C低于对照组和AMI组,而FⅦa又低于AMI组.结论 除FⅦa/FⅦ:C外,TFP其余因子的变化趋势在AMI和AIS患者中是一致的.提示运用比值的测定可能更敏感,更可靠的评估凝血过程的发生.

  • 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人血浆组织因子途径的初步观察

    作者:王蕊;温丙昭;李辉;钟笛;李玲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地区健康中老年人汉族、维吾尔族人群新鲜血浆中组织因子途径的变化.方法 血浆中的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凝血因子Ⅶ抗原(FⅦAg)、激活的FⅦ(FⅦa)及D二聚体(D-dimer)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FⅦ:C)测定采用一期凝固法.观察对象包括40名汉族正常人和40名维吾尔族正常人.结果 (1)汉族人群、维吾尔族人群其TF抗原、总TFPI(t-TFPI)、全长TFPI(f-TFPI)、TF/ t-TFPI、TF/ tr-TFPI、tr-TFPI/ f-TFPI比值差异无显著性 (P>0.05); (2)与汉族比较,维吾尔族血浆中截短TFPI (tr-TFPI)含量、TF/f-TFPI及tr-TFPI/ t-TFPI比值明显降低(P<0.05),但f-TFPI/ t-TFPI比值明显升高(P<0.05);(3)FⅦAg、FⅦa、FⅦ:C和三者之间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4)血浆D-dimer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与汉族健康中老年人相比,维吾尔族人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成分并无明显差别,但tr-TFPI较低.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